關務署表示,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海關積極透過視訊方式參與國際活動,汲取他國經驗並分享我國現代化關務措施。本(110)年6月11日及18日,APEC分別舉辦「海關由COVID-19疫情學習之經驗及貿易便捷化措施研討會」及「海關與企業對話(ACBD)」,會中公、私部門就COVID-19疫情之海關因應措施、貿易便捷化挑戰、無紙化貿易、微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之機會,與海關之相關協助及促進作為等進行討論。
關務署表示,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海關積極透過視訊方式參與國際活動,汲取他國經驗並分享我國現代化關務措施。本(110)年6月11日及18日,APEC分別舉辦「海關由COVID-19疫情學習之經驗及貿易便捷化措施研討會」及「海關與企業對話(ACBD)」,會中公、私部門就COVID-19疫情之海關因應措施、貿易便捷化挑戰、無紙化貿易、微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之機會,與海關之相關協助及促進作為等進行討論。
越南近年成為台商投資新興熱點,由於語言、文化差異,也讓企業意識「本地化」重要性。經濟部連續3年在越南舉辦攬才計畫,協助台企招募當地人才,今年已有逾60家企業報名。
財政部表示,蘇部長建榮率財政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同仁出席今(110)年6月25日上午10時由紐西蘭財政部長Grant Robertson主持之APEC財政部長與ABAC企業代表非正式會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4月份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1月預估之5.5%上修至6%,而整體亞太地區也從7.3%上調至7.6%,顯示亞洲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動能強勁。為協助亞洲臺商在後疫情時代能站穩腳步、掌握商機,透過僑委會之鏈結,工研院與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共同攜手合作,於今(25)日舉行亞洲台商技術服務中心成立揭牌線上儀式,期望工研院以技術整合者之角色,運用豐沛的創新研發能量、精準布局之核心專利、前瞻趨勢研究分析等資源,以及資本與科技市場連結機制,協助臺商深化核心技術研發能力,進而逆勢突圍,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創造臺灣智慧價值。
疫情全球延燒之際,也是新創展現創意、改變市場的契機。科技部TTA為強化臺灣新創生態圈國際競爭力,自去(2020)年即積極與國際知名新創調研機構StartupBlink合作,行銷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重要創新中心。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公布「2021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IMD指出,2021年評比結果顯示,一國得以在疫情衝擊中脫穎而出,創新、數位化、社會福利及凝聚力是關鍵因素。臺灣在64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8名,為2013年以來最佳表現。
高雄市經發局因應企業進軍東南亞需求,今年3月與工研院、高科大聯手開辦「科技創業與事業經營-對接南向市場」碩士學分班,吸引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台灣等6國、44位學生參加。19日該班於線上舉辦結業式,並分組發表學習成果,參與的企業代表均透過視訊表達為學生的成長感到驕傲,並當場約定待疫情緩和後安排面試,相約未來職場再見。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於今(17)日應邀參加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2021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線上論壇,會同希臘國務及數位治理部長Kyriakos Pierrakakai與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委員會(民間智庫)執行長Melinda Cilento,共同探討「疫情下的成功政策」(Policies that succeed in pandemic times)。本次為台灣首次受邀出席IMD活動。
台灣美國商會今(16)日公布「2020台灣白皮書」議題處理評價,共有13項議題獲得「完全解決」的評價,商會表示該項成績是25年來的最佳紀錄。
國發會龔主任委員明鑫率國發會、外交部、財政部、金管會、及台經院APEC研究中心等機關代表,於今(2021)年6月16日上午出席APEC第3屆結構改革部長會議(Structural Reform Ministerial Meeting, SRMM),與各會員體結構改革部長共商疫後韌性復甦策略及APEC新一期結構改革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