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設計思考」減少垃圾 台灣循環經濟的龐大潛能
2020-02-06

環拓科技是全世界唯一成功商業營運處理廢輪胎的化學裂解廠。(莊坤儒攝)

環拓科技是全世界唯一成功商業營運處理廢輪胎的化學裂解廠。 (莊坤儒攝)
 

2016年,台灣被《華爾街日報》讚許為「垃圾回收的天才」;同年上任的新政府宣布台灣將進入「循環經濟」的時代,並將這項目標列入「5+2產業創新計畫」。剎時,「循環經濟」成了熱門關鍵字,但許多人也誤將它與回收畫上等號。事實上,這是一個超越回收、跨足不同產業,能夠引領台灣走出代工困境的轉型策略。

 

「循環經濟」,一言以蔽之,就是思考「如何不製造垃圾。」今日線性經濟的商業模式恰好相反:原料開採、商品製造、消費丟棄,原本有價值的資源淪為令人頭痛的垃圾,而且與日俱增。為了停止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宿命,並改變企業與消費者生產、購買的習慣,台灣民間已經開始了一股力量,透過與政府、企業的合作及向民眾的宣導,期盼台灣未來能成為「循環之島」。

從搖籃到搖籃的產品設計

國際上對循環經濟產品設計的討論,始於德國化學教授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與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提出的「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即C2C)設計原則,認為「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產品在設計前端就應該開始思考,最後該如何回到源頭再利用或直接在大自然分解成為養分。

麥克布朗嘉於1987年以C2C的理念在德國創辦了公司EPE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couragement Agency),之後還在荷蘭、瑞士、土耳其、巴西成立了分公司,而台灣也在2010年成為EPEA在亞洲的第一個據點。

  2012年,「台灣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成立,就是由環保署與EPEA 台灣分公司推動,目的要幫助聯盟業者了解C2C的概念,並合作推動產業的C2C實行計畫。

聯盟成員「南台彩藝印刷」與「德商美最時」就是成功的案例,同屬聯盟的印刷包材小組,對健康印刷有著相同理念,於是開始了印刷的轉型計畫,以「繪博油墨」取代大豆油墨,致力達到零廢棄的目標。

美最時印刷事業部經理黃俊彰表示,看似環保的大豆油,其實有一定比例是礦物油,不但不利於紙類回收利用,也會對印刷人員的健康產生影響,而公司所代理的德國繪博油墨是百分百的植物油墨,符合C2C的認證,沒有對環保與健康的疑慮。南台彩藝知道這項產品後,開始調整印刷技術,將繪博油墨利用在生產過程中。

「健康油墨成本雖然比較高,但是拼價格不是我們的目標,最終達到零廢棄才是。」南台彩藝印刷營運部副理王淳健表示,二代接班人以環保為理念起家,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是從採購開始」的態度,創業過程中一直在找尋理念相同的夥伴,也不斷向客戶宣導健康印刷的重要性,希望能帶起產業內的風氣。

Redefine, Redesign:需求引導設計

「廢棄物資源化只是循環經濟的開始。」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堅定地說,以前講3Rs: Reduce, Reuse, Recycle(減量、再利用、回收),但現在要想2Rs: Redefine, Redesign(重新定義、重新設計)。

經常受邀出席循環經濟論壇的黃育徵,只用一個問題就切入觀念核心:「你是需要冷氣機?還是冷風?」當下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提問,背後隱藏重要的觀念突破。當今的商業模式是計畫性汰舊,產品設計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新,業者從消費者淘汰換新的購買過程中獲取利益。消費者買越多,業者賺越多,而環境汙染也越多。

「我們其實只需要冷風,不需要一直買冷氣機。」黃育徵點出今日消費的迷思,也強調當消費者「重新定義需求」,業者會改變商業模式與產品設計。原本以汰舊為目的的商業模式,改為「服務消費者」時,產品設計的使用年限會增加,業者獲利來源則轉為定期維修,垃圾也會大量減少。

「我賣服務給你,你會是我一輩子的顧客。」未來產品服務化不只會減少垃圾量,也有助於鞏固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生活中,需要「重新定義需求」的產品太多,黃育徵隨手拾來一個例子。「你有在用刮鬍刀嗎?用完怎麼回收?」材料複雜的產品往往因為難以分解,面臨直接被丟棄的命運,但是,如果仔細思考使用者的需求,再加上C2C工業循環的思維,就會有新的設計靈感出現:紙製刮鬍刀!「你有被紙割到過吧?紙製刮鬍刀用完可以直接丟掉,回歸大自然。」黃育徵興奮地分享在循環設計的思考中,生活會產生很多改變。

循環經濟的產品設計,聽起來有點夢幻,但台灣其實已經有不少例子。循環台灣基金會蒐集了國內66個案例集結成冊《邁向循環台灣:循環經濟實踐案例》,書中介紹了不同機構如何透過「系統性思考」,將別人的廢棄物轉為自己的原料,讓資源留在循環內,不停地被使用。

「台灣其實有機會在這個領域(循環經濟)成為領導者。」參加過許多國際論壇的黃育徵認為,台灣過去的弱點其實是現在的優勢,多年的代工經驗累積了堅強的生產實力,這是歐洲國家無法超越的,事實上,已經有歐洲國家想要借鏡台灣在循環經濟的方法。

「台灣必然會走上循環經濟這條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黃育徵表示,台灣產業以代工為主,但是,原料幾乎都仰賴進口,這樣的情況下,轉型以設計為主的循環經濟模式,才是未來發展的目標。

REnato lab:循環經濟實驗室

循環經濟的觀念興起,協助企業採用循環經濟的公司也應運而生。REnato lab在2014年成立,是一間環保顧問公司,取名re加上nato(義大利文),分別代表重生與誕生,象徵公司透過循環經濟的方法,讓所有看似無用的廢棄物再次產生價值。

創辦人王家祥過去任職於財團法人中技社,協助政府擬定環保、能源等施政策略。他發現政策雖然能影響產業,但是無法改變民眾購買環保產品的意願,於是他決定由下而上去改變。透過協助企業盤點與教育民眾,王家祥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概念,進而主動支持、行動。

REnato lab前期,主要在將廢棄物做成產品,例如將輪胎做成椅子,但後來王家祥發現廢棄物的量實在太多,「台灣一年玻璃的回收量,如果拿來做杯子,每個人可以得到76個!」與其在後端做成其他產品,不如幫助企業在前端就找出問題,減少廢棄物產出,於是後來轉型為顧問公司。

除了協助單一企業盤點,找出產生廢棄物的主要原因,REnato lab也連結不同企業,從廢棄物處理、製成原料、做成產品到銷售,不同單位串聯起來,才能完成一個循環設計的產品。除了產品之外,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調整也是他們的服務之一,像是協助宏碁(Acer)電腦在全台7-11門市建立舊電池蒐集點,方便消費者回收。

轉型為顧問公司的REnato lab還是保有產品設計的工作,甚至建立了一套材料庫,讓設計師可以清楚掌握材料性質,做出適合的產品。「我們的實驗室,就在別人的工廠。」王家祥說,他把REnato lab定位為「循環經濟的實驗室」,會嘗試用客戶的材料做產品,做出來之後,如果客戶也接受,隔天就可以直接進生產線。爽快的口氣中,聽得出他對循環設計的熱情。過去有幾次,REnato lab因為案件成果規模做得比當初跟客戶約定的大,成本幾乎花光,「最後自己做得很高興,但結果沒賺錢。」就算有時候會賠錢,為什麼還堅持呢?王家祥微笑著說:「解決事情的效益,比賺錢還大,這樣想就比較好過了。」

REnato lab想影響的不只有企業,還有民眾。王家祥談起循環經濟中每個角色的關係,用車子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政策跟技術就像車子的啟動器,企業與民眾就像是齒輪。車子要發動,靠的是啟動器,但是要繼續前進,靠的就是不同齒輪的配合了。」用理解取代說教,是王家祥的信念,而這也反映在REnato lab的策展中,去(2019)年在華山文創的展覽──Future is now,讓民眾在不同情境去發現可以透過哪些資源與管道,實行循環經濟的生活;並透過體驗破除大眾對循環設計產品的迷思:不美觀、不耐用。

「環境教育應該要讓消費者藉著體驗去了解,進而支持。」王家祥認為教條只能規定,但是體驗才能帶來改變。

台灣的挑戰:品牌與資源

黃育徵與王家祥,兩位在循環經濟領域都有豐富的經驗,不約而同地表示,「品牌」與「資源分配」是台灣當前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大挑戰。

王家祥表示,國內民眾對於循環設計的商品,普遍都有「回收的為什麼還這麼貴?」的疑惑,但是國外的情況相反,民眾願意多花一些錢來支持環保的產品。因為這樣的意識,所以國外循環設計的商品是知名的品牌,售價甚至媲美精品,例如瑞士回收再製帆布包FREITAG。

不過近年來,台灣民眾對再生商品的接收度有提高,像是愛迪達與耐吉分別利用海廢與寶特瓶抽紗做成的鞋子,但是這些牌子並非台灣本土品牌,「如果是國內品牌,就不一定有這個價格。」王家祥認為台灣的設計在國際上是有知名度的,但是循環設計的品牌還需要更多曝光。

黃育徵表示,台灣要發展循環經濟,需要中小企業帶動大企業。大企業規模龐大,只能做些微調整,相反地,中小企業的彈性高,構思活潑,比較有可能做整體的改變。王家祥表示如果政府調配資源分配,讓中小企業有更多機會發展循環經濟,這樣在產業中發酵的速度會比較快。

循環經濟是另一種商業模式,也是看待環境的新眼光:讓資源生生不息,在循環內不停流動。當台灣陷入缺水、缺電、缺地的困境,循環經濟也許就是一帖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