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灣玩吧! 親身感受在地的美好 (林格立攝)
特色旅遊:吃住玩在部落
「前往屏東牡丹鄉的高士部落,觀看巫師進行傳統的祈福儀式,接著造訪如詩如畫的哭泣湖,到東源溼地體驗可以行走其上的『水上草原』,欣賞極為罕見的台灣水韭與參天桃花心樹林,再到旭海漁港觀海賞日落。」這是專業證照導遊羅雪柔透露今(2020)年預計安排10位德國旅客來台灣旅遊的細緻行程。
戴著原住民特色耳環、滿頭俏麗捲髮的羅雪柔,以20年的光陰,拜訪過台灣三、四百個原民部落,「台灣是一個非常適合發展特色旅遊(specialty tourism)的國家,但現今仍是一個未成熟卻具潛力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羅雪柔開門見山地說。外國人可以來台騎單車、衝浪、賞鳥,或是針對攝影興趣的遊客來規劃「特色旅遊」。
「但特色旅遊必須是深度的、客製化的,並且帶來令人難忘的體驗。」因此她所安排的部落旅行,不是到部落走馬看花,做個二小時的DIY體驗行程就走,而是能夠住在部落、吃在部落,並且玩在部落,完全依客人的興趣與體能所規劃的行程。
難忘的回憶,超乎預期的感動
「跟著部落獵人上山打獵,走訪歷史古道,或是來體會部落的生活,與當地人互動,」讓許多外國旅人留下了深具「台式風味」的特殊回憶。
羅雪柔曾帶著一對加拿大夫婦到台東的新香蘭部落,剛好巧遇第一位成立獵人學校的亞榮隆‧撒可努(Sakinu),撒可努與女兒即興地唱著原住民的歌調,讓他們好似參加了一場「原民音樂會」;當地的嚮導還帶外國遊客去「岳母家」,展示在小米田中用竹子製作的驅鳥器,展現原住民的智慧之餘,讓老外大開眼界,覺得不虛此行,表示回到加拿大後,一定要向親朋好友推薦到台灣旅遊。
有一次到阿里山達邦與特富野部落,原本習慣住在四星級飯店的客人,已經預先告知他們住宿的民宿可能簡陋,由於部落的人看到許久未見的羅雪柔十分高興,將她視同家人般地招待烤肉,而且「愛屋及烏」,連她所帶的客人也在招待之列。來到亞熱帶緯度的溫暖,也體現在旅客的感受上,這種慷慨熱情的人情味,讓加拿大的客人感動得大手筆購買當地的咖啡產品作為回饋。
還有一些台灣本地人習以為常的風景,他們反而留下獨特的回憶,例如外國人看到很像大象耳朵的葉子(姑婆芋的葉子),會覺得驚奇,因為北美洲與歐洲地處溫帶,很難得看到亞熱帶的植物。就連在台東看到鳳梨田,也有恍然大悟的體會,原來鳳梨長在地上。羅雪柔此時會體貼地展露同理心點著頭說:「是的,我沒有來到台灣以前,也以為鳳梨是長在樹上的。」
曾有一小團英國客人,在台灣各地玩了兩週,已吃遍台灣各地山珍海味,結果他們覺得整個行程中最好吃的一餐,是在全台灣可以清楚眺望玉山主峰、位於望鄉部落的「慢午廚房」。連造訪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西寶小學,隱身在無垠連綿的山峰中一處既生態又可愛的校園,都讓遊客既喜愛又感動。
正因為總是有許多超乎預期的體驗,連身為導遊的她都說:「每次到部落去都不一樣,但去101只有天氣好與不好的分別。」
翻山越嶺,欲罷不能
會踏入導遊這一行,羅雪柔完全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對學中文有興趣的她,1989年來到台灣,1992年她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台中科學博物館擔任文字翻譯的工作,開始接觸原住民文化。直至六年後,才開始她的部落旅行,第一次造訪的是屏東霧台部落,親身見到了臉部紋身的祖母,當地的魯凱族人將族語翻譯成中文,帶著她探訪人煙罕至的秘境瀑布,從此她就對原民部落的美景與文化深深著迷,而且遍訪全台各地部落。
羅雪柔為了協助推廣原住民部落織布、木雕與琉璃等手工藝,2006年成立了「Tribe Asia」英文的網站,藉機可以增加部落手工藝品的銷售管道,也讓喜歡的人有管道可以購買。
尤其是許多外國遊客參觀順益原住民博物館之餘,表示很想實地到台灣的部落旅遊,可是當時很少有到部落旅遊的英文訊息,「台灣的法規太過繁雜,雖然我與部落的人這麼熟,卻也無法帶外人去部落旅遊。」羅雪柔2011年下定決心,花了7個月時間埋首苦讀,考上以中文應考的外語導遊執照。
近三年來,羅雪柔也深入部落培訓原住民,如何用英文介紹部落的文化,進行國際行銷,以及如何規劃適合外國人的部落遊程。她到大學演講,提供部落旅遊新的思考模式與規劃,也鼓舞著希望回到部落就業的青年躍躍欲試。她更苦口婆心提醒他們:「向部落老人家學習快要遺忘的傳統與文化,這才是部落旅遊的精華所在。」
今年她想進一步規劃由專業攝影師帶團的攝影部落之旅,以及到部落廚房、閩南的三合院,或是客家庄廚房的烹飪之旅,還有酒莊之旅,台灣土地擁有的多元豐富,探究不盡。
台灣特有的好客與人情味
住在台灣邁入第18年的青木由香,旅行超過40個國家,她認為:「台灣的人情味、好客、友善,與帶給旅人的感動,卻是在其他國家旅行少有的。」
青木由香舉例,她的一位日本友人,先前一人獨自去鶯歌旅行時不小心扭傷了腳,由於不良於行,最後只能待在飯店。可是飯店年輕的基層工作人員,卻是每天為她買早中晚餐,日本友人感動之餘,台灣成為她最喜歡來的國家。
「這樣的例子很多,當我中文還不太會說的時候,在路上看起來好像迷路時,縱使不會日文的台灣人都會主動靠過來幫助我。在餐廳吃飯,隔壁桌在慶生,一起唱完生日快樂歌後,切好的生日蛋糕還會分享給完全不認識的我,這在日本是不會有的情況。」青木由香侃侃而談。
「當我懷孕時,一上公車,感覺整個車上的乘客都要站起來讓位;當我拿著大包小包、帶著小孩搭捷運,還有讓位的乘客會拉著我的手,希望我一定要坐下來。」青木由香感受台灣的熱情,從她《台灣好貨色》的書也可以看出端倪,書中介紹的防皺面霜與「忍不住拿來擦臉」的抹布,是她在傳統菜市場買菜時,陌生的歐巴桑熱情推薦而來的資訊。
她愛逛迪化街、永康街,也因為店家的友善與好客,成為她學中文時,免費練習最好的機會。
讓人下次還要再來台灣
青木由香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染纖設計科,喜歡旅行的她,2001 年初次造訪台灣後,台灣親切的人情味與友善,讓她隔年就決定定居台北。雖然還帶著些許日文腔,中文已十分流利的她,親自探索的台灣美食、風景與夜市,成為日本讀者嚮往之所在。青木由香也成為日本媒體來台灣做旅遊節目、美食家來台找食材重要的「媒介」經紀人。
因為她的推薦,許多日本遊客不再吃飯店千篇一律的早餐,而是到台灣的巷弄,吃燒餅油條、香菇肉粥與黑飯糰。「現在很多日本人家中,也學台灣人有兩台電鍋,煮飯用電子鍋,蒸、煮或燉用大同電鍋,就是從我的介紹開始。」為了讓日本旅客「掃貨」一次購足,促使青木由香2015 年在大稻埕開了個性品牌選物店「你好我好」,果真店裡有八成以上的消費者都是日本遊客。
開了這家店,引起不少「台灣」鄰居的關心,上門詢問:「你的房租多少錢?還過得下去嗎?」如此直接地探究私人隱私,青木由香笑著說,這也是她覺得台灣有趣、古怪又可愛的地方。
她因協助日本創作者舉辦展覽,認識了來自沖繩的文化交流工作者伊禮武志,兩人相戀而共結連理。在台灣舉辦婚宴時,原本預計100多人的喜宴,來了300多人,其中不乏沒有關係的陌生讀者。青木由香彎著腰笑開了說:「更特別的是,由於餐廳老闆沒有看過日本人在台灣結婚,老闆自己在婚宴場外邀請他的親友另外開了一桌。」
縱使台灣的人情味與熱情,有時過了頭,「不知為什麼,每當我在日本或國外旅遊時聽到『台灣』,就好像聽到自己名字般的悸動。」青木由香正在書寫的新書,還要介紹更多具有台灣風味的美食與景點,「就像花蓮的瑞穗,可以泡到漂亮的溫泉,吃到最香甜的米飯,與各式香甜的水果;還有原住民的香料馬告,有著各地香料沒有的香味……」台灣的美好讓她寫書的題材源源不絕。想體驗小旅行的台式待客之道,就像青木由香在她每一本書都會提到的:「請務必來台灣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