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工地文化──展現草根生命力(莊坤儒攝)
「媽媽你看,是挖土機耶!」幼小的孩子看到工地機具,總是像發現寶藏般雙眼發光,而揮汗蓋房子的師傅,也彷彿他們心中的英雄;但曾幾何時,長大後的孩子,不再好奇圍籬裡的世界,圍籬內外成了平行時空。所幸,透過書籍、戲劇、展演場域,我們得以感受與一探工地裡那股認命不認輸的生命力。
夏日的午後,我們跟著島內散步的導覽行程──「做工的人普拉斯,鐵皮裡外的艋舺」走訪台北萬華。穿梭在大街小巷,聽著老師解說,基層勞動者為什麼愛喝青草茶、夜市裡的紅螞蟻內褲是工地師傅的愛牌,乃至五金街的興衰、勞動薪資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建築外觀等,彷彿更貼近做工者的呼吸。
工地現場的第一手田調
這位如此接地氣的導覽老師叫做林立青,一名以工地監工之眼,書寫勞動者生命故事的作家。
2017年林立青出版第一本著作《做工的人》,真實呈現他看見的工地生活,首年就創下4萬本的銷售佳績。隔年他出版了《如此人生》,把八大行業、酒促小姐、職災勞工納進書裡,批判與震撼的力道更強,林立青無疑是華文書市少見的耀眼新星。
看似橫空出世,其實林立青2012年便開始在臉書發表文章。起初他和一般人一樣,寫職場遇到的鳥事,例如客戶要求不進廁所就能把磁磚換掉的工法,林立青戲謔地稱這個需要的是魔法不是工法。這些文章起初少有人注意,「大概只有八個人按讚吧!而且其中一個還是我媽。」林立青笑說。
隨著在工地工作的時間越久,林立青周旋在業主、各種工班、勞檢員、警察間,他走進做工者的生活裡,他借錢給師傅應急,他在警察開單時仗義執言,看得愈多,他越發想保護這群人。無力改變體制的無奈、社會充斥的偏見縈繞心頭,讓林立青夜不成眠。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讓大眾有機會了解,是他能做的努力,也是他安心睡覺的解方。於是林立青的文章越寫越長,越寫越深入。
2016年林立青寫下〈工地八嘎囧世代〉,試圖平反大眾對八家將的偏見。
「對他們而言進大企業工作也沒啥意義,腳踏實地認為只要肯拚就好。一群人圍著宮廟互相介紹工作。板模拿到就介紹泥作,水電進場就推薦木工。……然後隨著年齡增加,技術和功夫的進步後,一個一個獨立出來變成真正的師傅,又變真正的包商。賺了錢再回頭謝神謝兄弟謝拜把的情義相挺,謝老婆不離不棄。」
當時林立青臉書好友數不到500,這篇文章卻有近萬人按讚、破千次的分享。受到鼓舞的他,接連又寫了關於檳榔西施、工地使用止痛藥的文章,這些多數作家鮮少碰觸的議題。林立青近身觀察這些被主流價值批判的族群,寫出了大眾不曾看過的人生。以筆為邊緣勞動者發聲,吸引了出版社的注意,林立青成了台灣第一位監工出身的作家。
勞動者的真正價值
林立青喜愛閱讀,他讀武俠小說,也讀托爾斯泰,既不是記者也非文科出身,讓他的文字自成一格,直接、真實,還多了一分大俠的豪氣。自認非典型作家的林立青,他身處的視角讓他看得比一般人透徹且深入。在監工與作家的身分之外,他也當志工,跟著社工家訪,了解弱勢者的生活困境。林立青不只寫下他們的故事,更連結身邊的資源。
例如,看到個案小小的房子裡擠了一大家子,屋外下雨屋內就漏水;馬桶壞了,必須跑到山上的公廁,這樣的居住環境,孩子如何不往外跑?讓孩子能安心待在家,才有改變的可能。於是他找來「義築小團」的朋友,一群人大熱天跑到九份為弱勢家庭搭建房子。這些行善志工團的成員,很多都是脖子披毛巾、戴著宮廟帽子、一般人眼中的八家將,他們或許講話葷素不忌,但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因為做工者的個性很直接,做就對了。勞動者的真正價值來自於勞動,實際的參與帶給我們自信與快樂。」林立青表示。
問林立青下一本作品想寫什麼,他說他想寫市場,「裡頭涵蓋了台灣人的拚搏、認真、上進等特質,是個極有生命力的地方。」雖然出一本書無法立即改變勞動環境,但林立青說他要一直書寫勞動者的故事,因為他理想的社會,是「所有人的聲音都能被聽見。」
林立青導覽的島內散步行程,帶民眾從建築看見時代的變化,感受勞動者的生命力。(莊坤儒攝)
改編戲劇,直入人心
林立青的文字讓人們得以進入工地的世界;而製作人林昱伶與導演鄭芬芬則試圖讓台灣的工地文化走得更遠。
2017年《做工的人》轟動書市,林昱伶被書裡的人生故事感動,買下戲劇拍攝版權。自稱同溫層很厚的林昱伶,在看書之前,對做工者一點也不了解,讀完林立青的文字她心裡很震撼。尤其是〈走水路〉那篇,提及了焊工的職業傷害,高溫燒熔金屬的強光、廢氣與灼燒,造成夜盲、反覆發作的眼炎、肺部纖維化、皮膚嚴重脫皮等。雖然工作環境惡劣,但不工作就沒收入,身體的病痛,使得有些做工者選擇以毒品來麻痺身體的病痛,以求能拖著身體繼續工作。
文章真實地描寫鐵工兄弟的生活景況,也寫到哥哥中風後為不拖累家人,最後哀求弟弟為自己注射過量毒品而離世,以求解脫。兄弟間的情感、工人生活的無奈,全濃縮在字裡行間,林昱伶和鄭芬芬都深受感動,決定以此作為同名改編戲劇的故事主線。
林昱伶與鄭芬芬跟著林立青走入大大小小的工地,以及做工者喜愛的小吃攤,她們結識各式各樣的做工者。「想像中工人生活一定是很苦很苦,被社會壓迫到喘不過氣;可是當他們活生生在面前,他們聊的都是開心的,讓他們有希望、有追求的事。」林昱伶表示。例如小孩考上國立大學,也有打零工的街友分享自己正追求喜歡的社工等。「我們在他們身上感覺到一種生命力,為了家庭打拚而保有的希望感。」他們樂觀與認命不認輸的精神,深刻地留在林昱伶與鄭芬芬心中,也堅定了她們想用喜劇切入的決心。
在做工者身上看見光
經過一年多的田調與醞釀,戲劇《做工的人》在2019年開拍,並在今(2020)年五月於HBO Asia所屬的20幾個國家上檔。
戲劇以一對個性迥異的鐵工兄弟為主線,哥哥阿祈個性樂天、愛作夢,弟弟阿欽則是沉默嚴謹,總是幫哥哥善後。有別於原著的沉重,劇集一開場就是阿祈的發財夢,例如蓋四面佛寺、在工地偷養鱷魚等,自己淌渾水還牽連身旁的同事與家人,奇幻又略帶荒誕的劇情,讓觀眾對阿祈這角色又好氣又好笑。或許有人會覺得阿祈的發財夢、買樂透太過不切實際,但面對無力翻轉困境的現實,再怎麼努力也買不起建案裡的房子……,「這或許是他的世界裡最有可能翻身的方法。」林立青解釋。
除了鐵工兄弟,劇裡還有憨厚的板模包商、以車為家的怪手司機、在陽剛的工地現場調度緩頰的工地大嫂,其他如檳榔西施、超商店員、性工作者等圍繞著工地生活的勞動者們也收納其中,把原著中的百工群像通通搬上螢光幕。用戲劇呈現小人物認真生活的樣貌,也點出子女看待父母職業的辛酸與不捨。故事尾聲,阿祈中風倒下,兄弟倆選擇走上施打過量毒品自殺一途,喜劇開始悲劇結束,在觀眾心頭留下印記。文字可以留白,交由讀者想像,但戲劇必須考究細節,寫實呈現,難怪林立青會說,戲劇的衝擊力道比他的文字還強好多倍。
戲劇播出後,有做工者的孩子開始在網路上書寫自己的故事;也有觀眾向林昱伶分享自己記憶中做工的爸爸回到家總是很臭很髒,不喜歡和爸爸接觸,但現在因為這部戲,跟爸爸之間有了共通的話題;也有觀眾表示自己的父親就像阿祈,會拿錢去做善事卻一點也不顧家,讓他不能理解也還無法與父親和解,在林昱伶面前邊講邊哭。《做工的人》像是鬆動了人們的心結,讓大家在戲裡面找到一些溫暖,就像鄭芬芬在特映會上說的,「希望大家看完會想關心身旁的人,能在這些角色身上感覺到光。」
(莊坤儒攝)
打開圍籬,用設計連結
只要有心,運用藝術設計的專業,也能為工地生活帶來改變。
位於台中的工家美術館是台灣第一座以工地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場域。前身為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的實驗型街區美術館──勤美術館,以將在地文化對接當代生活為使命,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2018年勤美術館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原址將興建一座永久性的美術館。
施工期預估三年,傳統的作法是將工地圍起,待完工後再對外開放;但基金會不忍深耕多年的街區文化生活因而中斷,再加上大眾對於工地現場常有著危險、髒亂的刻板印象。人們無從得知工地現況;而師傅默默在工地付出勞力,一棟建築彷彿憑空而起。
為打破既定印象,基金會以向工地裡的無名英雄致敬為概念,在工地旁以工務所形式開啟工家美術館計畫。工務所是工地的辦公室,也是師傅們用餐休息的場所,通常以組合屋打造。基金會以友善工人的思考為出發,找來十組設計師與藝術家,建造一座新型態的工務所。外觀是透明的兩層樓建築,一樓有餐廳和老榕樹打造的戶外庭園,二樓則是師傅與民眾的共享空間。工地便當的需求量大,外訂的便當通常早早就製作完成,師傅吃的時候早已涼掉,而工家的餐廳提供現做的熱騰騰便當,並注重食材的均衡,照顧師傅健康。
平日下午兩點前二樓空間不對外開放,僅供師傅們午睡,兩點後則是民眾觀展的場域。為減少師傅對藝文場所的距離感,設計師以建築工地常見的浪板、鷹架等材料作為布置,讓工家美術館帶有工業風的粗獷。現場有用水泥袋為靈感特製的睡墊,讓師傅自由打造午休空間;考量師傅不喜歡進出冷氣房,以免因劇烈的溫差造成身體不適,因而加裝了風扇。這些體貼的細節,都是讓師傅們能在館內感到自在、放鬆的考量。
一點一滴化解疏離
自去年開館,工家美術館至今已推出三檔展覽,找來以工地文化為創作素材的藝術家,有以工地常見的衝車人為藍本,製作成祈福神像;也有用塌塌米組成的卡車頭裝置;最新一檔展覽則是找來設計師江奕勳,以工地語彙製作成標語、抱枕、廣告看板等,以繽紛的色彩,呈現工地的生命力。
工地外的街廓上,邀請附近里民種植可食植栽,拉近社區與工地的距離。假日舉行工地相關的藝文活動,像是使用工地器材的打擊樂、工地題材的行動劇。透過各種方式讓民眾見證未來美術館是如何在做工者的努力下,慢慢成形。「希望藉由工家美術館打破城市裡的某種疏離。」執行長何承育說。
工家美術館開館至今,已有許多建設公司前來參觀,就連一旁工地原本的工務所,也因為受到美術館的激勵而加長了屋簷的設計、增加座位區,逐漸提升工地的休息環境。雖然改變並非一蹴可幾,透過工地文化的轉譯,開啟了人們認識做工者的契機,未來才有進一步改善勞動環境的可能。下一次經過工地,我們不會感到厭煩,而有更多的理解與溫柔,感念這些無名英雄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