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鳴個喇叭!華新街 讓你一秒到緬甸
2021-07-05

華新街

 

踏入新北中和的華新街,像瞬間穿越某個神奇結界。街上整齊劃一的店招,除了中文以外,同時書寫著讓人陌生的緬文;空氣中瀰漫著檸檬、咖哩的濃郁香氣;市場中及賣店裡,販售洛神葉、酸木瓜、水醃菜等不容易見到的東南亞蔬果食材;街上人潮絡繹,騎樓下排開的桌椅坐滿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鳴個喇叭!」(Mingalar par)我用緬甸話的「你好」向人打了聲招呼,一同加入這流動的風景。

 

雙和地區人口組成多元,除了許多韓國華僑、大陳義胞與金門鄉親,這裡也是全台緬甸華僑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台灣目前一共14萬的緬甸華僑人口,雙和便占了4萬,他們主要的聚集的地方,就在華新街。

從捷運中和新蘆線末站的南勢角站下車,沿興南路前進,就來到華新街。短短不到500公尺的街道,路口高聳的柱子上,寫著「南洋觀光美食街」,但更多人習慣稱這裡「緬甸街」。40餘家的商店,販售道地的緬甸小吃,還有雲南擺夷料理,甚至是印度小吃、泰國菜與港式飲茶,多元文化共冶一爐的現象,悄然挑起了人們的好奇。

巴黎有左岸咖啡館,緬甸有奶茶店

巴黎有左岸咖啡館,中國有茶館,在緬甸,則有奶茶店。「這一杯奶茶,可以看作是緬甸社交生活小物。」在華新街上長大的緬甸華僑第二代楊萬利這麼說。倘若想進一步認識華新街,不妨就從這一杯緬甸奶茶開始。

對於一日不可無奶茶的緬甸華僑來說,奶茶是生活必備品,奶茶店是社交、休閒的重要場所。曾有緬甸華僑這麼說:「台灣人談生意,都在辦公室;緬甸人談生意,都在奶茶店。」他們在這裡聯絡情感、交換情報、議論時事。

聚集了大量緬甸華僑的華新街,奶茶隨處可見,除了短短一條街上有六家奶茶專賣店,兼賣奶茶的小吃店,幾乎百分之百。想喝杯奶茶,隨手可得。

從一杯奶茶,還能認識緬甸錯綜複雜的歷史。稍微觀察一下便能發現,緬甸奶茶常又被稱作印度奶茶;這是由於過往緬甸受英國殖民所留下來的文化遺風;也因當時,英國人將緬甸、印度同樣劃入「英屬印度」範圍,造成緬甸的印度移民大增,緬甸奶茶格外受印度人喜愛,紛紛做起奶茶生意,故後來緬甸奶茶常又被稱作印度奶茶。

飲奶茶的風氣,是全球化下的結果,但緬甸奶茶,也經過了在地化的演變。由於緬甸人不喜印度奶茶濃郁的香料味,故捨棄不用,且東南亞地區鮮乳取得不易,改以奶精、煉乳取而代之。一杯緬甸奶茶,單純由緬甸紅茶、奶精(奶水)、煉乳三元素組成,小小一杯,卻濃縮了緬甸曲折的歷史,以及多族群的背景。

食物裡的身世密碼

來喝一杯緬甸奶茶吧!因著住在華新街鄰近的緬甸華僑大多是輪班制的藍領,而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讓這兒的店家隨時都是人聲鼎沸的狀態。我們踏入了街上的「李園清真小吃」,雖然名小吃,但早上十點鐘,館子內已是人聲鼎沸,許多人的桌前正是一碟印度烤餅、一杯緬甸奶茶,就此作為一日的開場。

在這熱絡的氛圍之下,與我們閒話家常的緬僑耆老告訴我們,1962年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記憶點。當年緬甸的尼溫將軍主導的軍政府開始實施一連串對外國人不友善的「國有化」政策,華人經營的店鋪一夕之間收歸國有,華人的報社與學校也紛紛關閉,由政府統一接管。

既不想接受被同化的命運,也為了下一代尋找出路,緬僑開始紛紛出走海外,形成大規模的移民潮。包括中國、印尼、馬來西亞、美國、台灣,都是選項,其中又以移民到台灣的人數最多。

走一趟華新街便知。這兒的氛圍,不如桃園龍岡、南投清境泰緬孤軍組成的義民聚落,流露出濃烈的愛國氛圍。因著緬甸華僑過往都必須在緬人為主流的社會中求生存,文化風俗深受浸染,自然而然,華新街上也籠罩著濃濃的緬甸在地氣息。

移民生活大不易。來到台灣的他們,除了飽受離鄉背井之苦,生活習慣也難以適應,飲食也是其中之一。自然而然地,就像華人在海外紛紛開起了中國餐廳,形成唐人街的風景。40年前,有兩家店開始在華新街鄰近賣起滇緬小吃,老鄉們爭相排隊,一解鄉愁,形成如今緬甸街的前身。

倘若仔細觀察街上店招,街上的店名常結合了緬甸的地名與不同菜系,除了華人的雲南擺夷小吃與港式飲茶,還有印度小吃與泰國菜,每一個店名,都是一組身世密碼,除了意味著店主人的祖籍與故鄉,更集體呼應著緬甸國內多元融合的現況。包括因著邊界與中國、泰國、寮國等國接壤,人口流動,文化上自然有來有往,另還有緬甸境內的上百支民族,及來自滇、閩、粵的華人移民,以及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移民等。

初次拜訪華新街的人,常會不明就裡,以為這是一條包山包海的異國小吃街,但乍看五花八門的店家背後,無不都在訴說每一個緬僑在大歷史洪流之中,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
 

又被稱作「小緬甸區」的華新街,每年四月必定舉辦潑水節(緬甸傳統新年),家家戶戶藉潑水、浴佛等儀式祈福。(金宏澔攝)

又被稱作「小緬甸區」的華新街,每年四月必定舉辦潑水節(緬甸傳統新年),家家戶戶藉潑水、浴佛等儀式祈福。(金宏澔攝)
 

從緬甸回來的人

華新街上流傳著一個詞:「緬麻綁」(Myanmapyan),即緬語的「從緬甸回來的人」。在來台灣以前,這群不曾在台灣生活的緬僑,因為國族上的認同情感,將「移民」來台的遷徙,視為是一種「歸國」,故稱自己叫「緬甸歸國華僑」。

每個緬僑,都藏著一則顛沛流離,精彩而不平凡的生命故事。坐在李園清真小吃,來台超過30年的老僑、前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副理事長簡明有,跟我們說起了他的故事。

在緬甸密支那長大的簡明有,祖籍雲南,在那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地力貧瘠的地方,因為從事農耕不易,許多人為了討生活,成為商賈從事買賣,而雲南又與緬甸相連,故跨國貿易相當發達。

簡明有的家族,一直在中緬邊界從事商業活動,並且陸續在緬甸密支那置產,直到他的父親,才正式由雲南搬到緬甸。

他小時居住在克欽族與傣族為主的村子,家裡的母語是雲南話,小學念的緬文學校,但到了中學,他到了仰光念華校,用的是台灣的教材。高中畢業以後,他透過海外招生,考取到台灣的政治大學邊疆政治學系(即今日的民族學系)。但那時緬甸軍政府實行鎖國政策,「來台灣等於不能再回去,簡直就像生離死別。」簡明有回憶,還是長子的他,母親萬分不捨,把寄到家裡的護照藏了起來,不讓他出國。

這樣獨特的成長背景,讓簡明有的緬文始終不如中文流利,但後來無心插柳,因著無法去台灣,他到仰光大學讀緬文系,加上童年生活在少數民族混居的村子裡,多語的能力,以及對不同族群、文化的敏感度,一直是他的利器。

直到1981年,他才以移民的方式來到台灣,並且通過高考成為公職人員,過去20餘年來,在國父紀念館負責接待外賓。特殊的成長背景,讓他在工作上游刃有餘,「我接待過柯林頓、柴契爾夫人、戈巴契夫。」談起那段輝煌的日子,簡明有依舊感到相當榮耀。

來小緬甸,認識緬華族群

近年政府喊出新南向口號,喚醒台灣人對於東南亞族群的好奇,過去在台灣社會中一直相當低調的緬華社群,逐漸受到大眾注意。「因為政策的關係,有些人會把我們歸類為『新住民』,但住了好幾十年的我們其實算是『老住民』。」來台灣超過30年,華新街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標材靦腆地說。

我們在張標材的引路之下,踏入另一家在興南路、華新街入口的「緬甸小吃店」。這間不在華新街上、容易讓許多觀光客錯過的小店,販售著芭蕉糕、棕糖糕、雞蛋布丁等道地的東南亞甜點。

除了甜點,當然不可免俗還得來上一杯奶茶,經過當地人熱心的指引,我們才知道,小小一杯的緬甸奶茶,和台灣的手搖飲料一樣,茶湯、奶精、糖水的多寡,都可以客製,每一杯都是老闆為客人量身訂做所端出的自慢之作。

此外也值得一提的是,因著緬甸是宗教盛行的國家,華新街上,早從40年前便有佛寺建立,如今一共就有五間寺廟在華新街一帶;虔誠的緬僑,甚至還在三峽出資建造佛寺,外觀同樣有莊嚴的大金塔,遙然呼應著緬甸「佛塔之國」的美名。當我們在店裡啜飲緬甸奶茶,路旁還有托缽化緣的僧侶徐行而過,「小緬甸區」真是名副其實。

除了日常上緬甸街尋美食,張標材也表示,緬甸華僑還會依循緬甸傳統習俗,在四月的潑水節,以及十月、十一月的點燈節舉行各種傳統儀式,堪稱華新街上的盛會。

當我們踏入這個孕育著許多美麗的人、事、物的小角落,除了讓人認識到緬華族群的勇敢與熱情,也讓人再一次驚嘆台灣社會的豐富與對多元文化的吸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