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藝餐飲創辦人鄭惠如
由利我到利他,台灣年輕世代的眼界和襟懷,在覺醒中改造提升。
頂著創業女傑特別獎光環的鄭惠如有著富足的成長歷程,卻沒有漠視社會上的貧瘠與悲悽,用社會企業、B型企業的理念,以女性溫婉的特質,帶領弱勢族群走出困頓,看到陽光。
撒下推動社會企業的種子,林以涵深耕近十年,社企流在世代變遷中,歡呼收割。喚醒沉睡的靈魂,因為自覺而改變,因為利他而實現自我。
不放棄,才是真正的勇氣
「其實不放棄才是真正的勇氣。」鄭惠如說。2016年銘宇興業與食藝餐飲獲認證為台灣第一家餐飲業的B型企業,創辦人鄭惠如在亞太B型企業協會張大為理事長推薦下,榮獲《富比士Forbes》雜誌的「30 Under 30」亞洲傑出青年。
鄭惠如在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就讀時,非常認同2007年由美國賓州非營利組織── B型實驗室(B Lab)發動的全球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 B Corp)運動,並於女性主義課程中,受到教授左乙萱的影響至深,持續關懷弱勢女性、微型創業培力,以及帶領女性領導力培訓,盼能藉此提升女性的自信心,進一步經濟自主,實現婦女經濟賦權。
父親是電腦研發主管,母親擔任教職,鄭惠如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卻在志工服務中,深刻體會弱勢族群的無奈。「從小媽媽就帶著我們去育幼院,關懷院童。」鄭惠如小小的心靈敏銳體認到,社會中存在著多樣的生活型態。「2011年,我到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擔任旅遊志工,接著獲聘青年諮詢委員,也在那裡認識了楊博宇。」鄭惠如和楊博宇,因為對社會中的高關懷族群,有「不僅餵魚,還要給釣竿」的相同理念,而攜手走上結婚紅毯。
「我們一家人最早跨足餐飲業是從碧潭美食街做起。」笑稱有著夫妻臉的鄭惠如說:「我們一家人覺得對社會好的事都去做,經常在店裡舉辦公益活動,像是兒童節、母親節這種賺錢大節日,我們反而提供給家扶中心親子用餐,沒想到恰恰符合了B型企業的商業模式。」
鄭惠如和楊博宇走在一條對社會有益的道路上。他們所做的事,包括提供「待用餐」(終止飢餓)、優先雇用社會弱勢(消除貧窮)、線上學習SOP(優質教育)、同工同酬(性別平等)、採購小農與社會企業產品(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使用綠建材(保育與永續)等,都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學建築的楊博宇從大學開始就和學景觀的弟弟楊宗融,運用綠建材等環保和創新理念,一起投入商業市場。十幾年前,為了幫助家扶中心個案,楊博宇兄弟兩人投入餐飲市場。「他們想開店,但是沒有本錢,也沒有技術。」楊博宇除了出資、善用設計專長開店,更讓員工透過學習,取得一技之長。因為起步成功,陸續成立了連鎖餐飲企業,「總共開了25家餐廳,同時管理400多位員工。」
食藝餐飲公司執行長鄭惠如落實關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關照和客戶影響力等B型企業面向,檢視營運體質,取得競爭優勢。除了傳授技能,鄭惠如也推薦員工接受職訓局相關課程的訓練,鼓勵他們去考證照。用行動力實踐「創造共享價值」的B型企業核心宗旨。
「我們有很多員工,在取得第一桶金之後,都紛紛自己開店了。甚至有廚師對做設計有興趣,也在楊宗融的輔導下,考取室內設計丙級證照,現在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師了。」看著員工的成長與獨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是鄭惠如一家人最大的欣喜。
轉身開啟另一扇門
「這次的疫情,對我們的衝擊真的很大。」鄭惠如毫不諱言經營的狀態。曾經以拉麵、輕食、韓式、義式、點心、飲料等各種類型叱吒風雲的餐飲集團,也不敵突如其來的虧損。原本找到具有競爭力的好地點,卻因為疫情而流失大幅訂單,再加上大樓外牆整修、鷹架遮蔽而雪上加霜,營業額無底下滑。「員工們都好悶,一整天都等不到一組客人。」
在輔導員工轉業或是轉介到其他店家後,鄭惠如卸下肩頭重擔,暫時離開了餐飲業的第一線。「我們現在主要是做展店顧問的工作。」運用以往的經營經驗,訓練員工成立營運小組,提供展店的全面規劃。
「對於求知若渴的我來說,轉換跑道並沒有什麼困難。」鄭惠如是FB #SheMeansBusiness 亞太區講師,她走入台灣偏鄉,教導與協助微型創業者,運用人手一機的科技載具,以社群媒體交流模式,打亮自己的品牌。她談起一個港式蘿蔔糕的輔導案例,協助一對父女用故事性來打造品牌賣點。由父女關係到口味傳承,透過影片的傳播,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實踐她「輔導攤商門市化、傳統產業品牌化」的服務目標。
「輔導女性創業是未來重要的課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女性創業飛雁計畫」、「女性創業加速器」,多次邀請鄭惠如擔任講師及輔導培訓導師,從資金籌措、財務管理,到技能培育和銷售管道,她樂於分享女性創業的知能與甘苦。
寬泰食品「Modern Menu新植肉」就是她在計畫中所輔導的成功案例。除了轉介寬泰創辦人之一的張桂榛融資,還定調媒體宣傳,以零膽固醇、低卡路里、低GI的健康食品優勢和創新口感技術,立足台灣,走向國際。
2021年3月8日經濟部和美國在台協會(AIT)攜手合作,啟動美國國務院「女性創業學院計畫」(Academy for Women Entrepreneurs,AWE),鄭惠如也投入導師培訓,參與一系列築夢計畫(DreamBuilder)的線上創業課程,發揮女性的特質與優勢,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介接國際,提升女力競爭的橋梁。
社企流發起人林以涵,以催生和改造推動社會企業。
推動社會企業的領頭羊
社企流是華文界最具影響力、催生社會企業的知識分享與交流平台,藉此力量來推廣、連結、支持社會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行動。「我做每一件事都很認真投入。」社企流創辦人之一,目前擔任執行長的林以涵有雙靈動的大眼睛,閃爍著堅定的目光,全力宣揚社會企業理念。
當初林以涵懵懵懂懂地進入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時,並沒有特別的期許,但在學習過程中,她漸漸對非營利組織有了進一步探索的興趣,也在赴美研讀過程中,對社會企業有了堅定的認同。「美國的課程,真的和我在大學所學的有很大的差異。」眼界大開的林以涵,學成後沒有在美國停留,而是懷抱著理想,回到台灣。
「我是社企流的發起人,我覺得必須承擔所有的責任。」林以涵與一群懷抱熱情理想的新世代,為了改變社會價值觀,志願為宣揚社會企業而投注時間精力,這份為理想奮鬥的堅持,秉持催生和改造的動力,鞭策前行,獲得社會認同,是社企流成功的關鍵。如今十年有成,社企流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服務層面更加多元。2017年由中文版網站拓及為國際版,除了一本初衷,持續蒐羅國內外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相關新知,以專題、評論、案例等深度報導,建置最完整的全面性資料庫。
育成培力孵化器
社企流在星展銀行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的支持下,匯聚了前人的創業精華,出版《社企力》、《讓改變成真》、《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三本專書,讓國人了解社會企業的定義和規範,以及如何找到商業和公益平衡點的指南。
社企流同時更增添了活動交流和育成培力部門,扶助社會企業創業者,平順地走過草創期。「社會企業育成計畫 iLab,是2014 年我們首創的。」社企流扮演加速孵化器,引進全球最大的社會企業育成網絡 UnLtd,提供學員課程培訓、交流媒合、諮詢輔導等關鍵性資源。
林以涵談到社企流曾經協助教育新創業者,開發市場。「協助他們和大型企業的人資部門或是福委會合作,舉辦客製化的教育新創課程。」除了給教育新創業者展示的舞台,也間接讓受教的員工或員工子女了解社會企業,進而認同,發揮漣漪效應。
「透過活動,可以面對面接觸。」林以涵表示除了舉辦論壇,讓資訊激盪,更以頻繁的交流活動,整合產官學各方資源,讓參加者在交流中,找到契合的創業夥伴與可用的資源。「我們扮演中介角色,而且提供媒合服務。」社企流曾經為農業新創的產品牽線,進入大企業採購的供應鏈。
因為社企流在協助小農的過程中,掌握了各地優良食農的多元資訊,當有需求時,大家就會想到請社企流協助轉介。社企流會站在中介的立場做篩選,先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才提供最適合的資訊。
曾經有大型企業舉辦運動會、家庭日時,希望透過社企流,邀請食農類的社會企業來設攤。「我們會先對企業邀請擺攤的目的(販售產品或推廣理念)、產品類型(生食或熟食)、地域偏好、分潤方式等進行了解和確認,再依據上述條件,去推薦合適的社會企業做媒合。」社企流用心搭起交流媒合的橋梁,為永續合作和企業發展鋪路。
女力當道,捨我其誰
一件真正想做的事,總是經得起磨難的試煉。期待台灣成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創新聚落,是支持社企流前進的驅動力。社企流的員工清一色是女性,都具有獨當一面的幹練。談到女性創業的挫折點,「我最困擾的是知識經濟不受尊重。」林以涵嘔心瀝血的成果,卻被人全盤抄襲,當提出證據向對方理論時,卻難以討回公道。但是強烈的使命感,讓林以涵的女力團隊,愈挫愈勇。
鄭惠如在經營受挫後一切歸零,但是她沒有被失敗擊倒,反而突破限制,開創新局,更積極投入輔導女性創業的多項計畫,用傳承模式,為女力注入新力量。
鄭惠如與林以涵運用知識經濟,累積改變社會思維的能量,因為信念而有力量,甘願挑起推手的重任,為台灣更好的未來做開路先鋒。
更多照片請至《用利他光耀生命 社會企業種子在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