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立攝
對台灣或南太平洋這類島嶼國家來說,糧食安全是生存的關鍵議題。農業是台灣長期對外援助的強項,台灣以農為本且物產豐饒,加上長期潛心研究各種影響農業的因素,得到良好的成效,並深知唯有將技術與知識,跟有農業困境的其他國家共享、共助,才能攜手共度未來糧食安全(以下簡稱糧安)的難關。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時增加到90億,預估糧食至少要再增產70%,才能達到每人都能均衡獲糧、消除飢荒,因此糧安將是世界各國都必須正視的問題。
究竟什麼是糧安?1996年世界糧食高峰會(World Food Summit)將糧食安全定義為:「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獲得充足食物和享有免於饑餓的基本權利;人人有權獲得安全而富有營養的糧食。」然而,我們真的明白糧安問題嗎?我們真的明白它與我們有多麼息息相關嗎?
疫情衝擊下的糧食安全
經濟對糧安具極高的影響力,從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所造成糧價大幅波動便可得知。當時因為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浪潮,多國認定儲糧不符合經濟效益。「因為大家都想著:沒糧食了,就去跟國際市場貿易、購買就好。國內糧倉與糧地可以轉為更高收益的工商用途。」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林義鈞說:「殊不知以市場為導向的新自由主義糧安治理機制,助長了當時的糧價上漲,結果就爆發了那次近30年來糧食危機,這才引起國際重視糧安問題。」
去(2020)年初突然爆發的Covid-19疫情使得原先糧食市場所依賴的糧食貿易出現暫時性斷鏈狀態,無可避免地讓糧價產生波動。然而,隨著各國疫情日漸嚴峻,更大的糧食危機卻暫未出現,林義鈞分析,「區域主義」在此危機中扮演了重大的平衡角色,不但維持了糧食貿易透明化,更落實了各區域內的糧安治理。尤其是歐洲大陸、北美大陸和亞太地區等三大區域版塊的糧安治理機制,落實了『開放和可預知』的農業貿易以保障長期性的糧食安全,並且有效抑制去年中旬逐漸興起的糧食保護主義。」
「生在台灣是幸福的,許多人很難感受到『糧安』問題,那是因為政府一直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未雨綢繆,或超前部署許多重要農糧產品的安全庫存。然而全世界還有許多地方仍在努力與『糧安』奮鬥。」
儘管國際間吸取教訓,制定出了相對完善的糧安協定,暫時化解了疫情所導致的糧安危機;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人為的通貨膨脹與大自然的氣候變遷等兩大因素,將會成為下一次危害糧安的主因。
氣候變遷,科技挽救農業
「獲得溫飽」是人們得以生存的根基。「現在的極端氣候已經是全球化的現象,」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技術合作處處長顏銘宏,一談起農業的未來便顯得憂心:「加上完全意料之外的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世界經濟受到極大打擊,而不管是農業還是基礎建設,都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農業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根據他觀察近年來氣候異常現象劇增,顏銘宏說氣候變遷都快要變成「氣候日常」了。
顏銘宏表示台灣最常碰到的農業危機,其實大部分都跟「水」有關。儘管目前全年的總降雨量與往年相比並沒有什麼差別,但由於降雨模式的極度不平均分布,重大影響了農業的發展。例如今年初接連數月不降雨,造成百年未曾一見的大旱,連日月潭都乾涸到見底;接著又開始降豪大雨,僅數日就填滿了水庫,但農田淹了大水。
如何對抗這些毫無徵兆的天災、疫情?答案是台灣的強項:科技工具。
「與田地、天氣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大多是用過去的經驗來面對現在的情況,然而翻臉比翻書快的氣候,經常讓農民措不及防、損失慘重。」這樣的「災中」情況,讓國合會與包括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簡稱災防科技中心)在內的科技單位攜手合作,以科技來對抗善變的氣候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提升應變的速度和準確性。其研究之科技工具更將範圍擴大到「災前」的預防,以及「災後」的復原、重建工作。
顏銘宏舉了個利用科技工具,守護台灣每年產值60億元經濟作物的例子:「台東的釋迦在每年10月前是關鍵生長期,卻恰好是台灣的颱風季。」釋迦最怕的不是颱風夾帶的強風豪雨,而是颱風經過中央山脈後落下來形成的焚風,其異常的高溫與乾燥,對釋迦產生致命傷害。
「透過試驗改良場的研究,了解釋迦的致災溫度臨界值、空氣乾燥臨界值,接著將所得的數據,經由物聯網設備,在田間安裝自動偵測溫度與濕度的感測設施,根據預警數據來判斷是否要啟動灑水設備。」受自然氣候牽制的農業,時機是最重要的關鍵。
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一整套適用於台東釋迦的設備,成本大約只落在五萬元左右,對農民們來說,性價比非常高。設備結合科技的研究力量,帶給農業新的希望。
林格立攝
智慧農業與科技防災工具
農業和工商業的共存是糧食安全的重要課題之一,要做到環境的永續發展,同時兼顧全球貿易的平衡,農委會在台推動「智慧農業計畫」,提出了諸如「大糧倉計畫」、「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等政策外,更利用科技進行抗逆境育種研究,設計強固型溫網室設施及設置知識管理平台等來對抗極端氣候,增加農業韌性及逆境調適。
災害後的復原,往往是農民的最大挑戰,科技工具再度派上用場:無人機。顏銘宏說:「根據農委會的調查,造成台灣農損最多的是颱風,其次則是佔比近四分之一的水災。」無人機在勘損上的應用,幾乎可以完全取代人工,能夠清晰又快速地提供農民即時畫面和數據,來做災後復耕的評估,並且也讓農委會能儘快判定如何進行補助。
這些科技工具不僅對農業有著莫大貢獻,其中一部分的軟體開發也用來守護人們的日常安全。自從極端氣候和天災人禍幾乎成了日常後,政府於2003年成立災防科技中心,隨著網路通訊技術更加穩定,物聯網技術日趨普及,「跟水利署合作的淹水感測裝置,在水災有可能影響大眾生活的時候,就產生很大的預警功能。」災防科技中心研究員蘇文瑞表示:「其中跟風災、水災、寒害有關的災害情資網,在這次Covid-19疫情爆發時發揮極大的作用,同時導入人流技術,做為政府決策研判的輔助,降低民眾因群聚而感染的風險。」
另外,利用社群媒體來做資料過濾、資訊推播,台灣的科技工具讓人們得以對災害疫情做出更迅速的反應。自謙只是個分析數據的研究員,蘇文瑞所分析的數據帶給人們更安全的生活,「2017年政府大力推動的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讓台灣科技工具更上層樓,足以針對『空氣品質』、『地震』、『水資源』和『防救災』這四大領域進行詳盡監測。」
台灣,可以做什麼?
「國合會用台灣經驗來支持其他在農業上受到打擊的國家。」顏銘宏說,「透過災前預防、災中搶救和災後復原,『BBB(Build Back Better)』,是我們在援外農業工作特別強調的部分。」除了農民外,台灣災防科技中心的災害資訊分析模式,也能為夥伴國的人們帶來莫大的幫助。「例如透過物聯網感測設備,可提早幾秒發送推播,提醒民眾將有地震或強降雨來襲。」以地震為例,僅僅提早幾秒的預警,就足以挽救無數人命。
為了善加利用台灣科技防災的模式來推動援外工作,國合會希望協助夥伴國農民,同樣成為田間的決策者。透過科技工具與援救工作,讓夥伴國農民掌握更準確的數據和資訊,根據當下的氣候、災害等狀況作出更好、更合理的決策和判斷,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存活率,減少損失。
「我們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這個不時面對乾旱與颶風交替威脅的加勒比海島國上,投入防災科技工具與軟體,更建立了四座氣象站;與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合作的資訊平台Arroz Nica,設計成在離線狀態下也可用,讓尼加拉瓜的優質稻種供應量從4%提升到34.6%。」提起援外成果,顏銘宏難掩對台灣科技實力,以及技術外授助援的自豪。
「授人以漁,是我國在農業科技援外上的核心理念。」顏銘宏表示,增加夥伴國農民的自主參與,讓其成為農耕過程中最重要的行為者,而非僅僅等待援外單位的協助,或等災害發生後才來領取農損補助。「長此以往,夥伴國累積了知識和技術,懂得利用好的科技工具,就有機會脫離糧安危機,增加農業自給率,進入良性循環。」這也是台灣利用科技克服氣候變遷,在農業上進行國際合作的終極目標。
更多照片請至《天災‧疫情‧糧食安全 台灣用智慧農業促進全球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