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陪伴孩子找回勇氣 熱愛諾魯的台灣女孩廖珮含
2021-09-30

廖珮含

 

2009年,廖珮含以青年大使的身分,首次踏上友邦諾魯,在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當時沒有手機可用,也沒有太多休閒去處,而且面積只有蘭嶼一半大。許多青年大使造訪過一次,就再也沒回去過,但是迄今她已經回訪了四趟。

廖珮含發現諾魯人親子關係緊密,孩子主體性受重視,相較之下,她在工作中遇到的台灣孩子,許多人都在學齡前有著負面的成長經驗。這些觀察讓她對「學齡前教育」產生興趣,並開始接觸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現在,廖珮含透過德國的「說故事工作坊」計畫,引導孩子說出生命故事,從中肯定自己,以獲得再次克服困難的勇氣。

 

每次回到諾魯,廖珮含總帶著一台沉重的底片相機,不如現代手機可以連拍,她只等待感覺對了,才按下快門。在她臉書的「諾魯相簿」裡,除了滿滿的湛藍海景,最多的畫面其實是諾魯人親子間的互動:母親注視著女兒作畫,兒子觀察父親修繕捕魚工具,全家手挽著手在鏡頭前自然地微笑。

諾魯人都知道的台灣女孩

時間倒轉回12年前,廖珮含剛從諾魯回來,還沉浸於快樂回憶的她,接到一通駐諾魯農技團技師的電話:「妳知道嗎?這裡的孩子還在唱妳教他們的中文童軍歌!」往後在台灣的日子,她密切地在網路關注諾魯的消息,透過信件與學生互動,出差時還會順道去拜訪來台灣的諾魯留學生。存夠旅費的她,毅然離職,決定回到諾魯三個月。當地居民再度看見廖珮含時,都驚喜地大喊:「Peggy你怎麼回來了!」

廖珮含笑著說:「我會回到諾魯,單純就是想念。」因為在台灣認識許多諾魯留學生,這次造訪,學生父母都熱情邀請她到家裡住宿,於是,她輪流到不同家庭生活,跟著當地人一餐獨自吃掉一條魚,停電時就全家開車繞島。白天,她到高中觀察學生上課,偶爾還會擔任代課老師,她回憶說:「學生上課時會一直挑眉,不知道他們懂還是不懂,不過挑眉在他們文化中是正面的意思。」

貼心的廖珮含,也把握機會為來台留學生的父母錄影,記錄他們想對孩子說的話,好讓在台灣的諾魯學子一解鄉愁。離開諾魯前,她更展出近年拜訪諾魯的青年大使所拍攝的照片,希望當地人可以從不同角度發現家鄉的美。

分享的快樂

諾魯的文化重視人在1歲、21歲、50歲的生日,總是會盛大款待親朋好友。被當地人視為一份子的廖珮含,經常受邀參加諾魯留學生在台灣的生日宴會,某位學生甚至邀請她與家人一起到澳洲旅行,慶祝21歲生日。

廖珮含表示「分享」是他們文化的一部份,慶生派對中,受邀參加的朋友可以隨意帶走壽星家中的物品,若宴會在飯店舉行,他們還會想到飯店櫃檯人員。她以生活中的細節舉例:「你常常會發現,當一個小朋友在吃跳跳糖,舌頭變成紅色的,周遭的小朋友舌頭也都是紅的!」

諾魯的分享文化影響了廖珮含,小時候夢想當清道婦的她,原本習慣獨自去當志工,但從諾魯回來後,她於2010年成立「1 la 1」,意思是「一個人拉一個人,一起去做有意義的事。」她強調,自己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在生活中,從小地方著手改變,帶給社會快樂,並非一定要加入組織,才可以開始行動。

「諾魯人的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是他們懂得珍惜、分享。」廖珮含坦言,自己與一般人看諾魯的角度不一樣,才有這麼多收穫。

看見童年的傷痛

回台灣後,廖珮含進入富邦文教基金會,展開「撲撲行動圖書館」計畫,跟著滿載書籍的車子,深入全台國小,提供學生閱讀資源。熱愛攝影的她,總能在學生戶外閱讀時,捕捉到獨特的畫面。有學生喜歡獨自坐在遊戲器材上閱讀;有些喜歡圍坐在一起討論情節;有些只喜歡攤在圖書車上。

「最大的挑戰是,有學生跟我說,他沒有想看的書。」善於「等待」的廖珮含,不是直接拿出更多書讓孩子挑選,而是耐心找出背後的原因。她發現這位學生不習慣看文字多的書籍,於是推薦他一本繪本,並透過「比手畫腳猜謎」的方式與學生互動,一起讀完這本書。

從小就是孩子王的廖珮含,常常被學生「要電話」,而她也來者不拒。有時孩子晚上打電話來,不復見白天時的活力,而是語帶恐懼或迷惘地說:「我的爸爸媽媽在吵架,該怎麼辦?」「我媽媽還沒回家,但我還沒吃飯……」原來看似單純的孩子,對環境非常敏感,即使無法用言語表達感受,複雜的情緒卻已經在心中沸騰,急需一個出口。

廖珮含對這些孩子的傾訴,耿耿於懷。後來,她因工作到屏東的少年輔導單位,與綠光劇團合作舉辦工作坊,劇團老師請這群高中生、大學生用報紙做出一個物品,並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我帶領的那組,五位同學中有四位都提到學齡前的負面經驗!有位同學做出棍子的形狀,說他小時候常被家暴、進警局,說著說著就哭了,過了一會,卻說自己現在已經好了。但大家都看的出來,他還沒好。」廖珮含發現孩子即使已經上大學,童年被傷害的記憶依然鮮明,這促使她決心研究「學齡前教育」。

陪伴孩子克服恐懼

廖珮含辭職後,開始修習線上課程,也考取保母執照,為了累積經驗,她免費提供父母「喘息服務」,每周到家中陪伴孩子玩耍。趁著這段職涯轉換期,她申請了國合會「太平洋地區園藝計畫」,再度抵達諾魯。

諾魯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何獨特處?廖珮含觀察,諾魯人面對年僅四個月大的嬰孩,也能不斷地與他「對話」,他們不將孩子當作父母的附屬物,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後來,她也在澳洲觀察到類似現象,居住地附近的圖書館,每週有多達三天早上,專為兒童設計活動,參與的父母全程陪伴,不會分心做其他事。

不喜歡做計劃的廖珮含,看到機會就去嘗試,這趟意外的旅程,卻帶她更靠近自己的「天命」。回台後,她再次加入富邦文教基金會,擔任「說故事工作坊」的企劃。

「說故事工作坊」源自德國慕尼黑兒童影展,目標是幫助難民的孩子回顧克服恐懼的經驗,從中獲得自我肯定,並轉化為下次遇到挑戰的勇氣。廖珮含與團隊先花一年的時間,將教材在地化,然後進入國小實行。有次,聽到排灣族男孩「翔」分享經驗時,廖珮含直覺要將他的故事拍成影片,面對怕生的翔,她選擇用尊重、陪伴與信任的態度,等待孩子願意敞開心房。

在拍攝影片前的田野調查,廖珮含發現翔面對提問,總會給予大人期待的答案,但她告訴他:「我沒有預設答案,你不用像大人一樣回答問題。」還有一次,翔因為不會寫某些字,把筆摔在地上,憤而哭泣,家人見狀只說:「這有什麼好哭的?」廖珮含卻告訴他:「謝謝你告訴我你不會寫,這樣我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翔逐漸對拍攝團隊產生安全感,最後成功完成短片《翔去打獵》。影片描述來自屏東縣泰武鄉馬仕部落的12歲男孩翔,原本怕黑、怕狗,但是他選擇克服恐懼,跟著姑丈深夜上山打獵。

透過廖珮含的攝影作品,我們看見諾魯的美景與家庭;透過她的行動,我們看見諾魯分享與重視孩子的文化。即使已經卸下青年大使身分,她仍用自己的方式與友邦交朋友,讓兩國交流的面向更多元。

更多照片請至《陪伴孩子找回勇氣 熱愛諾魯的台灣女孩廖珮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