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打造台灣京劇新美學 國光劇團IP × 科技未來式
2021-11-15

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帶領團隊開發品牌IP,建構戲曲跨界創新。(林格立攝)

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帶領團隊開發品牌IP,建構戲曲跨界創新。(林格立攝)
 

國光劇團(簡稱國光)在台灣走過26個年頭,從傳統戲曲一路到建構台灣京劇美學,甚至鏈結品牌IP,與國際藝術團隊共創,在薪傳的同時也勇於挑戰自我,讓淵遠流長的京劇傳統,在台灣土地上有了自己的模樣。

 

時間接近正午,台北市文林路上的台灣戲曲中心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博士站在北棟的六樓行政長廊,為我們導覽作品,「最近這一兩年受到疫情影響,要不然常常有國際團隊希望到國光來看看。」張育華身後牆上掛著橫幅大型劇照,京劇演員一身行頭,展顯身段,兩支水袖凌空翻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把戲演好

張育華帶我們穿過迷宮般的迴廊,牆上一幀幀的作品海報,正好是國光劇團26年來的歷史縮影。國光從最早年的經典傳統劇,一直到近年在作品中注入當代意識與現代文學,展現了不同於傳統戲曲的品牌佈局思維。

「從1995年成立以來,國光就一直在尋找京劇立足台灣的傳承與使命。」張育華歸結國光的頭一個十年,其實還一直處於尋路的過程,「當時國光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主要目標是用傳統京劇的表演方式,把文化基因流傳下來,把戲演好。」

2002年,藝術總監王安祈來到國光,開始在深厚的京劇藝術傳承上,注入更多現代化與文學性的元素。「國光的許多作品文學性很強,文字內涵很有意思,大部分是安祈老師的文字。」張育華口中的安祈老師,為國光的第二個十年,注入了台灣在地的人文思考,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台灣京劇新美學」。

京劇源自中國,超過200年傳承,是深具歷史淵源的一門藝術,在這樣固有的傳統下,王安祈老師卻勇於創新,大膽實驗,讓近年國光的劇作題材更加多元,引入張愛玲的《金鎖記》、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及西方17世紀法國劇作家拉辛的《Phaedra》等名作入劇,國光甚至演出曾被禁演的禁戲、帶點調情的粉戲、關公升天的大戲等等,題材不拘。

科技讓想像成為可能

為了讓京劇不再原地踏步,國光的作品也注入現代化的元素,現代劇場的表演手法,引入數位科技應用,營造出更貼近時代與當代觀眾喜愛的戲劇效果。今(2021)年4月,國光把妖性十足的《狐仙》重製演出,這回融入更多的舞台特效與智能科技。暗黑舞台上方,突然化現出一縷青焰,搖曳的青焰再轉成一位粉衣女,這就是幻化成人形,與山中獵戶結成夫妻的「狐仙本尊」,戲劇效果十足。

狐仙幻化成人形的橋段,依靠的是電影《阿凡達》的動態立體虛擬縮影系統(4Dviews)技術,演出中還動用到浮空投影與動態捕捉系統等前衛技術,呈現舞台佈景流轉變幻的情景。

「國光作為在地的國家級團隊,這幾年我們一直極力用品牌的概念來嘗試創新,展現我們整體的製作能力。」國光從2021年開始嘗試從文創角度開發品牌IP,《狐仙》是以這個概念所開發的第一部作品,不論題材、人物選角、內容意涵到演出形式都突破了固有的侷限,展現新意。

比如說,這部劇的編劇趙雪君是看漫畫、BBS長大的E世代,她把古本《聊齋》與日本漫畫家魔木子《除妖怪譚》等奇思怪想融合到劇作裡,有年輕人喜愛的題材,輔以科技的加持,加上演員的深厚功底,「京劇×科技×影像劇場」的創作方式,使《狐仙》成功成為觀眾津津樂道、回味再三的「非典型京劇」,吸引更多非典型觀眾願意買票走入劇場。

每部戲都是全新探索

走到2021年,國光劇團的定位更加清晰,期許能把傳統戲曲這寶貴的藝術傳承,依據文化、文學、文創三位一體的概念進行價值的轉型。

張育華打開自己的手機,展示一段第32屆傳藝金曲獎上首度曝光的「虛擬人」畫面。排練中的京劇演員一身黑衣,身上穿戴感應裝置,對著儀器舞動身姿,前方螢幕中的主角「虛擬人偶」便隨演員身形舞動,這位最新虛擬人偶的原型,不是《三國演義》中軟弱無聲的女子,而是國光將於2022年上演的新戲《武動三國》中,戰鬥力十足又身材火辣的電玩少女「孫尚香」。

大膽探索題材,創新的思維想像,國光探索全新的題材,卻仍堅持遵循使用傳統戲曲的唱、念、做、打手法來表現,張育華形容這是在重新塑造戲曲的DNA。「例如我們都看過張愛玲的《金鎖記》或《紅玫瑰與白玫瑰》,感受過小說中的文字魅力,也看過電影的版本,但今天京劇演員用傳統深厚的功法去演出《金鎖記》,一般演員是演不來的。」演員揣摩深刻的情感表現、漂亮的功夫身段,加上好萊塢等級的舞台特效,一部戲要依靠許多專業團隊的協力與大型戲劇的製作能力才能成就。

國際共創,文化混血

「開始進行跨界演出的《快雪時晴》是一個新的飛躍,那時用京劇與交響樂結合演出。在作品內涵上,是很觸動人心的。」京劇與交響樂在60年代的中國樣板戲也演過,但張育華認為國光的跨界創新作品內容更為深刻。

她用「文化混血」來形容國光的跨界,包括跨領域、跨團隊,甚至跨文化,透過不同文化領域的滋養來轉化戲曲DNA。例如在2016年,與香港多媒體劇場先鋒「進念‧二十面體」合作的《關公在劇場》,藉由「進念‧二十面體」擅長的視覺投影技巧,搭配鋼琴樂曲,呈現關公被俘前的內心獨白。

2018年與日本橫濱能樂堂共同製作新編崑劇《繡襦夢》,傳統的故事情節結合日本舞踊、三味線與崑曲,展現台日攜手共創嶄新形式的跨界。

今年國光劇團則與國際經紀人合作推出《費特兒》(國際版),特別針對國際觀眾喜好品味改寫劇本,以戲曲音樂融合電子音樂,並邀請國際知名專研《Phaefra》原作的戲劇家參與,以國際級的團隊製作規格,提升傳統戲曲的境界,希望把國光的製作能量和台灣的創作思考帶到重要的國際藝術節,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從京劇出發,國光劇團從維護傳統,與當代對話到現階段的探索未來,歷經了三個不同時期,有趣的是,國光越是在戲曲上創新,越發現想要探索的未來,其實仍然深藏在傳統的根基裡。「戲曲可以不斷新編,但是演員仍然必須維持傳統的基礎訓練,不管如何,戲曲還是要接地氣。」張育華有感地說。

事實上,在30年前如果要談到戲曲的創新,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老師怎麼教都不要你問,怎麼教你就怎麼做,隨便改都是欺師滅祖的。」曾受過京劇訓練,張育華深刻了解國光近年追求創新的勇氣,「我們不甘於只是臨摹傳統,我們的期待是追求跨界創新,成為一種典型;更著眼於國際化,希望讓世界愛上京劇之美。」

傳藝再現風華

在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簡稱傳藝中心)的支持下,國光肩負傳承的使命,融合新舊,開創出新的典範轉移。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認為,不管是國光,或是台灣本土的傳統文化,都是我國寶貴的文藝資產,「唯有將傳統打造成經典,透過保存與傳承奠定良好的根基,再進行跨域創新,賦予與時俱進的生命力,才能再現傳藝風華。」

傳統藝術最早皆來自民間,是先民的集體智慧結晶,歷經千百年的歷史淬煉,成為重要的文化資產,有其獨特的美學與文化意涵,更值得保護。只要有人願意繼續表演,有觀眾願意繼續看,有傳承,有創新,傳藝就會長存,繼續活在你我的心間。

更多照片請至《打造台灣京劇新美學 國光劇團IP × 科技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