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朝成大使說明青年跨域交流活動的意義,同時說明本處各項保僑護僑工作不曾停歇

曾僑務顧問春雲以「從臺灣到緬甸 2600公里心的距離」為主題,分享來緬甸經商的心得
由本處、緬甸臺商總會共同規劃的2021緬甸青年跨域交流會於12月12日舉行,邀請曾僑務顧問春雲為近30名臺灣青年及留臺同學,分享他從臺灣到緬甸創業的歷程以及心得。本處李大使朝成、緬甸臺商總會溫總會長斯郎出席疫後的首場青年實體活動。
「這是我派駐緬甸快二年來,首次與這麼多年輕世代同場聚會」,李大使開場時說道,正凸顯此次活動的不凡意義。李大使稱,本次「跨域」交流活動的意義,是希望跨越不同區域、專業領域,讓在緬甸的青年與留臺校友能夠有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活動。他並說明,去年疫情爆發至今,本處遵照臺灣方面的指示,全體同仁兢兢業業,堅守崗位,各項業務推動如常,目的就是要做好保僑護僑的工作,尤其是在今年2月緬甸政情轉變之後,更是如此。
主辦單位為了增進年輕世代對於緬甸投資環境與前景的認識,邀請來緬投資接近30年的資深臺商曾春雲,以【從臺灣到緬甸2,600公里心的距離】為主題,分享他從1992年跨足緬甸市場的經驗。他觀察創業所面對的障礙主要有缺少資金、沒有人脈、產業不清楚、勇氣不足等,但可以透過與人共存共榮、失敗為成功之母、待人以誠處事以實、知己知彼等創業支柱克服。曾僑務顧問指出他在緬甸經營的二間公司,包括彩虹橋行銷(Rainbow Bridge Distribution Company Limited,進口內需型)、三魚公司(Three Fish Company,出口外銷型),命名都是與原生地澎湖連結,這是他始終堅持不忘本的初衷。曾僑務顧問以在緬甸投資的親身經歷,總結出6點經營理念,「與人共享 利益雙贏」、「尊重文化 開創新局」、「建立人脈 細水長流」、「克服困難 永不放棄」、「飲水思源 勿忘初衷」,希望大家都能在緬甸開創自己的一方天地。

僑務組組長張文華向與會青年介紹僑委會為海外僑臺商提供的四項服務專案

李朝成大使(著藍色上衣背對鏡頭者)跟與會青年進行交流
當天僑務組組長張文華也向與會青年介紹僑務委員會提供的僑務服務專案,包括僑委會為協助海外僑臺商鏈結臺灣產業,與臺灣10家研發機構推出【全球僑臺商產業升級與技術服務方案】、與30多所臺灣的大學合作的【全球僑臺商產學合作方案】,目的在協助僑臺商在全球的發展。此外,僑委會在今年推出史上首部工具書—【僑胞服務手冊】,提供海外僑胞回臺常見問題指南,像是護照申領、停居留及定居設籍、僑民兵役、社會保險、在臺投資、個人海外所得稅課稅規定、返國行使選舉權及公民投票權、出國逾2年戶籍遷出影響、僑民防疫諮詢服務等。而僑委會與衛生福利部為照顧海外國人的健康所打造的「健康益友APP」,提供線上緊急醫療諮詢,這項免費服務也將延長至明年6月30日。
交流會上,主辦單位供應珍珠奶茶、茶葉蛋等臺灣小點,讓大家一起懷念家鄉的味道。
活動結束前,僑務組贈送一份飄洋過海的精美小禮--僑委會2022年僑見臺灣之美月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每天都能看到臺灣之美。

2021緬甸青年跨域交流會全體參與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