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搭火車優遊客家山城 內灣線產業的時代變化
2022-01-17

內灣

 

台灣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有「樟腦王國」的美譽,當時全球超過七成的樟腦由台灣出口作為無煙火藥的原料與電影底片的賽璐珞。在天然樟腦被其他材料取代後,儘管產業盛況不再,但沿著島內支線鐵路,仍可一窺昔日開採與製作的地點。

位於新竹的內灣線,是樟腦盛世過後興建的鐵路,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輕便鐵道,有些車站位置是當時焗製樟腦的所在處,而居住在內灣線附近的客家人正是當初樟腦產業發展的主要勞力。搭乘內灣線,不僅可以欣賞客家族群的生活樣貌,還能走入周圍山林,了解隨時代變遷的產業。

 

日治時期,內灣線從新竹到竹東的建設工程,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暫停了施工。國民政府來台後,為了獲得山林中的煤礦、水泥與木材等原料,除了完成竹東支線,也將鐵路延伸到內灣,在1951年全線完工,帶動沿線城鎮發展。不過1980年代後,因環保意識提升,高耗能的煤礦與水泥產業逐漸停止,近年內灣線轉為觀光取向,除了可以來品嚐客家美食,還可以踏訪附近古道,遙想先民開拓、努力工作的時代。

客家伯公守護先民

內灣線從竹東站進入橫山站後,車廂窗外景色從市區轉為煙霧繚繞的山脈,也象徵旅客進入台灣1980年代前的產業重鎮。

「內灣線載運貨物的變化,像是台灣產業史的濃縮。」青年創生基地橫山喜事專案經理陳致中說明,內灣線完工前的主要產業依序是樟腦與茶葉,接著是伐木、煤礦與水泥,現在則發展觀光。「許多旅客會到內灣站的老街遊玩,但在橫山站可以觀察到客家居民生活的樣貌。」陳致中表示內灣線行駛過整個橫山鄉,內灣村是旅客聚集地,而橫山村是提供生活機能的地方。

在橫山站下車,轉入站前街,往前會抵達村內的「八卦巷」,客家先民開拓時,需要與附近的原住民爭地,因此建設時將房屋排列為八卦狀,當外族進入時便會迷失方向,無法逃出。「八卦巷裡的門牌號碼單號與雙號都在同一邊,新來的郵差都需要資深郵差帶過幾次,不然會找不到住戶。」陳致中笑著說。

從八卦巷望向遠處,可以看見一座高山,「先民從竹東往這一地區看,大山背山群呈現南北走向,橫跨了這個地區,因此取名『橫山』。」陳致中指著不遠處的高山,表示客家先民會在山腰處設隘寮,當他們發現原住民要下山攻擊時,會在隘寮引燃狼煙示警,提醒居民提前防備。現在橫山國小旁樹齡300年的百年樟樹,正是接收族人訊息的最佳眺望點,「過去小孩子會爬上這棵樹看山上是否發出警訊。」這棵樟樹與客家的土地守護神「伯公廟」相連接,因此又稱為「伯公樹」。

在橫山村,可見到多樣的伯公廟,在田邊有簡單地用三塊石頭砌成的「田頭伯公」廟,在埤塘旁有寶瓶形狀門面的「放牛伯公」廟,當地人早期放牛疲累時,會將牛繫在埤塘邊,請伯公代為看守,因此得名,如果牛隻不見,只要向放牛伯公祈求,也能在短時間找回,因此現在居民依然會走入隱密的林地,向放牛伯公祈願。

伯公除了守護土地,也是客家人在1950~1980年代開採煤礦的信仰對象,「客家先民認為山林是由伯公看守,所以進去開採煤礦要尊重祂。」客家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回想當初為了國家文藝季「內灣線的故事」進行田野調查時,對客家人冒險的精神印象深刻:「礦坑前面會掛每個人的名牌,進去的時候要帶進去,出來的時候要把名牌掛回牆上,這樣才算活著離開。」
 

返鄉青年陳宜偲向客家阿婆學習做粄,並開設店面「晌午粄食」,傳承傳統滋味。

返鄉青年陳宜偲向客家阿婆學習做粄,並開設店面「晌午粄食」,傳承傳統滋味。
 

橫山的自然資源與產業

在橫山站附近,有多條古道值得遊賞,從中可以了解先民運送產物與原料的歷程。騎龍古道與南坪古道是客家先民運送樟腦的路段,「他們砍伐樟樹後,會將樹木削成薄片,在腦寮熬煮成粗製樟腦,再走山路到集中處。」當地文史工作者繆美琴說明。

行走騎龍古道時,會經過樂善堂,可俯瞰橫山景色。在廟宇旁邊還留著日治時期被炸毀的屋頂,「原本這座廟在清朝時名為石峽廟,1896年日軍接收台灣後被炸毀,抗日客家先民鍾石妹為了保護族民選擇歸順並擔任保正,繼續努力為民服務,去世後牌位供俸於樂善堂內。」

在騎龍古道途中,還可以看見三座糯米橋,是先民用糯米、紅糖與石灰等材料砌成。橫山一帶的土質富有黏性,1950年代開始,亞洲水泥與台灣水泥公司分別在九讚頭與合興車站設廠開挖。產業沒落後,今日在橫山村仍可見窯燒工廠出產陶製品。在「大山背」地區,有一座國小改建的餐飲空間「大山北月」,裡面就有一位駐館陶藝家,他的兒子也在山下的梨園小屋(現為社區青年空間「步居草」)成立工作室,教導當地老人家與旅客陶土創作。

茶亭古道在台三線公路開通前,是挑夫挑著扁擔運茶的要道,「挑夫凌晨二點半就要出發,在關西吃早餐後,經過龍潭,早上11點前要上船,下午二點前一定要送到大稻埕。」這是繆美琴訪問老挑夫聽見的故事,她也表示現在走古道時,仍可看見幾棵茶樹,從此可遙想台灣茶業自1860年代開港通商後的盛世,從《淡水海關報告》顯示台灣茶葉出口從1866年至1892年成長了100倍,出口至美國、英國、東南亞等多個國家。

昔日繁華的內灣

搭乘內灣線到合興站時,火車開始爬坡,「這一段坡度有千分之25,以前蒸汽火車動力不夠,所以火車會倒退到平地卸貨,然後換到另外一個軌道後,繼續向上行駛,這是台灣少見的『折返式車站』。」陳板表示,現在內灣線的火車動力足夠,可以直接駛上陡坡,但仍保留兩段式鐵軌與蒸汽火車車廂在合興站月台,讓旅客欣賞。

因為林業與礦業,內灣村當時吸引了超過五千名勞工移入居住,為了供應居民生活所需,戲院、診所、酒家、理髮廳等營業場所陸續開張,「當時林業大戶、最大的樟腦煉油廠『楠本製油廠』老闆就是戲院興建者,主人楊盛泉生日的時候還在那裏舉辦宴席。」再造美麗新內灣工作室負責人黃仕鈞指著收藏的老照片說。

走在內灣老街上,雖然觀光已取代昔日的小鎮風貌,但透過街上的老建築,仍可一窺當時的歷史。內灣林業展示館是昔日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新竹支局內灣監督所」,作為存放樟腦油及腦沙的倉庫。現在館外還保存過去運送木材的工具,「過去低海拔的樹木像樟樹,會用木製的載運工具──『木馬』運送。使用木馬時若發生意外,非亡則傷,因此當時有俗語:『唐山有老虎,台灣有木馬。』」木業展示館導覽員說明。
 

內灣老街上有1950年完工的戲院,還有許多販售客家美食的攤販。

內灣老街上有1950年完工的戲院,還有許多販售客家美食的攤販。
 

客家美食裡的奮鬥精神

走在內灣老街上,可以看見許多店家販賣醃漬物與粄類食物,這些客家傳統美食反映了先民在艱困環境中的飲食選擇。「農民在農耕下午容易餓,而米製成的『水粄』富含水分,他們吃了比較有飽足感。另外,與閩南人的碗粿不同的是,客家水粄的料是撒在上面的,不像碗粿的料混和在米漿中。」九讚頭返鄉青年陳宜偲向阿婆學習做粄時發現每個客家地區的粄食特色都不同,她從一位自新埔嫁到九讚頭的阿婆那得知,原來客家人也會作花生粄。

客家米食除了水粄,還有在喜事時會做的「紅粄」、清明節祭祀的「艾草粄」,還有無論婚喪喜慶、廟會拜神時都會奉上的「齊粑」等等。

客家漬物則是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限的做法,煮湯常用的「福菜」前身是芥菜,經過加鹽搓揉出水,放進甕中一段時間形成酸菜,拿出來曬至半乾,再放進玻璃瓶壓緊放置後,則會變成福菜。隨著醃漬時間加長,同一種蔬菜可做成不同漬物,芥菜就可做成雪裡紅、福菜、梅乾菜。「原本芥菜中的澀味,經過醃漬後變成一種獨特的香氣。」橫山返鄉青年陳慕真回憶,小時候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大缸與石頭,長輩會站上去用腳踩,讓蔬菜間的空氣完全被擠出,接著用大石頭壓在菜上。

「雖然每個家庭都會作醃菜,但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都不同,所以大家都會彼此送自己做的醃菜。」陳慕真認為客家菜代表的是一種情感與回憶,過去她記得家族團圓的時候,長輩總是會夾給她一塊沾著桔醬、油脂豐厚的白斬雞,已經吃膩這個味道的她,出社會後才知道這是客家獨特的味道。

客家先民奮鬥打拼,為了攝取足夠營養,菜色講求重油重鹹,才開胃下飯。梅干扣肉、薑絲炒大腸、鹹菜湯、高麗菜乾排骨湯等等,重口味的葷食是客家長者認證的家鄉味,但陳慕真相信蔬食料理也能呈現客家特色,因此她現在研發加上各種漬物的蔬食便當,也用客家漬物融合不同料理,例如福菜起司年糕,就獲得長輩的青睞,

更多照片請至《搭火車優遊客家山城 內灣線產業的時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