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山林是一座大冰箱 台灣原住民運用植物的智慧
2022-02-14

山林是一座大冰箱

 

台灣原住民原本是到處遷徙的海洋民族,後來在台灣這座島上,發展出一套使用植物的方式,無論是在飲食、藥用、器皿或建築等方面。對他們來說,山林就像是一座大冰箱,隨時都能進去取得資源,前提拿夠用的量就好,其他的要留給後代享用。

台灣原住民先民運用食物的智慧,可以說是食農教育的先驅。食農教育在全球行之有年,強調透過課程活動與體驗,了解食物背後的文化脈絡、產業發展與飲食健康等面向,進而去珍惜餐桌上的食物。

 

2018年,台灣首座「民族植物食農教育館」在南投縣信義鄉成立,常設展「山野原味」展示台灣原住民常用的36種植物,同時首檔特展以當地布農族的重要糧食「小米」為主題,希望到這個社區的旅客,能了解布農族文化的重要一環。

布農族的農事曆板

食農教育民族植物館(以下簡稱「食農館」)所在的信義鄉,是全台最大的布農族部落所在地,也是台灣最高峰玉山所在的鄉鎮之一,區域內群山環繞,布農族因此有「雲端上的民族」稱號。

布農族栽種時,會依照月曆施作並舉辦祭儀。一系列的祭儀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陽曆約三月時,族人會在「除疏祭」後用構樹皮製成的皮繩打陀螺,祈求小米生長的速度如陀螺旋轉般快速。四月「驅疫祭」時,族人會用「台灣澤蘭」沾水,揮灑在身上與環境,達到驅邪與祈福的作用。到了五月「射耳祭」,族人藉由燃燒「小梗木橿子」產生白煙,向上天宣告祭典開始。

布農族為了記錄栽種過程,發展出原始字畫雕刻於木板上,記下部落每天的重大事件與生產活動,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有此傳統的。日治時期,任職於警務局的橫尾廣輔,在南投信義鄉發現一塊曆板,後人又陸續發現三塊曆板。目前食農館內展示的「小米歲曆」則是仿製而成。
 

常設展「山野原味」介紹台灣原住民常用的36種植物。

常設展「山野原味」介紹台灣原住民常用的36種植物。
 

山林饗宴

館內展示的原住民常用植物中,首先被介紹的是「大葉山欖」,常用於製作達悟族拼板舟的船板,藉此傳達台灣原住民過去具備造船與航行的技術。雖然現在除了達悟族,其他原住民族不再航海,但卻成為山林勇士。

在蔥、薑、蒜傳入台灣前,原住民已經使用「原生香料」於料理,像是山胡椒(馬告)可以用來醃漬、煮湯、去腥;山肉桂多添加於食品增添風味,也作為天然防腐劑;邵族部落則會食茱萸來醃漬、煮雞湯。其他常見食材還有樹薯,充分加熱後可直接食用或磨成粉搓湯圓,而富含蛋白質的樹豆,雖然是日治時期傳入的,但已經馴化成為部落常見作物,有增強體力的功效。

每個部落裡,都口語相傳著一些治病療傷的配方,日治時期,日本森林學家山田金治實地調查、採集標本,記錄藥用植物的學名、使用的原住民族,並依疾病分類,編成台灣第一本原住民藥用植物專書《高砂族調查書第六編──藥用草根木皮》。

有些具驅邪作用的植物,實際有治療的效果,像是布農族會用石菖蒲的地下莖搭配薏苡珠來做孩子的項鍊,以達祈福之效,而石菖蒲的確有寧心安神的功效。而過去布農族的藥用植物「魚腥草」,是能緩解Covid-19的中藥複方「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中的成分之一。

為了保存原住民藥用植物的豐富知識,衛生福利部編修了《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彙編》,同時推出英文版,期待原住民的藥用智慧被更多人認識。

走進山林,就地取材

現在登山客進入山區前,會準備許多配備,但是布農族獵人經常只帶著獵刀、鹽與鍋具就入山。根據《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一書描述,族人會帶著自己家醃漬的小辣椒,入山後放在胸口禦寒。也會藉由陽性與陰性植物的分布,來判斷地勢與環境。陽性植物如臺灣二葉松、臺灣五葉松、山黃麻可作為柴薪,族人回程會在鄰近部落的山陵,就地燒煙告知部落內的族人即將返家。若看見陰性植物如咬人貓或腎蕨,即代表水源處在附近。

「植物不是只能吃,『如何被使用』也是它的價值。」本次展覽「山野原味」的設計團隊築點設計總監鍾秉宏認為,現代人多在「購買」過程中認識植物,卻不知道它整株的原貌與產地。但對於原住民而言,植物除了食用,還有多種用途。

食農館「山野原味」的展覽裡也指出,原住民會用七里香解毒消腫,而太魯閣族人會用葛藤止血。對魯凱族、排灣族而言,姑婆芋除了可拿來包裹食物,搗碎後還能做草藥,包裹於患處。而日本成藥仁丹的原料之一就是「月桃」,台灣總共有18種月桃,其中有12種是特有種,原住民多用來製成器皿與涼蓆。

有些植物纖維堅韌富有彈性,因此可作為編織材料,如苧麻以及噶瑪蘭族用的香蕉絲。《走山拉姆岸》提到,布農族由女性負責編織工作,有些家裡會種植苧麻,有些會到溪邊採集野生的,並當場去除枝葉、剝開主梗,捆起來揹回部落。接著,經過刮皮、煮灰、沖洗、曝曬、染色等程序,這項技藝不僅是原住民的重要文化,也展現「循環經濟」的精神,所有材質皆可回收。
 

原住民透過小米復育找回部落文化精神。(林格立攝)

原住民透過小米復育找回部落文化精神。(林格立攝)
 

部落文化裡的植物

除了認識民族植物的功效,食農館也透過文字搭配插圖,介紹植物與部落的故事。

羅氏鹽膚木成熟的果實表面上有鹽分,可做為鹽巴的替代品,布農族也會將其樹幹燒成灰,加上硫磺石灰混合成獵槍用的火藥;但是,對於排灣族少年而言,向心儀對象的父母證明自己的勞動能力時,質地較軟的羅氏鹽膚木代表的是能力不足,砍伐帶回質地較硬的九芎,才是強壯的象徵。

泰雅族人認為山胡椒是先人留下來的食材,一看到山胡椒,就會想到祖靈。因此一旦部落發生爭執,長老會讓當事人喝下山胡椒水,雙方會藉此聯想到祖靈的教誨而冷靜下來,而族人也認為山胡椒有鎮靜的效果。

鍾秉宏希望讓觀展人從更多面向認識民族植物,因此「將山裡的植物與藝術品直接呈現在展覽中」:苧麻編織成的網袋、薏苡串成的項鍊、黃籐編織的帽子,甚至還邀請到排灣族鼻笛大師許坤仲親自用台灣特有種火廣竹做成鼻笛,並在上面刻畫象徵貴族的百步蛇與人型紋。

另一件耗費半年才完成的是賽夏族的臀鈴,原本該物件是族人世襲才能擁有,但是食農館的策畫團隊,台大實驗林團隊向「賽夏族織女」風順恩洽談許久,最後風順恩才答應此請求,並以傳統的方式,用薏苡珠串竹管,一顆一顆地串聯完成。

實驗林團隊在田野調查時,從一位80多歲的布農族獵人Linkav(霖卡夫)口中得知,布農族的傳統八部合音,在羅娜部落即將失傳,於是實驗林的水里木工廠提供30根木頭給這位資深獵人,由他教年輕人用台灣肖楠做成不同音色的杵,並學習演奏曲目。雖然這位長者已經去世,但是透過與實驗林的合作,傳統得以被傳承。

食農館周圍有許多布農族部落與景點,台大實驗林希望旅客到東埔泡溫泉,到望鄉賞櫻的途中,能到食農館參觀,透過原住民常用的植物,認識他們的文化與精神,如同展覽一開始影片內,長老對小孩所說:「夠用了,就好。」進入到山林裡這個大冰箱,雖然資源豐富,但要記得留給其他人與下一代。

更多照片請至《山林是一座大冰箱 台灣原住民運用植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