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娛樂原創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近年來在台灣大放異彩,除了漫畫角色,戲劇、電影等跨界合作或海外授權較為人熟知,文學作品跨界漫畫與戲劇,也有越來越夯的前景。台灣圖書IP不僅在國內逐漸加溫,在海外,也結出豐盛的果實。
引薦文學作品至國外出版,向來是政府輔導IP產業的重點,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於1990年啟動「中書外譯出版計畫」,為國際文學交流開啟了第一扇窗,之後交棒給臺灣文學館,改為「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重點放在純文學的推廣。爾後文化部成立人文及出版司(簡稱人文司),以輔導出版產業為目標,將翻譯出版補助計畫拓展至純文學以外範疇,讓國際讀者認識台灣精彩豐富的圖書創作。
引領台灣圖書躍上國際獎台
長期以來,英美文學主導了國際書市,無形中使世界讀者忽略了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但是當吳明益的《複眼人》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文字,分別被陳列在不同國家的書店架上,台灣文學被世界看到的驕傲感,就在此刻你我的心中萌芽出世。
由文化部人文司辦理的「翻譯出版獎勵計畫」每年受理兩次提案,經評審通過後予以獎勵。計畫開辦從2015年到2021年間舉辦了十次徵件,共有365件申請案。目前核定補助196案,122本已經出版;語言別有25種,又以日語翻譯(46件)最多,英語翻譯(17件)次之。其中,吳明益的著作頗受國際書市青睞,不但選讀最多,被翻譯的語種最多,譯本還獲得當地文學大獎:《複眼人》法譯本獲2014年島嶼文學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小說類大獎;《單車失竊記》於2018年入圍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2018年法國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Prix Émile Guimet de littérature asiatique),並橫跨漫畫、電視劇等領域,是中書外譯成功的案例。
「林小杯的繪本《喀噠喀噠喀噠》獲得2019年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獲2018年日本鐵犬異托邦文學賞,還有侯文詠的《危險心靈》也拿到泰國2017年最值得閱讀的書籍之一,成績都很亮眼。」人文司司長陳瑩芳眉飛色舞地談到此計畫至今的優異表現。從文建會的中書外譯到現今實行的翻譯出版獎勵計畫,歷經多次變革,人文司每年收集多方意見進行調整,例如2020年開始轉型為「獎勵」機制,就是為了簡化海外出版社的行政作業。又例如,國外出版書的行銷計畫,雖不在獎勵範圍之內,但人文司樂見作家能與當地讀者會面交流,於是鼓勵出版商邀請台灣作者到當地發表新書或舉辦座談,即獲機票的贊助。
人文司司長陳瑩芳畢業於臺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以致用協助出版業拓展市場,四年交出亮眼的成績。
圖書推廣多管齊下,內外助攻
「除了補助翻譯及出版印製,我們也積極參加海外書展、實行Books from Taiwan的版權國際行銷計畫,提供更多平台讓國外出版業者看見台灣的好書。」陳瑩芳談到,人文司的主力不僅放在輔導出版產業上,也是創作者最大的助力,例如安排金漫獎的得主參與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盛事,或是安排駐村創作,2021年安排漫畫家「雷」前往法國布洛瓦bd BOUM漫畫之家駐村創作,而金漫獎得主曾耀慶,除了曾在布洛瓦漫畫之家駐村外,今年更遠赴西班牙「談論藝術」藝術村(Hablar en Arte)駐村,他並即將與法國著名漫畫編劇Frédéric Debomy合作出版作品。
「駐外及駐台單位的力薦,功不可沒。」陳瑩芳憶起,當年斯洛伐克大使夫人梁晨前來詢問有關翻譯出版獎勵計畫,才知道2017年來台就任的斯洛伐克外交官博塔文(Martin Podstavek),讓孩子進入台灣小學就讀,而梁晨陪孩子閱讀了台灣豐富多元的童書後,相當驚豔,啟發她想促成台、斯兩地交流童書的構想。截至目前,梁晨已申請了12本台灣童書,並在斯洛伐克出版了十本,同時引進八本斯國童書在台出版。「不僅如此,斯洛伐克語與波蘭語、捷克語相近,當台灣童書在斯洛伐克上市,就很容易被捷克、波蘭讀者認識,有很好的市場外溢效果。」陳瑩芳也提到2021年,當收到匈牙利出版社申請張大春、洪愛珠等書籍的申請,也才知竟是當地駐外人員直接與出版社洽談推廣促成。
「駐外單位最了解當地市場,是推廣圖書最好的幫手。」陳瑩芳接著說,駐日本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自2020年與誠品生活日本橋合作「台灣正體書專區」,每季推薦一位台灣作家,去年則以講座及書展形式與日本讀者直接對話,在日本廣受好評,還因此帶動紀伊國屋跟風成立台灣書專區,助推一波日本讀者的台灣熱。
翻譯,是走進異國文化的引路
想讓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引介給國際讀者,好的翻譯是最重要的媒介。而一位好的譯者,會窮盡畢生所學,將作者語意做完整的呈現,減少讀者的語言與文化障礙,方便讀者閱讀異國圖書時,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一把當地風土的芳香。
「忠於原文,是讓翻譯書好看的重要元素。」連續三年協助審查翻譯獎勵計畫的林水福教授,擁有44年翻譯經驗,不但是日語翻譯界的翹楚,也是為台灣引進日本文壇重量級作家的推手。他現在是台灣石川啄木學會及台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長年深耕日本文學。談到翻譯的學問,他提出:「每個人心中的原文樣貌,各自解讀不同;這也是為什麼坊間同樣一部作品,卻出現不同譯者的版本,且各自有擁護的讀者。」他又提到,有的譯者,喜歡用成語或流行語穿插譯文,或是用美文、美詞修辭,不是不好,但如果因此脫離了原文意涵,也就失去了文化交流意義。林水福舉例,こたつ(kotatsu)不是台灣人熟悉的家具,有人直譯為「暖桌」,雖然表達了藏有暖爐裝置的桌子,可是卻沒能呈現全家人坐在鋪著被褥的こたつ下共同取暖,彼此交流關懷的日本家庭文化。林水福翻譯時,會針對中文沒有的詞義以原文呈現,再加註意涵,他認為這才是引介外文書籍真正的意義,藉由閱讀認識另一個國家的風土民情。
林水福建議,多與駐當地文化中心聯手舉辦活動,製造話題,提高當地出版業者及讀者的關注,勢必成為台灣圖書國際化的助力。
好的譯者,需有文學的底蘊
翻譯以文字為媒介,需有相當程度的文學底蘊。林水福舉他翻譯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作品《千羽鶴》共有八篇,是收錄最完整的版本,但此前的《千羽鶴》譯本只有五篇,是因為川端康成自1949年創作第一篇後,陸續花費20年才寫完八篇,而在1968年時即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時只寫了五篇,因此台灣出版社都以此為準,「這是因為鮮少人研究日本文學之故。」林水福深耕日本文學多年,自然了解這部作品的全貌。
另外,一個好的譯者,除了本身需具備良好的中文能力,翻譯時,要構築出作者、譯者與讀者的不等邊三角關係;換句話說,翻譯的語意或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或忠於作者原意,絕不會是等邊三角形。「我觀察到,有些譯者只會挑熟悉的文風來翻譯,或是即使翻譯了不同作者的作品,譯文都是同一種風格,不是好的現象。」他期許有心從事翻譯工作的人,能忠於原味,翻譯出符合創作者的文風。
文化部部長李永得重視文學國際交流,讓台灣原創文學走出一條更寬廣的國際道路。林水福認為,人文司的翻譯出版獎勵計畫更加速了文學的國際交流。他以曾是文化部派駐東京台灣文化中心第一任主任的視角提出建議:「不妨定期組成作家團前往國外宣傳推廣,最好能與駐當地文化中心聯手舉辦活動,製造話題,提高當地出版業者及讀者的關注,勢必成為台灣圖書國際化的助力。」
政府、民間分進合擊
「以漫畫來說,台灣作者大多創作單本書,但國外讀者比較喜愛系列作品。」陳瑩芳另外談到國外出版業對台灣圖書的看法,他們對於中長篇且故事性完整的書,有較高的期待。從2009年開始代理中文書國際授權的光磊國際版權經紀有限公司(The Grayhawk Agency),版權經紀人謝孟容也提到,據他們陸續代理華文作家授權全球30餘國的經驗中,觀察了歐美讀者的喜愛:「舉凡以情感、生態等普世價值所構築的主題,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例如時報文化2020年重新出版了《綠猴劫》,雖是1979年的本土科幻作品,卻如同預言般講述病毒肆虐下的島國,如何對抗病毒並尋找起源的情節,與當今全球抗Covid-19病毒歷程不謀而合,就很容易推向國際市場。
光磊版權公司以自身經紀華文作家的經驗,承辦了文化內容策進院主導的Books from Taiwan(簡稱BFT),是政府為台灣圖書另闢國際市場途徑與民間協作的最好案例。BFT每年邀請國內出版社投稿徵件,並從400部書稿中挑選52本,從2014年至2021年間,BFT的海外版權共交易了394本書(成人書224本,童書97本,漫畫73本)至31國,24種語種。擔任BFT版權總監的劉孟穎談到現今國際書市仍以歐美為主,而且歐美品味相通的編輯會形成跨國朋友圈,透過他們口耳相傳,可以讓一本書迅速賣出多國版權。陳瑩芳稱,這就是政府與民間的分進合擊,期盼藉由彼此的專長,為台灣好書締造更好的國際授權佳績。
更多照片請至《翻譯台灣圖書創作 為原創IP另闢國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