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海洋民族的智慧 蘭嶼達悟族的文化傳承
2022-08-15

達悟族人認為飛魚是上天贈與的神聖禮物。(外交部資料)

達悟族人認為飛魚是上天贈與的神聖禮物。(外交部資料)
 

蘭嶼是國際知名的潛水熱點,清澈的海水,繽紛的海底生態,還有達悟族充滿智慧的海洋文化。許多傳統的部落文化,背後都富含科學原理與永續思考,值得島上的旅客去了解並深思。

 

台灣的海洋民族

1897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抵達蘭嶼,調查之行結束後,他寫下:「島上的人種、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科學上應該研究的一切,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於世人的眼前。」

蘭嶼及台灣本島的原住民,都屬於「南島語族」,這個族群散佈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上的島嶼,並使用同個語系的語言。台灣是南島語族中位置最北端的,過去台灣的原住民都具備航海能力,但現在只有達悟族仍保有。

來自蘭嶼的作家夏曼藍波安,曾在太平洋航行,近期在原住民委員會的節目〈見識南島〉分享他的經歷。他航行到菲律賓的民答那峨三寶顏、呂宋東北角漁港後,發現:「那邊有一群人,我可以說達悟的話。」後來,他到了大溪地、關島,發現這兩個島上的民族與蘭嶼人同樣都稱「人」為Tao,語言上具有類緣性。從這些交流中,不斷證實蘭嶼與太平洋島國的歷史連結。

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的關係,一直是考古學者關注的主題,比較兩地出土的文物,可見這兩座島嶼的居民曾進行交流,這個發現讓研究南島語族散播路徑的學者有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與巴丹島相比,蘭嶼因為隔著海洋與台灣本島相離,且日治時期被視為人類學研究區域,因此能保存傳統文化。

從海而來的智慧

► 拼板舟

達悟族的拼板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展現,也是一項獨特的工藝。不同於多數原住民的獨木舟,由一棵大樹的樹幹刨空製成,拼板舟取自蘭嶼不同樹木的部位,再拼組起來。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評論,拼板舟的兩端因縮尖而減少阻力,高翹的形狀還可以防止上浪,從流體動力學的角度來看,性能相當良好。

拼板舟的取材也蘊含永續思考的觀念,不直接使用整棵樹木,而是取自多種樹材,例如,性質堅硬、防腐的欖仁舅、大葉山欖、番龍眼樹等,依材料性質用於船的不同夾層與部位。陳政宏認為拼板舟為「適當科技」的良好展現,以少量、多樣的原則來運用資源,正是現今國際社會倡導的理念。因此,陳政宏就曾在全球最大的科技博物館──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裡,看見蘭嶼拼板舟的展示。

► 捕飛魚

達悟族人稱飛魚為「上天的禮物」,因此每年飛魚季來臨時,都依照傳統的儀式與規定,謹慎地籌備。隨著黑潮向北而來的飛魚,劃分了達悟族的季節,衍伸出豐富的文化活動。

捕魚需要觀察海象,因此達悟族人依照月亮圓缺與親身經驗,發明了「夜曆」。在冬季,飛魚即將來臨時,族人開始修補漁撈工具,春季時(約國曆三~六月),飛魚、鬼頭刀、鮪魚從南邊向北洄游,男性族人就搭著拼板舟去海上捕魚。

依照傳統,在飛魚季時,不能捕捉礁岩魚,讓棲息在珊瑚礁的魚類能產卵、孕育下一代。飛魚季結束後,可以開始捕捉礁岩魚,讓離開的飛魚能回家產卵,族群才能生生不息。
 

蘭嶼拼板舟由多種當地樹木建造而成,反映達悟族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思維。(外交部資料)

蘭嶼拼板舟由多種當地樹木建造而成,反映達悟族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思維。(外交部資料)
 

傳承對海洋的熱情

夏曼藍波安在太平洋航行時,發現島嶼民族都面臨傳統文化受主流文化衝擊,即將消失的危機。蘭嶼島上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此問題,因此成立組織進行研究與推廣,像是夏曼藍波安與幾位朋友成立的「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由金曲獎年度專輯獎入圍歌手謝永泉創立的「Iraraley(朗島)部落文化教室」,以及深耕當地多年的蘭恩文教基金會與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等等。2017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椰油國小與蘭嶼高中轉型為實驗學校,開始推動民族教育課程。

椰油國小有一支「小飛魚文化展演隊」,希望透過傳統歌舞的表演,讓全世界看見達悟族的精神及文化。這支隊伍不僅在2016年獲得國內原住民兒童母語歌舞劇的總冠軍,也是描述蘭嶼的電影《只有大海知道》中重要的情節,2019年更受邀到波蘭的國際兒童藝術節表演,與各國的孩子們交流。

領隊的老師顏子矞,來到蘭嶼已經16年,不像《只有大海知道》中的老師急著「積分」調回本島,他深愛蘭嶼人的單純與真摯情感,而他也見證了族語凋零的過程。「1997年,我到蘭嶼帶營隊的時候,學生彼此都講母語,我感覺好像在國外,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不到十年,我回到蘭嶼教書,發現學生不太講母語了。年輕一代的父母,只會聽,不太會說母語。」

顏子矞深刻感受達悟語正快速消失,而每週一次的族語課顯然不足,於是有音樂背景的他,將過去在台灣各部落教書時觀察到的歌舞元素,結合他在蘭嶼聽到的故事,創作出現代歌謠,再請族人翻譯成母語。會以自創曲教學的原因,是因為傳統歌謠對孩子而言,困難度太高:「達悟族老人吟唱時,很滄桑,當場聽很感動,但對孩子來說,音調很低、歌詞很長,也還沒有歲月累積的情感。」

「Yama(達悟語:父親)的大船」是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經常表演的曲目,這個創作來自顏子矞從學生家長聽見的家族故事。對達悟族而言,建造拼板舟是榮耀的事情,那位學生曾跟著阿公到山上,在家族的樹木上做記號,期待長大後造舟。但家族後來發生變故,造好的大船在飛魚季只能放在海灘,沒有足夠的人力能推船下海。這樣的悲傷與遺憾,讓顏子矞當場落淚,決定以此為主題創作,當他將錄好的歌曲唱給該學生聽,學生也流淚,想起自己的阿公。

對於傳統文化傳承,顏子矞認為:「不是要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而是不能失去與海的連結。」透過學習歌謠,孩子能學習祖先的智慧,使用族語。每個月的成果展演,當家長看見孩子表演,時常會感動落淚,想起長輩也是這樣唱歌。顏子矞分享:「當孩子回家與家長分享、詢問,年輕一代的父母也有機會學習傳統文化,這就是我們的期待。」

聽見蘭嶼的聲音

到台灣本島工作,經常是達悟族人漸漸遠離傳統文化的原因,蘭恩傳媒網近年將電台的族語節目放到podcast,讓在台灣本島的族人有機會聽見族語,保持對族語的熟悉。節目中,耆老分享傳統文化,也吟唱許多主題的歌謠,許多文化資產也因此被保存。

蘭恩雙月報總編輯,同時也是蘭嶼電台主持人的吳淑美表示,podcast上的節目〈人之島之歌〉與〈我們的庭院〉主持人都是島上的文化工作者,能說流利的族語與中文,因此能在節目中與耆老對談。而取名〈我們的庭院〉是因為那是族人傳統建築,地下屋是休息用,而庭院為大家話家常、討論公共議題與招待客人的地方。「節目中談到很多傳統細節,都是50歲以上族人的共同記憶,現在年輕人應該很難想像那樣的生活。」吳淑美表示,年輕族人回蘭嶼時,有時會討論節目中話題,也是一種學習文化的方式。

〈我們的庭院〉談到招魚季、飛魚季、慰勞節的習俗,以及族人的生活智慧,如:農耕、辨別風向、手工製陶。在〈人之島之歌〉,則有耆老真摯的吟唱,許多歌謠都與家庭有關:祝福子女、歡慶成為爺爺的身分、不捨孩子要到台灣本島,顯示家庭在達悟族人心中的價值。

嫁到蘭嶼的吳淑美,很能體會達悟族家人間的情感,「外地人搬到島上後,跟你熟的長輩會依照個人特質幫你取族名。有孩子後,父親會變成『夏曼』,母親會變成『西南』再加上孩子的名字。長輩幫孫子取名時,會根據孩子父親的特質命名,我的先生喜歡照相,所以我的公公將孩子取名為『米西法』(達悟語:照相)。」於是,在蘭嶼,吳淑美有了全新的名字「西南米西法」。

吳淑美發現近年回鄉的青年增加了,依照自己的專業與興趣在島上工作,例如他的先生現在擔任生態解說導覽員。「返鄉的動機除了想要照顧父母,還有蘭嶼家庭對孩子的包容度很高,父母對孩子不會有嚴苛的要求,只希望你能健康,在島上要有農耕、捕魚的生活技能。」在蘭嶼,又稱「人之島」的土地上,與大自然好好生活,正是達悟族族人世世代代重視的目標。

更多照片請至《海洋民族的智慧 蘭嶼達悟族的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