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為浪人織造社會安全網 孵化無家者的多元職場
2022-11-14

余思賢與慕哲人社的夥伴們,致力關注無家者,盼能撐住每個被遺漏的人。

余思賢與慕哲人社的夥伴們,致力關注無家者,盼能撐住每個被遺漏的人。
 

創立自英國的《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由街友販售,開啟人們對無家者勞動樣貌的想像。在台灣,有許多組織致力培力無家者,創造合適的就業機會,讓弱勢者能憑藉自己的力量脫離街頭,諸如在夜市擺攤的浪人食堂、專攻特殊清潔的友洗社創,以及提供社區清潔服務的居家美等。這些團體在社會底層織起安全網,接住每個被遺漏的人,點亮社會的灰暗角落。

 

熙來攘往的台北饒河夜市,一處位於松山長老教會前的小攤,老闆們熱絡地招呼客人,販售茶飲、點心、文創小物等,乍看與一般夜市攤位無異。然而,這處名為浪人食堂的空間,接納了來自各方的無家者、經濟弱勢者,培力他們製作餐點、銷售商品、人際溝通等職場技能。浪人食堂打造一個弱勢者返回職場前的中繼站,讓人們在此喘息,重新獲得打理生活的力量。
 

浪人食堂的夥伴用心調製每一杯飲品,金黃的茶湯裡蘊含著希望。

浪人食堂的夥伴用心調製每一杯飲品,金黃的茶湯裡蘊含著希望。
 

創造友善職場:浪人食堂

「如果他只是睡在你家巷口的無家者,即使每天經過他身旁,你們的關係十年也不會改變。」浪人食堂創辦人,同時也是東吳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的余思賢如此說著,但當無家者是鄰家餐飲店的服務人員時,與客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彼此間的關係就可能改變。這是余思賢活用浪人食堂空間時的期許。

成立於2018年的浪人食堂,是松山長老教會有意釋出教會前的空間做為公益使用,輾轉找上長期關注社會運動的組織「慕哲人社」。時任理事長的余思賢表示,無家者是社福體系中容易被忽略的一塊。看似有勞動能力,不符合補助資格,但卻又無法在職場中找到足以支撐生活的工作,只能打零工,微薄的收入,租不起房子,最後只能流落街頭。「當主流社會一味強調競爭,是不是能有一個更彈性的空間讓流浪的大哥大姊,在此稍作休息,並成為他們與人群互動的平台。」帶著這樣的思考,過去主修社會心理學,從事研究工作的余思賢,笑稱烹飪技能只會煮泡麵的他,帶著無家者與社工夥伴,學習炸雞肉、煮紅茶、製作鯛魚燒等,也販賣文創小物。

余思賢分享了一個浪人食堂的大哥,很熱衷和客人介紹有關無家者的著作《街頭生存指南》,因為書裡收錄了他的故事,每次顧攤,大哥逢人就分享自己被收錄在第幾頁,笑著說可以簽書。余思賢認為,當這樣的人際互動累積多了,無家者心裡的餘裕會打開,便可以練習更有彈性的去面對生活。

浪人食堂成立的這些年,雖然社會強調競爭的價值觀沒有改變,但食堂所累積的能量,仍讓不少無家者脫離街頭,重新回歸社會。而且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食堂已由培力的弱勢夥伴接手攤位的經營,即使疫情減少了夜市的人潮,但培力夥伴仍決定留下來,只因能為自己賺到自信和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回應了余思賢強調的,「浪人食堂的目標,不是這些人會變成怎麼樣,而是他們有餘裕為自己做決定。」
 

福喜小客廳透過培力課程,伴著無家者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福喜小客廳透過培力課程,伴著無家者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讓甘苦人扶助甘苦人:福喜小客廳

2021年Covid-19在台灣爆發,原本以拾荒、打零工維生的無家者們,頓失工作機會,且暴露在染疫風險中,處境更為嚴峻。然而在面臨考驗的同時,台灣民間也持續散播善意,許多服務組織上街發送防疫物資與餐食,而浪人食堂也加入行動,協助包裝物資,並發起街頭英雄包計畫,由食堂培力的弱勢夥伴製作點心和飲料,分送給默默守護防線的清潔與消防人員。

從受助者轉變為自助,甚至助人,浪人食堂的社工們發現,培力夥伴在分送物資時,彼此有了更多的合作和互助,柔和的表情中透露出滿足。於是,慕哲人社為涵蓋更多需要扶助的對象,去(2021)年底在台北萬華火車站附近另覓了一處空間,提供弱勢者餐食,並有社工陪伴,讓人們在用餐之餘,心靈也能獲得休憩,盼能提供如家般的溫暖,取名為「福喜小客廳」。

延續浪人食堂闢建友善職場的概念,福喜小客廳匯集來自公、私單位的物資與餐食,並交由無家者整理、包裝、分送,能透過自己的雙手工作,除了找回尊嚴,也在助人的過程中,讓他們肯定自己的付出,相信自己是有機會重新站起來的。

在供應餐食之餘的時間,福喜小客廳也提供培力課程。許多無家者來自破碎、失能的家庭,或曾遭受暴力對待,許多常人習以為常的小事,他們卻必須反覆練習,像是學習計算薪資、打理自己的外表;或是試著與夥伴溝通想法;遇到人際衝突時,要如何面對而不是選擇逃跑等,福喜小客廳的社工們手把手地教學,就像是幫他們補回過往生命經驗中,所失落的拼圖。而這些點滴,會在無家者心中逐漸累積自信,成為重振生活的關鍵。
 

友洗社創用高壓清洗技術增加弱勢者的工作技能,也洗去人們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

友洗社創用高壓清洗技術增加弱勢者的工作技能,也洗去人們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
 

洗去汙名,洗出未來:友洗社創

同樣在疫情下成立的,還有專聘無家者從事高壓清洗的「友洗社創」。長年關注社會底層人物,著有《做工的人》的作家林立青,眼見疫情使得街頭的無家者增加,促使他從為小人物書寫發聲,轉而創業,想以殷實的行動,促成改變。

「弱勢要翻身,最好的方式是選擇一個技能,練到社會上需要你。」林立青表示,使用高壓清洗機沖洗鋪面,乾不乾淨效果立見,自然會增加操作者的成就感,且僅需要單一設備,只要教會弱勢者如何操作,他們便能依靠這項技能養活自己。

友洗自今年初創立後,林立青至今已帶著無家者洗過西門紅樓、紀州庵文學森林、聖心女中、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艋舺教會等戶外空間。在洗去汙泥,讓地面煥然一新的同時,林立青更希望讓大眾見到無家者願意奮鬥的那一面,洗去加諸在無家者身上的汙名。因為多數的無家者,並非不努力,而是他們身處在努力也難以跳出貧窮的處境。

多雨的基隆,因長久潮濕,許多學校的操場、路面都積累了青苔,容易滑倒,而友洗的夥伴們擔心學生的安全,希望在有人受傷前,事先預防,已陸續清洗了基隆的十多所學校。當友洗的夥伴們穿著公司制服,在校園內認真清潔地面時,師生們總會上前致謝、關心,讓這些曾經是無家者的友洗同仁,萌生滿滿的成就感與正能量。

為讓更多人能藉由高壓清洗工作翻轉現況,林立青也與長期輔導飛行少年的逆風劇團合作,讓那些因為家庭變故、中輟、學習成就低落的青少年,能習得一技之長。與友洗一起進入校園,維護孩子跑跳的安全,讓這些飛行少年從被助者變成助人者,而這樣賦能的過程,將令他們相信,自己的人生其實是有翻轉的希望。
 

楊玉蘭與丈夫張茗富成立居家美清潔公司,為街友、更生人、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

楊玉蘭與丈夫張茗富成立居家美清潔公司,為街友、更生人、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
 

為弱勢創業:居家美清潔公司

一份工作不僅是賺取收入,也代表著自立的機會,為人生困境帶來希望。位於台中市的居家美,便是優先聘僱街友、更生人、身心障礙者、中高齡就業等,致力關照弱勢的清潔公司。

會對弱勢如此關懷,也許源自老闆張茗富的感同身受,有著兩個特殊的孩子,大兒子有自閉症,小兒子則是罹患先天性疾病,來不及長大就離開人世。正因熟知苦痛,讓張茗富對於弱勢總是特別關懷,早在2005年便成立台中行善團,扶助弱勢與急難家庭。但只靠金錢的捐助,無法幫助弱勢跳出貧困的循環,於是張茗富與妻子楊玉蘭在2014年動念成立了居家美,為弱勢朋友創造工作機會。

居家美接收了來自伊甸基金會、社會局、勞工局等社福單位轉介的個案,安排他們從事社區大樓、公部門的清潔工作。已經在居家美服務多年的王大哥,便是轉介自伊甸基金會,因工傷截肢,也曾遭遇車禍、中風的他,很慶幸自己在人生絕望之時遇到張茗富,不嫌棄他的年老體衰,反倒一步步教他如何從事清掃工作。讓王大哥能有機會重新站起來,靠自己的力量養家活口。

張茗富多年來的耕耘,扶助了無數的弱勢重回社會,而居家美的模式也吸引了其他理念相同的人,張茗富以無償加盟的方式,協助開設清潔公司,讓居家美在全台各地遍地開花,目前已有十多個據點。甚至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英國、日本等國家的民眾,來信邀約將居家美的模式,帶到國外分享。

無家者、更生人等弱勢族群所遭遇的貧窮處境,是每個國家都在面對的課題,台灣的經驗,或許能成為國際參考的對象。而台灣社會累積的點點善意,能提供弱勢者生存的能力與勇氣,讓貧窮終將有機會被消弭,就像余思賢始終期盼的:「願社會裡沒有被遺漏的人。」

更多照片請至《為浪人織造社會安全網 孵化無家者的多元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