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
2023-02-09

蒲添生的兒子蒲浩明(左)也成為雕塑藝術家,兒子蒲浩志則擔任蒲添生紀念館館長,蒐集父親從求學到返台,各階段的經歷與故事。

蒲添生的兒子蒲浩明(左)也成為雕塑藝術家,兒子蒲浩志則擔任蒲添生紀念館館長,蒐集父親從求學到返台,各階段的經歷與故事。
 

「我把我的一生奉獻給雕塑,雕塑也給了我生命。」─蒲添生

蒲添生60多年的創作生涯,經歷傳統、近代、現代的演變,他的作品不僅有古希臘雕塑的精神,如:「三美神」──《陽光》、《懷念》、《亭亭玉立》,為政商名流製作的胸像,則充滿寫實精神,寫下台灣近代史的重要一頁。

 

家裡經營裱畫店的蒲添生,幼時經常主動臨摹名畫,與當時的畫家林玉山亦為好友。年輕的他,按捺不住心中精進創作的熱情,瞞著父母親,搭船到了日本。蒲添生花了一年的時間,考上日本帝國大學的膠彩畫科,但是,有天他看見雕塑科的教室裡,一道陽光灑在裸女的雕像上,人體線條的美麗震懾住他。此後,蒲添生毅然決然轉往雕塑創作,到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門下,拜師學藝。

師承朝倉文夫的柔美風格

提到蒲添生偷跑到日本求學的這段歷程,他的兒子、蒲添生紀念館館長蒲浩志說:「爸爸當時語言不通,只知道要去日本的『高砂寮』,那裡是台灣人的宿舍,會有人幫助他。」

蒲添生一心一意想學雕塑,前三年當學徒時,掃地、劈材各種雜事都做,也從中磨練了心性。朝倉文夫形容:「這個台灣人比我們日本人還像武士。」為人正直的性格,反映在創作嚴謹的態度。1941年回到台灣,當他被邀請製作蔣中正的銅像時,官方要求他為雕像加上軍帽,但他認為不戴軍帽更能凸顯蔣中正的個人特質,因此冒著被槍斃的風險拒絕這項要求,幸好,後來雙方經溝通後達成共識,維持創作原型。

朝倉文夫的創作風格是柔美的,展現古典主義均衡、和諧的元素,蒲添生亦師承了這樣的風格。1957年,朝倉文夫寫信給身在台灣的蒲添生,表達自己因身體每下愈況,想將所有技巧傳授給他。之後,蒲添生創作出《春之光》,女子微側身體,一手放在頭部,展現出人體線條的美麗。這項作品後來也入選日本美術展覽會,成為蒲添生代表作之一。台灣美術史專家蕭瓊瑞分享,當這件作品從日本被運回台灣時,那班航線的機長還特別廣播,告訴乘客很幸運能與日展入選作品搭乘同班飛機。

創作台灣近代名人雕像

二戰爆發初期,蒲添生決定回家鄉台灣,離別前,朝倉文夫將珍藏的一疊孫中山照片交給他,告訴他將來必定有用處。後來,蒲添生在岳父畫家陳澄波的推薦下,製作孫中山的雕像,台灣第一座國父銅像便出於蒲添生之手,現在放置於中山堂廣場上。

蒲添生與陳澄波的女兒陳紫薇結婚後,生下五個孩子,為了養家,他為許多名人製作雕像。像是台灣曾經的首富林商號創辦人林歡邦、光復初期監察院長于右任、行政院長孫科、台灣民族運動先驅楊肇嘉等等。

蕭瓊瑞認為,蒲添生的名人雕像,不僅記錄了台灣近代歷史,也承襲了西方雕塑大師羅丹的理念,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人類學的概念。羅丹有些作品具有「人名」,針對某位人物創作,背後反映其種族、文化,而蒲添生的名人雕像也是,從半身像雕塑的衣服款式、配件,可以看出其社會階層。

有些人認為這些名人雕像,不過是歌頌政治人物,但是,在蒲添生眼裡,那都是藝術品,蒲浩志轉述父親的話:「過了一百年,政治會演變,但是,藝術會留下。」為仕紳名人做雕像時,蒲添生依然堅守原則。為捕捉人的神韻,他與兒子蒲浩明到孫科位於陽明山的宅第,觀察他的生活、各種表情下肌肉的變化。

蒲浩明謹記父親製作胸像時的教導,要先製作裸身的樣子,再疊加上服裝,而非一開始就用泥土捏出服裝的樣式,如此才會自然。像是作品《詩人》,是穿著長袍的中國作家魯迅,其長袍上的皺褶是作品的亮點,不僅運用手法呈現泥土軟的性質,也有評論認為皺褶代表著作家內心的思路。每個細節都是蒲添生的巧思。
 

《運動系列》紀錄體操選手瞬間動作的肌肉線條變化。

《運動系列》紀錄體操選手瞬間動作的肌肉線條變化。
 

晚年風格:由靜轉動

蒲添生70歲之後,作品風格有很大的轉變,也許是因為不再需要負擔家中經濟,也可能是因為人生的體悟,他的作品從過去內斂、柔和的東方風格,走向西方開放、動態的樣貌。中年的《春之光》與晚年的《亭亭玉立》、《陽光》、《運動系列》對比,蕭瓊瑞表示,前者雕塑是東方女性的身體比例,後者則是西方女性。1980年代,開始有西方留學生來台,蒲添生便邀請他們擔任模特兒。

《運動系列》是蒲添生在電視上觀看漢城奧運的體操比賽後,腦中記下選手瞬間動作的作品,展現人體極限運動的線條。《藝真氣壯蒲添生雕塑集》一書分析,蒲添生晚年的作品中,因模特的文化背景,在動作上有些差異,《亭亭玉立》與《懷念》刻劃英籍模特拘謹的性格,《運動系列》則展現法籍浪漫的一面。

蕭瓊瑞認為蒲添生晚年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有別於朝倉文夫內斂、柔美的路線。作品《回憶》刻劃一位剛洗好澡的女子,坐在地上的動作,雖然雕塑是靜止的,但是,那位女性的雙手與雙腳各自形成支點,進行不同的動作,彷彿下一秒就要變換姿勢。而雕塑肩上的秀髮,也是值得觀察之處,頭髮沐浴後濕透,垂掛在胸前,髮絲仍清楚可見,這處細節呈現出雕塑的巧妙。

蒲添生最後一項作品《林靖娟老師紀念像》,受到前總統李登輝邀請創作,紀念為搶救孩子在大火中犧牲自己性命的老師林靖娟。創作歷程總共四年,蒲添生在第三年被診斷出癌症,但為了留存體力創作,拒絕接受治療。作品完成後約兩星期,蒲添生離世。為了讓世人感受到林靖娟的大愛精神,蒲添生也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奠定台灣雕塑教育

台灣大專院校設立雕塑系前,蒲添生是首位投入雕塑教育的藝術家。1949年,當時政府成立暑期雕塑講習會,邀請蒲添生擔任老師,教導全國的美術老師與青年藝術家。畫家吳榮隆也是當時的學生,他在訪談中提到:「在蒲添生先生十幾年的努力下,讓台灣的美術教育,從平面擴展為立體,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談到蒲添生的教育,蒲浩明認為父親在精神層面,不斷強調「道」的概念,與西方美學思想家溫克爾曼的觀念相似,認為希臘羅馬雕塑的精髓在於: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心性會反映在作品中,而培養一顆敏銳的心,是創作最重要的基底,「要觀察到人體每個部位的質感不同,嘴唇、嘴角、顴骨軟的程度不同,人在不同季節的狀態也不同。」蒲浩明說。

在技法層面,蒲添生創作時,觀察模特兒後,會180度轉身捏泥土雕像,而非像素描一樣,畫布與模特在同一方向。「轉身那一剎那,會有瞬間記憶,記住當下最深刻的地方。」

蒲添生也是首位開設人像鑄銅廠的台灣藝術家,過去鑄銅僅限於機器鑄銅,但他引進人像鑄銅的技術,在戰後將一批日本鑄銅技師留下,為台灣奠定翻銅技術。而翻銅指的是,雕塑家先用泥土完成作品,再交由技師將作品經過多道程序製模、火燒,轉換為青銅雕塑。

回顧蒲添生一生的作品,從為家人創作的雕像,在老師陶冶下創作出的《春之光》、《三美神》,在大環境下創作的名人雕像,到晚年突破自我的《運動系列》等,都看出蒲添生一生致力創作的熱情與態度,也讓西方古典藝術在台灣本土有了延續與轉化。

更多照片請至《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