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美食王國之名從何來? 曹銘宗×翁佳音的食物歷史探源
2023-06-08

台灣美食以小吃為代表,而小吃的熱區,經常在人流聚集的廟口、市場、港埠。

台灣美食以小吃為代表,而小吃的熱區,經常在人流聚集的廟口、市場、港埠。
 

走過農業時代的長輩說,米飯比麵條更有飽足感。俗語說:「適口為珍」,這樣的狀況,說明了「胃納」的特性,人會習慣自小被餵養的食物,進而發展出飲食上的偏好與習慣。

坊間咸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小吃;台灣人不吃辣,且飲食清淡,崇尚原味。台灣人的胃納如何形成?又有什麼特色?為了解謎,史普作家曹銘宗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聯手追溯台灣飲食的演變。

 

出生在小吃文化底蘊豐沛的基隆,曹銘宗說,出入星級酒店享用高檔料理,與吃街邊小吃所得到的歡愉,不分軒輊。

小吃,不一定家常(許多小吃相當費工,且源自於特定節慶、祭祀的食物),但卻親民、樸質,能直抵人心,是許多台灣人心底最深的眷戀,也是國際旅客對台灣的重要印象。
 

來自福州的紅糟料理,在台灣也經過了在地化,依序為:紅糟鰻(左上)、紅糟肉圓(右上)、紅糟肉(左下)、紅糟牛肉麵(右下)。

來自福州的紅糟料理,在台灣也經過了在地化,依序為:紅糟鰻(左上)、紅糟肉圓(右上)、紅糟肉(左下)、紅糟牛肉麵(右下)。
 

小吃背後的移民性格

CNN Travel網站,曾推薦40種台灣小吃,並稱:「台灣有很多小吃是了不得的事。」新加坡《聯合早報》曾以「小吃力量大」為專題,介紹台灣小吃,並說台灣小吃是「台灣軟實力」的延伸。

揚名全球的越南河粉,是由越南移民帶到其他國家,近年因外籍配偶人數增加,也在台灣街頭飄香。小吃,說明了移民的背景,不少被視為經典的台灣小吃,也是由早年的閩粵移民帶入台灣。先民以華人著名的「三把刀」養家糊口,也意外讓來自五湖四海的食物共聚一堂。

由於人潮意謂著錢潮,人流匯集的老街、市場、車站、港埠開業,也成為小吃創業的首選,基隆奠濟宮前的廟口市集,就是從清代開始,一步步發展為今日的規模。

踏入基隆廟口,百來攤的老字號排列得密密實實,大鼎裡食物蒸騰、香氣四溢,小販們身手索利,搭配廟埕傳來的北管。曹銘宗說,在這裡用餐,是享受一場視覺、聲音、味覺、嗅覺交融的全方位體驗。

就像許多基隆人一樣,面對琳瑯滿目的選項,熟門熟路的曹銘宗早已建立起一份心水名單,加上曾因工作契機在此逐家進行訪談,他對各攤的系譜出身、發展歷程更是瞭若指掌。

這一觀光客眼中的美食樂園,對於他而言,更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交匯的舞台。基隆是大航海時代的轉運樞紐,日治時代的玄關大門,不同的族群不斷來去,多數離開,漢人留下,歷史湮滅,食物的記憶卻比人還長。

歷代移民與在地物產的交流

合乎基隆的人口組成結構,廟口市集的食物,以福州、泉州、漳州三大派系為主流,同時又反映了受日本、美國等異國文化影響的痕跡。

曹銘宗說:「基隆的小吃,是歷來移民族群與在地物產交流形成下的結果。」他信手舉例,基隆小吃常見的紅糟料理,即出身自福州菜系。色澤艷紅、帶有米麴甜味的「紅糟」,台灣坊間常訛寫為「紅燒」,是福州人經常運用的調味料與天然染料。廟口市集上,可見台式紅糟鰻的蹤影,就連道地台灣人所發明的肉圓,肉餡中也加入紅糟增色,「可見這項食材,已經滲透到其他料理中。」曹銘宗說。

另有一攤豆簽羹。豆簽是由米豆製成,是泉州安溪的著名小吃。曹銘宗說,在原產的安溪,豆簽羹多與絲瓜一同烹煮,來到了近海的基隆,就地取材,轉為添加蚵仔、蝦仁與花枝等海鮮。

還有享譽盛名的營養三明治。以高筋麵粉製作的麵糰,油炸後夾入火腿、滷蛋、番茄等食材,再擠上美乃滋。這款充滿懷舊氣息的食物,是由老一輩業主自行參考日本雜誌發明,結合了美國飲食的沙拉船,也向日本的あげパン(油炸麵包)致敬,同時加入台版的美乃滋(正統的法式美乃滋僅用蛋黃,但台式美乃滋採用全蛋,並加入大量的糖,酸度也較低),展現出了台灣人接納異質文化,將其共冶一爐的能力。
 

集美、日、台各國飲食文化的營養三明治。

集美、日、台各國飲食文化的營養三明治。
 

色香味俱全的歷史學

如此豐富的飲食內蘊,是曹銘宗投入飲食文史工作的觸機。自詡專業「買菜煮飯工作者」的他,平日就樂於逛菜市、下廚,離開超過廿年的文化線記者崗位以後,轉向台灣飲食史普的研究與寫作。

前(2021)年,他與歷史學者翁佳音,一同完成史普著作《吃的台灣史》,探討台灣飲食文化的特色與形成的歷程。擁有豐富飲食經驗的曹銘宗,擔任「主攻」,負責寫作靈感,下筆為文;擔任「助攻」的翁佳音,則提供文獻史料的學術證據,並以其台語、日文、荷蘭文、英文等多語的專業,從古籍中推敲飲食文化演變的痕跡。

基隆是個不斷送往迎來的區域,島國台灣亦然,不同族群、文化在不同時期輪番登台。《吃的台灣史》不強調特定的族群、菜系,而從單一食材、食物、飲食特色著手,逐一爬梳來龍去脈。

曹銘宗說,如此一來,可以避免過於強調特定族群而產生的侷限,也將台灣提升到世界座標的高度,這亦是歷史學家曹永和所提倡的「台灣島史」概念。

台灣人的胃納

寫在全書開篇:「台灣以獨特的地質、地形及地理位置,擁有『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成為山海物產豐富、飲食文化薈萃之島。」然而,雖有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條件,中華文化傳統上視飲食為雕蟲小技,缺少文獻載記,加上經過不同族群、政權的更迭,有許多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的謎團。

「台灣史,有太多連台灣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了。」翁佳音不無感慨。台灣為什麼是小吃王國?台灣為什麼吃素人口眾多?台灣人為什麼不吃辣?台灣人有什麼條件可以發明滷肉飯、珍珠奶茶?

這些問題,追問的是台灣人「胃納」形成的過程。《吃的台灣史》在台灣銷售超過萬本,可見不少人有著同樣的好奇,就連日本、韓國的出版社,都表達興趣,已售出海外版權。

雖然日治以前留下來的史料相當珍稀,但翁佳音認為,台灣並不是封閉的地方,從歷史「結構」來看,千百年來的「漳泉潮文化圈」以及「南島語族文化圈」,彼此一直互通有無。

而藉由比對他國的史料、文獻、文化現象,以及運用以名源學的研究方法,為許多現象,找到合理的解釋。
 

基隆豐富的飲食文化,留下了歷代不同族群來去的記憶。

基隆豐富的飲食文化,留下了歷代不同族群來去的記憶。
 

創造中的傳統

曹銘宗、翁佳音均認同,飲食文化的形成,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從「本來沒有」到「有」,並不是靠單一人物、店家獨力就能成就。

即便如享譽國際的珍珠奶茶,除了首位將粉圓加入紅茶、奶茶的人,也必須歸功1980年代冷飲茶(泡沫紅茶)的發明,以及早在台灣民間普遍流傳的粉圓。

華人飲茶的歷史甚久,但主要以熱茶為主,先民來到氣候炎熱的台灣,為了消暑解渴,才創造了冷飲茶。粉圓則是台灣本土,受南洋飲食啟發而誕生的產物。荷蘭時代,有華人將西谷米帶進台灣;18世紀後,陸續發展出以地瓜粉、樹薯粉來製作的「粉圓」。

說來著實「水很深」的食物歷史,沒有一種食物是橫空出世,背後牽扯著一大段不為人知的過往,「飲食是一個長期結構性的結果,與其說是特定人物帶來某種食物,更合理的說,是由許多的匿名英雄持續性地創造所產生的。」翁佳音認為。

綜觀台灣飲食的古往今來,曹銘宗說得精簡:「台灣的飲食傳統,是『創造性的傳統』。」海納百川的胸襟,不斷注入活力,也激發出驚人的創造力,讓台灣一步步發展成為美食大國。

這樣的活力至今仍在,走一趟台灣夜市,可以看見炸雞撒海苔、芥末粉、塗上蜜汁、夾入起司;蔥抓餅加入九層塔、火腿、酸菜;可麗餅加鴨賞、螺肉、棉花糖,這些食物經過市場機制的汰換,將有機會成為名留青史的下一個經典。

雖然缺少一眼即知的鮮明特色,「但沒有特色,其實也是一種特色啊。」翁佳音說,他認為,台灣的飲食文化仍在發展之中,如數百年以來走過的歷程,在變動中持續激盪、形塑與整合。

更多照片請至《美食王國之名從何來? 曹銘宗×翁佳音的食物歷史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