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聽,海龜的故事 台灣海保救援網與海龜收容中心
2024-05-16

海龜收容中心為擱淺海龜提供暫時休息地。

海龜收容中心為擱淺海龜提供暫時休息地。
 

合適的海水溫度、豐富珊瑚礁資源,使得台灣周邊海域成為全球七種海龜中,綠蠵龜、玳瑁、欖蠵龜、赤蠵龜和革龜洄游與覓食的重要場域,也是綠蠵龜主要繁殖地,也讓台灣成為全球海龜保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編號111-17的欖蠵龜鰭足不時划出水面,激起陣陣水花,使得前來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進行年度海龜健康巡檢的獸醫師們,都因為牠「活潑」的反應而笑了出來。

但隔壁池的綠蠵龜,讓大家的眉頭反而皺了起來。如同年初在近海被發現一動也不動的反常模樣,113-04像片落葉,漂浮於水面,隨水流旋轉,待人類更加靠近時,生性敏感的牠才稍稍作動。
 

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團隊替113-04進行全身健康檢查,以了解其無法下潛的原因。

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團隊替113-04進行全身健康檢查,以了解其無法下潛的原因。
 

劃設保護區為小海龜留生路

作為大洋性洄游動物,海龜往返於棲地與產卵地之間,而台灣東北角、南部及澎湖周邊溫暖海域即是牠們常出沒的區域,偶有民眾能看到海龜探出水面換氣,或是在正午時漂於水面上享受溫暖陽光。

除作為部分海龜族群的攝食區域,台灣同時也是綠蠵龜的重要產卵棲地之一。

澎湖縣政府1995年將望安島區域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至今仍是母綠蠵龜穩定繁殖地。編號TW139的母龜,被記錄到連續28年至保護區網垵口沙灘上岸產卵,即是保育區成果的最好證明。

也因此,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的海龜救護收容工作站,自1997年設立以來,除致力救援因故擱淺海龜,也收容較晚孵化或身體虛弱的小海龜。

吃著水面上的細碎泡沫,或是將一對前鰭足收到背甲側邊,不同時期入住「膠囊旅館」的小海龜,如今狀況都相當穩定。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許鐘鋼表示,只要維持現在的健康狀態,成長約兩、三年後,體重達三公斤時,小海龜便能準備迎接回到大海的生活。

他指出,包含小海龜,工作站27年來總計收容620例個案,成功野放342隻海龜回到大海,採訪這一天的獸醫師巡檢,除了確認救傷海龜的現況,也是為野放前做最後確認。

野放前的最後一哩路

收容中心另一頭,重達數十公斤的113-04被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團隊以保定姿態,暫時安置在軟墊上,接著以都卜勒檢查脈搏,以及進行測量背甲和腹甲長度、檢查有無明顯外傷,還有抽血作業等健康檢查項目。

中華鯨豚協會野動救援組獸醫師陳毓蓉補充,尚未把海龜帶出水池前,他們也會觀察其游泳姿態、遇見人的反應等行為,因為海龜每個舉動都是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

「你可以想像今天你身體很不舒服時,突然有一個外星人把你抓起來,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她說,團隊曾遇過對於檢查沒有絲毫反應,但確認有生命徵象的個案,如此反常狀態被研判其有很高機率處於病重狀態。

另外,平日照護的觀察也是判斷健康狀態的一項重要指標。許鐘鋼是工作站的靈魂人物,他與夥伴每天悉心餵食、清潔水池,並細膩觀察每隻海龜的活動力等,讓牠們從最初性命垂危,恢復至如今的健康模樣。

「牠進來的時候,左前肢肌肉腐爛都已經見骨,是清創、上藥才好的,你看牠的脖子就知道牠吃得有多好。」許鐘鋼描述的111-17彼時病況,與如今被照顧到連獸醫認證營養十分充足的牠,彷彿是兩隻不同的海龜。

視個體狀況不同,收容照護後的海龜康復期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最後經專業人員縝密判斷後,才會迎接回家的最後一哩路。

許鐘鋼舉例,目前收容於工作站的112-40,是失去左前肢的案例,而專家表示野外也有斷肢生活的海龜,因此尚無定論斷肢個體無法野放,團隊持續加強檢查和判定其回到大海的可能性。「目前屏東海生館裡兩隻無法下潛的海龜,就被認為不適合野放。」他解釋,剛進收容中心的海龜通常因長時間無進食,身體累積空氣而長時間呈漂浮狀,但恢復進食後,通常會恢復正常狀態;反之,經長時間照護後仍未康復,則有極高可能患不可逆病情或傷勢,也影響未來野放的可能性。
 

失去左前肢的112-40健康狀態良好,距離回到大海,只差最後一哩路。

失去左前肢的112-40健康狀態良好,距離回到大海,只差最後一哩路。
 

集結官民學力量「海保救援網」

根據過往研究,使海龜活力下降以致擱淺的原因,包含漁業混獲、船隻撞擊、誤食海洋垃圾、幽靈漁網纏繞等。

根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下稱「海保署」)統計資料顯示,海龜被發現擱淺時, 兩至三成為活體個案,約七、八成則是已明顯死亡個體,根據遺體腐爛程度,有相對應處置方式。

為提高擱淺海龜目擊率及活體救援存活率,海保署於2019年建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下稱「海保救援網」),統整中央單位、地方政府及學術研究組織等,明確分工現場救援、照護收容、鑑識分析與教育宣導四大組別,為擱淺鯨豚與海龜爭取救援時間。

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表示,海保署延續農業部既有保育野生動物組織框架,擴大合作團隊範圍,並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才建置出如今的海保救援網,隨後每一年也都會持續根據救援現場修改運行細節,不斷強化救援網。

柯慶麟指出,海保救援網的組織,以及科技的進步,讓通報更加順暢,也連帶讓更多民眾透過各縣市政府1999市民專線,及海巡署118專線,實際為保育盡一分心力。據統計,目擊海龜擱淺案件,2015年時僅50餘起,近年則大幅提高至一年300多起;113-04獲救關鍵,即是民眾警覺牠於傍晚時不正常漂流,撥出的那通電話。

救傷先諳「龜」食性

全台總計七座海龜救傷收容中心,收容量能僅次澎湖水試所,是位於本島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不僅為海龜救傷收容中心,也是台灣海龜研究的重鎮。

對照表格,細心秤量小卷、白蝦、螃蟹和帶殼牡蠣,這是收容中心海龜們的「特製餐點」;照護人員接著打開一格格藥盒,把藥丸塞入其中,仔細看表格,還能看到紅色筆跡標注哪隻「病人」有挑剔的食性。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生物馴養組助理研究員李宗賢表示,收容中心海龜的攝食重量與品項,都會根據身體狀況調整,量身配置藥品及營養品。若是傷勢嚴重的個案,則會給予較多的蛋白質,進入康復中後期,會再根據個體狀況調整。

以主食為藻類的綠蠵龜為例,李宗賢指出牠為機會性主義者,有蛋白質可吃時,則以肉為先;接近野放時程,獸醫團隊便會調整飲食為其在大海中較常攝取的鹿角菜、石蓴等藻類,為野放預先準備。

處理完食材,餵食作業也有眉角。把食物丟入池中各種深淺度,可以觀察海龜下潛狀況;只吃肉不吃藥的海龜,則需詳細記錄,再由獸醫更換藥品種類;觀察到挑食的海龜,也需特別留意,為其分配其他食物。諸多根據海龜安排的「客製化套餐」,皆是希望能讓受傷的牠們盡速返回大海。

李宗賢笑說,他初入收容中心團隊時,面對的第一隻個案,即是不願進食、終日漂於水面的成年海龜,靠著耐心逐項嘗試,才終於等到牠願意張口的那一天;願意進食後,康復狀況突飛猛進,隔年便被送回家──大海。

倘若是因病離水的個案,則會陷入無法進食、無法運動、極差新陳代謝、藥品吸收效力低的負面循環裡,何時能康復,連執業十多年的李宗賢也沒個把握。
 

將藥丸塞入食物恰到好處的位置,才能讓每隻海龜都能順利吃下。

將藥丸塞入食物恰到好處的位置,才能讓每隻海龜都能順利吃下。
 

說,海龜的故事

海龜救傷沒有萬靈丹,面對新收治的個案,團隊皆要從頭開始和牠們認識,同時也翻開一頁頁過往未曾看見的故事。

李宗賢說:「救傷收容過程中,總能看見海龜面對的威脅有哪些。」誤食的塑膠垃圾、魚鉤,說得是人類對海洋的破壞;效用變差的抗生素,透露抗藥性已經不再只是人類的事;衝出皮膚的纖維乳突瘤,目前被認為與海龜第五型皰疹病毒有關,至今仍是海龜未知成因的威脅來源之一。

「結合科學研究,便是希望能提供解決源頭的措施,不然收容中心的海龜永遠會收不完。」他說。

團隊藉由分析擱淺海龜解剖報告,為漁業活動造成海龜受傷提供具體且客觀證據,成為保育區劃設依據。李宗賢的博士論文,也以救傷個案數據為本,首創全球救援海龜存活預測指標,證明漂浮海龜在客觀數據上,有明顯高於一般海龜的死亡風險。

收容中心使我們看到更多海龜面臨的困境,也知曉牠們回家路的阻礙始於人類,惟有實際減塑、使用友善海龜漁網等,方能使海龜無憂地悠游於海洋中,牠的故事,也才會是幸福結局。

更多照片請至《聽,海龜的故事 台灣海保救援網與海龜收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