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共享民主價值的夥伴 ITA會長葉達夫的台灣觀察
2024-06-10

Holi侯麗節的民眾,放開拘謹、舞動肢體,盡情享受春日的慶典。

Holi侯麗節的民眾,放開拘謹、舞動肢體,盡情享受春日的慶典。
 

三月初春,台灣剛過完農曆春節不久,印度也迎來入春的第一個節慶Holi侯麗節。印度台北協會(ITA, India-Taipei Association)首次假新北市綠光河岸公園舉辦Holi侯麗節。當日老天爺賞臉,給了朗朗的晴日,現場聚集了各國友人,一同歡慶這值得紀念的節日。

 

剛開場,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文質彬彬地在台上致詞,隨著現場氣氛越趨熱絡,他身上被快速地添了五顏六色。時任外交部部長的吳釗燮說他收到邀請時,一口就答應出席,下定決心要體驗被「色彩加身」。如其所願,一場繽紛的party,輪番上陣的舞團表演,放開了大家的肢體節奏,台下不分國籍也舞成一團,民眾身上的色彩也越來越豐富。葉達夫和吳釗燮站在一起,兩位稍有年歲的仕紳,一身繽紛的顏料,像是玩得開心的孩子。

Holi在台灣

侯麗節(Holi Festival)是印度最重要的節慶之一,「Holi」 是印地語「色彩」的意思。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大地迎來百花齊放的生機,印度朋友也用七彩的顏料,迎接春天到來;這些潑灑向彼此的五顏六色,多是來自有機的植物,代表對自然的崇敬;Holi這繽紛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是,色彩覆去了人們原初的顏色,是為了團結、平等、包容和和平而舉行的慶典。

身為侯麗節的主人,葉達夫分享,Holi是慶祝良善戰勝邪惡的慶典;繽紛的色彩,也代表多元的意象;對於印度來說,1857年印度的抗爭,就是在Holi節當天起義,對印度人民來說,更是別具意義的一天。

吳釗燮則為Holi加入台灣的詮釋,巧妙的用上諧音梗,「Holi在漢語發音聽來是『厚禮』(abundant gift),在台語的發音聽來則像『給你』(giving you),所以,當我們在慶祝侯麗節時,如同在慶祝生命所賜予我們的豐厚之禮。」這讓本是印度的節慶Holi,在台灣被賦予了新的詮釋。
 

台灣近年來與印度互動日深,在台灣也常歡度印度的節慶。(林旻萱攝)

台灣近年來與印度互動日深,在台灣也常歡度印度的節慶。(林旻萱攝)
 

台印匪淺的情誼

台灣與印度於1995年互設代表處,算一算在2025年即將迎來30週年。2001年起,台灣加強引進印度人才的政策,印度在台白領人數年年上升,新竹科學園區內印籍的專業白領高居外籍員工之冠。

台印的關係在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上台更明顯升溫。曾派駐印度多年,今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曾表示,在經濟上,台灣與印度的經貿互補性很強,印度是軟體技術大國,台灣則擁有先進技術和高科技製造生產力,更因為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跟印度的東行政策目標和願景一致,雙方互動日趨友好。

台灣與印度也有與世界共享的文化景觀,台灣的阿里山鐵道與印度已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大吉嶺喜馬拉雅鐵道、尼吉里登山鐵道、寇卡西姆拉鐵道結為姊妹鐵道,於19世紀後半20世紀初期盛行的登山鐵道,是當時代科技與工法的集大成者。

人的連結更細如葉脈般延展。猶記得《光華》2016年赴印度採訪時,田中光就轉述了他與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印度社會運動家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的互動,許多台灣的年輕朋友到他的NGO組織擔任志工,讓他對台灣印象深刻;當田中光邀請沙提雅提訪台時,他一口答應,「OK,我要去看看我的孩子。」沙提雅提在獲獎的隔年就拜訪了台灣。

親身感受島嶼的魅力

在台灣已入境隨俗將近一年的葉達夫,說起對台灣的印象,三句不離民主、創新、多元。

當初被指派到台灣,葉達夫深知未來「此地」將有許多新鮮的事情發生,讓他對這次派任滿心期待。「早先就知道台灣是個充滿創意的社會,而且台灣與印度的關係持續發展中,台灣是印度科技領域的夥伴,在印太地區更是貿易與投資的重要合作夥伴。」

科技背景出身的葉達夫,早已耳聞台灣的科技強項,在半導體居世界領先地位,重視女性的權益,民主價值也與印度相似,這也是印度社會普遍對於台灣的認識。但實際踏上台灣之後,葉達夫分享他更入木三分的觀察,讓他意外的是,「島嶼上的人們非常的謙虛,即便是在各領域頂尖的專家,已是佼佼者的人物,都非常的和善,容易對話,具有親和力。」

再者,「台灣非常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這使得台灣人民願意打開心胸去接受外來的事物,對於外國的文化樂於去學習了解。」他舉例說,台灣人對印度就有很大的興趣,在台灣有超過百組的印度舞蹈團體,「而且你知道,他們的表現在全世界都可算是頂尖的。」台灣人樂於擁抱異國的滋味,光在台北市有超過50多家印度料理,多數的餐廳都貼近印度在地的口味,保留原汁原味,十分道地。還有就是印度台北協會幾乎每天收到想去印度投資的諮詢電話,台灣的企業對於印度展現了很大的興趣。
 

台灣人民樂於放開心胸去接受外來的事物,街上常見的印度餐廳就是一例。

台灣人民樂於放開心胸去接受外來的事物,街上常見的印度餐廳就是一例。
 

民主的國度

印度是個擁有深遠古文明、14億人口、22種官方語言、種族多元,是世界重要宗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的發源地。與台灣是個海島,2,300萬的人口,在族群、文化、景觀上截然不同。我們迥然不一樣,但葉達夫反倒說起台灣與印度的相同之處,並認為這箇中有長遠的歷史淵源。

其中一個相似點是佛教,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佛教亦是台灣落地生根、深獲民心的宗教信仰,「我發現台灣人對宗教十分虔誠,重視心靈層面的修行,也因此跟印度人一樣,喜歡禪修、瑜珈。」

去(2023)年八月剛就任的葉達夫,正好體驗了今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台式的選舉造勢活動,他表示台灣的社會裡充滿各方的辯論,各立場的支持者都能有充分的討論,台灣的選舉十分有趣。印度的總理選舉從四月展開為期六周的投票,這是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選舉,有外國特派員分析,將有9.7億的投票人口,是全世界人口的12%;這樣的選舉活動要能圓滿,也有賴完整的制度與人民的民主素養,這也是印度和台灣很相似的地方,「台灣和印度的民主制度都運作得很好,很上軌道。」葉達夫注解道,更顯示了雙方社會的多元開放。

來喝茶呦!

台灣與印度還有相似的茶文化。印度有聞名世界的阿薩姆茶,但他最近收到友人贈送的阿里山茶好喝到讓他驚豔。

在台灣,最常被朋友招呼:「有閒來坐,來喝茶。」展現的是台灣人情味和好客。來自印度最西的古吉拉特邦的葉達夫則說起他家鄉的傳統,「在我的家鄉Junagadh市,到朋友家,主人一定要請你喝茶,沒到喝茶,是不可能離開朋友家的。」葉達夫又說,遇到節慶或社交時節,可能要一連拜訪十多位朋友時,那可能就要喝上十杯以上的茶,這種情況就只能sip一下,因為要拜訪太多朋友了,會長笑著說。這與台灣的主人總是隨時斟滿茶杯的好客之道一模一樣;要談事情,一杯茶不能解決的,那就喝上兩杯吧!沒有茶不能解決的。
 

Holi侯麗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宣揚愛與平等的觀念。

Holi侯麗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宣揚愛與平等的觀念。
 

科技是強項,合作是出路

去年,印度成為俄美中之後,第四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報導中讓大家驚異的是,印度用極短時間及低成本達成這艱鉅的目標;這特質和台灣的廠商總是能客製化,彈性的生產方式,用最有效率的成本實現客戶的願望,是異曲同工。

如此看來,台印在科技、解決問題的方案各有強項,只是強的不一樣,雙方能合作的契機與潛力值得開發。

葉達夫就提出了「2I3T」的論點,「2I」就是Investment(投資)和Innovation(創新),印度已與台灣的大學端簽署了50多項的MOU,更多可能的創新合作領域,等著在太空、IT和其他科技領域發生。「3T」則是Technology(科技力)、Talent(人才)和Trade(貿易),印度的專業人才能提供台灣技術的缺口,台灣與印度的農漁產品、機械零件組,甚或是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IoT、智慧城市、再生能源、綠能解方都具合作的潛力。

等著被經歷的台灣

被派任到台灣的葉達夫,他的首要任務是強化台灣與印度之間的經濟連結,促進雙方的合作與理解,為雙邊關係發展作出貢獻。但私底下,葉達夫透露他的「台灣清單」,充滿了令人興奮的冒險旅程和文化體驗。

電腦工程師背景出身的葉達夫,嗜好欄位寫著西洋棋,那好邏輯的頭腦,已經開始學習台灣的「國粹」麻將,還十分享受;他也對於台灣坊間流行的電玩躍躍欲試。

僅短短到職幾個月的時間,葉達夫已經拜訪了台灣多個縣市,從基隆、白沙灣、野柳、和平島,到台南和宜蘭,他說起台灣有長長的、美麗的海岸線,許多時刻都讓他想起故鄉古吉拉特邦。他說像基隆有很棒的步道,就讓他宛如在家鄉的索姆納特寺(Somnath Temple)。

「你知道我去爬玉山了?」葉達夫說,今年元旦,他與家人安排了登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行程,可惜準備的倉促,在距離山頂約1.5公里處,先撤退了,但台灣高山的景致卻讓他難以忘懷。葉達夫分享,與他的故鄉喜瑪拉雅山脈相比,雖然高度差距極大,但玉山的風光,層層疊疊的高山,讓他想起家鄉喜瑪拉雅的連峰;話鋒一轉,山永遠在,玉山是他一定會再去造訪的。

接著重要的目標是要來一回單車環島,他期待著身臨其境那令人屏息的風景,能接觸到各地不同的文化,品嚐各地區獨特的味覺滋味,從熙熙攘攘的城市到寧靜的鄉村,感受台灣的豐富與多元。

還有他農曆年時已經透過網路秀了一段中文拜年,「學習中文才能打開與當地人深度的連結,並增進對台灣整體的理解。」葉達夫說。最後他分享:「台灣的傳統節慶以其文化意義和熱鬧的慶祝活動而聞名,展現了在地豐富的歷史與風俗。」葉達夫迫切地想參與這些傳統節慶,體驗台灣深刻的文化樣貌。

不管是印度的招呼方式namaskar(雙手合十於胸前,微微點頭),或是台灣風的「來喝茶」,葉達夫一直掛在嘴邊的是「讓我們擁抱彼此的文化,接受彼此的文化。」因為,朋友就是這樣呀!

更多照片請至《共享民主價值的夥伴 ITA會長葉達夫的台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