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福符永續》曼谷設計週開展 歷史老宅展現台泰當代藝術
2025-02-11

(左起)藝術家李先恆、策展人郭俞霈、老宅主人Tudtu Waan女士、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桂業勤組長於展覽合影。

(左起)藝術家李先恆、策展人郭俞霈、老宅主人Tudtu Waan女士、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桂業勤組長於展覽合影。
 

展覽在在承載曼谷華人家族數代的記憶的傳統家屋花園呈現,宛若一場戶外的臺泰設計盛宴。

展覽在在承載曼谷華人家族數代的記憶的傳統家屋花園呈現,宛若一場戶外的臺泰設計盛宴。
 

泰國藝術家Veerawat Sirivesmas作品「聽說讀寫」將泰語與漢語的書寫與發音差異轉化為迷人的視覺藝術,展現語言深層連結。

泰國藝術家Veerawat Sirivesmas作品「聽說讀寫」將泰語與漢語的書寫與發音差異轉化為迷人的視覺藝術,展現語言深層連結。
 

印尼藝術家Erwin Ardianto Halim作品「Wuyarara Wuyarara」,靈感來自印尼的傳統編織工藝與中國傳統紋樣。

印尼藝術家Erwin Ardianto Halim作品「Wuyarara Wuyarara」,靈感來自印尼的傳統編織工藝與中國傳統紋樣。
 

展覽以花園野餐概念呈現,充滿繽紛色彩。

展覽以花園野餐概念呈現,充滿繽紛色彩。
 

本次獲選於「曼谷設計週」(Bangkok Design Week)展出的《福符永續:多元文化祈福計畫巡迴展》,由臺灣策展人郭俞霈發起,以臺灣與東南亞華裔移民文化為敘事核心,邀請來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華裔創作者,攜手臺灣藝術家共同展出,重新詮釋祈福文化,探索文化傳承與當代社會的關聯,並與設計週活動重點街區的歷史老宅合作,在承載曼谷華人家族數代的記憶的傳統家屋花園,展覽當代藝術作品,宛若一場戶外的設計盛宴,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藝術體驗。

本次展覽作品透過設計、裝置、影像與繪畫等多元形式,反映華人文化在東南亞各地的適應與融合,例如:郭俞霈作品「其者祈者」則結合宗教圖騰符文設計與數位印花技術,探討當代社會對信仰與庇佑的需求、泰國藝術家Veerawat Sirivesmas作品「聽說讀寫」將泰語與漢語的書寫與發音差異轉化為迷人的視覺藝術,展現語言深層連結、印尼藝術家Erwin Ardianto Halim作品「Wuyarara Wuyarara」靈感來自印尼的傳統編織工藝與中國傳統紋樣,轉化為當代設計語彙、而亞洲知名設計組合Yao(楊松耀)與SuSu(蘇素)作品「亞洲龍」運用鮮豔色彩與象徵圖騰,展現華人文化與當地民俗的融合活力。

郭俞霈表示,先前已在臺南、臺北、印尼萬隆展出,由於作品呈現臺灣與東南亞文化的對話,獲得許多迴響,本次選在曼谷華人家族歷史老屋呈現,讓作品與這座城市的記憶產生深刻連結,邀請觀眾一起發現曼谷華人的歷史與再詮釋,同時也呼應「福符永續」的策展核心精神--文化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流動、適應與創新。

2025年2月8日至23日開展的曼谷設計週,由泰國創意經濟局主辦,期待透過設計與藝術引導觀眾探索曼谷,觀眾可透過官網了解更多展覽資訊。(https://www.bangkokdesignweek.com/en/bkkdw2025/program/107954

----------

參考公告

2025曼谷設計週2月8日開展 臺灣設計精彩看得見 https://www.taiwanembassy.org/th/post/2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