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投身醫療 樂當近人—若瑟醫院
2017-03-13

 

清晨彌撒結束,「若瑟三寶」在醫院二樓聖堂開懷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方秀仁關懷師、畢耀遠神父與葉秀珍醫師) (林旻萱攝)

清晨彌撒結束,「若瑟三寶」在醫院二樓聖堂開懷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方秀仁關懷師、畢耀遠神父與葉秀珍醫師) (林旻萱攝)

 

雲林天主教若瑟醫院自1955年落成至今,獲得11座醫療奉獻獎及雲林縣數個「醫療第一」。
以愛之名,守護在地人健康六十年,當雲林人的近人(即基督教聖經中的鄰人)。
被暱稱為「若瑟三寶」的畢耀遠神父、方秀仁關懷師與葉秀珍醫師三位外籍資深員工,
將一輩子奉獻給若瑟醫院。在雲林陸續成立大型醫療院所的今日,若瑟醫院完成階段性任務,
若瑟三寶也已步入老年,如何接引他們當初點燃的火炬,延續全人醫療之光?
既是醫院的轉型挑戰,也是健康與希望的薪傳。

 

自1950年代以降,先進國家逐漸視健康照護為普世人權,陸續結合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國民健康系統,建立多元健康照護制度,確保醫療的普及化和就醫可近性。但台灣剛歷經戰亂,醫療體系有待建立,衛生條件欠缺,天主教會便開始陸續在各地創立教會醫療院所,從海外引進醫療專業工作者與醫療設備,填補醫療缺口。

1955年創建的若瑟醫院,至今仍是雲林在地醫療守護者。當年交通不便,經常延誤就醫,導致各種病症的死亡率均偏高。地方上雖有留日的醫生執業,但高昂的收費並非普通老百姓能負擔得起。為此,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牛會卿計畫在虎尾鎮蓋一座「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院,讓民眾能就近診療。

 

若瑟醫院草創期的一群尖兵,右立著袍者為松喬神父。 (若瑟醫院提供)若瑟醫院草創期的一群尖兵,右立著袍者為松喬神父。 (若瑟醫院提供)

數十年如一日,畢神父天天探訪住院患者。 (若瑟醫院提供)數十年如一日,畢神父天天探訪住院患者。 (若瑟醫院提供)

Ricky(右)是畢神父生活好幫手,推著他 重溫聖奧德堂的點滴。Ricky(右)是畢神父生活好幫手,推著他 重溫聖奧德堂的點滴。

若瑟醫院:雲林醫療先驅

1953年,畢耀遠神父接下籌建台灣若瑟醫院的任務,從家鄉荷蘭搭機到羅馬,再從義大利米蘭附近熱內亞港登上貨船,1954年抵達台灣,積極協助牛主教籌建醫院。

1955年,教區因緣際會買下虎尾鎮上一棟半完工的醫院;當年12月若瑟醫院落成,牛主教邀請有醫療背景又會說中文的比利時籍松喬神父來台擔任第一任院長。一開始只有2位醫生、2位護士跟10名修女助理,松喬神父主持院務也負責放射檢驗,畢耀遠神父則協理醫院行政並在藥局工作。「整個醫院就像大家庭,阿伯(松神父)就是大家長,大家都喊他們阿伯、叔叔(畢神父)。」婦產科兼家醫科主治醫師蔡孟宏說,「他只有一個方法:包容,愛心,讓你感動,你就為他打拚,沒有一定叫你做什麼,你就覺得自己沒做很不好意思。」

時至今日,若瑟醫院共有員工七百多人,病床擴增至361床,是提供綜合醫療的區域教學醫院,擁有雲林第一個兒科加護病房(1985年設置)、第一個小兒科24小時急診業務(1998年開辦)、第一個安寧病房(2006年成立),同時也是雲林地區第一所主動進入社區家庭,從事公共衛生與病人服務的醫院(1975年)。

畢耀遠:嘉義教區的美麗禮物

1953年,荷蘭籍的畢耀遠神父受傳教故事影響,自願奉派至台灣工作。隔年抵達台灣後,大多數時間投入若瑟醫院的籌備與建設。「我們在醫院是全人關懷,關懷他的身體、他的靈魂還有他的精神,就是全人醫療。」畢耀遠說。醫院工作再忙,他還是會風雨無阻,每天到病房為病人降福、祈禱。他也殷切關懷員工與眷屬,六十多年來,陪伴過無數家庭度過生命關鍵時刻。

前幾年,當若瑟醫院前會計主任吳俊男健康檢查時發現罹癌,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全家不知所措。畢耀遠的溫馨陪伴給了吳家人莫大支持,也讓吳俊男在臨終之際能「在天主懷抱裡安詳」。吳太太、也是企畫室高級專員的張美蓉說:「先生住院時,當時也因病住在另一間病房的畢神父,天天堅持坐輪椅來探望,鼓勵我們積極面對。」當吳俊男不敵病魔離開人世,畢耀遠還抱病為這位老朋友主持殯葬彌撒。「喜樂時,神父與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痛苦時,他也一直都在;悲傷時,他陪我們一起度過。」往事歷歷,張美蓉努力不讓眼淚掉下。

畢耀遠多才多藝,精通多國語言,長年擔任主教外文秘書。而且,「他比我所看過的任何神父都還要自律」,醫院首席顧問宋維村說,畢耀遠規定自己:絕不在獨處時喝酒,喜歡吃巧克力,但絕不一人獨享。以小見大,或許是這樣的人格特質,讓牛主教選派畢耀遠,在1956年到1969年間多次遠赴美國各地教會募款。

募款所得大多用來擴建醫院,也為嘉義教區帶來最美麗的禮物:1962年落成的聖奧德堂。畢神父希望教堂的造型必須能讓人看一眼後會想駐足欣賞,不會繼續往前走,因此請來宗教藝術家鮑步雲(現改名為「鮑博」)幫忙,以「祈禱中的雙手」意象設計出梯形建築,造型前衛。採訪當天,94歲的畢耀遠仍熱情相伴,清晰敘述著教堂裡的點點滴滴:內部「十四處苦路」(描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最後一段塵世生活)的馬賽克拼貼,二樓白牆上鮑步雲的藝術創作……如同聖奧德堂,畢耀遠神父也是上天賜給嘉義教區最美麗的禮物。

 

愛逛菜市場的方秀仁,與玉石攤老闆(左)有說不完的話。愛逛菜市場的方秀仁,與玉石攤老闆(左)有說不完的話。

方秀仁正在照顧早產兒。(若瑟醫院提供)方秀仁正在照顧早產兒。(若瑟醫院提供)

小病人健康狀況好轉,葉秀珍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小病人健康狀況好轉,葉秀珍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小兒科主治醫師葉秀珍,堅持醫療品質不妥協。小兒科主治醫師葉秀珍,堅持醫療品質不妥協。

方秀仁:欣賞生命中的美好

來自比利時的方秀仁,還是荳蔻少女時就決定獨身奉獻社會,1967年28歲來到台灣若瑟醫院,擔任助產護理師。「(當時)比利時有一位好朋友,他說台灣那邊有位主教,一直需求一個醫生,不然一個護士也好。所以我是一個『也好』的那位。」方秀仁邊笑邊說著自己如何來到若瑟的緣由。

方秀仁到若瑟時正好躬逢1970年到1980年代台灣生育率高峰期,親手接生許多寶寶。當時,若瑟最高紀錄是一個月接生400個新生兒,連堆在儲藏室的嬰兒床都推出來也不夠,她靈機一動把抽屜搬出來當臨時床。當年昂貴的早產兒保溫箱數量少,經她巧手創意改造,變魔術一樣把1個保溫箱變成能同時守護4個孩子的空間。

退而不休的方秀仁,目前轉到院牧部擔任關懷師,在病房慰問病患。她很能理解人的痛苦與困惑,「只要是人,一起生活就會有困難,」方秀仁說,「但是,也有很多很美的時候。」

她喜歡用「很美」來形容一件事:「某位女兒癌末離開人世,獨立撫養她長大的媽媽,一邊協助為女兒清潔、入殮,一邊生氣盯著當年拋家棄子、聽聞女兒死訊而匆匆趕來的爸爸,不讓他碰女兒一根手指。」爸爸也只能躲在角落,不敢造次。直到最後要幫女兒戴上帽子,媽媽終於心軟,願意讓爸爸上前,幫女兒最後一次整理儀容。「這不是很美嗎?」

看遍無數出生與死亡,生命本身的偉大,讓爭執與痛苦顯得渺小。或許如此,方秀仁十分懂得欣賞美好事物。她帶著訪客走出若瑟醫院大門,逛虎尾中正路菜市場。「多好啊!以前怎麼會想到,七十幾歲了,還可以在上班時間出來逛菜市場。」方秀仁開心地說。

葉秀珍:得到的比付出更多

早年台灣經濟不發達,培養一位醫生談何容易。若瑟醫院創立初期就鬧醫師荒,松神父請教會代為尋找願意來台灣奉獻的外籍醫師,第1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葉秀珍醫師,就是這樣與若瑟結下緣份。

「松神父大約每五年會回比利時一趟,他順道來家裡看我。當時我還在比利時讀醫學院,必須接受小兒科訓練;等我畢業、受訓完來到台灣,還要先去學會中文才能去若瑟醫院工作。松神父就這樣等了我五年。」1980年,葉秀珍抵達台灣,不久若瑟成立小兒科並增設兒科加護病房,讓她發揮專業救了許多早產兒與病童。

「她是全台灣唯一會在看診時要求病患脫掉衣服,以便能詳細檢查全身的小兒科醫師。」宋維村觀察,這歸功於葉秀珍在比利時所受的嚴謹小兒科醫師訓練。孩子與成人不同,無法清楚自我表達,因此,經由詳實的身體檢查,可以更全面而完整地評估病況。

院長特助蔡玉純說,葉秀珍這位小兒科元老級醫師,最重視醫療品質,死亡率偏高的早產兒,在若瑟的小兒科卻是照顧得特別好。因為用心,護理人員餵早產兒喝奶,不像一般醫院一次就增加10cc餵食量,而是從1cc、2cc開始適量增加到5cc、6cc,俾能降低吃太多導致壞死性腸炎併發症的機率,期使早產兒慢慢長大到足夠的體重,順利出院回家。

對葉秀珍來說,自己的奉獻並不特別。「你們說,我們從國外來好偉大,我覺得我們這裡的護士小姐更偉大。來這邊照顧別人的孩子,還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有家人。病房一名護理人員每次都自願輪值大夜班,她有兩個孩子,排大夜班是為了隔天可以回家照顧自己生病的婆婆。這些人不偉大嗎?」

葉秀珍更說,「我常常覺得,醫生跟護士,比起所付出的,獲得的其實更多。」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優秀、聰明而樂觀的孩子,罹患了肌肉萎縮症——這是一種基因缺損疾病,全身肌肉會慢慢萎縮無力,最嚴重會波及呼吸肌或心臟肌肉,導致無法自行呼吸。孩子病情危急住進加護病房時,葉秀珍在去探望的路上一直想,該怎樣安慰她?到了醫院,「她一看到我就笑了。孩子媽媽說,昨天老師跟同學來了她也是這樣笑笑的。幾天後,這孩子就真的走了。」葉秀珍說,「這樣的孩子懂得怎麼生活,也懂得往好的一面看,在困難中還會給別人她的微笑。這孩子給我的,比我給她的還多。」

 

若瑟大家庭,如今畢神父已從叔叔升級為爺爺。(若瑟醫院提供)若瑟大家庭,如今畢神父已從叔叔升級為爺爺。(若瑟醫院提供)

健康與希望的循環之路

「靠著信仰,他們來到完全不認識的台灣,全心投入,讓人佩服。」宋維村說,他們並沒有讀過《禮運‧大同篇》,卻用信仰與熱情持續投入,實踐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中國傳統精神,讓需要的人都能受到妥善照顧。

只是,當代醫療目前逐漸從「仁術」向「算術」傾斜,追求績效管理。如何在引進新管理模式的同時,又保有教會醫院的「人味與精神」?如今雲林邁入醫療戰國時代,當年適時補足政府、社會在地醫療照護的階段性任務,已不復存在。回歸若瑟「繼續做社會上有需要但還沒有人做的事」此一創立初衷,未來的路該走向何方?

「當年他們遠從歐洲來此奉獻服務,現在他們年紀大了,難道我們台灣人自己不能把這個擔子扛下來,繼續若瑟醫院服務雲林人的使命?」宋維村說,社會需要持續關懷弱勢,「也可能是,把我們的醫療專業跟奉獻精神,帶到非洲或南美洲其他更有需要的地方,讓更多人得到照顧。」一如畢耀遠、方秀仁與葉秀珍,跨越種族、國家與信仰在異鄉奉獻一生,讓更多人自立。或許這些人也將更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帶來更多的健康與希望,使愛除了在醫院的生與死之間傳遞,也能跨越更多國界、膚色,在人與人之間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