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鐵漫遊 感受支線風情
2017-04-28

偏離主幹道的「台鐵支線」,既是線路、空間的駛離,也是一趟心靈的出走,讓人從忙碌現實中逃逸、喘息,找回片刻的自我。(莊坤儒攝)

偏離主幹道的「台鐵支線」,既是線路、空間的駛離,也是一趟心靈的出走,讓人從忙碌現實中逃逸、喘息,找回片刻的自我。(莊坤儒攝)

一條條深入偏鄉、原野、海域的台鐵支線,讓始終搭乘鐵道縱貫線的人們有了一趟「出走的機會」。

海天一色的支線,闃靜遺世的無人小站……,偏離主幹道的「台鐵支線」,既是線路、空間的駛離,也是一趟心靈的出走,讓人從忙碌現實中逃逸、喘息,找回片刻的自我。
 

2011年,台鐵為帶動觀光產業,和旅遊業者易遊網聯手策劃,推出「郵輪式觀光列車」,北從蘇澳永樂、南至屏東枋野,那些少有旅客停留而被人逐漸遺忘的月台驛站,因而多了許多造訪足跡。

「除了運輸,該擁有更多的鐵道文化。」易遊網策略長蕭冠群表示。當年台鐵有意發展觀光產業,便和易遊網合作,於樹林至蘇澳段、花蓮至關山段試辦郵輪式觀光列車。推出後廣受乘客好評,2011年,則改以每月至少一班的郵輪式觀光列車面世。行駛路線有別於西部、東部縱貫線路的傳統僅僅停留大站,包括花蓮豐田、台東多良等小站都被列入行程當中。

 

a1
作家劉克襄筆下「到不了的車站」山里站,充滿遺世闃靜的氛圍。



例如,連月台也沒有的枋野站、被作家劉克襄形容為「到不了的車站」山里車站,都是行程中規劃的站點。此外,位於苗栗的崎頂站,也深受乘客喜愛。不同於人聲鼎沸的大站,每天不足百人造訪的崎頂站為一無人站。走至外頭,一旁的子母隧道景象有如動畫電影《神隱少女》裡頭,主角脫離現實世界走入幻境的隧道場景。

而有著「最大的小站」之稱的加祿站,也是台鐵郵輪式觀光列車行經的站點之一。蕭冠群解釋,位於南迴線上的加祿站,過去曾是鐵路集散中心,「雖然加祿車站站體不大、每日過站人數也不多,卻擁有大站氣勢。」

為了讓乘客感受無人小站閒逸的步調。除了在行程中安排讓旅客停留,每每經過無月台枋野、山里等站台,列車還會刻意減速,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通行,讓旅人感受支線小站的緩慢步調。

 

a2
「南多良、北八斗子」,臨海的八斗子站因為深澳支線的復駛又重新啟用。(莊坤儒攝)



特色支線,風情獨特

隨著小站復興、台鐵支線觀光熱潮重返,除了眾人熟知的平溪、集集與內灣支線,2014年因為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的開張,曾經停開的深澳線也重新復駛。哪條支線是心中的最愛?鐵道專家蘇昭旭笑笑說,各條支線在他心中,都擁有無比迷人的獨特風情。

「台鐵環島縱貫線就如同主菜,而支線就像一碟小菜、附餐,嚐來別有滋味。」蘇昭旭說。

包括此前廣受大家歡迎的集集線、內灣線及平溪線,一度復駛而又暫停的舊山線,以及因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館而重新開通的深澳支線,蘇昭旭皆下了不同註解。

「搭乘深澳線,就是看海。」蘇昭旭說。起自瑞芳、止於八斗子站的深澳線沿著台灣東北角海岸一帶行駛,面山望海,有如日本湘南江之電般擁有浪漫的濱海風情。蘇昭旭表示,位於台灣東北角一帶的深澳線,是目前位置最北的台鐵支線,也是坡度最陡的一條支線。這條線路的起始,可溯及1936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運送礦產,於金瓜石山區下興建輕便軌道,以便將砂石運至港口。隔年,並將線路延伸至深澳、八斗子,以至八尺門。這條貨運便道於當時甚至成為居民往返瑞芳、基隆間的交通要道。

 

a3
無人小站苗栗崎頂站,每天只有不過數十來人經過。(莊坤儒攝)


由於濱海公路台2線興建、深澳火力發電廠關閉等因素而一度停駛的線路,直到位於基隆八斗子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開館,才恢復營運,重現深澳線的濱海風貌。

不同於深澳線的濱海景觀,曾經一度以「郵輪式觀光列車」復駛而後暫停的三義──豐原舊山線段,則有著另一番世外桃源般的山城美景。

沿途行經龍騰斷橋、魚藤坪橋等知名景點,而擁有世界遺產潛力點的舊山線,蘇昭旭為其下的形容則是「縱貫濫觴」。因為新山線行駛而被取代的舊山線,1908年興建時,擁有著特殊的時代意義。蘇昭旭解釋,北起三義、南至豐原舊山線,是貫穿西部縱貫線的最後一哩路。當時,苗栗以北、台中以南的台鐵線路皆已開通,一等此段銜接,就可串連全台南北交通動脈。如此的重要性,使得當年更曾出現「舊山線一開通,全台灣就通了」的說法。

 

a4
上路吧!搭上台鐵支線,來一趟心靈的出走。


潛力支線,等待復駛

而大眾較為熟知的集集、內灣以及平溪支線,則各自擁有著特色。而在蘇昭旭心中,仍有許多「遺珠」支線,等待復駛與再利用。

列於蘇昭旭心中首要等待復駛的選項,即是深澳線後段,連結八斗子與濂洞的線路。目前的深澳線,終站止於八斗子。然而,後段沿途行經海濱、濂洞的線路,若搭配上纜車系統,還能串接起金瓜石、九份一帶,更能完整表現東北角海天一色的景觀特色。

而次要選項,則是被他稱為「最靠近太平洋」的花蓮港線。

蘇昭旭表示,花蓮港線當年興建時是台灣十大建設計畫的重點項目,在目前現有的三條臨港線中,緊鄰太平洋,眼前所望那片湛藍,令人印象深刻。目前現有線路,僅僅用作貨運,若能加入客運之用,將充滿觀光商機。

 

a5
搭上平溪線來到猴硐站,偶爾漫步、偶爾逗弄貓兒,腳步閒適輕鬆。


同樣在他眼裡深具潛力的,還有位於屏東的東港線。連結鎮安與東港、全長不過6.2公里的東港線本是台鐵主幹線,直到1940年台鐵線路改道,轉而由潮州線串聯鎮安與枋寮,才成為支線。而後在1991年停駛前夕,東港支線面臨公路交通的競爭,客運量大幅滑落,最終走向停駛命運。

然而,這條位於台灣南端,當年行駛時一旁還伴隨魚塭水花四濺的景象,倘若復駛,能與大鵬灣水上基地、東港黑鮪魚特產、五府千歲王船祭典等景點活動串連,將構築出此條支線的特色。



 

a6
旅客穿越崎頂子母隧道,找尋心中秘境。






說起鐵道,蘇昭旭如數家珍。鐵道之於他,不但是一趟心靈的出走,那份搭上列車望前看後、左顧右盼而無須擔心前方塞車的悠閒,更是自駕開車無從獲得的體驗。偶而,搭上車,沿途風光更喚醒過往的昔日情懷,「搭乘火車是一趟生命的記憶,格局大大不同。」他說。

「車站是故鄉的門戶,是鄉愁的城堡,月台是聚散別離兩依依的舞台,鐵路是串連思念與記憶的軌道,每一條支線都有各自的感情線。」

關於台鐵支線的迷人風情,蘇昭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