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報導
和平島時空旅讀 大航海時代的遺跡與榮耀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和平島時空旅讀 大航海時代的遺跡與榮耀 圖片

和平島時空旅讀 大航海時代的遺跡與榮耀

行經和平橋,穿越狹仄的八尺門水道,距離不過百米,就登上了台灣最近的一座離島。
和平島,在尚未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以前,實則包含著舊名為「社寮島」的本島「和平島」,與兩座離島「中山仔島」、「桶盤嶼」。
橋梁尚未興建的古代,位置堪稱遺世而獨立。然而,因著為大海包圍,在仰賴水運的往昔,也擁有了四通八達的優勢。獨特的地理條件,讓它有了許多空前絕後的「第一」。

「旗」開得勝.海上「旗」跡 旗魚餐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旗」開得勝.海上「旗」跡 旗魚餐桌 圖片

「旗」開得勝.海上「旗」跡 旗魚餐桌

全世界有12種旗魚,會跨海洄游到台灣的就有六種,每一個季節隨著黑潮遷徙到台灣海域的旗魚都不一樣,除了較不具經濟價值的小旗魚之外,你可知吃到的旗魚是哪一種嗎?

「永續」關鍵時刻 減碳、回收、再利用之具體實踐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永續」關鍵時刻 減碳、回收、再利用之具體實踐 圖片

「永續」關鍵時刻 減碳、回收、再利用之具體實踐

今年北半球的夏天異常炎熱,歐洲、亞洲和北美都逃不過熱浪的侵襲,除了部分地區遭受野火威脅,七月的前三週也記錄到歷史以來最高的全球均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更表示:「全球暖化結束了,現在是全球沸騰的時代。

永續的抓鬼方法 鬼頭刀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永續的抓鬼方法 鬼頭刀 圖片

永續的抓鬼方法 鬼頭刀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稱牠是「海中的一把快刀」;也是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閃著金黃光澤的小配角。曾經台灣捕獲量高居全球第二,現今仍貢獻全球約10%的產量,八成以上都是外銷美國,牠是──兇猛、美麗又美味的「鬼頭刀」。

與自然締約 環境信託,留一片里山給未來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與自然締約 環境信託,留一片里山給未來 圖片

與自然締約 環境信託,留一片里山給未來

自然是人類生存的舞台,環境永續,人類也能從中受益。在經濟開發加速的當代,不少人反向而行,投入保育工作。其中,確保能長期運作的「環境公益信託」,是人與土地締結的最美信約。

遠古綠藻大變身 以台灣為基地走向世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遠古綠藻大變身 以台灣為基地走向世界 圖片

遠古綠藻大變身 以台灣為基地走向世界

關心健康的你,一定聽過薑黃、辣木、十字花科蔬菜等「超級食物」。所謂「超級食物」是指對健康有益,且營養密度高的食物,甚至能預防或緩解某些疾病。綠藻,是每隔幾年就會被媒體報導的超級食物,因為綠藻的蛋白質、核酸、葉綠素、維生素B12含量居植物界之冠,它還富含人體無法合成的八種必需胺基酸、膳食纖維、葉綠素、葉黃素、核酸、維生素B9、類胡蘿蔔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還有,你知道綠藻也是台灣出口產品中的隱形冠軍嗎?

走讀艋舺和雲門 尋,鄭宗龍創作之源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走讀艋舺和雲門 尋,鄭宗龍創作之源 圖片

走讀艋舺和雲門 尋,鄭宗龍創作之源

2020年,出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第六天,鄭宗龍帶著舞者前往歐洲巡演,演出2019年的作品《十三聲》,被當時法媒譽為:「這是鄭宗龍吸引眼球的一場勝利。」另有外媒稱讚:「全面震撼感官的文化記憶。」這一年,他又有新作《定光》,讓舞者挑戰邊跳舞邊發出聲音,試圖讓兩者契合或是在拔河;這是一場以舞蹈展現動態的「定」,以及讓音樂鳴響著「光」的實驗,被舞評譽為「雕琢精緻的作品,值得一看再看」。

另類的海上霸主 金洲海洋與旭東環保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另類的海上霸主 金洲海洋與旭東環保 圖片

另類的海上霸主 金洲海洋與旭東環保

農林漁牧是人類文明史上悠久而古老的行業,尤其靠海維生的漁業,仰賴海洋資源,卻也面對其難測與凶險,如何經營不凡,考驗的是創新與生存之道。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 1980 年左右,人類消費的魚類產品僅有9%來自養殖,1990年代占20%,在2010年約占44%,預估在2030年將逆轉,水產養殖將佔主導地位。地球面臨海洋資源枯竭之際,箱網養殖是未來漁業的替代方式,台灣企業看見了前景,也為永續的海洋資源投注心力。

定格演繹,傳統工藝 台灣停格動畫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定格演繹,傳統工藝 台灣停格動畫 圖片

定格演繹,傳統工藝 台灣停格動畫

「停格動畫,應該算動畫片與真人實拍片連結最強的一道橋梁了吧。」黃勻弦說。
比平面的繪圖更能表現出真實,卻又比實鏡拍攝更能天馬行空。停格的原理技術不困難,製作卻高門檻,又富藝術性與實驗性。
看準了停格動畫的特點,台灣導演從民間工藝中汲取創意,演述台灣故事之餘,也為傳統工藝賦予了新生。

把簡單變得「不簡單」! 撐起全球維修產業的台灣手工具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把簡單變得「不簡單」! 撐起全球維修產業的台灣手工具 圖片

把簡單變得「不簡單」! 撐起全球維修產業的台灣手工具

台灣是全球前五大手工具製造大國,中彰投一帶聚集約七成的手工具業者,這個特殊的產業聚落,成為國際品牌的採購重鎮。
套筒、扳手、螺絲起子、鉗子……,這些在加工或維修產業必備的手持工具,撐起全球維修市場的運作。如今,台灣手工具產業已擺脫低價競爭,邁向高階領域,將不起眼的產品做到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