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報導
曾晴賢為生態請命 建魚道幫魚兒回家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曾晴賢為生態請命 建魚道幫魚兒回家 圖片

曾晴賢為生態請命 建魚道幫魚兒回家

千年前,哲學上的論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尚喋喋不休,在當代,藉由科學研究,「知魚之樂」已然有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曾晴賢甚知「魚之樂」,從研究魚類分類學跨入生態工程領域,用魚的角度思考,幫助洄游魚類回家,協助陸蟹過馬路,堪稱台灣河川生態保育與生態工法先驅者。

素人參政第一堂 公民應用題:參與式預算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素人參政第一堂 公民應用題:參與式預算 圖片

素人參政第一堂 公民應用題:參與式預算

何其幸運,憲法保障我們享有參政、思想及言論自由、生存及受教育等種種權利。落實在生活裡,除了選舉時擁有神聖的一票,平日如何持續發揮作為公民的最高價值?主動關心公共議題,不嘴砲、不紙上談兵,付諸實際行動,是好公民必備的應用題。

用想像力做陶 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用想像力做陶 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 圖片

用想像力做陶 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

來自印尼加里曼丹客家庄的台灣媳婦鍾細霞,嫁到台灣後跟在公公老陶師謝發章身邊學做陶。聰慧的她藉由觀摩,學會了公公做大甕的技術,天性樂觀又勤奮的她,一手撐起謝家的陶工房,讓本來要收掉的工廠再創生機。

後真相時代的公民課 Re-lab用數據看台灣社會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後真相時代的公民課 Re-lab用數據看台灣社會 圖片

後真相時代的公民課 Re-lab用數據看台灣社會

「後真相時代」已經來臨。2016年,「後真相」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年度詞彙,其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近年來,政治或社運人物的言論與理念,比起社會議題本身,更能吸引大眾關注。如果想要得到真相,現代公民該培養的素養是,在複雜的數據及資訊裡,找到事實證據的能力。

台鐵風景改變中 美學復興上路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台鐵風景改變中 美學復興上路 圖片

台鐵風景改變中 美學復興上路

不論是去(2019)年年底亮相的台鐵觀光列車,或是早幾年完成的「花東新車站運動」,修整翻新花東線沿線車站,您都會發現,伴著許多人通勤、離鄉、旅行的台鐵風景,正逐步改變中。

自媒時代停看聽 范琪斐、林冠廷答客問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自媒時代停看聽 范琪斐、林冠廷答客問 圖片

自媒時代停看聽 范琪斐、林冠廷答客問

自媒體、新媒體百花齊放的時代,機會多、招式多;消息多,陷阱也多。作為經營者,如何在點擊率的誘惑下自律?作為受眾,面對眼花撩亂的媒體生態,又該如何判讀訊息真偽?這一期,《光華》特別邀請自媒體創辦人──范琪斐、林冠廷,聊媒體、聊態度、聊初衷,他們的回答,也許可以為活在媒體戰國時代的我們,找到安身立命的線索。

友善清真全面啟動 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友善清真全面啟動 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 圖片

友善清真全面啟動 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

台灣宗教以佛、道、民間信仰居多,基督教、天主教的信眾也不少,相較之下國人對於伊斯蘭教的了解甚少。所幸在政府與民間的協力下,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友善清真環境的行列,張開雙臂,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

防疫總動員 從守護台灣到貢獻世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防疫總動員 從守護台灣到貢獻世界 圖片

防疫總動員 從守護台灣到貢獻世界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新冠肺炎病毒迄今(2020年5月底截稿為止)已蔓延至180多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500萬例,死亡人數更是超過34萬人。
這個被喻為二次大戰以來,對人類生命最嚴重的威脅;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最嚴重的打擊。台灣民眾在疫情危機中,小心翼翼地走出全球擴散的陰影,創立成功的台灣防疫模式,備受世界讚譽。

自己的空氣自己救 公民社群推空氣盒子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自己的空氣自己救 公民社群推空氣盒子 圖片

自己的空氣自己救 公民社群推空氣盒子

台灣民眾對空氣品質的追求,催生出了「空氣盒子」,運用微型感測器與大數據偵測空氣汙染,在網路上公布當下的空氣狀況。這項技術領先全球,使台灣擁有豐富的數據分析,成為國際的典範,吸引各國來台取經與合作。

大自然的收藏與體驗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大自然的收藏與體驗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圖片

大自然的收藏與體驗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策展人:阿力曼
參展者:會走路的樹、種下一棵樹
體驗內容:一日布農族、生活與倫理、環境教育、獵人古道
地點:台東縣延平鄉鸞山部落
展期:採預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