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村社區復活記 歸來強「蒡」出擊
2020-10-26

陳建行領導的屏東市蔬菜產銷班第 13 班,取得「三章一Q」的認證後,開創「大力蔘牛蒡」的品牌。(林格立攝)

陳建行領導的屏東市蔬菜產銷班第 13 班,取得「三章一Q」的認證後,開創「大力蔘牛蒡」的品牌。(林格立攝)
 

台灣屏東歸來社區,當地出產的柳川牛蒡,味道濃郁,口感鮮嫩,是許多食材達人的料理口袋名單之一。無論是日式天婦羅、法式龍蝦料理或義式巧克力,歸來牛蒡都能奇妙地融入其中。過去20年來,在返鄉農夫陳建行的努力下,當地牛蒡更逐漸轉往有機耕植,並開發出多樣的加工品,打響了歸來「牛蒡原鄉」的名號。

 

社區發展協會奠定基礎

早在日治時期,歸來已經被選為種植牛蒡的土地,其地理位置位於中央山脈沖積扇,土壤富含鐵錳等礦物質,是老一輩口中肥沃的「紅砂土」。「很神奇,屏東就只有歸來這一區的土能種牛蒡。」返鄉農夫陳建行表示,歸來牛蒡因為土質環境與歷史因素,屬於日本柳川黑牛蒡,與市面常見的美白牛蒡不同。

不過,歸來牛蒡的種植面積狹小,無法與農機帶動的大農經濟競爭,加上1997年口蹄疫爆發,農產品也無法出口到日本,以外銷為主的歸來牛蒡,因此失去主要通路。

「種牛蒡越種越窮啊!」陳建行家中三代種植牛蒡,因此見證了其興衰史。同樣為此感慨的還有當時的屏東市民代表蔣家煌,他有感於家鄉的沒落,於是,到處拜訪各領域表現優秀的歸來子弟,邀請大家加入歸來社區發展協會,試圖從各方面恢復家鄉的榮耀,而陳建行正是其中被延攬的一位。

歸來社區發展協會於1996年成立,從組織「歸來壘球隊」開始,逐漸打響名號,培養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接著,從人文、教育、環境、社福、產業等面向全方位改造。針對牛蒡產業,協會則於2000年,推出「五年發展計畫」,藉由研發牛蒡料理食譜、產業教學與體驗、舉行推廣活動,提升居民對牛蒡的認識,並對外宣傳歸來牛蒡的品牌形象。

「每次協會辦活動時,社區媽媽就會忙著包牛蒡春捲。」協會創辦人之一,現任屏東縣衛生局局長施丞貴回憶,當初為了推廣牛蒡,全社區動員,不遺餘力。而陳建行接下英雄帖後,並沒有隨即返鄉,他選擇留在台北農林公司工作,學習產業與市場的運作,假日再返鄉務農。

有機種植,二級加工

歸來牛蒡田,除了面積狹小,也因為要輪作,所以無法大量生產。陳建行解釋,若長期耕作牛蒡,土地會產生「連作障礙」(連續耕作),因此當地農民輪流種植青蔥、豆薯、牛蒡,而這三種作物也被稱為「歸來三寶」。

既然無法與中國大量生產的美白牛蒡抗衡,陳建行採取「市場區隔」的策略,以注重品質的消費者為目標客群,推出取得認證標章的牛蒡。他所帶領的產銷班,幾乎所有農民都取得「三章一Q」──「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及「台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更在2011年,榮獲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這樣的榮耀得來不易,「剛開始做有機,田裡都是蟲,數量多到隔壁的田也遭殃,我還要背著農藥桶去幫人灑藥。」陳建行笑著回憶,當初的辛酸如今成為趣話。過去,為了找出病蟲害的禍源,他多次從台北直奔高雄區農改場,尋求專家的協助。一大早,廠長還未踏入辦公室,他已經坐在裡面等待。

「這個阿憨啊,本來白肉底,在冷氣機下辦公,現在回來做事,曬得跟我一樣黑。」蔣家煌談起擁有流傳病學碩士學歷的陳建行,總是稱讚他不畏困苦的精神。在台北上班時,經常天還未亮,他就動身前往果菜批發市場,觀察農產品拍賣流程,製作數據分析,深入了解牛蒡產業。在屏東鄉下時,他也觀察到老農的牛蒡良率只有七成,其他被蟲咬的、斷裂留在土壤裡的,成本全化為烏有。

為了提升良率,陳建行運用台灣農林OEM、 ODM的思維,購入多台加工機器,將外表有瑕疵的二、三級牛蒡做成產品,第一級的則送往生鮮超市。在這樣的產業轉型策略下,農夫可以對加工產品自主訂價,不受市場供需變動的影響。

許多知名食品大廠也指名使用歸來牛蒡當原料,「當廠商要客製化時我能馬上做樣品給他。」陳建行自信地說,靠著過去豐富的代工經驗,現在他接到各種客製化要求時,總是駕輕就熟。

堅持在地化

為了向國際宣傳歸來牛蒡,陳建行曾到日本參加食品展。沒想到,當日本人一看到牛蒡茶,在紙上畫了三個大問號,直說「Impossible!」原來有生物科技背景的陳建行,透過監測牛蒡的醣化效應,研發出用冷水就能泡開的牛蒡茶,相較於當時日本的製茶技術,簡直是魔術般的神奇技法。

過了一星期,日本人飛來台灣,詢問陳建行的合作意願,但因為歸來牛蒡產量不多,加上台灣的品質認證標章在當地無效,因此洽談沒有結果。除了日本,其他外資也表達合作的興趣,不過,最後都被婉拒了。「外資都是以生意人的角度,想要引進美白牛蒡讓我們加工,但這樣就不是我回來的目的了。」陳建行寧願少賺一點,也要堅持使用歸來牛蒡,讓當地產業持續下去。

為了將歸來牛蒡交給下一代,陳建行透過產學合作,教導大學生種植的技術。他指著一層樓高的曳引機說:「每年都會有學生不小心弄壞,維修費用就要40幾萬。」大學農業相關科系裡,學生沒有真正的機具可以操作,他為了傳承,不惜成本讓年輕人學習。

而這台要價500萬的機具,不只是學子的教材,也是農民的福音,往後大家在翻土時,不僅變得更有效率,也因為機器能觸及地下一公尺的深度,牛蒡能長得更深。為了幫助返鄉青農,陳建行也提供設備給他們,為他們加工牛蒡,行銷則由年輕人負責。農委會主委得知這個作法後,也給予肯定,主動詢問他是否需要協助。

牛蒡對於陳建行,不只是事業,也是一生的志業。即使賠本,他也希望歸來人了解牛蒡是歸來的根。有一年,他舉辦採收嘉年華,提供兩分地,免費讓鄉民挖牛蒡。「你挖到的牛蒡,都算你的!那年我被老婆念了很久。」活動結束後,田裡頭留著許多被挖斷的牛蒡,難以拔出。長期下來,牛蒡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導致土壤被破壞。於是,陳建行決定改以教學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家鄉特產。

共識、共事、一家人

2008年,陳建行創辦「大力蔘」品牌,販售通過三章一Q認證的牛蒡與相關產品,拓展在有機商店的通路。隔年,他帶著充足的準備返鄉。也在這一年,他的牛蒡事業終於轉虧為盈。他笑著說:「我在台灣農林賺的,都拿來補牛蒡六年的虧損了。」

迄今返鄉11年,大力蔘品牌已經是許多有機商店最大的供應商,近年更進軍全聯超市的南部門市,市場普及率越來越高。當年社區發展協會的任務,如今看來相當成功。

為了保障農民,陳建行與他們簽約時,都是以面積計價,每一分地的收穫量都是固定價格收購,避免受市場波動影響。

回想20年來的努力,陳建行不居功,而將功勞歸給社區發展協會的每個人。「當時大家都在外地,所以我們固定星期六晚上聚在一起討論。」施丞貴當時從挖掘歸來牛蒡的歷史開始,從文獻中找出歸來土壤的特質,現在,社區的青年工作隊正學習著種牛蒡。

「在農忙時,社區裡沒有閒人,大家都會去幫忙採收牛蒡。」陳建行打趣說,歸來牛蒡像是社會公益事業,即使沒有酬勞,大家也樂於貢獻心力。這樣的團結精神,讓歸來社區屢次獲得地方總體營造典範。

一顆願意奉獻的心會吸引更多善的力量,歸來牛蒡的銷售佳績,是當地人團結最好的象徵。正如同當初的推手蔣家煌所言:「共識、共事、一家人。」有了情感的連結,大家才能朝同一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