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黎俊平(右)的客家音樂作品《寒夜三部曲》首演時,由陳瑞斌(左)彈奏鋼琴,展現客家人硬頸的精神。(莊坤儒攝)
提起古典音樂,多數人想起的是貝多芬、巴哈、莫札特等西方作曲家。然而,自20世紀以降,台灣也出現不少由當地人作曲,或以本土素材為主題的曲目。這些從寶島誕生的曲目,反映了1930年代開始,台灣知識分子對本土文化的思索與提倡。聽著這些以「台灣」為題的曲子,像是穿越時光,回到日治時期,見證東洋文化與台灣社會碰撞的火花。
1934年,一位出身台灣,留學日本的24歲青年:江文也,回到家鄉台北城,久別重逢,故鄉的新面貌令他驚喜、感動,於是將感情化為樂曲,寫下著名的〈台灣舞曲〉。80年後,台裔奧籍音樂家陳瑞斌(Rueibin Chen),回到家鄉演奏這首曲子,紀念這位台灣早期的作曲家,也想提醒大眾「台灣也有自己的古典樂」。
台灣第一代作曲家
從荷治時期開始,西洋音樂透過傳教士進入台灣,清朝時,台灣開港通商,四大港口附近紛紛建立教會,讓西洋音樂更深入民間。到了日治時期,日本受西方影響,當時學校裡的音樂課以西洋音樂為根本,台灣學生在陶冶下,有些人決定前往日本深造,成為台灣早期知名的作曲家,如:江文也、陳泗治、呂泉生等等。
江文也自幼在日本學習音樂,24歲時短暫回到台灣,看見家鄉繁華的樣貌,以及純樸的田野風光,便創作〈台灣舞曲〉,甚至以該曲目拿下當時奧運國際音樂比賽作曲獎。鋼琴家陳瑞斌與江文擁有相似背景,從小就離鄉學音樂,且都師承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齊爾品等派系。陳瑞斌20多歲時,從日本音樂家手中拿到珍貴的江文也樂譜,便開始練習,如今對他的作品相當熟悉。「他的曲子非常精準,數理應該相當好。受到日本教育影響,曲子有東洋風,但說的是他對台灣的思念」。
與江文也相差一歲的陳泗治,也曾經到日本留學,回台後擔任淡水中學近30年的校長。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描述寶島風景的《台灣素描》,這系列共有十首曲子,是陳泗治從台南搭火車回台北時沿途所見景色,像是〈蕉葉微風〉、〈水牛背上的八哥〉,還有〈台灣高山之舞〉描繪原住民歡慶祭典的熱鬧氣氛。前台藝大音樂系主任卓甫見評論:「陳泗治作品底子是古典的,但有台灣風,從他的曲子可以看見當時的台灣社會景象。」
有「台灣合唱之父」稱號的呂泉生,1940年代初期回到台灣後,開始採集閩南民謠。當時正值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愛國戲劇,有民族自覺的台灣人遂以本土戲劇《閹雞》與之對抗。呂泉生憑著作曲的技能與蒐集的民謠,改編創作出〈丟丟銅仔〉、〈六月田水〉與〈一隻鳥仔哮啾啾〉,作為該齣戲劇的串場音樂,引起觀眾熱絡回應與傳唱。這次嘗試結合台灣民謠與管弦樂,讓草根性的文化以藝術的方式呈現,改變以往大眾對民謠的看法。
國際知名台裔鋼琴家陳瑞斌致力將台灣元素的曲目推向國際,也成立樂團,表演時結合國樂與西樂。(莊坤儒攝)
古典音樂,台灣精神
為了帶領國內外民眾認識台灣民謠、本土作曲家,許多樂團開始改編、演奏台灣主題的曲目。
像是巴洛克獨奏家樂團的「台灣歌謠保存計畫」,以歐洲巴洛克時期協奏曲結構,重新演繹台灣經典歌謠。樂團去(2021)演出《印象‧台灣》,將1930~1990年代多首台灣民謠融入協奏曲中,並以多媒體音樂劇場的形式,帶觀眾走進台灣社會變遷的時光。其中曲目包含呂泉生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講述台灣1950~1960年代,由農業轉型到工業社會,許多農村子弟到都市打拼產生的思鄉心情,創作者想藉由這首歌來鼓勵出外的青年。而這首歌的誕生也讓大眾了解台語歌的優雅。
鋼琴家陳瑞斌為了推廣台灣的古典樂,也於2016年創立「天籟之音合奏團L’Ensemble du Ciel」,使用的樂器有鋼琴、二胡、琵琶、笛子,結合國樂與西洋樂器。透過這樣的配搭,陳瑞斌想向國際展現國樂與古典樂融合的可能性,還有台灣在國樂累積的實力。他表示:「台灣在國樂的實力應該是全球第一,因為傳統有被保存與傳承,反觀中國因為文化大革命,這方面曾遭破壞與中斷。」即使陳瑞斌自幼學習西洋音樂,但是他在天籟之音合奏團時,表演的是〈草螟弄雞公〉、〈高山青〉這類東方民族歌曲,展現地方文化。
由作曲家李哲藝創立的灣聲樂團,以古典音樂為媒介,呈現台灣文化。樂團演奏的曲目多改編自經典的台語歌、民謠或是熟悉的電影配樂等等,像是〈丟丟銅仔〉、〈雨夜花〉與〈綠島小夜曲〉等等。先前的演奏會「臺灣電影配樂大師」,更邀請資深影評人藍祖蔚導聆,向觀眾介紹曲目的時代背景與作曲特色,拉近觀眾與古典音樂的距離。灣聲成立迄今僅五年,已經獲得許多愛好古典樂的企業家支持,擔任顧問給予經營方面的建議。而灣聲樂團對推廣台灣文化的堅持:只演奏台灣元素的曲目與台灣作曲家的創作,也成為他們最動人的品牌特色。
用音樂轉譯文學作品
將文學作品轉換為音樂演奏為國際趨勢,2012年,由苗栗縣立國樂團與多位音樂家演奏的客家音樂史詩:《寒夜三部曲》即為一例。作家李喬的客家小說《寒夜三部曲》,由《寒夜》、《荒村》、《孤燈》組成,描寫日治時期台灣的彭、劉家族三代人的悲戚生活,以及對殖民政府的反抗。後由音樂總監黎俊平改編為演奏曲,除了國樂之外,還邀請鋼琴家、大提琴家、聲樂家等西洋演奏家加入。
將文學轉換成音樂,箇中技巧是什麼?黎俊平表示,為了讓音樂有客家味,他將客家山歌的特色用音符呈現:「在山裡面採茶,要呼喊對面山頭的夥伴時,聲音要拉長、拉遠,這種微分音的飄動,我編曲時就安排鋼琴來呈現。」首演《寒夜三部曲》的鋼琴家陳瑞斌回憶:「演奏這個作品時,鋼琴88個鍵全部都用到了。」由此可見,客家山歌音調的迴轉多變。
首部曲《寒夜》為展現客家人硬頸的精神,使用有厚實、剛強音色的鋼琴。黎俊平回憶閱讀這部文學作品時:「當時感受到與土地很深厚的依戀。小說裡提到每個人的肚臍都連著黑色的土地,就算臍帶斷了,還是跟土地連結在一起。鋼琴是音域最寬廣的樂器,才能釋放、堆疊這樣的情緒。」第二部曲《荒春》講的是日治時期被欺壓的蔗農,於是選擇以聲樂的男高音、中音、童聲來表達農民悲戚的處境。
除了寒夜三部曲,黎俊平其他作品也富含台灣土地的元素,像是以卑南族聖山──都蘭山為題的曲子,將那座山的座標22.53°N, 121.11°E作為樂曲題目一部份,在國外演出時,觀眾就能藉此認識台灣原住民。還有創作描寫台灣四季的曲章時,黎俊平以油菜花作為冬天的主題:「台灣的冬天不下雪,沒有很冷,反而能看見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讓人感到溫暖。」引起國外觀眾對台灣景色的興趣。
欣賞音樂就像欣賞畫一樣,從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作曲家,民主運動興起後注重本土的作曲家,到現在演奏台灣題材的樂團,透過他們的演出,台灣的歷史正透過音符的排列,組成一幕幕故事情節,流進我們的心裡。
更多照片請至《用樂譜記錄台灣歷史 台灣作曲家筆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