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次子、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談台展三少年。(莊坤儒攝)
1927年,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美術展覽會首登場,入選的台籍畫家竟是三名未滿20歲的青年,他們以在地題材的寫生創作崛起畫壇,更翻轉台灣美術畫風從臨摹走向寫生。
入選的「台展三少年」:郭雪湖家貧自學、林玉山組畫會推動美術交流、陳進在性別不平等的大時代勇闖世界畫壇,這三位台灣第一代膠彩畫家演繹在地風情,為當代的台灣萬象留下永恆之光。
1920年代的台灣畫壇,正歷經中國水墨畫、日本東洋畫的文化衝擊。1927年日本官辦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入選東洋畫的台籍畫家是郭雪湖、陳進、林玉山,三名未滿廿歲的年輕人,作品多為膠彩畫,讓落選的台籍水墨派大老們鳴不平。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長林明賢說,日治前台灣美術屬漢文化體系的美學觀,亦即繪意境、臨摹的傳統水墨畫,日治時期導入融合西方寫生觀念的「日本畫」,亦即重彩的膠彩畫,透過競賽,台灣畫壇從「寄情筆墨以寫胸中丘壑」的水墨畫意境,轉而重視在地特色的寫生與寫實,媒材也以繽紛的膠彩為主流。但1945年政權更迭,掀起膠彩畫是否歸屬「國畫」的「正統國畫論戰」,膠彩畫家因此遭到排擠,直到畫家林之助提議以媒材畫分,才平息爭論。
而郭雪湖、林玉山、陳進在日治時期的美術展覽屢次入選、獲獎,證明是實力、非僅幸運。他們出生背景迥異,但一生皆以繪畫為志業,觀其創作,後代也能感受他們散發的生命熱力。
工寮餵蚊,林玉山〈蓮池〉登國寶
林玉山(1907~2004)生於嘉義美街(今成仁街),本名英貴,後改名玉山。幼時向家中裱畫店畫師蔡禎祥、蔣才學習水墨畫,進入公學校(國小)後學西畫,還向前輩畫家陳澄波學水彩畫,向日人伊坂旭江學「四君子」水墨畫法,1926年赴日深造一年,先學西畫後轉東洋畫,1927年林玉山以〈大南門〉、〈水牛〉入選首屆台展,1930年畫嘉義牛稠山的〈蓮池〉更獲得第四屆台展賞榮譽。
〈蓮池〉融合西方寫實觀念,又具東方繪畫特色、台灣風土色彩,是他創作生涯的經典之作,2015年由文化部登錄為國寶,是台灣近現代第一件國寶級作品。
林玉山之子、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說,〈蓮池〉除展現工筆功力,更運用黃、赤、青、金四種金粉呈現宋畫的溫潤感。畫家為捕捉蓮花綻開的最美時刻,前一晚就到池旁的工寮等待,整晚「餵蚊子」,終於見到花開的瞬間,這就是「寫生命」的精神。此畫流入民間,日人有意收購,國美館發動募款才將畫作留在台灣。
詩、書、畫「三棲」,東洋畫第一人
林玉山返台籌組「春萌畫會」交流美術心得,其後在中學、台師大藝術系執教,桃李滿天下。林柏亭說,日治時期嘉義詩、畫家交流盛行,林玉山就加入詩社學吟詩,是詩、書、畫「三棲」的藝術家,也是東洋畫第一人。台灣重要膠彩畫家黃鷗波之子、長流美術館長黃承志說,其父就是因林玉山等人在台展的成績而立志當畫家。據統計,在十屆台展中入選的畫家以嘉義籍最多,遂有「嘉義乃畫都」之稱。
林玉山有「花鳥畫家」之稱,也擅長畫虎、畫麻雀,曾言「學畫花鳥,麻雀是最好的入門」。林柏亭說,為完美詮釋麻雀,父親會展開死掉的麻雀的飛羽,並端詳、究其層次。至於畫虎,舉凡猛虎、慈母虎,還畫出童心,Q版〈虎姑婆〉都是「畫」題。
林玉山的畫風不斷創新,〈寶島長春〉運用幾何線條及色調畫出陽光之感。歷經1946年國畫論戰、1970年台灣美術鄉土運動,讓他更關注台灣主題。林柏亭說,父親晚年畫山、海,總能展現蒼勁老辣的功力,簡單的用色就能呈現磅礡之氣,〈高山夕照〉、〈蘭嶼圖〉、〈龜山遙望〉即是代表。
郭雪湖跑圖書館學作畫技巧
郭雪湖(1908~2012)原名郭金火,出生於大稻埕,兩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就讀日新公學校三年級時,繪畫天分受級任老師陳英聲啟發,僅短暫拜師蔡雪溪學繪神像,蔡為其改名為「雪湖」。
郭雪湖在台展以水墨畫〈松壑飛泉〉入選,初見日籍審查員鄉原古統展出的膠彩畫〈南薰綽約〉,工筆細膩、用色豔麗,令他眼界大開,轉而學習膠彩畫,隔年就以〈圓山附近〉獲特選,奠定畫壇地位,也與鄉原成為莫逆。
未曾接受正統美術教育卻力爭上游,用本土審美觀的精神在台展、府展(即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大放異彩,郭雪湖激勵人心的故事與成就,獲2008年行政院文化獎,並編入公視〈紫色大稻埕〉的故事。他曾自述白天作畫、晚上到新公園(現二二八公園)府立圖書館研讀作畫技巧,持續多年創出傲人成績,令他很自豪。
郭松年形容父親郭雪湖「藝高膽大」的作畫人生。(莊坤儒攝)
膽大藝高,一隻筆養九口人
台南市美術館長林育淳導讀〈圓山附近〉;她說,圓山地標山丘與明治橋、農婦回眸凝望作物展現生動氣息、彩霞呈現天空景象,整體畫作展現審慎鋪陳的構思,「這是20歲的年輕人吸引人的特質所在」。這種將景物規律、細緻綿密地佈滿畫面、用色繁複卻很和諧的畫法,遂被稱為「雪湖派」,並引起仿效。
郭雪湖的另一代表作〈南街殷賑〉是畫大稻埕中元節慶繁榮的夢幻場景。林育淳說,原為兩層樓的建物在畫中「被增建」為三層樓,街景旗幟以台、日式對比,時計店(鐘錶行)與傳統的仙公卦等巧妙地融合傳統與現代,並藉色彩讓景深呈現律動感,觀者的視覺也跟著走進時光隧道。
1946年「正統國畫之爭」,讓台灣膠彩畫先鋒郭雪湖壓力大到遠赴日、美定居,直到80年代末期本土文化抬頭,才返台辦展。
「我覺得我父親一生很辛苦,膽子很大。」郭雪湖次子郭松年說,郭家曾因父親學畫而遭質疑「你們這家是不是要餓死了?」一家九口人的生計、國畫論戰的輿論,讓父親壓力大到咬爛筆桿、撕破上衣。縱然如此,郭雪湖仍不斷創新畫風,自認藝術之路是「下險棋、人生的大賭博」。
陳進,勇闖世界畫壇的時代女青年
陳進(1907~1998)出生於新竹香山望族,在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求學時,受美術教師鄉原古統鼓勵赴日校學畫,以畫日本畫為主,題材多為仕女與花卉,被喻為「閨秀畫家」。她的作品不僅屢入選台展,1934年的〈合奏〉更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女畫家,1996年她獲頒行政院文化獎殊榮,是該獎項首位女性得主。
台展第一屆,陳進以膠彩畫〈姿〉、〈罌〉、〈朝〉入選,第二屆〈野分〉獲特選,第三屆〈秋聲〉就獲得免審查特選,第六屆起擔任台展審查員資格,早於林玉山、郭雪湖等人。
林育淳說,陳進擅觀察,尤其是人的姿態、樣貌、擺設都能精雕細琢,反映她一絲不苟、追求完美的特質,以〈合奏〉迅速揚名日本畫壇後,隨即獲邀執教屏東高女,是首位任教台灣公校的美術教師。
陳進的重要作品包括〈悠閒〉、〈化粧〉等近代摩登女性圖像,除捕捉仕女的神韻,衣物、家具、首飾都很講究,因在屏東任教,很早就關注原住民文化,〈山地門社之女〉更有意識地將台灣原住民及其生活引入畫作。
孫兒當模特兒扮路人甲入畫
黃承志說,陳進背負在畫展出頭天的期望,作品也反映她閉門作畫的嚴謹與用功,國畫論戰後,她逐漸走出學院派,晚年創作宗教題材,〈廟會〉就是她走進庶民生活的表現。
陳進孫女蕭莉莉回憶,有一回她充當模特兒扮路人甲,雖然畫群眾,也被要求站立不動,「幸好獲豐厚的零用錢」。她說,她從事金融業與祖母的嚴謹身教不無關係。
百年之作,穿越時空的感動
林明賢說,全球化歷程中,多元文化總被單一化,台展三少年的作品雖引入西方現代藝術觀念,卻是用在地視野創作屬於台灣特有的作品,建立了台灣藝術的主體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顏娟英說,當世人讚嘆故宮文物、〈蒙娜麗莎〉世界名畫等文化遺產時,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同樣令人感動。她舉例,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在1920年代已創作具現代感的作品,而陳進,當時單槍匹馬赴日求學已屬不易,還力拚在台展、帝展表現具台灣特色的畫作,以爭取頂尖大師的認可,甚有企圖心盼能躋身世界殿堂,更要抵擋當時傳統觀念的壓力,遲至40歲才走入家庭,實屬不易。
顏娟英認為,陳進為作畫犧牲青春,林玉山、郭雪湖亦是如此,前輩畫家們融入台灣意象,創出令當時大師感動的作品,現代人認識、欣賞他們畫作的同時,也能有穿越時空、與有榮焉的感動。
更多照片請至《「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