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個時代的鼓聲 鼓王黃瑞豐與台灣流行音樂
2022-12-12

黃瑞豐攝於文水藝文中心表演廳。(莊坤儒攝)

黃瑞豐攝於文水藝文中心表演廳。(莊坤儒攝)
 

2020年第31屆金曲獎的「特別貢獻獎」首度頒給樂手黃瑞豐,入行超過50年,參與錄製了近十萬首歌,他的鼓聲如同台灣流行音樂的心跳,不論搖滾、放克、爵士或是民歌等多元豐富的曲風,在黃瑞豐鼓聲伴奏中,伴隨著台灣社會前進。

 

2022台北爵士音樂節「World Fusion Jazz」的演出現場,台灣鼓王黃瑞豐揮舞著鼓棒,時而炫技交叉,時而急切擊打,與尊他為師的擊樂演奏家吳政君、爵士鼓好手陳玟瑋有默契地互動,演藝難度甚高的「打擊三重奏」,鼓聲層層堆疊、流暢動人,讓秋末的雨絲都變得浪漫熱情起來。

走下台的黃瑞豐透露,其實他只睡了四個小時,台下軟趴趴,上台馬上生龍活虎,為演奏而生,為鼓聲而活,不同曲風,黃瑞豐信手捻來,即興演出,鼓聲喧嘩。

從小弟到什麼都能打的鼓手

黃瑞豐14歲開始在舞廳樂隊做打雜小弟,趁機偷看偷學打鼓、彈琴,由於小時曾學過吉他,會讀樂譜,憑藉著良好的音感與節奏感,無師自通。1967年的一次機會,17歲的黃瑞豐到澎湖海宮大飯店的餐廳秀擔任鼓手,自此踏入進擊鼓手的世界。

已有爵士鼓基礎的黃瑞豐,1969年到台中清泉崗美軍俱樂部擔任樂團鼓手。當時正值越戰,美軍來台度假,美軍俱樂部會邀請在菲律賓、沖繩等地巡迴勞軍的美國藝人演出,他們也為台灣社會帶來美國正流行的鄉村、搖滾歌曲。

黃瑞豐回憶,許多表演是脫口秀,由於英文聽不懂,真是踢到很大的鐵板,「台上主持人操弄著手中的布偶,轉頭罵我,為何沒有下音樂!引發台下美軍大笑。」他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但遇到樂團演唱新歌時,黃瑞豐透露,他趁著美國大兵在點播機點歌時,在旁豎起耳朵來記歌,只要聽過一次,靠著強記與敏銳的節奏感,寫下鼓譜,加上臨場應變,才能在演出時,一聽歌名與前奏,就能掌握出手下鼓點的時機。

當時在美軍俱樂部駐唱的本土歌手,包括被封為台灣女貓王的黃曉寧、有著高亢有力唱腔的蘇芮與輕柔唯美歌聲的黃鶯鶯,他們均成為1980年代的實力派歌手。

巡迴在餐廳秀、歌廳、鋼琴酒吧,黃瑞豐累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樂風與樂手伴奏的鼓藝。當他在夜總會元帥大飯店為舞團伴奏時,結識了名作曲家翁清溪,翁清溪認為「小黃」(黃瑞豐)打鼓帶著一股「新氣」(新潮)的樂風,1973年將他挖角進入台視大樂隊。

流行音樂的黃金時期

被黃瑞豐尊為「恩人」的翁清溪,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愛神〉等唱遍大街小巷歌曲的作曲家,也因此捧紅了鄧麗君與崔苔菁。「如果沒有翁清溪老師的發掘,就沒有我。」黃瑞豐第一張錄製的唱片,就是翁清溪為陳蘭麗寫的〈葡萄成熟時〉。

黃瑞豐跟著擔任台視大樂隊團長的翁清溪,參與1970年代的《群星會》、《五燈獎》、《兒童世界》、《銀河璇宮》、《歌星之夜》等綜藝節目的錄製,從黑白到彩色電視,在台灣經濟起飛、社會風氣漸開之際,收看這些節目不僅是庶民當時生活中主要的消遣,也形塑了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綜藝節目有些是現場伴奏,有些是預先錄影存檔,黃瑞豐回憶,當電視台正式錄影時,他才知道,歌星唱歌要「對嘴」,連伴奏的鼓手也要「對手」。原來現場錄影時是播一個月前錄的音樂,「怎還會記得當時怎麼打的。」因此現場打的鼓與先前錄音存檔的鼓聲對不起來,讓他啼笑皆非。

台灣電視史上除了各台新聞之外,最長青的節目《五燈獎》,黃瑞豐就是負責打一個燈、二個燈……五個燈的鼓手,「我就是在這個節目把輪鼓(滾奏)練得很熟。」這個節目捧紅了以〈我愛月亮〉這首歌開始走紅的李珮菁,還有以五度五關之姿成為第73位「五燈之星」的台灣本土天后張惠妹。

當時網路還是撥接,沒有MP3與串流音樂的年代,張惠妹、江蕙等歌手創下百萬張唱片銷售的紀錄,締造了台灣流行歌壇另一波高峰。
 

黃瑞豐於2022年世界音樂節與擊樂演奏家吳政君的表演。(莊坤儒攝)

黃瑞豐於2022年世界音樂節與擊樂演奏家吳政君的表演。(莊坤儒攝)
 

集體記憶的好歌聲

黃瑞豐離開台視後,接下許多錄音室伴奏的工作。音樂評論家馬世芳說,1980年代以後,有一組縱橫台灣錄音室的樂手班底,幾乎包辦了所有唱片的錄音伴奏,同行戲稱「四人幫」,指的是編曲兼鍵盤手陳志遠、鼓手黃瑞豐、吉他手「Masa」游正彥、貝斯手「阿嬌」郭宗韶,再加一位鍵盤手陳玉立。翻開1980~90年代買的錄音帶和CD,從工作人員名單中,都會看到他們的名字。

待在錄音室40多年的時光,問黃瑞豐合作過哪些歌手?他說,這個問題應該是要問,有哪些歌手是沒有合作過的?說著就自己呵呵呵地笑了起來:「大概90%的歌手都合作過,看我的維基百科就知道了。」

每位歌手每年都會出二至三張唱片,每一張唱片都有10~20首歌曲,更不用說像余天、葉啟田等出過30張以上專輯的多產歌手。從黑膠唱片到卡匣式錄音帶(卡帶),再到CD光碟、LD,許多歌手重新錄製,加上口水歌,因此黃瑞豐創下平均每年錄製2,000首歌,總共錄製十萬首歌的紀錄。

作為這麼多歌手背後的鼓手,鳳飛飛與崔苔菁則是黃瑞豐心目中最喜歡的明星。黃瑞豐說,「崔苔菁1976年的〈乘風破浪〉是我打過國語老歌中,具有放克味道的前衛先聲。」因為打這首歌,是以8 beats 和16 beats手腳線性的運用,說著說著,他便現場示範了放克的節奏(groove),強調鼓手要能「一體三觀」,也就是同時做到「呷一、捏二、想三、看四」。

主持《翠笛銀箏》起家的崔苔菁,1980年代,親自製作演出一系列舞台大秀,颳起了台灣秀場的旋風,黃瑞豐曾擔任崔苔菁「魔宮傳奇秀」的音樂製作人,他發現,崔苔菁是台灣載歌載舞的藝人中,非常有才華的全方位藝人,服裝、編舞,連台詞走步都自己來,不假手他人。

鳳飛飛獨特的抖音與音樂風格,則是辨識度十分高的國台語雙棲唱將,「〈楓葉情〉 這首歌就是我打的。因為駱明道擅長寫有點怪拍的曲子,一個拍就有四個音,在進歌前特別加入落地鼓,咚、咚、咚、咚四個重音,也是我最拿手的。」黃瑞豐說。

會彈三弦琴的黃瑞豐,也為閩南語歌手洪榮宏、陳一郎、蔡秋鳳,寫了不少歌曲,呈現南腔北調的音樂風格。

隨著數位音樂的發展,唱片市場萎縮,從小型簽唱會到大型演唱會,成為流行音樂重要的現場。有豐富演出經驗的黃瑞豐,能在演唱會中,透過動作表達慢歌意境,因此如唱出〈再回首〉、〈驛動的心〉等令人回味歌曲的歌手姜育恆,與黃瑞豐合作了20多張專輯、200多首歌,以及70多場演唱會,兩人台上默契十足,30年情誼如故。

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律動

鼓手在整個樂團裡面,是奠定所有節奏、拍子、速度的人,黃瑞豐是第一個把節拍器帶入錄音室的鼓手,但他對節拍器卻有著「見山不是山」的看法:「有時候太齊,反而沒有生命;就好像四人抬轎,必須抓好平衡點,不太齊卻有默契,反而有溫暖、有厚度。」

他以到上海音樂學院擔任講座的經驗指出,校方要求學生必須會打蘇芮 〈一樣的月光〉,才能上台演出。而三連音的搖滾鼓音,十分考驗鼓手的功力,當時1990年代的中國沒有這類型的流行歌,一開始也少有鼓手能打好這首歌。

「對我來說,音樂就是社會學。」黃瑞豐說,音樂顯示社會的景象,20~30年前商店甚至游泳池都會放送著流行音樂,當時很難得聽到的爵士音樂,但現在連大賣場、咖啡廳都在播爵士樂,顯示音樂改變了環境,同時環境也造就了音樂。

「隨著音樂潮流的演變,打出來音樂的表情也不一樣。」縱使唱片市場逐漸萎縮,但對黃瑞豐來說:「山前面沒有路了,就越過一座山,山的前面就是一片海,海闊天空。」

不斷調整打擊起落點的黃瑞豐,在2000年以「爵士鼓獨奏藝術家」身分,成為第一位登上「國家音樂廳」舉辦個人音樂會的流行樂手。2002年起,黃瑞豐組成的「黃瑞豐 & Friends爵士樂團」,除了發行四張爵士樂專輯,悠遊於台北、台中以及兩廳院舉辦的爵士音樂節舞台,亦推動爵士音樂教育。擊鼓可巧、可輕、可重,黃瑞豐亦與交響樂團、國樂團合奏演出,不搶戲又和諧,他的節奏成為推動時代樂音前進的定拍器。

「爵士樂就是大家玩在一起。但現在對我來說,每次的演出都要有火花。」黃瑞豐正在錄製結合爵士鼓等打擊樂與弦樂的最新專輯《潮》,72歲的他仍站在一波又一波的音浪上,擊鼓而鳴,聲聲不絕。

更多照片請至《一個時代的鼓聲 鼓王黃瑞豐與台灣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