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土地公持枴巡田 祈謝豐收的農家情
2022-12-26

土地公枴

 

台灣民間信仰中,土地公掌管土地,是最基層、最接地氣的神明。春祈、秋報時節,農家做一根「土地公枴」立在田間,方便祂平穩地持枴巡田,護佑田地好收成,也展現人民崇敬土地的人情味。時至今日,土地公成為整合社區的無形力量,是台灣社會最有意義的信仰。

 

台灣民間信仰中,土地公掌管土地,是最基層、最接地氣的神明。春祈、秋報時節,農家做一根「土地公枴」立在田間,方便祂平穩地持枴巡田,護佑田地好收成,也展現人民崇敬土地的人情味。時至今日,土地公成為整合社區的無形力量,是台灣社會最有意義的信仰。

土地有神,遠古時代稱土地神為社神,現代人暱稱土地公、福德正神、后土,客家人稱伯公。祂掌管一方土地,職掌農畜生產、參與人類生死大事,與民眾最親近且業務最繁忙,是神界中神格最小的神明,也被喻為神界的「里長伯」。

中研院院士李豐楙說,過去農業社會,人類依賴土地生存,對大自然崇拜而生土地信仰,祭祀土地在春、秋二季;農曆二月二日春回大地,農民祈求豐收,是為「春祈」,中秋為秋收後,農民祭拜土地謝豐收,是為「秋報」,以往由官府祭祀,到明代中葉後,民間恢復人格神的神像祭祀,這套祭祀制度也隨移民潮移植到台灣。

春祈、秋報,感恩土地賜豐饒

社祭習俗在地方誌有記載,《台灣府志》:「二月二日慰當境土神,名曰春祈福」;《諸羅縣志》也說:「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倣秋報也。」

但台灣民間對於農曆二月二日、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分別有土地公生日,及土地公昇天、得道之說,或反之。《台灣縣志》記錄「二月二日為土地慶壽」;《福德正神真經》則記載,二月初二是加昇,封為福德正神,八月十五神壽誕。可見史料記載也有紛歧。

對此,李豐楙解釋,春祈、秋報的精神經過民間演繹與詮釋,衍變為具有「人格」的土地公生、得道之說,應是方便記憶,但仍不失為感恩土地之民俗。

民間對土地公身分的傳說很豐富,例如,稅官張福德愛民如子,百姓無力繳稅時會給予寬限期,他102歲辭世後有貧戶立牌位膜拜而致富,後被周穆王封為「土地神」。依此不難理解土地公為何又被稱為福德正神,並被塑造為手持御賜龍頭枴的長者造型。

土地公,固守一方之神

多數神明轄境無限,土地公則固守一方,李豐楙說,民眾遷徙入厝,除了祭拜祖先,就是敬拜當地的土地公,可見祭拜的土地神皆與自家有關,鮮少跨區。

台灣民間的土地公廟,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及中秋節總是熱鬧,廟方安排盛大的祭儀及豐盛祭品,還有「麵龜」、舉辦「乞龜」分福,因為民間相信,分食土地公祭品會帶來平安與福氣。廟埕前有酬神戲,信眾答謝祈願成真。農家還會製作一根「土地公枴」豎在田裡,稱為「安土地公枴」,枴夾著紙錢,稱「安土地公金」,用以奉獻土地公。

現今土地公廟多循禮制祭儀,但「安土地公金」、「安土地公枴」的儀式已少見。

嘉義縣民雄鄉雙福村保安宮及豊福宮(豊音同豐),近年在文史工作者推動下,將早期農家各別安土地公枴儀式,提升為村庄活動,傳承感恩土地的精神,《光華》團隊特地前往當地參與這項盛事。
 

村民們到田間安土地公枴。

村民們到田間安土地公枴。
 

做一根土地公枴,敬獻土地公

我們輾轉抵達雙福村豊福宮,廟埕前已有老幼婦孺話家常,未見過安土地公枴儀式的年輕一輩村民也來了,大夥兒在等耆老到來,要一起去砍竹做枴。

不待片刻,老農劉天成與王老先生騎著歐兜邁抵達,便偕雙福村長黃福元與一、二十位村民到庄內小路砍竹。

「太嫩、太老的都不要砍喔!」劉天成教村民選竹子,用手彈彈竹桿「聽聲辨竹」。他說,竹子太嫩不牢靠、太老易裂,適中才剛好,並強調:「選竹子也不馬虎。」

砍竹後眾人將之攜回廟埕,接著以鐮刀將竹子裁成約1.5公尺高度,再剖開竹子頂端,然後將兵馬紙錢、土地公金、壽金等金紙堆疊,併同三柱香夾進竹桿,最後以紅線纏繞竹子頂端,土地公枴就大功告成。

老農們接著率領村民帶著土地公枴前往田間,擺好祭品、持香向大地祝禱並感謝賜豐收,隨後眾人走向田埂,在田頭田尾將土地公枴「敲」入田間,就完成「安土地公枴」儀式。首次參與安土地公金的廖同學說,感覺人與土地蠻親近的。

金紙酬神,三柱香充當「燈火」

劉天成說,古時科技不發達,農民最憂病蟲害、蛇鼠吃農作,為求豐收,會祈求土地神到田間「到此一遊、發揮神力」,另也宣示主權,象徵有土地公看管,邪魔退散。土地公為持枴的髯鬚老人形象,因此農民做一根象徵性的枴杖供土地公辨識,也方便祂穩步巡田。古時夜間道路照明不足,三柱香充當「燈火」照路,金紙則是用來慰勞土地公一整年的辛勞。但他說,「新例不設,舊例不滅」,枴的作法循舊例,可能各縣市有別。

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楊玉君訪查發現,各地安土地公枴時間不一,北台灣多在農曆二月初二,中南部多在中秋節,也有在一期稻作收割的端午節,她認為,民俗本來就是因地制宜,是約定成俗而非法律,但皆在與農業有關的重要節慶進行,顯見是與土地有關的民俗。
 

土地公生日,村民先將祂請出神龕,再為祂換新裝。

土地公生日,村民先將祂請出神龕,再為祂換新裝。
 

土地公枴,素樸又童趣的人情味

她並說,各地土地公枴的造型、名稱或有差異,但皆指同一事。清初江南的方志就有類似插土地公枴的民俗,但稱為「祭田公」或「報田婆」,而「土地公枴」之名可能是在台灣發展而來。她認為這種為土地公準備枴杖的溫馨作法、童趣故事,具有素樸的民俗魅力,也展現台灣的人情味。

李豐楙說,土地本就是攤在陽光雨露之下,古代露天祭祀土地神,土地公廟因此沒廟門、頂多以柵欄區隔,以符合隨時親近之意,而安土地公枴的儀式,又較建廟祭祀更具敬拜土地神的原始意涵。

現代社會安土地公枴的民俗逐漸式微,楊玉君認為與農業活動被工商業取代、農田面積減縮、農業科技發達病蟲害獲得控制等有關。李豐楙說,可能是轉移至土地公祠廟,或由祠廟代勞了。

土地神轉型為財神

俗諺:「有土斯有財」,隨社會轉型,土地公也由農業社會的「農神」轉為求財的「財神」,生意人、店家於農曆每月初二、十六「做牙」祭拜,相傳是因交易後翌日感謝土地公賜生意興隆。

土地公的「財氣」也影響祂的手持物。李豐楙說,早期土地公造型較古意,多為頭戴員外帽、手持枴杖或如意,現代土地公多持元寶。他自揭借展自己收藏的土地公,展方還笑他土地公神像「都沒有拿元寶」,令他哭笑不得。

有些土地公祠廟更因各地民眾求財而成為全國知名。例如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山麓的南山福德宮,起源於先民開墾茶山,進而建廟奉祀,1996年設立108尺高的持枴土地公大神像,並因視野可俯瞰大台北盆地,也成為賞夜景的景點。

南投縣紫南宮則是開放民眾向土地公「求發財金」,信眾擲筊請示獲聖筊就可求借600元,日後還金,每年農曆年都擠滿人潮。

屏東縣車城福安宮為六層樓的宮殿建築,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土地公廟,也供民眾求發財金,現為知名的觀光景點。
 

農民依賴土地為生,自然而然地對土地產生崇敬之意,也衍生土地神的信仰。

農民依賴土地為生,自然而然地對土地產生崇敬之意,也衍生土地神的信仰。
 

桃園市舉辦專屬土地公文化節

台灣的土地公廟、福德祠遍布鄉里,家宅、商家也會供奉土地公,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就是形容土地公廟的普遍,交通大學(現為陽明交通大學)旁的福德廟還以愛喝仙草蜜聞名,可見敬拜土地公不分老少。

桃園市桃園區土地公廟密度冠全台,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七座以上,為此桃園市府還舉辦專屬土地公的「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邀各地土地公來交流、遶境。另興建土地公文化館,展出各種材質的土地公神像,甚至發行土地公專屬的報刊「土報」。

全台各地也有土地公專屬慶典,例如內湖梘頭福德祠、社子島土地公廟於元宵節舉辦「夜弄土地公」民俗活動,當晚請土地公出神龕遶境,商家及民眾則以鞭炮「炸神轎」,祈求財運旺,現已升級為觀光活動。

一方之神的時代意義

「神不在大,有意義就有意思。」李豐楙說,民眾對土地公的信仰,從早期家族性的「小區原群」演變為「社區新群」,現代新建社區的土地公廟還提供集會功能。他認為,土地公雖是最基層的神祇,但時序推移、社區改造,土地公廟至多淹沒在水泥叢林,不會隨便被剷除,是最有韌性的神明,也最能表現台灣移社會的信仰文化。

鑽研道教文化的李豐楙並笑稱:「我應該要幫土地公說句公道話,土地公在當代的意義,是祂至今仍未被時代淘汰,反而更凝聚人與土地的關係,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最有意義。」

更多照片請至《土地公持枴巡田 祈謝豐收的農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