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歲月流轉.百年相遇 典藏品與家鄉孩子的對話
2023-01-16

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百年前的東南亞藏品。

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百年前的東南亞藏品。
 

飄洋過海的孩子們,在博物館與家鄉的百年物件相遇了。這次,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東南亞的遊子搭起跨時空對話的橋梁,策展移民工參與追尋藏品歷史與文化的歷程,由他們為來自家鄉的百年文物說故事,這也是博物館實踐文化平權、尊重多元社群的最佳展現。

 

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成立於1908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館內藏品逾12萬件,專注於人類學、地質學、動物學、植物學,並關注文化多樣性,多數物件集中在20世紀的日治時期,由產官學採集、機構交流、贈送或交換而來。台灣光復後日人撤離,部分交接的南洋類藏品僅列目錄及文物名稱,並未記載藏品起源、何年獲得、誰是作者等資訊。

豐富的博物館藏品面世,有賴策展人從浩瀚的物件中找出嶄新視角。臺博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策展人袁緒文說,她出入庫房時,常對著藏品說話:「你們好漂亮呀,告訴我你們是誰呀。」期待有機會將之介紹給民眾。1990年代起,東南亞移民、移工來台,近年已突破百萬人,這些靜候百年的東南亞藏品,因此有了展出的契機。

百年東南亞藏品與故鄉人對話

大約在2014年,館方發現,每逢假日,大批移工與新住民經常聚集在北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內,卻鮮少入館參觀,了解後得知,多數移工與新住民對「博物館」只敢遠觀,不敢親近。

為此,臺博館於2015年推出「新住民服務大使專案」,招募東南亞新住民擔任博物館導覽員、提供多語導覽服務,另一方面策劃多元文化活動,例如認識東南亞移民的母國文化、教育課程等,讓移民工得以在館內盡情展現其文化特色,以落實文化平權與近用性。

辦理該專案的袁緒文說,2016年起,印尼移工所組成「Singo Barong Taiwan」表演團隊,多次在臺博館合辦的印尼國慶文化藝術活動中,演出印尼傳統的孔雀羽冠虎面獅舞劇(Reog Ponorogo,印尼語)。她發現,舞者服飾與部分館藏相似,她出示藏品照片時,想不到移工回應:「這就是我家鄉的物品、我們的文化啊。」印尼政府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Reog Ponorogo為無形文化遺產。

這個物件搭起博物館與東南亞移民工的溝通橋梁,不僅促成百年的東南亞藏品與故鄉人的對話,同時也解開在庫房靜候的東南亞克力士匕首、木質平面傀儡等典藏品的「身世之謎」。

移民工相助,踏破鐵鞋無覓處

袁緒文說著藏品與移民工社群連結的緣起,眉開眼笑地說:「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我拿物件去問移民工們,他們回饋更多,甚至期待我問更多,以及他們還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接著,館方與策展團隊著手整理東南亞藏品,理出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共通物件,其次,移民工們指認過程中追尋家鄉的文化,還促成臺博館與當地文史工作者互動、溝通。

再者,館方向新住民發出「徵件召集令」:借展創作或收藏品,最後,精選出包括克力士匕首、木質平面戲偶、蠟染、食器、甘美朗樂器,以及菲律賓國服、泰國食器、越南古籍等70餘件南洋類藏品,成就這檔文化主體在臺灣博物館的古今對話。
 

臺博館策展人袁緒文,從印尼舞者的服飾獲得啟發,策展一檔移民工與家鄉的百年藏品相遇特展。

臺博館策展人袁緒文,從印尼舞者的服飾獲得啟發,策展一檔移民工與家鄉的百年藏品相遇特展。
 

飄洋過海的克力士匕首,勾起思鄉情

觸動臺博館連結社群的克力士匕首,是印尼蘇門答臘至菲律賓南部的古代馬來民族所用的傳統武器。在印尼的傳統文化中,它遍及印尼群島,原是禦敵的武器,現在也是象徵身分的禮器、祭儀的祭器,或家族傳承物件。

印尼新住民丁安妮,透過特展紀錄片說:「我從沒想過能在台灣的博物館看到印尼的匕首被這樣完整地保存,這讓我想起家鄉,以及家鄉長輩都有一把克力士匕首的傳統。」

袁緒文還輾轉找到印尼當地收藏家為克力士匕首說故事;印尼籍Herry Saptono跨海視訊說:「鑄劍祭儀為其注入神靈,此後,就從物質面的器具,轉為具有神性的護身符。早期人手一刀,手握就會湧現自信、激發意志,如今更像是傳家寶,對當代印尼人仍是重要的文化代表。」

移民工遇見百年木質平面傀儡的感動

臺博館比對克力士匕首的同時,發現館藏的戲偶們也佩戴匕首,經詢問得知,這些戲偶出自印尼諫義里市,是身體木製、雙手皮製的木質平面傀儡(Wayang Klitik),依戲偶的「卡司群」推測,是在述說古老王國的王子迎娶公主,曲折卻有美好結局的故事。

「你們的館員給我看博物館木質平面傀儡時,我嚇一跳,因為這是我家鄉的傳統表演藝術!我是看這個表演長大的呀。我很感動,也很感謝台灣對印尼文化的保存。」來自印尼諫義里市的移工Budi說,他的鄰居就是木質平面傀儡戲的操偶師。Budi遇見家鄉的百年戲偶時甚為驚訝,還聯繫鄰居、操偶師Kondo Brodiyanto,Kondo透過視訊,向臺博館員解說戲偶演出的場合、時機及其文化禁忌。

袁緒文說,印尼木質平面傀儡戲是喜慶、結婚場合演出的戲劇,延續至今有不同的劇情故事,如同我們的歌仔戲。Kondo得知臺博館保存百年的印尼木製平面傀儡時,特地聯繫當地村長與村莊的偶戲團,將原本一場五、六小時的戲劇濃縮成一小時,並在派出所前直播演出,館方透過直播,得以欣賞一場百年的經典偶戲。

孔雀羽冠虎面獅舞劇→匕首→戲偶的連結

從孔雀羽冠虎面獅舞劇到匕首、匕首到木質平面傀儡戲偶,臺博館又從其中一尊戲偶的頭冠,發現與舞劇中一舞者的頭飾相似,經操偶師協助比對,確認這尊戲偶就是舞劇中的角色——波諾羅戈王族後裔Adhipati Klonosewandono(國王)。舞者、藏品與傳說故事的串連,令館員非常感動。

袁緒文說,東爪哇的孔雀羽冠虎面獅,與峇里島的巴龍,皆為印尼信仰文化中的重要神獸,且與常民生活緊密連結,因此,該館向在台推廣印尼語、印尼舞蹈等印尼文化的新住民林采妮,借用她用於教學的兒童版孔雀羽冠虎面獅戲服來展示,並展示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於2019年捐贈臺博館的峇里島「巴龍」(現為博物館典藏品)。而真實的孔雀羽冠虎面獅面具重達60至70公斤,是世界最大面具之一,表演者僅靠牙齒支撐。

林采妮說,在印尼,她的家族就是Reog Ponorogo的表演者,她從小耳濡目染,弟弟更是孔雀羽冠虎面獅的舞者,但這項表演「在自己家鄉不覺稀罕,來到台灣看不到之後,卻更覺珍貴」。她說,從家鄉帶來的劇服展示在博物館讓很多人看到、了解,意義大不同。
 

臺博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邀在台移民工參與追尋藏品的歷史與身世。

臺博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邀在台移民工參與追尋藏品的歷史與身世。
 

菲律賓遊子,他鄉遇見國服

展場也展出百年前鳳梨纖維絲製成的菲律賓國服(Barong Tagalog)。臺博館說,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時,以Barong Tagalog(意指菲律賓人衣服)服飾為殖民者與當地人的區分,質料以當地特有鳳梨葉或香蕉莖葉的纖維編織而成,其上繡有花紋裝飾,男士樣式為無口袋的襯衫,女士樣式為圓領或方領的短袖連身裙,兩袖高挺,宛如蝴蝶展翅,故亦稱「蝴蝶服」。

此款服飾在1950年代成為正式的服裝,1975年由前菲律賓總統馬可仕指定為國服,常見於菲國人出席正式場合、婚禮及男士的日常工作時。

在台的菲籍沙畫家、也是服裝設計師的馬力歐,還設計三套現代版的菲國禮服與之相輝映。

馬力歐說,見到館藏的國服時很吃驚,物件的鳳梨纖維質地仍保存良好,感覺好像回到過去的時代。由於現在的鳳梨纖維價格高昂且不易取得,因此,他的創作以化學纖維取代,款式則保留國服的繡花元素,男裝還別上歷任菲國總統的胸章,女裝則有大圓領、大花。他說,當觀眾讚嘆國服之美,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深以自己是菲國人為榮。

移民工遇家鄉藏品,互放光芒

「東南亞的移民跟移工來到台灣之後,藏品終於有機會跟一百年後家鄉的孩子們對話。」袁緒文說,東南亞文物研究是近年世界博物館研究的顯學之一,博物館雖可透過彙整文獻與爬梳史料來策展,然而,「這些南洋類藏品的文化主體——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及移工就在台灣,何不讓文化主體為藏品說故事?」因此,此項特展,「就是將與東南亞移民工一起追尋博物館典藏品身世的過程展示出來。」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玟伶說,2022年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大會,確立了「近用性、包容、多樣性、社群參與」的博物館新定義。她認為,移民工社群熱烈參與展出,為物件注入更豐富的情感與新意,這種以「藏品和社群連結」為策展核心,應是館方與移民工長期培養出的默契及信賴,很符合現今博物館推動與社群共同參與的運作模式。

林玟伶並說,過去博物館的展覽方式,多以策展人的思惟為中心,臺博館能邀請東南亞社群參與,賦予他們從母國文化的視角,訴說藏品的故事,這種尊重社群文化的作法,值得肯定。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展示至2023年6月18日,民眾可到博物館與「藏品們」進行一場相互認識的對話旅程。

更多照片請至《歲月流轉.百年相遇 典藏品與家鄉孩子的對話

相關連結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