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致敬台灣的母親之河 濁水溪的依戀
2023-09-25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局長李友平,主理濁水溪流域。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局長李友平,主理濁水溪流域。
 

尼羅河雖然年年氾濫,卻是古埃及文明的搖籃。

在台灣,哪一條河流會氾濫,還可以造就農業文明?看盡台灣從農業走向工業的時代變遷,那麼第一長河——濁水溪,無疑就是這條農、工業雙棲的泱泱大河。

 

盛夏的清早,我們驅車從彰化二水鄉駛向彰雲大橋,來到雲林林內鄉,探訪濁水溪文化;這兩鄉相隔的河岸,是濁水溪河面最窄處。從橋上一探濁水溪河道,碎石堆中有枯黃雜草及幾叢青嫩綠草。此時也是一期稻作收割之時,路旁部分農地注滿濁水溪水,田水映襯著黑色的底泥,顯得亮黑耀眼。

三百年前,施琅的族侄施世榜從鳳山來到彰化開墾,興築八堡圳(古稱施厝圳),1719年完工,這是台灣最古老的大型水圳,圳頭引濁水溪水灌溉北彰化廣袤農田,台灣農業的生命力於焉展開。

「當時濁水溪灌溉了阡陌良田,除了養活台灣子民,米糧還可以從鹿港出口到中國大陸,為台灣賺進外匯。」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局長李友平對於濁水溪水既崇敬又自豪。

八堡圳之後,黃仕卿建八堡二圳(原稱十五庄圳)灌溉中彰化,日治時期官修灌溉彰化溪州鄉的私設莿仔埤圳,1924年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在濁水溪南岸興建的「濁幹線」潤澤雲林農田,皆引自濁水溪水。
 

80歲的曾吉永,年輕時曾以竹編石笱為業。

80歲的曾吉永,年輕時曾以竹編石笱為業。
 

濁水膏土,創生台灣的肥沃「月灣」

濁水溪發源於3,200公尺的合歡山南麓「佐久間鞍部」,全長186公里,流經台灣中部彰、投、雲、嘉四縣市,在彰、雲縣界出海。其不僅水源豐沛,水質還挾雜著富含黏性的有機土壤。

李友平說,濁水溪流域的年均雨量2,500公釐,流域面積廣達3,156.7平方公頃,一年可帶來75億立方公尺的豐沛水資源(約4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由於中上游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因此溪水含沙量高而混濁。

「是黃河的水濁,還是濁水溪的水比較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張素玢,傾20年心血研究濁水溪,寫下《濁水溪三百年》一書。她說,濁水溪含沙量,曾是世界「發源地在3,000公尺以上」的河川中,單位面積的輸砂量最高。

濁水溪自二水的鼻子頭隘口扇頂向外形成沖積扇,從扇頂到扇邊達40公里,是台灣最大的沖積扇平原。這處肥沃之地,造就了台灣糧倉,最重要的原因還有來自濁水膏土。

「黑土之黑來自植物死亡後殘留在岩泥中形成的有機碳,常見於農業發達的區域,它提供農作生長必需的氮磷鉀等三要素,宛如上天恩賜的天然肥料。」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袁彼得說。

中台灣豐饒物產

豐沛的濁水溪水與黑泥,滋養出聞名全台的香Q濁水米與豐饒物產,使得彰化平原素有「台灣穀倉」之稱,彰雲及嘉南平原更有「台灣糧倉」之譽,早期,彰雲地區還有不少農友育水稻苗販售至外縣市。占地利之便的雲林西螺果菜批發市場,交易量占全台灣的三分之一,是全台最大的產地蔬果批發交易市場。此外,溪底礫石所製的螺溪硯也遠近馳名。

濁水溪除有豐富的地表水,還蘊藏豐沛潔淨的地下水,養活位在「風頭水尾」沿岸漁塭池的魚蝦貝類,「這是因為寒流來襲時,漁民抽取溫暖的地下水,注入漁塭調節水溫。」不過,李友平說,這豐滿的地下水,從扇頂入滲入到地下水流扇尾,至少得花20年,更應珍惜。
 

雲林林內鄉的烏塗社區舉辦搶水節,參賽者扛石笱在黑泥田裡賽跑,感受先民在滾滾的溪水與水搏鬥的驚險。

雲林林內鄉的烏塗社區舉辦搶水節,參賽者扛石笱在黑泥田裡賽跑,感受先民在滾滾的溪水與水搏鬥的驚險。
 

脾氣粗暴的濁水溪

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濁水溪可以施予豐饒物產,但氾濫成災則是居民的夢魘。

「台灣河川的特性是坡陡流急,濁水溪更是。」李友平說,一滴水從合歡山麓沿濁水溪流出海,平時需兩、三天,颱風天時奔騰入海只要九小時。

早期水利工程不發達,濁水溪流域的居民以「石笱」(或稱籠仔篙)導水。這是利用籐紮竹片,編成三角形狀的「笱」,再將之扛到河道,置入石頭,石間空隙填入稻草,目的在於利用石笱來引水、灌溉、排水。

現年80歲的曾吉永,19歲時以製作石笱為業。他在林內烏塗社區舉辦「搶水節」前夕趕製石笱時聊起,以往製作石笱、搬石頭、在溪水中放石笱,皆是一種行業,還可養活一家人,「若溪水暴漲,還會在溪底過眠(被困在溪埔中)。」

吃濁水米長大的張素玢,形容濁水溪「是一條脾氣很粗暴的河川。」她說,濁水溪因泥沙淤積多次改道,又以1898年戊戌水災最嚴重,溪水淹沒良田聚落,村民流離失所,台灣總督府因而興建護岸堤防工程,才將濁水溪導入現今河道。

而濁水溪沿岸尚未修築護岸前,下游居民還使用「辟邪物」壓制水患,例如溪州石(石荅)、西螺泰山石敢當,泰字還少了「、」,以祈求洪水少一點;濁水溪下游的村莊,還有在農曆七月普度「拜溪王」的習俗,顯示居民敬畏濁水溪。

「農業之母」&「工業之母」

擁有豐沛的水量,水位落差極大,日治時期總督府就相中濁水溪水用做水力發電,奠定台灣工業化的基礎。「濁水溪也成了台灣的工業之母。」張素玢說。

水利署表示,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不僅是台灣土木工程的榮耀,當時也是東亞最大水力發電廠。

台電統計濁水溪沿岸至少各有六座水壩與電廠,發電容量最高曾占台電總發電量15%,但泥沙清淤量始終追不上淤積量,目前電廠仍在運作,但發電量約僅占總量的2%。

隨著農、工業及民生用水需求漸增,1990年代政府為了增供用水、減少彰雲沿海農漁民抽取地下水,並解決雲林麥寮台塑六輕工業用水,採分配水源的作法,在濁水溪中游的集集鎮林尾隘口興建集集攔河堰,其兩端分設取水口匯入林內分水工八角池,再透過濁水溪沿岸的五條聯絡渠道,將水分配輸送到灌溉水圳;六輕用水,就在八角池建一條專管輸水。

2010年,政府再規劃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自彰化第二大農田灌溉系統的莿仔埤圳攔水,做為工業用水,引發農民怒吼,案經九年才通過環評。

「台灣河川利用之極致,莫過於濁水溪。」張素玢說,從農業之河到工業之河,濁水溪始終與台灣社會緊密連結。

過往,濁水溪也是政黨勢力的分野,甚至有濁水溪變清澈,政權就更迭的傳說。但從科學角度,濁水溪變清澈,主要是雨量少、逕流量小,河床泥砂未受擾動、甚至沉澱之故,水質自然清澈。

濁水溪流域也催生文史作家張素玢、吳晟、拓拔斯‧塔瑪匹瑪(筆名:田雅各)等人,從關懷角度喚起用水省思,使得濁水溪也成為孕育文學的搖籃。
 

濁水溪豐沛的溪水與黑泥,滋養出聞名全台的濁水溪米與豐饒物產。

濁水溪豐沛的溪水與黑泥,滋養出聞名全台的濁水溪米與豐饒物產。
 

大河水圳之祭典

世界最長的尼羅河,年年氾濫成災,留下的沃土成就了世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埃及在每年8月15日至月底舉辦「氾濫節」,感謝尼羅河帶來沃土與甘露。

在台灣,濁水溪的水資源與黑泥,澆灌了台灣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人民也以各種形式感念它。

1995年文建會(現為文化部)在彰化「林先生廟」及八堡圳舉辦「跑引水」活動,以古禮呈現水圳通水時的「圳頭祭」、「跑水祭」等儀式,傳揚先民開鑿八堡圳的精神。現在政府固定在每年11月第一個周末、秋收冬藏之際舉辦二水國際跑水節活動,近年擴大到路跑,讓參賽選手跑進八堡圳路,一同領略台灣人「食果子拜樹頭」的美德。這特有的水圳路跑,還吸引不少國際人士參加。

跑水節主場地之一的林先生廟,來由是八堡圳開鑿初期,施世榜等人引水入圳屢屢失敗,相傳是一名老翁提供水利圖說,教作石笱導水及圍堵,才成功引水入圳灌溉。事成後老翁不告而別,後人在兩棵樹下發現老翁常穿的草鞋,因而以「林先生」稱之,並在二水八堡圳旁興建林先生廟以茲紀念,廟中還供奉施世榜及黃仕卿祿位,讓後人緬懷三百年前先民篳路藍縷,開墾拓荒的歷史與文化內涵。

「跑引水」的民俗,據說是在大圳築成後通水時,舉行「通水祭」祭拜河神;儀式中身著簑衣的引水人,在圳道中手捧牲禮置於頭頂,水圳通水時往前奔跑,引水人往往因水流湍急而犧牲。如今水利工程發達已無需跑引水,但跑水節活動仍保留此頌揚飲水思源的精神。目前八堡圳及林先生廟,由彰化用水管制中心統籌管理。

親近濁水溪

濁水溪畔的居民也以各自的方式,追尋與濁水溪的連結。例如二水源泉社區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賴昭旭,偕耆老尋回製作石笱方法,他還推出「石笱復興計畫」,將之發展為在地的特色文創商品,並交由長者製作,重燃社區生機。賴昭旭還在自家黑泥田舉辦拔河體驗,讓民眾感受「黏人」(意謂捨不得離開)的濁水膏土。

一水之隔的林內,早年與二水居民互搶濁水溪水,現今的烏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建安,於2016年起在「教芋部」(處所名)舉辦「搶水節」,民眾在田裡扛石笱賽跑,遙想先民與洶湧溪水搏鬥的險境,順道品嚐引濁水溪水灌溉、近年名聲直追大甲芋的林內芋頭。溪州也舉辦黑泥季,邀民眾在黑泥田打滾,親近大地之母。

以往枯水期,濁水溪畔塵土飛揚,居民常「吃飯攪沙」,近年第四河川局在河川區域內種植牧草、防洪林等,達到「揚塵零」的目標,現在不用飽受「風飛沙」之苦,沿海還可以曬烏魚子。四河局也在部分區域補注地下水,解決地層下陷危機。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則是開發濁水溪畔的農村風土人文,規劃20條濁水溪流域的河川小旅行,邀遊客遊歷特色農村,充實友善鄉土意識。

落日餘暉,我們佇立在橫跨溪州與西螺、曾是「遠東第一大橋」的西螺大橋,在寬廣的橋面眺望濁水溪,河床有復育的防風林帶,浚挖的草澤,以及涓涓細流的溪水,泱泱大河的濁水溪舊景不在,耳邊有颯颯海風低訴輕吟……。如今我們以科技最大化水資源利用,但可曾真正認識自己的母親之河?

更多照片請至《致敬台灣的母親之河 濁水溪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