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經發局去年10月起推動商圈店家優化及輔導培育計畫,遴選東協廣場、繼光街商圈、電子街商圈、自由路商圈等周邊8家在地及異國店家進行空間改造;另也輔導優化20家商圈店家,包括整體行銷建議、粉絲團經營等,提升業績與客源回流,積極打造店家嶄新形象,盼振興當地商圈發展。
台中市政府經發局去年10月起推動商圈店家優化及輔導培育計畫,遴選東協廣場、繼光街商圈、電子街商圈、自由路商圈等周邊8家在地及異國店家進行空間改造;另也輔導優化20家商圈店家,包括整體行銷建議、粉絲團經營等,提升業績與客源回流,積極打造店家嶄新形象,盼振興當地商圈發展。
新住民來到臺灣後,由於語言文化的差異,除本身生活適應的挑戰,其子女在教育學習方面也需要更多關懷與支持。教育部國教署為輔導新住民子女強化職場競爭力,近年大力推動「新住民子女職業技能精進計畫」,鼓勵學校結合區域就業市場需求,辦理特定技能訓練課程,像是在地織襪產業、結合農特產的中西餐點技術等,引導學生追求理想的職涯目標。
感受異國風情不用到國外,中央廣場今(20)日活動熱鬧滾滾,不但有來自印尼、越南、泰國及菲律賓等移工們的表演節目,還有美食、闖關及手作體驗活動;同時為了讓留在「嘉」感受中秋節氛圍的移工,也能體會有別於自己國家的文化,今日現場還舉辦剝柚子大賽,及手寫台灣風景明信片等活動,讓參與中秋聯歡的移工及民眾們拉近彼此的距離。
臺北市長柯文哲20日出席「臺北市多元文化活動-菲律賓面具嘉年華」活動,與現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和移工朋友一起戴上微笑面具踩街遊行。柯文哲說,根據勞動部及內政部統計,現在全臺灣外籍配偶逾56萬餘人,臺北市占11.23%,大約臺北就有6萬5千位外籍配偶;而全國移工總人數約有70萬人,臺北市則占6.51%,大約有4萬多人,這兩個數字相加大約有10萬人,這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近年來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移入台中東區居住生活,東區公所為讓新住民朋友一解思鄉之情,也讓我國民眾進一步認識東南亞國家潑水節傳統文化,今(20)日在旱溪夜市舉辦109年東區潑水節活動,由市議員羅廷瑋擔任活動主持人,市府民政局長吳世瑋受邀出席,與市民朋友一同潑水祈福。
台南菜單無國界!為推動國際觀光,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自106年開始推動雙語友善菜單計畫,目前已有769間餐飲店家加入,反應熱烈,大獲好評;今年將加碼推出多國語言菜單,預計招募50間台南餐飲類業者加入響應,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1)日親自主持「台南市多國語言菜單優化活動記者會」,強調除了原有的英語,將新增日語、韓語、泰語、越語的菜單翻譯選項,期望透過多國語言菜單的發行,讓外籍觀光客來台南享用美食更方便,業者也能減少因語言溝通不良而錯失生意的機會,繼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台中市家庭類移工截至目前已達2萬5,000多人,市府勞工局主動因應雇主及移工的需求,貼心製作「輪椅篇」及「擺位篇」兩部家庭照顧中最常使用的照顧技巧影片,提供中文、英文、印尼文、越南文及泰文等5國語言版本,讓移工可隨時隨地線上觀看學習。
穿戴繽紛彩繪的面具、華麗誇張的服裝,109年9月20日(星期日)下午3點~5點,菲律賓面具嘉年華將從聖多福天主堂前開始熱鬧踩街,沿著充滿異國特色的菲律賓街區,經過美食及百貨天堂晴光市場,到達充滿童趣的晴光公園,邀請市民朋友跟著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和移工朋友,一起戴上微笑面具,感受菲律賓面具嘉年華的熱情活力!
蒙古人一定會騎馬、住蒙古包嗎?你吃過很像可麗餅的俄羅斯布林餅嗎?為拉近市民與新住民的距離,減少彼此的想像與偏見,社會局鳳山「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自9月13日(日)起,規劃推出6堂「餐桌上的飲食」系列課程,特邀請來自越南、俄羅斯、印尼、柬埔寨、尼泊爾與中國內蒙古等國家的新住民,來與市民分享「越式美味炸春捲」、「傳統俄羅斯布林餅」、「羊肉汆麵」…等家鄉料理與文化,透過料理來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生活故事。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於今年度辦理「東南亞故事派對」一系列活動,繼5月印尼開齋留言祝福活動及7月的菲律賓街區小旅行之後,將於8月30日(星期日)舉辦「越南輕食假日廚房與服裝體驗」,邀請越南朋友與民眾體驗越南傳統服飾,分享如何做出道地的越式咖啡,攜手打造假日的異國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