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將於7月5日至7月6日為期兩天,在檳城國際會展中心(Setia SPICEArena)舉辦的2019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以原住民族當代流行歌手設置形象館,邀請11位原住民族金曲音樂人,透過歌謠與流行音樂的跨域交流,展出多媒體影音作品,向當地民眾分享臺灣的原住民族流行影音文化,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底蘊及熱情。
原民會將於7月5日至7月6日為期兩天,在檳城國際會展中心(Setia SPICEArena)舉辦的2019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以原住民族當代流行歌手設置形象館,邀請11位原住民族金曲音樂人,透過歌謠與流行音樂的跨域交流,展出多媒體影音作品,向當地民眾分享臺灣的原住民族流行影音文化,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底蘊及熱情。
教育部為使東南亞海外臺灣學校學生對臺灣自然及人文有更深刻認識,增進對臺灣文化的瞭解,進而喜歡這片土地,認同臺灣、支持臺灣,特於本(108)年7月3日至7日於高雄市及屏東市舉辦為期5天4夜的「108年海外臺灣學校學生暑期返臺文化營」,共有100位來自東南亞海外臺灣學校學生參加。
為將台灣工藝作品推上國際舞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NTCRI)今年特別嚴選20家廠商35件頂級工藝作品,從今天(4日)起至8月31日於曼谷河城藝術古董中心展出,類別涵蓋金工、藍染、木藝、漆藝、陶藝、石雕等,豐富多元。9月2日至10月31日將移至駐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三樓高科技展示中心展出。
文化部與馬來西的大學合作的台灣文化光點計畫,日前透過研討會的方式,讓馬來西亞民眾認識與欣賞台灣文化,並透過虛擬影像遊戲呈現馬來西亞瀕臨消失的文化傳統。
為擴大馬來西亞與臺灣華語教育的相互交流,並增進馬來西亞官員對我國華語教學、特殊及技職教育的瞭解,教育部首次邀請13位馬來西亞吉隆坡教育廳官員來臺進行為期1週的華語密集課程與文化、教育互動交流,並於108年7月1日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行開訓典禮,出席人員包括吉隆坡教育廳處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楊志強副校長及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黃薳玉教育副參事等,典禮簡單而隆重。
農委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於本(7)月1日至5日在臺灣舉辦「農企業青年創新研習會」,計有斐濟、印度、印尼、伊朗、尼泊爾、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及我國等12個國家代表,其中包括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PAARI)推薦的7個會員國學員,共30位亞太地區政府官員及專家學者與會,針對亞太各國青年經營農企業需要具備的創新理念,以及如何結合數位科技與先進農業技術,以提升農企業價值與收益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經驗交流。
由教育部及「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共同主辦「2019臺灣東協南亞國際事務主管交流會議」,於本(108)年6月27日於義守大學舉行,計有國內35所大學校院負責國際事務主管人員約90人與會。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加拿大、日本、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具代表性的專家擔任主講人,並與各校與會代表進行經驗交流與意見分享。
為提高臺灣農產食品在穆斯林市場的能見度與接受度,農委會委託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執行「臺灣農水產品(含加工品)在穆斯林市場之商機調查暨推動計畫」,於今(108)年6月28日至7月12日與馬來西亞伊勢丹百貨(Isetan)合辦「2019臺灣好味道」活動,在伊勢丹百貨旗下KL Isetan KLCC及Lot 10等兩家分店同步登場,來自臺灣的48個農產食品供應商提供為馬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具有清真認證的農產食品,無論是風味或品質都受到熱烈歡迎;商研院在會後也與日商伊勢丹(ISETAN of JAPAN)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未來將由商研院協助臺灣品牌供應商及製造商,與伊勢丹進行選品媒合及跨國合作交流,擴大我國農產食品外銷馬來西亞商機。
108年越南華文教師研習會於6月24日至28日於胡志明市順利辦理完竣,計有78位華文教師參加研習。
台灣「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27日晚間在雅加達演出,吸引千餘人觀賞,日前並與印尼「縮影公園」的傳統舞蹈教師交流,增進台、印人民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