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溫州大餛飩,在溫州找不到。台灣的川味紅燒牛肉麵,在四川也找不到。台灣有蒙古烤肉,但蒙古沒有這樣的烤肉。台灣的川菜餐廳有五更腸旺,但四川並沒有這道菜。台灣的泰國餐廳有月亮蝦餅,但泰國也沒有這道菜。」
歷史作家曹銘宗,在其書《吃的台灣史》中,羅列多種頗具外地色彩的台灣菜餚。這些身世曲折的菜餚,是貨真價實的「台灣製造」,卻因為菜式奇特,又常冠上外地名稱,使得不少人以為是外傳而來。
你是否也曾經以為,這些「台灣菜」是「異國料理」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台灣的溫州大餛飩,在溫州找不到。台灣的川味紅燒牛肉麵,在四川也找不到。台灣有蒙古烤肉,但蒙古沒有這樣的烤肉。台灣的川菜餐廳有五更腸旺,但四川並沒有這道菜。台灣的泰國餐廳有月亮蝦餅,但泰國也沒有這道菜。」
歷史作家曹銘宗,在其書《吃的台灣史》中,羅列多種頗具外地色彩的台灣菜餚。這些身世曲折的菜餚,是貨真價實的「台灣製造」,卻因為菜式奇特,又常冠上外地名稱,使得不少人以為是外傳而來。
你是否也曾經以為,這些「台灣菜」是「異國料理」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保存各家名匠精妙手藝,乘載戲班齣齣好戲,也是為居民信仰與聯絡的中心地帶,廟埕與百年歲月下人們的攘來熙往,共寫一段跨世代回憶。
「你們覺得合適嗎?」負責媒合中日友誼步道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關切地問著雙方。
「太美了!」走過宮城偶來步道的觀光署、新北市政府等單位的官員異口同聲地說。
「太親切了。」日本宮城縣議員們發現,淡蘭古道上可以遠眺「龜山島」,而宮城縣也有一座「龜島」。
神轎,信眾們虔誠奉獻,藝匠傾力構築之作,彰顯神明的威儀。
神明出巡途中,神、神轎、扛轎人以及追隨者,四方交會,共譜宗教旅程中動人篇章。
距台北至少半日車程的墾丁,地標性的大尖山昂然屹立,沿途可見淨是蒼鬱蓬勃的綠意,崎嶇嶙峋的礁岩以及沙灘鑲嵌在海岸線上,遠方是隨著地平線舒卷展開的大海,溫潤且生機的風景,喚起人內心難言的萌動。
是以,墾丁,總是有人。無論是燠熱的夏季或者爽涼的秋冬,為了獨特的地景與豐沛的生態,人們情願不遠千里。回首往昔,說來,這一份冥冥裡的嚮往,與千年前的人類在此長期落腳的理由,並無不同。
每年三、四月的「迎(迓)媽祖」,是台灣最熱鬧的民俗節慶。八天七夜、九天八夜,人們跟著台灣「第一女神」—— 媽祖徒步進香;走在香路上,是人與神、人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時刻,也是體現人們無私奉獻與相互扶持的好時光。
台灣版的「朝聖之路」,300、400公里的進香路,無論還願、祈願或體驗,苦行過後,你將能感受邁出的每一個步伐,皆蘊含了療癒心靈的感動密碼。
去(2023)年在菲律賓開幕的台灣技術團示範農場,用「台灣經驗」改善在地小農生活;菲律賓家扶中心剛落腳在馬尼拉就遇上疫情,仍堅守不退,扶助菲國人民打造「韌性社區」;還有深耕在地將近30年的慈濟菲律賓分會,醫治了無數菲國人民的身心。
人對於甜味的喜好,是本能;甜點,有著讓人重溫某些甜美時刻的魔力。近年,偶有南洋風的甜點在百貨、市集上快閃一現,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這是味覺版圖的新領域,但對許多初代移民來說,是鄉愁的寄寓。
每年秋冬,當東北季風吹起,一波波冷氣團來襲,全台各地的紫斑蝶悄悄地在島內遷徙,數十萬隻的紫斑蝶聚集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山谷度冬,形成紫蝶幽谷。當天氣漸暖,紫斑蝶們再次動身,啟程北返,每分鐘數以萬隻的蝴蝶通過國道,壯觀的景象令人驚嘆!就讓我們一同追逐那迷人的紫色身影,感受生命的喜悅。
切開大餅,喜孜孜地一口咬下,這才發現紅豆餡裡夾著肉鬆和麻糬,腦裡的味覺畛域頓時展開一場激烈爭辯,究竟鹹與甜是可以共存於糕餅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