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不是漫畫迷,造訪北、中、南的台灣漫畫基地、台中漫畫博物館、台南浮生圖像所,你會更認識台灣,對台灣感到驚豔。
不管你是不是漫畫迷,造訪北、中、南的台灣漫畫基地、台中漫畫博物館、台南浮生圖像所,你會更認識台灣,對台灣感到驚豔。
2022年,《台灣光華》曾經報導台灣漫畫市場動態,彼時,面對發軔於2010年的台灣漫畫的「第三波黃金期」,業界多抱持觀望,「第三波黃金時代,是否真的就要來到?」彼時的提問,此時可以篤定回答:是的!
在近年政府投入的「漫畫創作及出版行銷獎勵要點」(簡稱漫輔金)催化之下,至今孵化超過700本以上的台灣漫畫作品問市。下一階段,讓人殷殷盼問的是:台灣漫畫,是什麼模樣?
科技當道,「運動即國力」絕非口號。競技場上球員們比技戰術,各國也在較量科技力。
選手訓練、裁判判決、智慧場館……運動導入科技正風起雲湧。台灣處於世界科技產業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產官學界如何運用科技優勢,助選手登上奧運頒獎台?
台灣,在新月評等與萬事達卡的「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評比中屢屢名列前茅,清真認證的餐飲、穆斯林友善的旅宿、景點、醫療院所持續增加,穆斯林旅台的飲食起居更方便。現在「完美清真」認證的台灣商品也前進伊斯蘭國家,展現台灣友善與美味的魅力。
沒在台南彎曲巷弄裡迷過路,別說你來過台南,不是直腸子的一路貫穿,總是七拐八彎地藏著意外之趣。何以台南有這麼多的小路?《行走的台南史》作者蘇峯楠告訴我們,「台南其實不是一個人造規劃而成的城市,是自然發展形成的。我們說的小巷道,都是街道的一部份,在過去的生活空間裡,大家都用走路的,那是屬於行人的尺度。」
回顧近百年來,杜聰明、李振源和張傳炯等多位科學家的努力,讓台灣蛇毒研究躍上世界版圖,打造出基礎科學界的典範。如今這顆茁壯的科學大樹,由後人承接,不僅創建出符合PIC/S GMP高規格的抗蛇毒血清製造廠,更蓄勢待發,為挽救全球每年約200萬毒蛇咬傷病患盡一份心力。
用兩天的時間造訪台南400(1624年荷蘭人抵安平,台灣走向世界的起點)的建築,第一天穿梭在明朝、清朝的歷史路徑,第二天置身在日治與現代風格的建築裡,宛如穿越時空,對400年的歷史縱深與文化氣度,有了更清晰的輪廓。
「拳擊與家人是我的生命。」奧運輕中量級拳擊選手賴主恩如此說。
「老一輩常說,拳擊是攻擊的藝術,出拳要如蜂刺,穩定如大象,移動如蝴蝶,速度如豹,腰擺如蛇,備戰奧運的賴主恩就能做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拳擊教練羅尚策如此說。
台灣全台各地都有成功路,還有名之為「成功」的各級學府。尤其在台南,有「成功」的國中、小,甚至還有以其為名的大學。
難道是台南人,特別堅信「一定愛成功」?
非也。此「成功」(鄭成功),非彼「成功」(succeed)。
台南無所不在的「成功」,除了為紀念以此地作為統治中心的鄭氏政權。然,時常為人忽略的是,當時促使鄭成功來台,最後卻為鄭家軍所驅逐的荷蘭人。
這段歷史的主要舞台,就發生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
鳳凰木、阿勒勃開花的季節,我們走入「成功」大學,聽學者重現這段大時代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