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報導
創新米食傳統滋味 鬆糕、狀元糕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創新米食傳統滋味 鬆糕、狀元糕 圖片

創新米食傳統滋味 鬆糕、狀元糕

飄散著蒸氣的小攤位,為空氣染上一絲米香,賣得是一個個身著樸素外衣的純白米糕,在這片小小舞台上,展現出米食的美麗與珍貴,還有稻米經歷時光打磨後,所展現的無限可能。

油然而生的美味 台灣苦茶油的華麗轉身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油然而生的美味 台灣苦茶油的華麗轉身 圖片

油然而生的美味 台灣苦茶油的華麗轉身

「我們希望苦茶油有一天能夠成為台灣的國油。每當有外國朋友來,就送他們這瓶油作為到訪台灣的禮物;台灣油茶籽,成為代表台灣的農產品。」台灣籽苦茶油小島大果創辦人之一陳生慶如此說。

甜蜜的回甘 古早味飲料──冬瓜茶、菊花茶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甜蜜的回甘 古早味飲料──冬瓜茶、菊花茶 圖片

甜蜜的回甘 古早味飲料──冬瓜茶、菊花茶

台灣的手搖飲揚名國際,珍珠奶茶更是來台必嚐,然而飲料不只解渴,更能補身、滋養,撫慰心靈。台灣人對飲料的依賴,早在手搖飲風靡前就已存在,古早味的飲料,如冬瓜茶、菊花茶等,至今仍深受喜愛,甚至成了手搖飲店的熱銷產品。
一同來探究台灣的飲料文化,以及守護傳統飲料的職人精神。

森林島嶼的療癒魔法 阿里山的檜意森活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森林島嶼的療癒魔法 阿里山的檜意森活 圖片

森林島嶼的療癒魔法 阿里山的檜意森活

台灣是座森林島嶼,逾六成國土面積為森林所覆蓋,3.6萬平方公里有268座逾3千公尺高山,密度之高世界少有。
高山與森林裡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尤其是阿里山,擁有全球珍稀的紅檜巨木森林,這次不走馬看花,而是跟著森林引導員、森林療癒師,以沉浸式體驗山林,讓這片大自然療癒你的身心靈。

你家潤餅包什麼? 花生糖、皇帝豆、豆菜麵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你家潤餅包什麼? 花生糖、皇帝豆、豆菜麵 圖片

你家潤餅包什麼? 花生糖、皇帝豆、豆菜麵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唐‧杜甫,〈立春〉)
「一捲潤餅就像沒有文字的族譜,記錄了你身世的密碼,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不用問算命仙,咬一口潤餅就知道了。」
台菜作家陳靜宜在《喔!臺味原是如此》一書中如此說道。

台菲「原」聲對話 走向世界的夥伴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台菲「原」聲對話 走向世界的夥伴 圖片

台菲「原」聲對話 走向世界的夥伴

台灣與菲律賓之間,「菲」比尋常的緣分,還可遠溯至南島語族遷徙的時期。過往的考古證據,提出台灣是南島語族發源地的論點,學者研究其遷徙路徑是從台灣出走,先遷往菲律賓群島,再往南到婆羅州一帶,隨後一分為二,分別往東邊的太平洋和西邊的印度洋。

獨立書店的文化風景 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獨立書店的文化風景 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 圖片

獨立書店的文化風景 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

不約而同在2022年書店掀起歇業潮時開店的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創辦人皆是出版人,也都懷抱著「閱讀就是力量」的信仰,並透過開書店實踐夢想。
郭怡美書店認為書店是為了閱讀與社區而存在;底加書店認為書店是一種社會學的實踐。兩家獨立書店逆勢的存在,描繪了台灣迷人的閱讀風景。

用工藝說「布」落故事 泰雅、魯凱族的織繡復振路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用工藝說「布」落故事 泰雅、魯凱族的織繡復振路 圖片

用工藝說「布」落故事 泰雅、魯凱族的織繡復振路

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多以性別建構社會分工,男獵女織是最常見的型態,隨著時代演進,性別不再是牢不可破的禁忌;習藝編織不分男女,讓族群的珍貴技藝得以流傳。

把台灣帶往更遠的地方 閱讀,是我們最短的距離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把台灣帶往更遠的地方 閱讀,是我們最短的距離 圖片

把台灣帶往更遠的地方 閱讀,是我們最短的距離

台灣是華文世界的出版重鎮,更是出版量高居全世界第二的國家,而在眾多出版品當中,有1/4為翻譯作品,足見台灣讀者對於外來文化的開放態度。而從另一面來看,台灣的出版品,又有多少可以突破同溫層,被帶到更遠的地方?疫情期間,台灣在國際社會漸次引起關注,連帶地,國際書市也捲起一陣台灣熱潮。

聽,海龜的故事 台灣海保救援網與海龜收容中心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聽,海龜的故事 台灣海保救援網與海龜收容中心 圖片

聽,海龜的故事 台灣海保救援網與海龜收容中心

合適的海水溫度、豐富珊瑚礁資源,使得台灣周邊海域成為全球七種海龜中,綠蠵龜、玳瑁、欖蠵龜、赤蠵龜和革龜洄游與覓食的重要場域,也是綠蠵龜主要繁殖地,也讓台灣成為全球海龜保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