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報導
神木之島 高大上的參天神木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神木之島 高大上的參天神木 圖片

神木之島 高大上的參天神木

「原來我們一直和這些古老美好的大樹,生活在同一座島嶼上。」
「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主持人徐嘉君說。

智慧製造.綠色產業 台灣工具機產業優勢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智慧製造.綠色產業 台灣工具機產業優勢 圖片

智慧製造.綠色產業 台灣工具機產業優勢

2023年全球首發國際性工具機大展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台灣端出了自動化、智慧化、零碳化等解決方案,展現工具機優化創新的趨勢。
目前台灣的製鞋機械出口全球排名第二、工具機與塑橡膠機械出口全球排名第五、紡織機械與半導體設備出口全球第六名。作為世界知名的精密機械製造國家,「台灣出品不只是性價比高、24小時on call服務好,而是能夠與客戶一起解決現在與未來會面對的問題,實現下一代的產品。」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點出2023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共通的亮點。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 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 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 圖片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 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

台灣人以米為主食,早在17世紀就有吃粥的飲食型態。尤其早餐和宵夜,吃碗清粥配幾道小菜,更是暖胃的首選。而隨著時代變化,清粥小菜從常民餐桌進入餐館,隨著台菜餐廳的精緻化,還躍上米其林指南,成為當代台灣菜的一環。

台電破繭創新 擁抱藝文,與民對話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台電破繭創新 擁抱藝文,與民對話 圖片

台電破繭創新 擁抱藝文,與民對話

2016年,適逢台北市舉辦「世界設計之都」,剛好也是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70周年,位於羅斯福路上的台電大樓,一舉褪去毫無特色的門面,取而代之的,從大門入口處的公共藝術作品「河飄風」,猶如緞帶的雨棚,上面佈滿風向儀與LED燈,到了晚間,變身成華麗的光帶;地磚上,布置了一座用不鏽鋼和陶瓷打造的「鏡山水」作為民眾休憩的場所;外牆上,高掛了從各地回收的路燈所焊織成巨大的裝置藝術「日光域」,象徵夜晚的太陽,還有以台電早期杉木電桿為意象的「樹雨霧」,是件會在炎熱夏季噴出水霧而與民眾互動的藝術裝置。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圖片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曾經,荷蘭人驕傲地說:「上帝造人,荷蘭人造陸。」但進入21世紀,荷蘭政府決定「還地於河」,要把幾世紀以來,被農田、人們居地佔領的洪氾平原還給河流,恢復原來滯洪、蓄洪的功能。

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圖片

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納莉颱風淹水高度↑540公分。」台北捷運西門站牆面斗大文字與標線,提醒我們颱風「搞破壞」,捷運基礎設施癱瘓三個月才恢復;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土石流,高雄小林村滅村、全台有近700人罹難;1996年「西北颱」賀伯颱風,逾50人死亡、中南部海水倒灌、阿里山公路路基沖毀;1999年921強震震毀房屋,逾2,400人死亡。

哈囉哈囉! 台北小馬尼拉 推開一扇通往菲律賓的任意門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哈囉哈囉! 台北小馬尼拉 推開一扇通往菲律賓的任意門 圖片

哈囉哈囉! 台北小馬尼拉 推開一扇通往菲律賓的任意門

日光煦暖的早晨,林蔭遮天的中山北路三段,湧現了許多成群結伴的異國臉孔,他們打扮得光潔亮眼,口裡穿插著他加祿語與英語,賣店與攤商兜售著平時不常見的南洋貨品與小吃,氣氛閒適又溫馨。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 圖片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

電影《明天過後》描述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大西洋的洋流變化引發各種災難,地球進入冰原期。當時的電影情節曾遭質疑會否發生,如今科學界觀察認為可能成真。但不待浩劫降臨,地球日漸升溫,已危及糧食作物生長,全球各國紛紛成立種原庫,保衛餐桌食材。

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圖片

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從外太空俯瞰地球,超過七成的湛藍海水包覆著地表,無怪乎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說,與其稱地球為「地球」(Earth),不如稱為「海球」(Ocean)。

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 圖片

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

台灣的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0.71%,國土面積三分之二以上都覆蓋著綠色的植被,島嶼上一片欣欣向榮。千百年來,這座島嶼的水土還滋養著5,188種茂盛的原生植物,不只成為植物學家研究的樂園,依山傍海的台灣人,也很早就懂得開採森林裡的資源,發展出與芳香串連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