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NGO扎根越南──教育改變孩子未來
2017-07-24

q7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更是新台灣之子與家鄉連的文化牽繫,伊甸在永隆開設課輔班,目的在搭橋。
(伊甸基金會提供)

台灣非政府組織(NGO)的援助版圖,向海外延伸已行之有年,慈濟、伊甸、家扶、路竹會……等基金會,都已是國際上知名的台灣NGO。對於一向為台商重要投資地、又具有深厚「姻親」關係的越南,台灣NGO更是不該忽略。

然而,越南是共產國家,即便是NGO,要在當地進行服務或援助仍困難重重、處處受限。無論是已扎根10年的伊甸基金會或2015年甫進駐胡志明市的家扶基金會,都必須因地制宜,發展一套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服務方式。

在63%人口生活在國際貧窮線下的越南,教育是改變孩子未來最根本、直接的工程。伊甸與家扶在越南胡志明市以不同方式投入教育領域,無論是對台越關係的深化,或台越聯姻第二代的扶持,都有潛移默化的助益。

   

學校放學後,阮鈺哲匆匆趕到伊甸永隆中文課輔班。
學校放學後,阮鈺哲匆匆趕到伊甸永隆中文課輔班。


就讀小學4年級的阮鈺哲,學校放學後,外公和外婆兩人不辭辛勞、以三貼方式騎摩托車,載送他至半小時車程外,去上伊甸提供的中文課輔班。

伊甸在南越永隆省設立中文課輔班業已10年,輔導的對象是台越聯姻第二代,也就是俗稱的「新台灣之子」。

「選擇永隆是因為這裡很多女孩子嫁到台灣去」,伊甸基金會胡志明市辦公室組長高瑞蘋指出,永隆和芹苴兩省是越南婦女遠嫁他國人數最多的地方。伊甸一開始選擇在永隆設立兩個課室,一個在永隆市,另一個在更鄉下、距離永隆市車程1.5小時的永隆省茶溫縣,後來因為鄉下找老師困難,只好作罷。

親情不斷線

打從2005年9月教室開班就任教至今的老師文氏春梅表示,目前永隆課輔教室名單上有13名學童,小自3歲、大至13歲。但3歲的謝佩玲上個月已跟媽媽回去台灣,13歲的孩子則因課業日益繁重,學習有一搭沒一搭,漸漸地就放棄課業之外的中文學習了。

 

a0
課輔班文氏春梅老師教孩子注音符號和正體中文字。


「之前孩子還小,我們可以上半天的中文課,現在孩子大了,學校要上整天課,只能改成放學後來上一個半小時中文。」文氏春梅遺憾地說,除了時間受限之外,距離也是個障礙。因為孩子住在不同的地方,或遠或近都得靠外公、外婆、媽媽、舅舅、阿姨騎車接送,才得以往來教室學習中文。因此,中文學習除了孩子自己的意願,還得家人協助成全。

伊甸中文課輔班裡,目前有一到五年級各年齡層的孩子,他們有人會寫字,有人只會唸、不懂意思,即便年齡不一,程度也參差不齊,文氏春梅依舊不改初衷,教得賣力。她語重心長地說:「能進入這個班學中文的台越小朋友,將來回台灣才能跟爺爺、奶奶、爸爸溝通。」

來去台越兩地的孩子,語言學習經常是斷斷續續,難以連貫。以阮鈺哲為例,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爸爸留在台灣,媽媽在澳洲賺錢,他則和外公、外婆在越南生活。幾乎多在越南成長的鈺哲,缺乏中文學習環境,近來靠著在課輔班學的詞彙漸漸能與父親越洋聯絡感情。最近他講得最純熟的一句中文是:「爸爸,你知道我生日是幾月幾號嗎?」

 

a1
對越南的新台灣之子而言,中文是與家鄉台灣連結的臍帶。(伊甸基金會提供)


大家都知道的「伊甸」

對返回越南生活的「新台灣之子」而言,具備中文能力,其實是日後與父親或出生地連結的重要臍帶,伊甸有心提供孩子中文教學服務,但卻困難重重。

「很難找到合作單位」,在伊甸服務7年的越南華僑高瑞蘋無奈地說,伊甸原本在胡志明市也打算開辦中文班,但因找不到合作單位而作罷。

伊甸在永隆除了開兒童中文班、農村婦女職訓班之外,其餘工作以發放物資為主,如:贈送殘障人士代步輪椅;中秋節發放花燈、月餅;新年發放米、油、醬油、餅乾、越南粽子等物資,對口的合作單位都是永隆省NGO友誼會。

NGO友誼會辦公室主任陳氏華指出,在永隆來來去去的NGO有四十幾個,長期服務的有29個,伊甸是其中之一。「在我們偏僻的永隆,大家都知道伊甸。」陳氏華感恩地說。

 

a2
扶助兒童就學,是家扶的重點業務,在越南也不例外。(家扶基金會提供)


家扶胡志明市掛牌服務

在胡志明市同樣以兒童為扶助對象的,還有2015年9月掛牌運作的家扶基金會。

1950年成立,迄今已有65年歷史的家扶基金會,近年積極拓展海外據點,越南是繼蒙古、吉爾吉斯、史瓦濟蘭之後,第4個海外分事務所。

家扶越南代表鍾澤胤指出,基金會近年慢慢將資源放在東南亞區域,因為這裡是離台灣最近、最需要資源的地方。

家扶在越南服務的對象與在台灣一致,都是貧困兒童。但因為國家的環境不同,服務的方式有很大的差異。

家扶基金會媒合台灣認養人,以每月700元台幣的小額捐助方式,扶助越南貧童就學。扣除匯差,每月、每童約可獲得16.8美元的助學金。鍾澤胤指出,在胡志明市這筆錢雖不足以應付家庭開銷,但足夠繳學費。「我們告訴合作伙伴,助學金來源並非企業大筆捐贈,而是台灣認養人的小額捐助。因此,每一筆錢都很珍貴,要好好運用。」

截至2015年12月底,家扶已扶助623位越南學童,但後續仍有七十多位兒童在等候認養。值得關注的是,接受扶助的兒童當中,不乏拿台灣護照的新台灣之子。

家扶研究發展室專員鄧若瑜表示,目前扶助的學童中,新台灣之子人數不到十位,都是基金會與當地協同伙伴合作過程中無意發現的。換言之,因種種不同因素回越南居住的台越聯姻第二代,不可或免地仍有落入貧窮的危機。

 

a3
"家扶駐越南代表鍾澤胤(右4)、專員鄧若瑜(右1)與當地培訓的社工人員共同打拚。


窮不能窮孩子

「貧窮的樣貌各有不同,」鍾澤胤指出,越南鄉下因工作機會少,產業不發達,屬於普遍性的貧窮;但胡志明市以外來人口居多,以單親、隔代教養所產生的貧窮為首。「外來人口沒有戶籍,孩子沒有學籍,反而無法進入公立學校就讀。」

審閱近千份貧童資料的鄧若瑜也表示,有6成以上落入貧窮的原因是單親或撫養多名子女,再加上教育程度不高,無法從事技術性的工作,薪資相對較低。

「最近手邊的案例都是十幾歲的小爸爸、小媽媽,他們受教育程度不高,又不會照顧孩子,很容易就走上離婚一途,成為單親。」鄧若瑜感嘆。

受越南政府對NGO活動形式的限制,家扶在越南也必須透過與當地NPO或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來提供服務。換言之,伙伴提出需求,家扶只能挹注資源,不能直接服務,也不能親自做家庭訪視。以扶助貧童就學為例,是由合作伙伴提供貧童資料給家扶,再由家扶依書面資料篩選出符合扶助條件的孩子。

「在台灣,家扶社工可以針對每位學童不同情況,提供不同服務。在越南沒辦法做到這麼細節,只能間接服務。與其說是社會工作,更像是做慈善工作。」鍾澤胤有感而發。

即便處處受限,只能間接服務,家扶仍努力在越南扎根,積極輔導、培訓當地7位社工人員,透過他們做服務與推展。

家扶2014年拿到的營運證只限於在胡志明市服務。今年家扶計畫要申請擴大營運範圍,往南拓展,距離胡志明市一、二小時車程的前江、永隆、同塔、芹苴等地區,都是考慮進入服務的範圍。

 

a4
阮鈺哲在課餘學中文,除了自己要有學習動機,還有賴外公、外婆不辭辛勞接送。


愛在越南

2015年9月,家扶基金會在越南的助學大業方才開始,伊甸基金會的台越第二代中文教育已十年有成。

2015年8月中旬,伊甸基金會在胡志明市辦公室舉辦「十週年感恩暨成果會」,伊甸董事長葉瀛賓親赴越南參與盛會。中文課輔班的孩子們又唱又跳地表演〈猜拳歌〉:「好朋友我們行個禮,握握手呀來猜拳,石頭布呀看誰贏,輸了就要跟我走。」

在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歡樂歌聲中,伊甸的工作人員清楚地知道,馬步要蹲得更穩、根要扎得更深,因為教育是改變孩子未來的機會,不像孩子們玩的猜拳遊戲,只能贏,不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