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穆斯林安定的力量 印尼NU女青年委員會在台灣
2018-03-01

穆斯林安定的力量 印尼NU女青年委員會在台灣

穆斯林安定的力量 印尼NU女青年委員會在台灣

 

在台灣,印尼伊斯蘭教教團──伊聯(NU)成立於2007年,已吸收了85%的印尼移工為教友,實力不容小覷。NU教團分別在宜蘭、台北、台中、彰化、斗六、屏東東港、澎湖馬公等地設置據點,2013年還特別成立女青年委員會(Fatayat NU),專門為穆斯林女性規劃學習課程,並且追隨台灣NU的腳步,要在各地遍地開花。

 

駐台北印尼經貿代表處代表羅伯特(Robert James Bintaryo)是NU教團的好友,經常現身參與教團的活動。駐台北印尼經貿代表處代表羅伯特(Robert James Bintaryo)是NU教團的好友,經常現身參與教團的活動。

全球約有18億的穆斯林人口,儘管伊斯蘭教的信徒,有激進、有溫和,多元觀點的並存共榮,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屬於保守溫和的宗教學者復興會(Nahdlatul Ulama,簡稱NU伊聯)是印尼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伊斯蘭教獨立組織,約有5,000萬名會員。他們主要的任務,除了保存與發揚伊斯蘭教儀式與教義,因為擁有綿密的社群網絡,也已發展出自己的學校、醫院與社福系統,成為穩定印尼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

NU教團提供定期聚會場所

2017年的最後一天,當台北人還在盤算如何度過這一夜,順著中山捷運地下街,走至長安西路上的安謐巷弄間,一早就湧現身著穆斯林傳統服裝的男男女女,匯聚於一座空間開敞的民房前。他們脫下鞋子,小心翼翼跪坐在綠色地毯上開始今天的禮拜活動。

不同於以往的是,今天同時是PCI NU(Pengurus Cabang Istimewa Nahdlatul Ulama)台灣分會會長兒子的結婚典禮,所以湧進更多來自其他縣市的教友前來觀禮祝賀,順便與久違的教友弟兄姊妹寒暄。陸續從廚房端出一道道誘人的美食,讓遠道而來尚未進食的人,大家席地而坐邊享用邊話家常。伴隨著夜幕逐漸低垂,市街上開始出現為迎接新年而漸沸騰的人車,這裡歡慶的溫度也到達了沸點。

平常時,這間坪數不大的聚會處鐵捲門深鎖,只有在周六的夜晚及周日時間開放,NU女青年委員會則借用此處作為女教友的聚會場所。Tarnia Tari是台北分部的會長,來台灣工作已經11年,目前擔任看護工,只能利用周日休息時間處理教團事務。她說,來台灣的印尼移工,女性佔大多數,NU總會希望藉由純女性聚會的方式讓姊妹們彼此互助關懷,並提供更深入的協助。而目前除了台北之外,在台中、彰化也設有女青的分部。

NU教團提供印尼穆斯林歸屬感,成為在台主要的精神支柱。NU教團提供印尼穆斯林歸屬感,成為在台主要的精神支柱。NU教團提供印尼穆斯林歸屬感,成為在台主要的精神支柱。

提到NU教團對印尼穆斯林的重要,Tari說道,伊斯蘭教重視教義,鼓勵教徒每天得抽空聆聽教長的講道。「透過教團,可以固定聽見印尼伊斯蘭教長的傳道。在每個月一至兩次的大型宣教活動,也代邀大教長來台灣為信徒講道,讓我們很期待。」而拜現在網路社交軟體發達之賜,他們可以組織群組,相約在同一時間一起透過手機聆聽講道,對於台灣的穆斯林來說,是每日重要的功課。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 2017 年11 月底,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計有67萬人,其中近 26 萬人來自印尼,而且九成都是穆斯林,是當前台灣穆斯林主要的來源。雖然台北、中壢、桃園大園、台中、台南、高雄、屏東東港等地都設有清真寺,但對於工時長的印尼移工而言,平常很難前往,而且地點不是在火車站附近,非常不方便。台灣的NU教團分支,幾乎都設在車站附近,而且聚會的時間固定於每個月第二、第四個周日,方便信徒記憶,幾乎取代了台灣清真寺的功能。

「以前的印尼穆斯林很難找地方做禮拜,後來一些虔誠的信徒主動發起成立台灣NU教團,並且獲得印尼NU總會(PBNU)的全力協助。」教團成立後,台北車站逐漸成為做禮拜的聚會場所,但是也只能3個月辦一次,直到2014年,找到了長安西路的落腳處,教徒可以每週日來會場自行禮拜,或參加每個月大型的禮拜活動,讓教徒終於有了歸屬感。

與政府互助,為雇傭搭橋

NU女青年會規劃許多學習課程,例如教授教友學習製作、修補衣服。NU女青年會規劃許多學習課程,例如教授教友學習製作、修補衣服。

NU教團以傳統教義(Traditionalism)及蘇非修行(Sufism)思想為中心,強調謹守宗教上的規範,更重視個人日常生活中「善」的實行,並淨化內心、屏除惡念。除此之外,他們致力於抑制激進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是全球伊斯蘭教反激進主義的主要力量,在印尼頗具影響力。在台灣,NU教團也與KDEI 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 (INDONESIAN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TO TAIPEI)密切合作,經常代為協助處理移工的問題。

印尼移工的問題有大有小,最常遇到剛來台灣不久的人,因為中文能力不好,無法與雇主溝通,有時剛好仲介太忙無暇照顧,或是根本不理會,NU教團就成為很好的協助管道。而有些人因為護照過期,不想多花錢請仲介代辦,或是途中不想做了想返鄉,都會先找上教團。透過教團的協助,了解護照申辦程序及至移民署辦理手續或訂機票。而一旦發生移工在此地過世,教團則有專門協助清洗大體的志工,以及發動移工為過世者舉行殯禮,並協助KDEI運送遺體回國等事宜。

教友姊妹利用休假之餘學習一技之長,有助於她們回國後創業,或是找到新工作。 (林格立攝)教友姊妹利用休假之餘學習一技之長,有助於她們回國後創業,或是找到新工作。 (林格立攝)

「曾經發生在颱風天,有位雇主的物品不小心從5樓掉落至1樓,就要家裡的看護工去撿拾。但外面風雨大作,看護工不敢出門而被雇主罵到哭,第二天就跑來NU求助。」Tari與委員會幹部忙著安撫她,先讓她在會所投宿一晚,另一方面聯絡仲介處理。「仲介原本態度不佳,後來知道NU與印尼代表處的關係而轉為積極處理,在雇主致歉後,也答應不會讓她做危險的事情,最後讓事件圓滿落幕。」另有一位住在海邊附近的移工突然失蹤,當天風浪很大,他的朋友懷疑他被海浪捲走,於是請NU教團協助找人。教團連忙與印尼代表處通報,並與台灣消防單位合作,終於找到失蹤者,原來並未落海,而是去了別處。

不僅是生活上的問題讓教團與印尼辦事處互助合作,由於移工在台灣工作有年限規定,14年期滿以後就不能再來。印尼辦事處為了協助移工們找到一技之長並能返鄉創業、就業,積極與台灣學校、企業舉辦技職訓練合作,也成為彼此互助的重要活動。「NU教團熱烈響應,鼓勵教友參加。許多教友都認為能在工作之餘學習一技之長,讓他們對未來更充滿希望。」

台灣NU女青年會會長Tarnia Tari來台灣多年,為人熱心公益,希望很快能成立志工團,有機會服務台灣社會。台灣NU女青年會會長Tarnia Tari來台灣多年,為人熱心公益,希望很快能成立志工團,有機會服務台灣社會。

教友支持,異鄉人的心靈支柱

身處異鄉,最怕的就是發生困難時卻語言不通,又不知道可以找誰來幫忙?Tari回想自己11年前剛來台灣工作時,中文說得不好,很多生活習慣不適應,連天氣的寒冷、頻繁的地震都會讓人心驚。「當時雇主的心態多半認為我們並非平等;不允許我們擁有手機,也不願意周日讓我們外出休息。」尤其對於穆斯林而言,他們不吃豬肉、每天要做禮拜、每年有一個月要實行齋戒,看在雇主眼裡非但不能理解,甚至還會干預,讓他們心中滿是愁苦,鄉愁就更厲害了。相較於今日,Tari認為台灣風氣開放,雇主越來越重視外勞的權益,許多雇主還把他們當成家人對待,尤其手機已升格為生活必需品,再加上免費通訊軟體的普遍,隨時能與家鄉親人視訊通話,文化隔閡與思鄉之情已經不再是印尼外勞的痛處。

「由於心靈的寄託,使我們的生活有努力的目標,所以在台工作仍是大家嚮往的。」Tari看過有些移工辛苦忙碌大半天,但心靈是枯竭的,對未來也無法懷抱期待與想像,一旦工作約滿,回到家鄉仍一籌莫展,不知還能做什麼?也許又去另一個國度,重新再適應、再回鄉,周而復始。「加入NU教團,大家都是一家人,彼此給予建議與鼓勵。再加上宗教的心靈滋養,教友的心裡充實快樂,也會反映在工作上。」

台灣NU女青年會各分部的幹部目前有兩三人,她們日常的工作主要以關懷女教友生活,以及加強法律與相關知識教育為主。雖然起步不久,卻很有企圖心。以台北為例,平常NU聚會的場地是教徒禮拜之用,但會場下方有間兩坪的地下室,她們就拿來當作姊妹學習成長的教室。「每個周日都安排了課程,例如學習使用縫紉機做衣服、學化妝,也請了在大學唸書的印尼學生來教大家英文、電腦。」Tari很高興能擁有這塊專屬的空間,大家可以交換很多包括婚姻、感情等私密的問題,也能在此添購穆斯林服裝與頭巾,姊妹的情誼就在這方寸之間滋長凝聚。

日後,她們計畫設立志工團,讓更多教友姊妹投入社會關懷,服務更多非穆斯林的女性移工,甚至能實際參與台灣社會的公益服務。「伊斯蘭教教導我們向善、行善,也許我們因為工作時數太長限制了行善的時間,但是只要能力所及,我們就要用行動展現。」許多穆斯林姊妹與Tari一樣,熱愛台灣的環境與溫暖的人情,她們曾在這裡獲得喜樂,也希望以伊斯蘭教的美善回饋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