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後真相時代的公民課 Re-lab用數據看台灣社會
2020-06-15

Re-lab利用「資訊視覺化」的方法,讓數據與內容變得親民。(林旻萱攝)

Re-lab利用「資訊視覺化」的方法,讓數據與內容變得親民。(林旻萱攝)
 

「後真相時代」已經來臨。2016年,「後真相」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年度詞彙,其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近年來,政治或社運人物的言論與理念,比起社會議題本身,更能吸引大眾關注。如果想要得到真相,現代公民該培養的素養是,在複雜的數據及資訊裡,找到事實證據的能力。

 

在台灣,有一家公司Re-lab利用「資訊視覺化」的方法,讓數據與內容變得親民,幫助大眾在知識充足的基礎下,進行公民討論,了解議題的多元面向,更加貼近真相。

在遊戲中看見認知落差

Re-lab在2011年,由六位大學生創立,是台灣首家資訊視覺化的公司。團隊接手的案子多元,從公司內部訓練、企業形象宣傳到社會議題推廣,每個領域都有資訊視覺化的需求。

回想當初加入Re-lab的初衷,創辦人之一劉又瑄說:「對溝通有興趣啊!」任何的溝通都需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石上,而團隊的任務就是「讓事實說話」。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Re-lab與關鍵評論網合作,推出了「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的互動遊戲。將候選人的政見轉為題目選項,讓民眾在不知道政策提出者的情況下,選出心目中偏好的市政規畫,最後,系統會分析民眾在各種議題上,較接近哪位候選人的理念。

遊戲推出後,造成許多網友震撼,他們發現原本支持的候選人,其政見不一定與自己的理念相同。而這樣的認知落差,不僅反映出選民忽略政見的情況,也突破了公民在討論市政時的盲點。遊戲結束後,超過七成六的玩家繼續到關鍵評論網閱讀深入報導並加入討論區,了解相關議題的不同面向。

「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讓Re-lab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不過對他們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是「看見許多人願意跨出同溫層。」劉又瑄還記得,當時有大學生告訴團隊,雖然他們想要研究政見,卻不知從何開始,幸好該款遊戲出現,指引了他們方向。

這次的嘗試讓Re-lab與關鍵評論網相信,資訊視覺化能夠提升公民討論的興趣,於是雙方在2015年再次合作推出「一百種法案的死法」。透過遊戲的形式,引起大眾好奇心,讓玩家在挑戰障礙賽的過程中,了解法案審核程序及可能遇到的阻礙。

《臺灣數據百閱》:探索真相的100條線索

接商業案之餘,Re-lab喜歡改造生活中各種不友善的資訊,讓大家重新思考人與資訊之間的關係,因此他們於2018年在臉書成立「資訊改造實驗室」,分享各種資訊視覺化的作品。

這個實驗過程中,團隊發現行政院主計處發佈的「國情統計通報」有許多社會議題的數據,只是缺乏美化與曝光。加上之前受到瑞典公衛學家漢思.羅斯林的啟發,他在演講《如何更了解我們的世界》與書籍《真確》中,透過數據呈現世界真實的樣子,激勵了團隊成員吳宗懋。於是他參考羅斯林在書中列出各項議題的歷年數據變化,去找出台灣正在進步、與令人擔憂的議題。

團隊後來蒐集了台灣100個數據,呈現近20年來各項議題的變化趨勢,並收錄成書,取名《臺灣數據百閱》。挑選數據種類時,Re-lab參考了主計處發佈的「社會指標統計」、「國民幸福指數」,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最後決定了八個主題。

書的外觀設計,採黑白兩色的強烈對比,白色的上半冊,代表50件台灣「正在進步的事」,而黑色的下半冊,代表50件台灣「令人擔憂的事」。不過吳宗懋強調,「事情並非變好變壞,這麼簡單的二分法。」書中案例呈現的只是趨勢,每個議題有不同方面的問題需要討論,因此團隊也為每個案例編寫導讀,帶領讀者看見數據背後的第二層思考。

以愛滋病確診人數為例,從20年的趨勢來看,整體是上升的,但這兩年其實有下降的趨勢。然而數字上升的現況,不代表社會有越來越多人患病,而是隨著篩檢意識提高,過去隱藏的人數浮現。當讀者面對這個議題時,除了擔憂,可以進而思考台灣如何能提升愛滋篩檢意識,讓感染者儘早接受治療,降低傳染風險,促進正向循環。

同樣地,空氣汙染的數據也令人意外。近幾年民間對空氣品質的訴求提升,但事實上,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正逐年降低。不過,相對於WHO針對PM2.5的建議:10μg/m3,台灣前(2018)年的表現17.5μg/m3,仍有一段進步的空間。此外,空氣汙染也呈現南北差距的問題,2018年空氣品質指標(AQI)顯示,不良日數比率前三名,分別為高雄市、雲林縣與嘉義市,反映了當地重工業對空氣的影響。

看見數據的框架

20年裡的100則數據,要蒐集齊全,彷彿大海撈針。問起Re-lab這份任務的箇中技巧,劉又瑄苦笑著說:「Excel和毅力吧!」

政府數據散佈在不同機關,不僅需要逐筆下載,有時候Re-lab還要發揮偵探的精神,去找尋某年消失的數據,補齊缺失的一角。劉又瑄猶記團隊發現2017年兒少受虐的人數明顯下降,翻遍資料卻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解釋,直到連繫上一位醫師,才從而得知,衛福部從2017年開始只公開「家內」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的數量。統計範圍改變後,數據也跟著變化。

另一個讓Re-lab頭痛的點是「數據衝突」。針對補習班數這個主題,教育部公佈的全國補習班數量統計顯示,補習班數量逐年增加,但是,有研究者表示近來補習班規模縮小,因此全台補習班人數未必增加。經過與專家討論,Re-lab先釐清每份數據的限制,再找缺乏的資料來佐證。

從這些問題中,Re-lab了解數據背後都有其研究脈絡,若沒有看見這個框架,就無法客觀的推論。因此《臺灣數據百閱》書中也提醒讀者,閱讀數據時要留意各種影響因素,如定義更動、統計方法與計算方式的誤差。

長期的關心是改變的開始

問起劉又瑄與吳宗懋,完成《臺灣數據百閱》後,現在對新聞中的數據會更敏感嗎?兩人同時笑著回答:「現在比較不看新聞。」

過去曾經在媒體業實習的吳宗懋,對新聞中的數據極富興趣,常到相關議題的網站查看數據,確認報導正確性。這個習慣讓他發現,多數媒體會設定觀點,引用「適合的」數據佐證,製造話題,例如台灣的工時問題。

常有新聞指出,台灣的平均年總工時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中,排名第四,高於日本與韓國。然而,這個結果忽略了部分工時就業者佔全體的比例。當部分工時就業者佔比越高,年總工時的平均就越低。以2017年為例,台灣的部分工時就業者比率僅佔全體3.3%,相較於日本(22.4%)與韓國(11.4%),大幅拉高了平均年總工時。

《臺灣數據百閱》書中的導讀不斷提醒讀者,不要只停留在對與錯的是非判斷,而是對議題有更多面向的了解,如此一來,才能開啟更多對話,更加貼近真相。

即使這本書打破了許多台灣人對社會的刻板印象,但是劉又瑄強調,他們的目標不是立即導正偏頗的立場,而是開啟長期的社會溝通。當大家看見20年來的數據變化,了解事情的發展後,能開始去思考、關心、討論,這些就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現在的人對事情的關心太短暫了,而且了解的層面很淺。」她認為,如果台灣要進步,需要不同領域的投入,一起慢慢成長。

因此,《臺灣數據百閱》去(2019)年出版後,Re-lab寄了100本書給立委選舉候選人和企業家,希望各領域有影響力的人,能看見問題的真相,關心書裡的議題。

有時候,關心就是改變的開始。有些被忽略的議題,其實比想像中重要。劉又瑄蒐集身心障礙者相關數據時,發現「他們佔了全台5%的比例!而且有些人的生理障礙並非天生,老化也算是一類。」原本看似與自己無關的議題,其實她未來也可能遇到。但是由於社會的忽視,身心障礙者的相關研究不多,數據因此也屈指可數。

為了更積極地帶領大家探索真相,Re-lab計劃未來將《臺灣數據百閱》提升為數據百問,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大家親自找答案,在搜尋的過程中,察覺認知落差,思考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而貼近社會真實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