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日常裡的豐足 從辦桌大菜到街邊小食——爌肉飯
2022-07-07

小吃中常見的爌肉,源頭來自於宴席上不可缺席的大菜「封肉」。

小吃中常見的爌肉,源頭來自於宴席上不可缺席的大菜「封肉」。
 

人類學家李維史陀提出著名的「料理三角形」(Culinary Triangle)理論,依其見解,直火烹調的燒烤、煙燻,屬於「自然」過程;把食材放入鍋中,以水為介質,將之煮熟,則屬於「文化」行為的展現。此概念放諸四海皆準,以台灣來看,將一塊肥腴的豬肉與鹹醇的醬油共冶一爐,意蘊的文化內涵更是不容小覷。

 

美麗的台語,將食物加水煮熟的料理手法,又細分為「煮」(tsú)、「炕」(khòng)、「火+君」(kûn)等字。根據飲食作家陳淑華在《灶邊煮語》裡的考察,「煮」是「水熟法」的統稱,但「火+君」、「炕」,意義上則略有出入。「火+君」指的是煮滾後持續沸騰,將食物煮出味道並且軟爛,故家庭料理的滷豬肉,被稱作「火+君豬肉」(滷豬肉);而「炕」則針對「質地結實」的食材煮到熟爛,精華盡出,因此小吃、餐館裡的「炕肉」(即俗稱的「爌肉」、「焢肉」),比起家常的火+君豬肉,更是一道費工耗時的宴客料理。飲食文化學者、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陳玉箴更進一步指出,爌肉的源頭當屬辦桌大菜「封肉」,在以豬肉作為重要蛋白質來源的台灣飲食文化來說,封肉無庸置疑是一道重量級代表菜餚。

一塊完整方正的五花肉,經長時間烹煮,散發出油亮軟嫩的光澤,稱作「大封」,昔時唯有逢年過節、紅白大事,才可能吃到這道氣派非凡的料理。而從大封衍伸出的,有以小塊肉料理的「小封」、運用剔除的邊角碎肉製成的「肉燥飯」,以及把五花夾在麵皮中的「刈包」……這些料理都算系出同門的近親。

融貫各方菜系,「爌」出最高境界

不僅如此,除了源自閩菜系統的台式爌肉,對於飲食容納五湖四海的台灣來說,來自蘇杭菜系的東坡肉,與客家菜系中的客家封肉(炆爌肉)、梅干扣肉,這些異曲同工的菜色,同樣常見。

經營融合菜(fusion)餐廳「阿正廚坊」22年,被熟客稱作「阿正師傅」的黃守正以長年累月的經驗告訴我們,台式封肉、客家封肉、東坡肉,菜色做法大同小異,唯獨食材、醬料、調味等細節上略有出入。東坡肉用的是紹興酒,台菜、客家菜好用米酒;台式封肉偶有筍絲作陪,客家菜則習慣加入梅干菜、酸筍絲。曾向日本師傅學習京都料理的他,融貫了各路手藝與對爌肉料理的理解,也在自家餐廳推出獨創的「蒜苗長方」。

因為來自宜蘭,他擷取了宜蘭媽媽運用蒜苗爌肉的兒時回憶,還有日本料理中的減法美學,彰顯食材原味,「我的料理,追求將食材的味道拉到最高點,而非把調味拉到最高點。」清晨六點向肉攤購買的溫體黑毛豬,搭配宜蘭產的軟梗白蒜、幾支提味辣椒,就已是食材的全部;調味上,取紹興酒,也用米酒,「紹興酒較香,與肉和合;米酒則甜。」黃守正說,另外還有代替了糖的本味醂,因本味醂不如糖的剽悍,甜得含蓄隱約。

這道菜不算太費工,但費時。大塊豬肉先以鐵鍋乾烙,刮除掉表皮;再放入鍋中,注入醬油與大塊肉共烹,滷汁前後共需燒開五次,滾開後旋即熄火,肉以浸泡的方式,放上足足三日。長形的肉塊融合了蒜苗的清甜,入味之餘,瘦肉不柴澀,整道料理可圈可點。
 

經營餐廳22年,黃守正融貫各門派的爌肉料理,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

經營餐廳22年,黃守正融貫各門派的爌肉料理,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
 

日以繼夜,川流不息的爌肉飯饗宴

現代人口味傾向少油少鹽,完整大塊的爌肉料理除非宴席桌上,已是罕見,但一小塊爌肉再搭配白米飯,卻在日常中開枝散葉。尤其在彰化,爌肉飯、肉圓、貓鼠麵合稱「彰化三寶」,舒國治稱爌肉飯乃彰化「市吃」,「人人在吃,隨時可吃,隨處可吃。」此言不虛,彰化地方文化體驗平台「旅庫」主理人邱明憲便說:「一個禮拜至少會吃一次,但不限定早、中、晚,或者宵夜哪一頓。」南方書店第三代負責人陳峻昕也提到:「外食第一首選。」

彰化兼賣、專賣的爌肉飯店家密度之高,為全台之冠,甚至還發展出獨具一格的產業生態。爌肉飯店家彼此恪守著職人的堅持與奇特的默契,為了食材的新鮮與餐點的品質,營業時間多不過兩頓,要嘛從早餐賣到午餐;或從下午的三、四的「點心場」賣到晚餐;還有從九點開始的宵夜場賣到深夜凌晨。

至於在哪個時間營業,則視店家的位址與服務的客群而定。就開在彰化魚市場旁的「魚市場爌肉飯」,原本鎖定服務魚市場的工作人員,營業時間訂在晚上九點四十分,後來名氣漸傳,不少本地人、觀光客特地上門,才提早到六點營業;還有在三民市場附近的「老朱爌肉飯」,為呼應市場人潮,早早六點便開門營業。爌肉飯在彰化,如接力賽一般,24小時川流不息。

源自辦桌料理的「爌肉飯」

探究彰化爌肉飯發展的原因,俗諺中留下了蛛絲馬跡:「福州過台灣,身背三把刀。」善精工的福州人,帶著剪刀(縫紉)、菜刀(料理)與剃頭刀(理髮)渡海來台,盤點彰化五大移民族群(漳、泉、潮、福、汀州)中,便以福州人口最多。而在過去,清領到日治期間,彰化城是台灣中部重要的行政中心,更是商業重鎮,宴飲餐會需求大,酒樓、食堂多,也培養出了許多辦桌師傅,時代更替,在餐廳歇業以後,這些師傅為了糊口開始改賣小吃,靈機一動將昔日宴席上繁複的大菜精簡化,轉賣給市井小民。

「因為這樣,很多彰化代表的小吃,都有明確的傳承與考究的作法。」我們跟著邱明憲踅在彰化街頭,攤車、小吃店內所販售的一小盅一小盅「燉露」,從葷食到素食,品項繁多,酸菜豬肚、佛跳牆、枸杞鰻……這些厚工且出乎意料豐盛的小食,正源自於辦桌上的一甕甕湯品;當然了,還有那一碗碗油亮噴香的爌肉飯,源頭正是「封肉」。環顧街坊,這些食物在彰化城中無所不在,能如此恣意自在享用到這些料理,正是一份屬於彰化古城的底蘊與自信!
 

「旅庫」創辦人邱明憲談起家鄉小吃滿臉自豪。

「旅庫」創辦人邱明憲談起家鄉小吃滿臉自豪。
 

與眾不同的彰化爌肉飯

爌肉飯能成為彰化聞名遐邇的「市吃」,同時也是因著有豐饒的物產撐腰。濁水溪的水源引入八堡圳,灌溉了平原上的萬頃良田;好水還能釀造醬油,故彰化多百年醬廠;彰化同時也是畜產大縣,飼養豬隻頭數高居全國第三;加上沿海地區生產的水產。深究爌肉飯裡食材,豬肉、醬油、青蔥,還有少數店家會在滷汁中加入甘蔗或花蛤,用以添鮮,一碗爌肉飯,是當地山珍海產的總集合。

也因為食材夠好,所以滋味以單純為尚。彰化爌肉飯不添加香料、中藥材,「主要以醬油作主味,吃得是單純的鹹香。」四處考察家鄉美食,而後寫下《彰化小食記》的陳淑華如此評論。

口感,同樣是彰化人重視的細節,河洛人喜好Q彈口感的飲食偏好,在彰化爌肉飯裡表露無疑。米飯務求乾爽,澆上滷汁後才不會軟爛,「我們說這樣的飯『較粒』(khah lia̍p,口感較硬,粒粒分明的意思)。」「老朱阿贊爌肉飯」第三代經營者朱大哥告訴我們。

對於肉品,彰化的爌肉飯業者不採用大眾化的豬五花,獨鍾後腿蹄膀,「後腿部位的肉才夠多。」朱大哥稱。除了方便店家切塊調理,更因為彰化爌肉飯不如東坡肉、客家封肉追求「入口即化」的口感,經長時爌煮的豬皮得保有彈性,肉質得帶嚼勁,經一番篩選,脂肪含量低、肌理扎實的後腿蹄膀成了首選。

但為了達成入味但不乾柴的境界,店家在烹煮時得費一番巧勁,不能一味文火慢燉。「顧火」是各家小吃店的獨門絕活,不少業者選擇冷熱交替、分數次來「爌」,也為了讓皮、肉在爌煮中不分離,腿庫的肉皮與瘦肉之間插上固定用的竹籤,特殊的造型,更顯現出彰化爌肉飯的與眾不同。

百人百味,人人心中都有一碗爌肉飯

爌肉飯百家百味,「每個人口味不同,因為工作不同、作息不同、生活圈也不同,倘若問最愛吃哪一家?就算是同一家人,得到的答案也不會相同,甚至還可能引起一場『爌肉飯保衛戰』。」在彰化經營文創商店「後門」的謝佳吟正色地說。

邱明憲領著我們造訪「魚市爌肉飯」,這家店就開設在他經營的「旅庫」鄰近,因地緣之便,他是這裡的常客。隨著在地人上門,經過一番指導,我們也懂得像熟門熟路的饕客,依自己的口味挑選喜愛的部位。「魚市」除了供應結合腳庫皮與腱子瘦肉的基本款,還有彰化人最喜愛,靠近小腿部位的「圈仔」,與里肌上層的「二延」(或又稱二緣、離緣或二層肉),另也有罕見的「豬皮」,一頭豬只有兩塊的「腳筋」,以及「豬腳」,甚至是帶骨的「全瘦」等部位,愛哪一味,任君挑選。

「魚市」的另一特點,在於爌肉的份量大,「看起來『足歹』(tsiok-pháinn,很兇的意思)。」邱明憲傳神地解釋。原因在於,「魚市」的前身是創辦於日治時代的「杏花村」食堂,以辦桌菜起家的業者雖然傳承到了第五代,料理澎拜的重視程度一如過往。

到底為什麼彰化人如此熱愛爌肉飯呢?即便不是用餐時段的彰化市區,仍可看到耐心排隊的人龍,不光是觀光客,就連本地人都在行伍之內。「老朱阿贊」的第三代接班人朱大哥給了我某種解釋:「彰化人吃爌肉飯,是吃一種感情,這是吃爌肉飯的最高境界。」即便店面毫無裝潢可言,甚至經過搬遷,就如他的店面一般,今日落腳在民生國小前,但在這以前,歷經三代的傳承,甚至遷址,多次歇業後再復業,仍有不少老客人依舊死心塌地追隨,有人尋的是從童年時代深植記憶裡的熟悉口味,有人則把爌肉飯店家當成自家食堂,一個禮拜固定來好幾趟,與店家熟識到連舀湯、夾肉都自己動手。

仔細想想,也如邱明憲分享的:「從小只要考試、上班前,爸爸都會交代,先去吃一碗爌肉飯,才能補充精神。」雖然台灣早已脫離物資珍稀的農業社會,但「民以食為天」仍是不變的鐵律,一塊噴香的肉,與一碗米飯,便是日常豐足的標準,隨時為自己的生活打打氣,重新出發,何須過多理由?這種唾手可得的幸福,或許正是這滋味能雋永流傳的原因。

更多照片請至《日常裡的豐足 從辦桌大菜到街邊小食——爌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