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打開耳朵,聆聽多重宇宙 聲音經濟方興未艾
2022-09-19

鏡好聽總監徐淑卿,邀請大家打開耳朵,聆聽多重宇宙。

鏡好聽總監徐淑卿,邀請大家打開耳朵,聆聽多重宇宙。
 

在電影《真愛每一天》裡,男女主角因為共享了餐廳裡的一場「無光晚餐」,才開啟了對彼此的好感。在凡事訴諸影像的年代,閉上眼睛,沒有了視覺的輔助,純粹且帶有感情的聲音,召喚人們的感性,與視覺截然不同的溝通模式,引發了新一波的科技革命,新的商機崛起,人類從「螢幕」前全面解放。

 

出於個人需求,還在哈佛大學就讀時的祖克柏,就設計出社群軟體Facebook。2015年在台灣,還是學生的楊萬皇、黃建翰,同樣出於交友需求,編寫了聲音社交軟體「Goodnight」,憑著用戶的口耳相傳,短短9個月內寫下了30萬次的下載紀錄。

2020年,全球無一倖免的Covid-19疫情,在家工作、封城、隔離,現實生活的疏離,促使人們從科技工具尋求慰藉,不論是語音社群Clubhouse捲起的全球性浪潮,聲音節目自媒體Podcast的扶搖直上,乃至Goodnight,都蓬勃成長。

至今已成功拓展到海外的Goodnight,在日、韓、泰等國家均有上架,下載次數累積高達1,100萬次。去(2021)年台灣疫情嚴峻期間,用戶活躍度增加,「就連平常不太會使用這類社交軟體的人,也會開始嘗試。」黃建翰觀察。

另外,台灣最大的Podcast平台「SoundOn聲浪」(以下簡稱SoundOn)也有客觀數據可佐證。SoundOn創辦於2019年,初期節目數量不過300多檔,發展至今有萬檔節目在線,根據SoundOn提出「2021年度聲音經濟報告書」,2021年疫情爆發到降至二級之間,Podcaster的創作時數明顯增加,但在疫情趨緩以後,不重複下載數成長年增高達200%,完全呼應了同樣在SoundOn擔任執行長的黃建翰的話:「疫情完全加速與催化了聲音經濟的起飛。」

連GAFA也爭相投入的「聲音市場」

倘若追本溯源,疫情並不是聲音經濟崛起的主因。日本Podcast平台「Voicy」創辦人緒方憲太郎便分析:語音科技的進步(人聲辨識、聲紋辨識等技術)、聆聽裝置的普及(智慧喇叭、無線耳機)與聆聽習慣的擴大,才是引動這一波聲音經濟崛起的最大理由。

歐美的聲音市場起步最早,據全球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的統計,2019年美國Podcast聽眾約有7,500萬人,2024年上看1億6,400萬人;美國互動廣告協會(IAB)提出的數據也指出,2023年Podcast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

聲音產品另一引人矚目的品項是有聲書。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APA)的年度報告指出,2021年美國有聲書市場營業額已來到16億美元,連續十年達兩位數的成長,超越較早發展的電子書市佔率將是指日可待。Deloitte管理顧問公司的調查也顯示,五年來英國有聲書市場增長將近一倍。

看中聲音市場的未來發展性,美國四大科技巨擘GAFA(Google、Amazon、Facebook/Meta、Apple),還有微軟、Twitter、Spotify等公司,均已參與戰場。
 

Goodnight創辦人之一、SoundOn執行長黃建翰。

Goodnight創辦人之一、SoundOn執行長黃建翰。
 

「聽」的閱讀:出版的第三勢力崛起

每年新書出版量約四萬本的台灣,卻在有聲產品的普及上稍慢一步,主要是因為空間不比歐美等大陸型國家,因幅員遼闊,人們通勤、移動時間較長,不佔眼球的聲音產品自有其廣大需求。

「另也是因台灣出版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多。」鏡好聽總監徐淑卿認為。「紙、電、有聲」,是目前出版業的三大主力商品,從紙本書轉為電子書,製作門檻相較低,但轉譯為有聲書,必須就文本重新改稿、配音、混音、剪輯,加上設計、上架、行銷,不但成本高,耗費的心力與重新出版一本紙本書不相上下,加上民眾對有聲書消費習慣尚未養成,造成多數出版社裹足不前。

2019年「遍路文化」率先成立,為台灣有聲書市場拉開序幕。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在出版產業耕耘十多年,個性相當活潑的她,曾跨界到影視IP產業從事行銷,但一身出版魂的她對於內容產業無法忘情,離開行銷工作後,獲得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的支持,加入專攻聲音內容的遍路文化。

吳巧亮直言,會著手開發聲音產品,不外乎看好台灣的出版能量。台灣出版社超過千家,每年推上萬本新書,然而除了長銷型商品,多數出版品上架三個月以後就會從架上消失,擠上排行榜的終歸是少數,「我們手上有一堆很好的內容,為什麼要讓它死掉?」她熱忱地提出疑問。

遍路的產品共有三大類,包括線上課程,依據紙本書逐字錄製的有聲書,還有酌量加入音效,請編劇從經典文本重新撰寫的有聲劇。吳巧亮分析,紙本書與聲音產品的編輯邏輯並沒有相差太多,「如何設計課程,將最精華、有趣的知識挖掘出來,提綱挈領重新排列組合,這都是編輯一貫會做的事。」然她提到:「在對產品的理解與技術層面而言,兩者卻相差非常多。」

為了打通跨領域「轉譯」的各個關節,後來成立隸屬於「鏡傳媒」旗下的聲音平台「鏡好聽」,籌備初期就大刀闊斧地打造了五間錄音室,也成立鏡好聽學院,親自訓練、招募專業的聲音主播,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更是業界首見。

鏡好聽的成立,起因於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本身即是重度聲音產品使用者的她,市場敏銳度相當高。因為有集團資源的強力後援,除了新聞媒體平台上蒐羅到的人物故事,另外還有自家出版社「鏡文學」以及旗下作家的作品可供互用,豐富的資源讓鏡好聽一開台,除了單本付費的「單購制」以外,還推出可暢聽的「訂閱制」,喊出要當「華文聲音內容的Netflix」的鏡好聽,雄心不容小覷。

內容為王的文本轉譯

技術層面的問題以外,吳巧亮另外表示:「最困難的是,無從想像目標客群到底在哪裡?」賣了幾本書以後,團隊終於發現,買單有聲書的聽眾大多是從紙本書來的讀者,「產品定位貼著紙本書走,所以基本上還是內容為大。」

既然內容才是消費者買單的理由,相較Podcast的低錄製門檻,且多為免費內容;有聲書製作成本高,價格比紙本書更高的狀況更時有可見,如此情況讓業者更加戮力在品質的提升,希望有聲書與以閒談漫談為主的Podcast作出區隔。

吳巧亮思考人類聲音傳播的發展脈絡,以口傳神話為題,邀請編劇重新編寫有聲劇《北歐神話三部曲》,「神話就是以口述為起點,做有聲書不做神話實在有點奇怪。」她特地大手筆請來聲音導演與十來位聲音演員參與,「我想做到一個最高規格,訂定出一個沒有任何人能超越的標準。」

徐淑卿則舉出英國社會學家詹姆斯‧哈金所寫的《小眾,其實不小》一書說明,分眾市場的時代,想要抓取目標客群,除了提升內容品質以外,還有精準產品定位。鏡好聽規劃出三條線:「知識普及」、「觀念溝通」與「社會探照」,從選題到企劃都務求紮實精緻,她說:「做最好的內容,讓聽眾值得花時間去聆聽。」以好品質站穩第一步,未來的銷售無須畫地自限在本地,甚至可能進軍海外。
 

主打聲音產品的遍路文化,為台灣聲音經濟揭開序幕。

主打聲音產品的遍路文化,為台灣聲音經濟揭開序幕。
 

東風已吹,邁步平台整合時代

2019年第四季,本土電子書平台「讀墨」(Readmoo)率先加入有聲書服務,緊接著另一電子書平台「Kobo」宣布進軍。短短兩、三年,各種聲音產品線上平台紛紛成立,「遍路文化」與「鏡好聽」以外,還有隸屬中華電信的智趣王數位科技公司推出的「i聽聽」,聯合報系也推出「一刻鯨選」、城邦出版集團創辦的「自慢塾」、遠見天下文化的「1號課堂」、「孜孜線上聽」等。2021年第四季,被視為集結了最多愛書人的電商、台灣最大網路書店「博客來」宣告加入電子書服務項目,被視為聲音市場發展的重要指標。

在出版端,城邦、時報等大型出版社也陸續投入製作有聲書,由於產品數量與消費市場的顯著成長,讀墨喊出2021年是「有聲書元年」。台灣從紙本書到電子書走得較久,「有了電子書的先例,我想這一回出版社動得不會太慢。」徐淑卿相當樂觀。

作家「再活一次」的朗誦

從「無聲」到「有聲」,聲音產品鵲起意味著人類從「眼球經濟」進入到「耳朵經濟」的時代。以影視為代表的視覺產品藉由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來取得商機,然而聲音可以無痕融入人們各種日常情境,從通勤、洗澡、做家事,甚至是睡前。

稱說「配上耳機,心流就會開始」的黃建翰,Podcast重度使用者的他表示:「有時就是聽一種陪伴的感覺。」聲音產品更讓一心多用成為可能,對步調緊湊的現代人來說更是便捷,「不能說是另外創造出一個平行時空,但讓你一天增加個四、五個小時,絕對沒有問題。」徐淑卿提出絕妙比喻。聲音產品還能跨越族群限制,除了嫻熟於穿戴式科技的年輕消費者買單,也友善眼睛老花的銀髮族群,市場潛力廣大。

再限縮到有聲書的範圍來看,人聲的朗誦具有「再創作」的獨特性。遍路文化邀請知名配音員蕭定睿朗讀暢銷翻譯小說《莫斯科紳士》;鏡好聽邀請劇場導演蔡柏璋朗讀陳思宏的《鬼地方》;金馬影帝莫子儀朗讀《余英時回憶錄》;或者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受聯經出版社之邀,親自翻譯朗讀《小王子》等,都是經由成功的聲音轉譯,為內容再次創造出商機。

有聲書真的如此迷人?美國作家山姆‧史蒂芬森曾為攝影家尤金‧史密斯撰寫個人傳記《浮與沉》,書中記載了一件軼事:因為寫書,他注意到了尤金‧史密斯所收藏的大量有聲書、詩集錄音帶,開始聆聽並深深著迷於有聲書的他,喟嘆正在執筆的自己,居然沒辦法像朗讀者那樣,用文字「活出史密斯的攝影」。

文本如樂譜,人聲的誦讀就像演奏家的演繹,讓無機的文字賦予了靈性的神采。親炙聲音時代以降的我們,何其有幸,打開耳朵,隨時都能徜徉多重宇宙,直接經歷一場超越時間空間的會晤。

更多照片請至《打開耳朵,聆聽多重宇宙 聲音經濟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