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沙茶 記錄移民軌跡的紛呈滋味
2023-05-29

沙茶的原料動輒達30~50種,會依據當地物產、個人口味有細微的變化,圖為幾種主要原料。

沙茶的原料動輒達30~50種,會依據當地物產、個人口味有細微的變化,圖為幾種主要原料。
 

台灣家庭廚房裡,除了常備醬油、醋、砂糖,還有一不可或缺的存在。那既不是豆瓣醬、XO醬,也不是辣椒醬或豆腐乳,而是,沙茶醬。

裝在鐵罐或透明玻璃罐裡的沙茶,看上去深褐油亮,吃起來有著沙質的纖維口感,鮮鹹渾厚的滋味,擄獲了台灣人的心。除了圍爐吃鍋不可或缺,拌炒調味能獨挑大樑,基本的炒飯炒麵以外,甚至可為牛、羊等味道重的肉類去腥解羶。台灣許多經典小吃,砂鍋魚頭、豬血湯、肉羹、麵線糊、鍋燒意麵,也常添上一匙沙茶,用以增香。

 

沙茶深受台灣人倚重,但追究身世,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沙茶,源自於廣東潮汕的飲食,戰後因大批潮汕移民移入台灣,經推廣逐漸被台灣人廣為接受,並發展出了獨特的在地文化。

香料研究者陳愛玲,來自馬來西亞的她,恰好是潮汕後裔,在台定居超過20年,「沙茶」可說是她最深的鄉愁了。每到年末,新鮮香料的產季,她必定趁機採買,並親手炮製一年要吃的沙茶醬。這一慣例,源自於她的家族傳統,作為檳城的潮汕移民第四代,在歲末製做沙茶,是一家老小,甚至來到南洋依親的親朋,都得參與的年度盛事。

由於製程繁瑣,選用的材料多樣,這被陳愛玲稱作「做一次就要死一次」的活兒,著實勞師動眾。由於分量必須供一大家子食用一整年,食材用量之大,甚至得提前調度,製作當日,眾人各司其職,挑扁魚、剝花生、切紅蔥頭、薑黃去根鬚後刷去汙泥……逐一處理、搗碎、炒煮,忙上足足三天,才完成一整年要吃的沙茶醬。
 

稱霸台灣醬料界的沙茶醬,幾乎每個家庭的冰箱,都會備有一瓶。

稱霸台灣醬料界的沙茶醬,幾乎每個家庭的冰箱,都會備有一瓶。
 

從「沙嗲」到「沙茶」

但倘若往前一步來看,潮汕人青睞的沙茶醬,亦非原創,其前身是流行於東南亞的「沙嗲醬」(satay sauce)。沙嗲,是源自於印尼爪哇的串燒料理,在東南亞開枝散葉,發展出不同的版本,作為沙嗲靈魂的沙嗲醬,原料不脫花生、薑黃、椰奶、棕櫚糖、南薑、羅望子、小茴香等南洋常見食材。19世紀時,勇於冒險、善於經商,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潮汕人來到南洋,嚐到沙嗲以後,依據華人的口味進行改良,自此南洋的「satay」,根據潮州話發音,轉譯寫成了中文的「沙茶」。

史料文獻雖然缺乏從沙嗲到沙茶演進變化的明確載記,但流傳在陳愛玲家族中的口傳歷史,卻提供了若干線索,讓我們對沙茶身世的略窺一二。

據聞,當年陳愛玲的曾祖父從馬來西亞回鄉省親,攜帶了當地常見的沙嗲作為伴手,潮汕鄉親吃了,覺得沙嗲醬爽口,但辣度太高,且未全然合味,便加以改良。除了大幅降低辣度以外,另外加入潮汕普遍的扁魚、蝦米等海貨,也融入福建人喜好的五香,以及用以除腥羶的果粉、陳皮等香料,並以中華料理的炒炸手法來烹煮。

此一風味,再傳回到南洋,南洋的家人再添上華人愛吃的堅果,如花生、芝麻。陳愛玲說,潮汕移民各家沙茶的配方都不相同,但在她家,「沙茶中乾貨與堅果的比例大約是1:1。」

獨樹一格的台式沙茶料理

從沙嗲到沙茶,風味上經過了更動與創新,食用方式也有了改變。華人不拿沙茶醬來涮肉串,而從中華料理的基礎,發展出了精彩的沙茶料理(shacha cuisine)。今日的潮汕興盛著沙茶撈麵、沙茶牛肉粿,更因當地盛產牛肉,沙茶牛肉爐聞名遐邇。戰後,沙茶料理隨著族群遷徙廣傳到台灣各地,講求直覺、快速的台式熱炒,將沙茶融會貫通到菜式之中,也發展出迥異於潮汕地區的沙茶火鍋形式。

新馬的沙茶火鍋,仍保留潮汕地區的沙茶火鍋傳統,陳愛玲分享家鄉的吃法,當地人把沙茶醬當作火鍋的基底醬,沖到大骨或雞骨高湯裡享用,滋味渾厚濃郁。至於台灣的沙茶火鍋,多採清湯湯底(若干店家還會另加入扁魚),沙茶則被獨立當作蘸醬,兩種風格可是截然不同。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齡儀,著有《沙茶》一書的她,深入考究台灣沙茶餐飲文化。她指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受到日本影響甚深,相較於中華料理追求的繁複雕琢,台灣人更偏向清淡與食材本身的原味。

台北老字號的「元香沙茶火鍋」,第二代吳振豪則提出另一種有趣的假設,潮汕沙茶火鍋的吃法,或許是受到南洋的叻沙(laksa,流行於東南亞地區的湯麵,湯頭加入叻沙醬,滋味濃郁)的啟迪。他亦揣想,昔日的餐飲業者會將沙茶醬獨立於湯頭以外,除了用以迎合台灣人口味,另一原因,可能是因為開業正逢戰後初期,物資條件不豐,藉此可以撙節沙茶的用量。
 

沙茶常見於台灣的快炒料理,拿來炒麵炒飯,也與芥藍、高麗菜等蔬菜相配。

沙茶常見於台灣的快炒料理,拿來炒麵炒飯,也與芥藍、高麗菜等蔬菜相配。
 

沙茶的落地生根

如同曾齡儀的分享:「當年在國外留學,留學生大多不太會煮飯,聚餐的時候就是煮火鍋,然後配沙茶醬。」這番話,不僅外出人心有戚戚,廚房新手也會同意,冰箱中備有一罐沙茶醬,簡單的水煮麵條、燙青菜,也能吃得有滋有味。

沙茶醬受台灣人喜愛的程度,讓飲食作家陳靜宜稱沙茶醬為「台灣醬料之王」,然而回望沙茶在台灣發展的歷程,其實說來不算太長。時間拉回到戰後,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不僅不曉得沙茶為何物,更因農業社會、傳統信仰,不吃時常與沙茶連結的牛肉。

除了餐館費心改良沙茶火鍋的烹煮方式,方便保存、攜帶的罐裝沙茶醬,是另一條推廣路徑。來自潮州的劉來欽推出後來家喻戶曉、行銷全球的牛頭牌;來自汕頭的杜象,推出赤牛牌、黃牛牌、黑牛牌,都是代表品牌。

另一來,「台灣人開始接受沙茶,與經濟起飛、城鄉發展的大環境有著莫大關係。」曾齡儀指出,台北西門町、高雄鹽埕區,都是從日治時代即開始發展起的老城區,同時也是沙茶餐館林立的一級戰區。隨著農業社會往工商社會推進,年輕人離鄉背井到大都市裡討生活,下班以後,開設在鬧區的沙茶餐館,成了聚餐聯誼的絕佳選擇,不吃牛肉的堅持,也在時空背景的變化下逐漸式微。

星光閃爍的沙茶火鍋盛世

沙茶火鍋在今日流露出了老派的氣質,但在1960~1980年代,卻是時髦非常的象徵。依吳振豪的回憶,當年到西門町看電影,看完電影再到沙茶火鍋「續攤」,是相當普遍的「套裝行程」。「元香沙茶火鍋」創辦人,即吳振豪父親吳藩俠,為了把握商機,還曾邀請明星丁強、李璇為「元香」拍攝廣告,在電影院播出。

升斗小民捧場以外,明星的蒞臨,更讓餐館錦上添花,蔚為風潮話題。位於高雄的「汕頭天天沙茶火鍋」,費玉清、鄧麗君多次聞香下馬。「元香沙茶火鍋」,因林青霞、秦漢、張小燕等明星喜愛在此聚餐,聲名遠播。

雖然沙茶火鍋盛世不再,但可以發現,今日台灣坊間,除了沙茶火鍋店,不論日式、港式等火鍋店家,仍會主動提供沙茶作為佐料,吃鍋時倘若少了「這一味」,不少台灣人可是會覺得悵然若失哩。
 

台灣人愛吃火鍋,踏入沙茶火鍋店,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草根氣息。

台灣人愛吃火鍋,踏入沙茶火鍋店,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草根氣息。
 

百家百味,刻劃移民足跡

如同沙嗲一樣,一種醬料,隨著人的移動、各地的物產、族群的飲食偏好,也會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沙茶亦然。不少業者表示,沙茶發展出潮汕、福建兩大系統;潮汕版本的沙茶海味較重,如強調加入「赤尾青蝦」的牛頭牌;福建版本的花生味較重,如近年崛起、配方來自台北老店「清香沙茶火鍋」的沙茶罐頭品牌「清香號」。

陳愛玲嘗試從「第三方」角度分析台灣沙茶的整體特色。她認為,台灣人吃沙茶,習慣另外添加醬油、白醋等調味料,因此鹹度較低;另外,台灣沙茶的五香味較明顯,並喜愛添加胡荽子、椰子粉等香料。

陳愛玲說,沙茶的材料可區分為四大類:其一,是「濕香料」,如辣椒泥、薑黃泥、南薑泥、香茅泥;其二,是「乾香料」,如五香粉、草果粉、茴香籽;其三,是提供鮮味的「乾貨」,如蝦米、扁魚;其四,是「堅果」,如花生醬、芝麻醬。最後,還必須以鹽巴、糖、醬油來調味統整。一帖動輒使用30~50種材料的複合式配方,有太多可以因當地物產、個人口味喜好微調、增減的空間。

雖然沒有公認的標準配方,市面上數一數二昂貴的沙茶罐頭品牌「清香號」,負責人吳龍陞倒是從食品加工的角度提出一套標準。他認為,好的沙茶醬,食材必須從原型食物製作,不能討巧使用現成的再製品;味道上,除了鹹味,「還要能嚐到花生的甜、扁魚的清香,以及辣椒的辛。」食材的層次分明,同時又能相互勾結、渾融一體。

沙茶的百家百味,隨著時間仍在持續進化。好比牛頭牌的沙茶配方,為了控管食安風險,大膽刪去花生成分;也因應廣大的素食客群,推出素食版本的沙茶。又如陳愛玲的私房沙茶,竭力復刻老家的味道,同時又追求食材上的在地,因此即便是南洋常見的原物料,她往往優先選用台灣本產食材,去(2022)年的配方,她還以其豐富的香料學涵養,神來一筆地添入台灣特有的月桃籽,「月桃籽風味清涼,緩解沉重感的同時,又具有解膩的效果。」陳愛玲說。

一種醬料,就有著如此豐富的表情層次,確實是飲食項目裡罕見的,傳遞出人對於故土的情深、遷徙移動的痕跡,以及對新居地融入的努力嘗試。沙茶到底是什麼?從名稱、或從成分,都難用三言兩語說明,但這樣的迂迴曲折,不也正是沙茶的獨特之處!

更多照片請至《台灣沙茶 記錄移民軌跡的紛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