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宴會風光 來!呷辦桌!
2023-06-19

雖是吃晚宴,但辦桌團隊早上即展開前置作業。

雖是吃晚宴,但辦桌團隊早上即展開前置作業。
 

台式辦桌有其歷史背景與儀式,菜色更是有特殊的意涵與象徵。在人生的重要時刻、宗教團體的歲時祭儀,大快朵頤之際,透過辦桌聯繫感情、款待賓客,辦桌更有凝聚社群意識,鞏固社會網絡的意義。

 

用浴盆般大的鐵盆洗著菜、剁剁剁急切地切菜,接著將佐料一一油炸備用,一旁的蒸籠冒出縷縷炊煙,雖是晚上六點卅分開席,但辦桌團隊早上七點即展開前置作業。

以慶祝母親節為名義,由內門總鋪師湯富隆(以下稱「阿隆師」)掌勺,在高雄金獅湖保安宮席開50桌,讓認購的民眾得以享用內門手路菜,現切鮪魚秀、有著烏魚子、九孔鮑的錦繡拼盤、一品封肉、三層水果塔一一上桌。舞台上有熱鬧滾滾的歌舞秀,酒酣耳熱之際,家人團聚,藉著共餐、話家常聯繫了感情。
 

三~五層高的蒸籠一字排開,陣仗十足。

三~五層高的蒸籠一字排開,陣仗十足。
 

道地台灣味

今(2023)年四月才席開200桌,為兒子湯貴翔娶媳婦舉辦婚宴的阿隆師,浮誇的排場與菜色,勾起民眾對在地辦桌文化的話題。

「咱傳統的辦桌菜會讓人懷念,主要是因為有一種『氣口』,來自『土法煉鋼』的味道!」什麼是土法?擁有30多年辦桌經驗的阿隆師說:「就是照起工來,遵循傳統古法的工序,要煏(piak)!要芡香(爆香)!要炕(khòng,慢火久煮)!」

他以古早味油飯為例,紅蔥頭、絞肉要先炒香;蝦米、魷魚、香菇分別爆香,再一起拌炒事先炊好的糯米,炒至都沒有水分了,越嚼越香,正港油飯放在室溫兩天不會壞掉。相較同樣以糯米為原料,只蒸不炒的米糕來說,台灣人會將油飯作為小孩彌月的伴手禮,沒有聽過人送「彌月米糕」!就是因為方便保存。

俗語說:「醫生驚治嗽,總舖驚食晝。」(意喻醫師怕治療咳嗽,因為不易痊癒;外燴廚師怕烹煮午餐,因為時間太過緊湊。)阿隆師解釋,辦桌菜裡的二路菜魚翅羹,先用大骨、魚骨、洋蔥等蔬菜熬煮四~五個小時,才能呈現湯頭的渾厚,所以總鋪師一定要預留時間,以四~五個小時「炕」高湯,慢慢提煉,才能熬出食材的天然甜!羹湯中的香菇、扁魚等材料都要一一「煏」過,連胡椒粉等香料也炒過,而不是直接灑入湯裡,「這是重現阿嬤古早味必要的SOP。」他強調。

提到魚翅羹,阿隆師不禁搖頭說,近幾年動保團體有拒吃魚翅的呼籲,但魚翅羹裡沒有魚翅,引起客人抱怨,「我只好回應,太陽餅裡也沒有太陽啊!」現則選用海藻萃取物做的冬粉翅代替,口感亦不輸真魚翅,也適用於素食宴。

而阿嬤時代的古早味,最經典的就是菜尾,以往民眾利用辦桌打牙祭,勤儉惜福的心態,更會將辦桌吃剩的封肉、雞湯、丸仔湯等打包回家,煮成一鍋菜尾湯。

《總鋪師辦桌》的作者黃婉玲則認為,60年代以前的台灣,辦桌是全村總動員的大事,鍋碗瓢盆及桌椅都是跟街坊鄰居借,同時也要請他們幫忙洗菜、切菜等,菜尾湯就是用來感謝大家的幫忙,回請街坊鄰居以及來幫忙辦桌的「水腳」(幫廚、學徒),絕非剩菜。

想要復刻這道經典的「古早味菜尾」,阿隆師建議,可用丸仔湯為基底,融入蔥油、封肉的醬汁,再加入菜頭、雞肉、貢丸、蝦仁、干貝、排骨、白蘿蔔等材料,成就融合一爐的精華。

從社交到和解

台灣的辦桌文化到底有多古早?從事飲食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品滄,從歷史帳簿、日記發現,清朝康熙時期,台灣人就很喜歡設席、辦桌,委託專業廚師(又稱「總鋪」、「刀旨」或是「刀煮」)到家裡來舉辦酒席。

他將辦桌的情境分為生命禮儀宴、團聚會、慶醮宴、調和宴等,透過辦桌這個社會活動,鞏固與確認情誼;或是透過共食的儀式感,紀念人生重要的時刻,讓辦桌文化沿襲至今。

辦桌甚至是展現社群意識,族群融合的重要手段。曾品滄認為,台灣人很節儉,但是會將存下來的錢拿來辦桌,用來彰顯個人的地位或是與地方的連結。他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小至人們議事、解決糾紛,可以透過酒席上的杯觥交錯,緩和對立情緒,達到妥協或弭平衝突的效果;大至慶醮宴,在祭祀神明的當天,輪值當爐主的角頭設宴,都有福佬、客家族群互相往來的紀錄。

從歷史檔案中亦可以看出,漢人辦桌時,住在山上的原住民都會特地下山參加;本省人「大拜拜」,會邀請外省人來吃,透過辦桌活動,彼此諒解、溝通,表達善意,成為融合整體「台灣人」的過程。
 

辦桌菜展現豐沛的意象。(莊坤儒攝)

辦桌菜展現豐沛的意象。(莊坤儒攝)
 

從呷飽到呷巧

在過往物質缺乏的年代,辦桌的熱鬧與豐盛,是老一輩共同的美食記憶。

曾品滄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會舉辦宴會,但很少國家的宴會菜多至12~16道菜,甚至從中午吃到晚上。台灣的宴會特色在於「豐盛」,例如日治時代宴會菜「五柳居」(或做五柳枝),不只是一道魚炸了再紅燒,而是用一條完整的魚,油炸完,裝飾事先炒過的香菇絲、竹筍絲、紅蘿蔔絲、辣椒絲,勾芡調味後,再淋上香油,讓菜色發亮、喜氣。

用整塊豬肉慢火烹滷的「大封」,也是宴客菜中表現大氣的菜色。

阿隆師贊同地說,古早時代辦桌,封肉直接下鍋滷,肥滋滋的肉是民眾最珍愛的油脂來源,因此,是最受賓客歡迎的一道菜。現今基於養生的需求,總鋪師改變做法,封肉先下鍋油炸去油,但要炸到外酥內軟,不會變成豬肉乾,則考驗師傅的功力了。

辦桌是一場展演

「台灣人辦桌,在不同場合有不同展演的方式與脈絡。」曾品滄舉例,例如長輩祝壽宴、神明壽誕宴的第一道菜都是豬腳麵線,象徵長壽。

不論是喬遷之喜或是喪事結束,都會舉行的「起家宴」,第一道菜是一道全雞,因為「雞」(台語)諧音為「家」,全雞為全家之意。以喪事為例,家中長輩辭世,透過起家宴向親友宣示,由新的一代帶領「全家」(偕音「全雞」),具有團結親友之意。喪葬出殯當天的辦桌宴,又俗稱「食三角肉」,或「食散筵」,意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都有其象徵的意義。

婚宴辦桌更是具有儀式性的功能。例如有些家庭在訂婚宴時有項約定成俗的習俗,當「魚料理」端上桌時,男方家親戚會自動離席,不說再見,民間傳說是取「魚」的諧音,給對方留「餘」地。阿隆師認為,是取魚兒「游來游去」的諧音,象徵親戚之間「有來有去」,辦桌師傅知道主人家有這個習俗,都會把「魚」料理放到最後面才上桌,避免吃不到幾道菜,就得離席。

喜事辦桌的道數為偶數,喪數為奇數;喜宴第一道菜從雙喜、四喜拼盤,第二道菜是雜菜羹或魚翅羹,都有其脈絡。
 

親友之間的來往,透過節慶的團聚、共食,進行感情的連結。

親友之間的來往,透過節慶的團聚、共食,進行感情的連結。
 

辦桌的時代變遷

阿隆師回憶,70~80年代是辦桌的高峰期,每戶人丁興旺,一家六~八人,總會派出三~四人來呷辦桌,婚宴辦桌數平均50~100桌起跳,讓總鋪師每月接單的桌數超過2,000桌。

還有選舉罷免法制定前,每逢選舉年,競選總部或服務處成立,總是會宴請樁腳與支持者,也是以上百桌起跳。作為各鄉鎮信仰中心的宮廟,每年為神明壽誕籌辦的慶醮宴,講究的是川流不息的「流水席」,信眾認購五~六桌的宴席,客人以走「攤」(thuann)方式,吃完一攤再一攤,新來一批客人入席入座後直接換一副碗筷;菜色多以八寶丸、酸筍燉豬腸、羊肉、涼拌豬肝等菜色為主,不收紅包禮。

以總鋪師密度最高的內門來說,都是全村投入,大多由女性擔任水腳、二手,處理螃蟹、鰻魚、鱉等海鮮,不假手他人。當總鋪師供不應求,許多二廚直接創業擔任主廚(或稱頭手)。

曾品滄認為1980年代是台灣辦桌文化的巔峰,也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辦桌的主力來自中小企業舉辦春酒、尾牙,宴請客戶、員工,大家樂中獎的也要請客。隨著產業一波一波外移,921地震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工廠也推出羊肉爐、肉丸、魚捲等即食食品,新式宴會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開設,種種因素讓辦桌文化從1990年代後逐漸式微。

辦桌的現代化

阿隆師感嘆,辦桌師傅也因工時長、客源流失,面臨傳承的危機。還好他的兒子湯貴翔願意傳承。

八年前湯貴翔回鄉,協助父親將辦桌菜創新行銷。他將辦桌菜開發成冷凍食品、年菜、醬料、伴手禮等產品,鋪貨到電商、專賣店販賣。

隨著各地婚宴館、宮廟香客大樓、活動中心等場地推陳出新,辦桌也從路邊、戶外的廣場或是草地,走入室內。湯貴翔更改用冷凍車運送食材,將辦桌硬體加以改良,例如塑膠桌巾、塑膠碗筷換成桌布、磁器碗筷,紅色塑膠椅也可以選用加上布套的美合椅,甚至訂做玻璃的圓桌轉盤,年輕的客層不再覺得呷辦桌很「倯」(音讀sông,俗氣之意),並且能享用更「豐沛」(phong-phài)的辦桌菜。

「父親時代的辦桌只有做菜,我還提供舞台、場地佈置到樂團或歌手的表演節目等一條龍的服務。」湯貴翔說,現在不論新居落成、公司尾牙、員工旅遊聚餐,選擇露天辦桌也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

正如曾品滄所說,台式辦桌端上豐富、具有象徵意味的佳餚,同時亦在傳達主人願意用最好的菜色分享的慷慨與熱情,這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台灣味。

更多照片請至《宴會風光 來!呷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