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森林島嶼的療癒魔法 阿里山的檜意森活
2024-06-06

全台第一條以森林療癒為主題的森療步道──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

全台第一條以森林療癒為主題的森療步道──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
 

台灣是座森林島嶼,逾六成國土面積為森林所覆蓋,3.6萬平方公里有268座逾3千公尺高山,密度之高世界少有。

高山與森林裡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尤其是阿里山,擁有全球珍稀的紅檜巨木森林,這次不走馬看花,而是跟著森林引導員、森林療癒師,以沉浸式體驗山林,讓這片大自然療癒你的身心靈。

 

「選擇一棵樹,依靠著它。」「接著閉上眼,深呼吸,鬆開肩頸,感受空氣通過鼻腔。」「拾起身旁的落葉,放在手心搓揉,再聞聞它的味道。」「將注意力拉回雙耳,聽聽周圍有什麼聲音。」……「最後,慢慢地旋轉,找到想要停下來的方向。」「當你預備好,就可以慢慢地睜開眼,細細地收下大自然賜給你眼前的這份禮物。」

來到茂林國家風景區新威森林公園桃花心木步道,台灣首位取得美國自然與森林療癒嚮導協會(ANFT)認證的森林療癒嚮導、森療師培訓督導張庭瑋,用著輕柔的語調,引領培訓中的森林引導員,打開五感體驗山林。

「我一個禮拜來這裡兩到三次,跟今天相比,每趟都很粗魯。今天,我閉上眼,仔細聽到樹葉落下的窸窣聲。」「我張開眼睛,感覺陽光發出像琉璃珠般的耀眼光彩。」「我以前就很想抱樹,但害怕異樣眼光,今天如願以償。靜下來靠著它,很感謝它在四季變換中展現不同的風景。」學員體驗後分享著心得。
 

茂林國家風景區新威森林公園的桃花心木步道鋪著落葉,顯得詩情畫意。

茂林國家風景區新威森林公園的桃花心木步道鋪著落葉,顯得詩情畫意。
 

森林,休息的地方

「森林的英文forest,其實是for+rest的組合,意即森林是提供休息的地方。」台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系教授、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理事長余家斌說,近兩百年來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與生活壓力,衍生許多文明病,科學實證顯示,森林中的氧氣、植物散發的芬多精、霧氣或水分子與空氣摩擦產生的負離子,確實能安定情緒、改善疲勞療癒身心靈,來場森林浴充電、一個月內都能感到活力滿滿。

不過,並非人人進入森林,皆可好好地被森林照顧。余家斌說,現代人3C不離身,需「外力」協助將手機放一旁,森林療癒師就扮演這個角色,透過「森林裡的教練」引導,促進遊客與環境連結,達到紓壓放鬆的效果。

這種森林療癒方式也是體驗慢活的小眾旅遊型態。張庭瑋說,森療體驗方式因森療師的專長而定,無論是瑜伽、頌缽、靜坐,體驗黑暗,溪邊親水,目的皆在讓參與者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抽離,慢節奏地融入與專注當下事物,最後達到自己與他人、土地之間的關係修復,還能激發創作靈感。

要如何得知你被森林療癒了?張庭瑋說,事前的生理監測,例如心跳、血壓量測,以及活動後學員分享回饋,皆可看得出療癒效果。

「我們不知道大自然要告訴你什麼,這是你跟大自然的秘密。」張庭瑋說,有許多現代人慢不下來、害怕安靜、耍廢,森療體驗時還猛做筆記、拍照、錄影,安排「森林獨處,安靜聆聽、觀察森林的動靜」,有學員誤認為獨處就是沒事做,反而喪失向森林學習的機會。

國際間森林療癒活動蔚為風潮,日、韓、美、德等國將之作為國民保健預防或輔助治療的方式。台灣氣候橫跨熱帶與亞熱帶,地勢起伏,高山林立,森林覆蓋率六成,在亞洲排名第七,3.6萬平方公里就有268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密度之高世界少有。台灣山林孕育了4,000種高等維管束植物、400多種鳥類……動植物生態豐富,儼然是座天然的博物館,且依監測調查,森林中的負離子濃度較都市高出三倍之多,值得人們放慢步調,感受神奇的療癒力。

近年林業署推動森林療癒師認證制度,去(2023)年至今有45人取得認證,另從生態多樣性、環境、步道設施、交通可及性、住宿便利、文化多樣性等要素,在全台18處森林遊樂區,選定太平山、東眼山、八仙山、奧萬大、阿里山、雙流、知本、富源等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作為森林療癒體驗示範場域。

這八處場所的森林環境大於0. 5公頃的土地,有高逾10公尺的樹,且樹冠覆蓋度大於10%,配有修業中的森林療癒引導員或森林療癒師,能設計活動引領遊客體驗森林療癒,透過人、場域與活動,達到人與土地連結、進而獲得身心靈療癒的目的。

 

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全台第一條森療步道

阿里山,檜木森林豐富,日治時期與太平山、八仙山並稱台灣三大林場。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王升陽說,檜木是冰河時期的孑遺植物,主要分布在暖溫帶,全球僅存六、七種,台灣就擁有紅檜與扁柏兩種。阿里山雖處於熱帶區域,但位於海拔2,000公尺的雲霧帶,因溫濕的環境而大量存在全球獨有的紅檜,木質遇濕氣易釋放單萜類芬多精,負離子每立方公分逾1,000單位,又林相保留完整,身歷其境可以降血壓、放鬆腦波,舒緩壓力與緊張,是森療的絕佳場域。

因檜木資源豐富,日治時闢建阿里山林業鐵路,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森林小火車、神木、雲海、日出與晚霞「五奇」景致,巨木群更享譽國際,是台灣最知名、最受歡迎、最經典的森林遊樂區。

林相豐富的阿里山,也是原住民族鄒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高海拔及獨特的氣候優勢,孕育遠近馳名的阿里山高山茶與阿里山咖啡。

因著歷史、人文與自然地貌優勢,林業署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打造全台第一條療癒步道──水山療癒步道。從祝山林道開始,以手作步道方式串起祝山林道、水山巨木與森林鐵道,863公尺長、地勢相對平坦的步道,沿途舉目皆是蓊鬱檜木,遊客可以盡情享受這座「檜意森林」。

林業署嘉義分署邀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理事、森療師林家民及設計團隊設計的水山療癒步道,規劃了「水山教室」、「森之座」、「意想地」、「森天觀影」等四處療癒空間,分別設計適合場地「闔」、「吐」、「藏」、「臥」療癒方式,每處解說柱內建藍牙推播療癒內容,初次造訪的遊客,只要下載「森遊阿里山」app,也能隨時進行自導式的療癒活動。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區域內處處皆可療癒人心。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區域內處處皆可療癒人心。
 

放下包袱,打開你的天靈蓋

春末的五月初,遊客在森療引導員王森林的帶領,前進水山療癒步道進行森療體驗。

「放下背包,打開你的天靈蓋,從頭頂、肩頸,到膝蓋、腳掌,全身都放鬆。」「閉眼八分鐘,耳聽四方,想像你的手裡有一張紙,畫出你的聲音地景。」在水山教室,一塊大石像講桌,遊客坐在來自二萬坪的石椅上,跟著導引沉澱心靈,原有的談笑聲逐漸「fade out」(淡出)。

耳邊的黃胸藪眉、冠羽畫眉、白耳畫眉、茶腹鳾……鳴唱聲忽遠忽近,一唱一和,像在「答喙鼓」(tap-tshuì-kóo,鬥嘴)。此處最近森林鐵路段,準時發車的小火車發出嗚鳴地鳴笛聲。「心越靜,越能聽見細微的聲音。」王森林說。

從水山教室起身緩步前行,原本又急又重的腳步,也變得輕柔。行至「森之座」,木棧平台前方正對著兩棵檜木,遊客在平台擴胸、深呼吸,再大口吐納,檜木芬多精吸飽吸滿,大腦也跟著「fresh」。

前一天的阿里山區歷經暴雨洗禮,林下層層疊疊的戟葉蓼因雨水滋潤更顯嫩綠柔軟,令人忍不住駐足凝視,感覺森林精靈在草堆裡露出靈動的雙眼打量你,或可能會從草地裡跳出來撒潑,與你共舞。

轉個彎來到步道最寧靜的「意想地」,路旁突出的象形樹頭有個樹洞,旅客可以對著樹洞傾訴,共話衷腸。「你可以將心裡的快與不快向樹傾訴,森林不會拒絕你。」王森林一語雙關,惹得遊客哄堂大笑。

繼續前行到「森天觀影」,這裡設有圓形的環狀平台,遊客臥躺其上,張開雙臂仰望天際,接受陽光洗禮。「躺在2,400公尺的海拔,想像自己正穿越樹梢,騰雲駕霧,翱翔天際,就像人生沒有過不去的檻。」王森林說。

森林裡的芬多精與負離子能激起你的想像力,你會發現樹木表情風情萬種。王森林指向一棵「酋長之檜」,檜木的樹瘤、檜苔與剝落了樹皮的樹幹,正巧組合成頭戴羽毛、眼戴眼罩的酋長臉譜。

「哎喲,也太像了吧!」「他慈眉善目!」「這裡有一個人欸,好恐怖喔。」

酋長旁的一棵檜木,樹枝張牙舞爪像極了牛魔王,又像是三頭六臂的千年老妖……森林裡的元素,總能激發無窮的想像與創造力,讓遊客童心大爆發。

海拔逾2,000公尺的阿里山位於台灣的霧林帶,午後,山區瞬間起霧,雲霧繚繞的森林又是一番風情,倏忽,移動的太陽光穿越雲層隙縫透射霧氣,形成光芒萬丈的「耶穌光」,讓遊客又驚又喜。

步道終點是1081歲的千年神木「水山巨木」,旅人與它相見歡,可坐在周圍的觀景台歇腳,仰望古木參天的雄偉氣勢。

阿里山植物園,森療的基地

林業署在祝山車站與小笠原山觀景台之間的阿里山植物園,規畫森林療癒基地,園內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石階步道、觀景平台及一幢木構建築。若幸運,晨昏時可見生性害羞的帝雉偕伴在園區覓食。

王森林說,每年三、四月櫻花季,普賢象櫻盛開,植物園內的紫藤花也爭奇鬥豔,五月時杜鵑、射干菖蒲、毛地黃接棒演出……阿里山的四季都有花開。

觀景台的視野開闊,可遠望2413公尺的萬歲山,平台可辦療癒活動。步道四周有各種植物可尋寶,最吸睛的莫過於奢侈地使用特有種台灣雲杉做成的圍籬。

木構建築一樓的室內空間是療癒基地,可做瑜伽、辦茶席、舉辦森療課程,二樓是餐飲空間,業者提供「吃在地」,品一杯阿里山高山茶,啜飲阿里山的雲海咖啡,嚐一份阿里山的苦茶油拌麵線,用嗅、味覺品味在地。

「昨天阿里山下起大雷雨,以為沒有客人,沒想到荷蘭、德國、紐西蘭籍遊客不畏雨勢,在這裡一坐就是一整個下午,還樂不思蜀。」餐飲業者說道。

台灣森林的香氣總是令人流連忘返,林業署以「台灣五木」之一的台灣肖楠為基底,開發草本、花果及木質等三款森林香水,另打造林業署所屬的阿里山森林文創品牌「森,2488」森林專屬賣店,店內展示以台灣樟木打造的阿里山職人、動植物等共250個公仔,林業署也釋出台灣扁柏、檜木邊材製成文創商品,旅客可以帶回台灣珍木與森之氣味。
 

太平山翠峰湖的靜謐,光是冥想、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就很享受。(莊坤儒攝)

太平山翠峰湖的靜謐,光是冥想、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就很享受。(莊坤儒攝)
 

心動,帶回森林的療癒力

除了阿里山,全球首條「寧靜步道」、全台最安靜的步道──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也是絕佳的森療場域。區內的翠峰湖環山步道遠離塵囂,沿線檜木林蓊鬱蒼翠,因濕度使得林下地面被厚厚苔蘚包覆,宛如鋪上天然的吸音綿,林業署測得最低音量不及25分貝,林業署長林華慶說,到環山步道享受寂靜的山景,關掉耳機、關掉收音機,透過專業導引,「光是冥想,或什麼都不做,傾聽大自然告訴你的聲音,就很療癒。」

在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沿著楓港溪上溯至曾被票選為「台灣第二美瀑」的雙流瀑布,這裡擁有豐富的負離子及清新的空氣;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大葉桃花心木林及遊客中心的負離子含量約為都市區的二至八倍,以及高濃度的芬多精,是森林中最療癒的「黃金組合」,結合清澈溪澗水流,當地原住民傳統美食、溫泉、森林瑜伽及木作等資源,可收放鬆身心,舒活筋骨之效。

雲林石壁以天然巨大岩石壁以及豐富、茂密的森林和竹林聞名,雲林縣政府在此打造全台首座竹林療癒園區,遊客在竹林裡可以安頓身心,感受竹林的純粹。

「不論是山林或都會森林,能使人心情愉悅的皆可從事森林療癒。」林業保育署森林育樂組長李允中說。

森林裡什麼東西在動?「我的心在動。」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離開你的舒適圈,走入森林,聞聞花草樹木的氣味,看看光影的變幻,聽聽樹的呢喃,感覺風親吻你的臉,享受台灣山林為你的身心靈所施展的魔力吧!

更多照片請至《森林島嶼的療癒魔法 阿里山的檜意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