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林良恕 溫柔守護泰緬異鄉
2017-10-19

林良恕來到泰緬邊境一待就是20年,幫助緬甸難民、移工,挺進山區幫助部落居民。圖為林良恕(中)與Chimmuwa工作坊夥伴。

林良恕來到泰緬邊境一待就是20年,幫助緬甸難民、移工,挺進山區幫助部落居民。圖為林良恕(中)與Chimmuwa工作坊夥伴。

 

20年前,一位來自台灣的女子,來到泰國邊境城市美索,協助緬甸難民、移工,深入泰國山區,幫助當地婦女、兒童。旁人笑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她總笑答,「做這些,不為自己。」她的名字叫作林良恕。

 

與當地多個婦女團體合作的公平貿易商店Borderline(邊城),店如其名般地坐落於泰緬邊境的美索鎮。與當地多個婦女團體合作的公平貿易商店Borderline(邊城),店如其名般地坐落於泰緬邊境的美索鎮。

緊鄰湄河,與鄰國緬甸距離不過5公里的泰國美索鎮,成了不少緬甸難民跨境前來、企求和平的暫居之地。

人口不過十來萬人的鎮上,聚集了聯合國難民總署、邊境聯合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台灣志工也相繼來到,提供教育、醫療、科技等相關援助。有一個名字,是來此工作服務的人都會知道的。台灣的朋友習慣喚她一聲「良恕姐」,國際友人則稱她「Sylvia」。1995年第一次踏上這座邊境小鎮後,林良恕在美索處處留下了她的足跡。

笑稱命盤有座「驛馬星」的林良恕,這些年的身分和稱號一個換過一個,包括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駐泰國領隊、公平貿易商店Borderline創辦人……。不變的,總是站在第一線的她看見了當地人們的需要。

人生意外插曲,催生邊城商店 

行經美索鎮交通要道,遠遠就可望見Borderline的招牌。一進門,平台上展示了克倫族(也有人稱之為甲良族)、Lahu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手作織品,後方的空間則是一處充滿緬甸風情的茶席,轉身來到二樓,掛滿了來自緬甸素人畫家的作品。

近年來,全球吹起社會企業浪潮,開始於2004年的Borderline,卻早早將公益理念融入商店的營利。沒有大張旗鼓的宣示、複雜拗口的論述,最初開始的理由很簡單。

1997年,時為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泰國領隊林良恕派駐泰緬邊境美索,來到亞洲最大難民營美拉難民營,協助營內難民。由於難民營難民無法自由外出工作,林良恕與營內自治團體克倫婦女委員會合作,購買手作傳統織布,零星增加他們的收入。

手作織布、帶有克倫族傳統風情的娃娃……,都是Chimmuwa工作夥伴一針一線所親手縫製出來。手作織布、帶有克倫族傳統風情的娃娃……,都是Chimmuwa工作夥伴一針一線所親手縫製出來。手作織布、帶有克倫族傳統風情的娃娃……,都是Chimmuwa工作夥伴一針一線所親手縫製出來。

然而,懷著助人初衷的簡單副業,卻因為林良恕生命中一段意外的插曲,成為Borderline的起點。

2003年,41歲的林良恕與小她10歲的克倫青年Saoo相戀、閃電結婚,孩子也意外來到。或許是小時候職業婦女的母親無暇陪伴自己留下的缺憾,曾經揚言不生小孩的林良恕,發現有了孩子,當下就決定辭去工作,全心陪伴小孩。

為了能夠兼顧小孩,林良恕找來在難民營工作期間認識的非營利組織夥伴KWO、WEAVE夥伴一同加入,成立Borderline。幾個朋友憑著一股「憨膽」,將店鋪推動上路。

 開店初期,為了幫助當地婦女團體,Borderline只向會員收取寄售5%費用,其餘收入全數回饋當地社團。扣除營運成本,Borderline幾乎沒有任何盈餘進帳,每個月店租加上人事近一萬元泰銖的開銷,全靠林良恕一個人自掏腰包墊付。

苦苦撐了三、四年,Borderline的生意逐漸有起色,加上增設緬甸特色茶坊與料理班,如今的Borderline已成了知名旅遊導覽《寂寞星球》,建議必訪店家。

深入山區,協助克倫族部落

與Borderline同時誕生的品牌「Chimmuwa」,也有著同樣的初衷。

1998年,林良恕開始接觸泰國山區部落,才發現原來在邊境一帶,除了各界關心矚目的緬甸難民,還有一群隸屬泰國公民卻鮮少人關注的克倫族部落。與多數跨境而來緬甸難民同為克倫族群,然而,住在山區的他們,處境更為艱辛。

由於地處偏遠,不易接觸外界,山區部落的教育、醫療資源都相當缺乏。最初和林良恕接觸的克倫部落村長Tip,也是為了山上孩子的教育,徒步下山來到鎮上向國際NGO求援,輾轉引薦後,才與她認識。

為了順利推動計畫,當時林良恕來到附近村子向一位辦學許久的法籍神父求教。當她聽聞克倫村民下山洽公、求醫、就學,因為不懂泰語所受到的種種不平待遇,甚至被政府人員毫不尊重地稱之為「動物」時,「我的心痛了一下。」林良恕說。

Chimmuwa工作團隊發展至今已歷經好幾代,年輕的工作夥伴眼神專注地打版縫製布包。Chimmuwa工作團隊發展至今已歷經好幾代,年輕的工作夥伴眼神專注地打版縫製布包。

因為援助計畫,林良恕比往常更常來到部落。幾次離去前,村民總會塞給她手製的克倫包、沙龍作為謝禮。早年在難民營工作期間,林良恕就深深喜歡克倫文化,於是她將傳統織布,設計成布包、圍巾等作品。

這些成品的正式名稱出現前,本來有個生硬又嚴肅的名稱:「Karen Network for Culture and Environment」,林良恕左思右想,想到了她曾收過的克倫傳統服飾:「Chimmuwa」,一席連身、純白,唯有部落未婚女性才能穿著的服飾。於是她將這個讀來美麗又兼具傳統的名字,作為名稱。

Chimmuwa從最初只有林良恕與她家中克倫管家Naw Naw兩人一手包辦設計、縫製產品,到如今團隊已歷經好幾代。位於林良恕住家旁的工作坊,牆上幾張照片就記錄了彼此走過的歷程。「這是我們的管家、2007年一起工作的夥伴……」,她一一細數照片。不管來自緬甸的移工、或是遠從部落來到城鎮的村民,都彷如林良恕的家人一般。

林良恕十多年前因為教育援助計畫來到泰國山區,深深愛上克倫族傳統,每每來到部落就像回到家一般。林良恕十多年前因為教育援助計畫來到泰國山區,深深愛上克倫族傳統,每每來到部落就像回到家一般。

有回一位設計師朋友跟著上山,看到布料出現瑕疵,驚呼絕對不可買,甚至要她也別買。林良恕反過頭來安撫朋友,並告訴他,「我和他是夥伴,不只是買賣關係。」。發現問題,林良恕不是冷冰冰地中斷採購,而是開著幾個小時的車子上山,來到交通不便的部落住上一晚,親自與織女一起討論哪些環節出了問題。

一日,林良恕陪同台灣媒體來到部落。一會和村落婦女閒談、一會到部落教師家中拜訪,村民幾乎都已經認識了她。見她來到村子,一位婦女就著稀微燭光摸黑拿來親手縫製、綴著白珠似的傳統服飾上門。即使尺寸不合,她低頭摸摸布料、拿起來端詳一會,二話不說,轉身掏出皮夾,就把衣服買下。

從棉花的採集、紗線的揉捻、線紗染色,再由婦女手工編織成布,友善大地與充滿智慧的織布技藝,是部落多年的傳統。但近年來,由於工程繁複,部落村民有的開始放棄了自然傳統的作法,直接買來化學染線紗織布;有的為了謀生,不得不在山區種植玉米、大量噴灑危害土地的農藥。「如果持續向他們購買織布,就能鼓勵部落村民留下天然、友善環境的織布傳統。」林良恕說。

因為地處偏遠、遺世獨立,泰國克倫族部落居民的教育、醫療、生活資源都相當匱乏。因為地處偏遠、遺世獨立,泰國克倫族部落居民的教育、醫療、生活資源都相當匱乏。

如今林良恕找尋傳統織布的腳步,遍及泰國邊境一帶五省、13個部落,儘管價格從最初250元漲至700元泰銖,林良恕也未曾中斷採購,就是為了支持村民持續投入友善耕作。此外,Chimmuwa更將銷售所得用來協助泰緬邊境部落的婦女與兒童教育。

Chimmuwa的故事隨著2006年林良恕返台義賣,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每次返台舉辦的義賣會現場,人潮總是出乎意料得多。近年來出現在市集上的人潮,更悄悄有了變化。早年前來的人多半是熟識的朋友,然而近年來,出現在義賣市集的陌生臉孔越來越多。

但林良恕說,「Chimmuwa只是個引子,我想做的事情還有更多。」去(2015)年10月返台期間,林良恕順道安排幾場座談,席間她沒有趁機兜售自家產品,反而娓娓道來她心中的理念。

林良恕表示,介紹Chimmuwa故事,是希望傳達有意識的消費理念,購買商品之餘也能思考背後的意義,進而連接起人與人、人與土地、大自然;而不論消費者、部落村民……,參與其中的每一份子都能從中得到收獲,有所成長。「這些分享與訊息,才是社會企業最重要的精神。」她說。

未竟之業:打造生態臨終照護中心

隨著Borderline上了軌道、Chimmuwa完成了階段性任務。當初先生過世時,林良恕心裡留下的遺憾和許諾也來到心中。

當年結婚後,沉浸幸福沒多久,年輕的Saoo即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短短幾個月就撒手人寰,離開林良恕和出生才5個月的女兒。先生辭世後,打造一座安寧照養中心、陪伴邊境孤苦弱勢的人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一直是她心中的願望。

「邊境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總是憑著直覺下決定的林良恕將繼續在美索小城,獻上一己之力。「邊境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總是憑著直覺下決定的林良恕將繼續在美索小城,獻上一己之力。

模糊的念頭因為沒有錢、沒有地,遲遲沒有行動,直到2011年,林良恕心想,「如果不往前跨,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即使資金沒有著落,林良恕開著車四處找地。從Borderline到Chimmuwa,每件事情彷彿都應證她時常對朋友說的話:「想做的時候,機緣就來了」。地找好沒多久,煩惱的資金也幸運得到一位台灣企業家的贊助,結合生態農場的安寧中心計畫終於有了影子。

地有了,林良恕卻不急著破土動工,而是選擇讓土地復育、回到最自然的原始環境。曾經身為癌末病患家屬,林良恕深知再多的投藥醫療都已非必要。回歸大自然,讓臨終病患身心靈有所安頓才是最好的治療。一處親近自然的安寧中心、讓病患在簡單、質樸的環境下,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是她理想中的模樣。站在茅草竹子做成的高腳屋前、伴著鳥聲,林良恕說出了臨終照護中心的未來。

什麼時候完成呢?二到三年等待大自然復育的時間是必要的,但究竟何時興建完成呢?林良恕想起年輕時看過的一部老電影《喜馬拉雅》,故事說的是在尼泊爾山區部落,一段老酋長與年輕繼任者的故事。老酋長遲遲無法甘心放手、年輕的繼任者汲汲企求繼承接下家族棒子。在一段旅程中、互不信任的兩人放下心結,接納彼此。本應承接亡兄的責任,繼承家業卻早已出家成為喇嘛的小兒子,在旁旁觀一切。最後,他將這段的人生行旅,畫在寺院中。旁人問他,這幅畫什麼時候完成呢?喇嘛笑笑回應,「等老天覺得它該完成時,它便完成了。」林良恕大笑說,「這也就是我的答案了!」

有時爽朗、有時義氣、有時溫柔、有時嚴肅,29歲毅然離開台灣,林良恕前往非洲幫助難民、而後輾轉停留柬埔寨,最後落腳泰國邊境投入國際援助,一待就是20年。林良恕習慣說走就走的生命歷程,在旁人看來有如一段又一段的傳奇故事。但對她而言,每項決定都是憑著「心底的直覺」前進。「想太多不是我的個性,眼前有需要,就去做了。就是這麼簡單!」

林良恕站在四輪傳動的卡車旁,瘦瘦的身子顯得有些單薄,卻不減身上散發的堅毅氣息。身穿的服飾、搭配的包包、握著的手帕,時常以一襲克倫風情服飾出現的林良恕微笑揮別朋友,又準備啟程前往下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