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泰交流 傳愛邊境
2017-10-23

蜿蜒的湄河劃開泰、緬兩國,緬甸難民搭上船,就能渡河來到泰國。

蜿蜒的湄河劃開泰、緬兩國,緬甸難民搭上船,就能渡河來到泰國。

 

翻開地圖,泰國國界綿延,北近中國大陸、東接寮國、西鄰緬甸。錯綜複雜的政經局勢、歷史遺緒,讓邊境一帶,湧現大批難民等待救援。1950年代,包括中華救助總會、慈濟、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等台灣官方、民間先後前往泰北一帶、美索鎮區,提供教育、醫療、資訊等相關援助。遠在數百公里之外,遺世獨立的泰緬邊境,都留下了台灣人的勤奮足印。

 

接受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培訓的難民教師與工作人員,在營區幼兒園旁開心合影。接受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培訓的難民教師與工作人員,在營區幼兒園旁開心合影。

緊鄰緬甸的泰國達府美索鎮,是大批緬甸難民為逃避國內迫害、戰火的和平之地。自1984年第一座難民營設立後,除了境內9座難民營外,附近一帶流離失所的難民已達十多萬人,沒有身分的他們,自由處處受限,生活艱苦。

美索邊境,幫助緬甸難民

1996年,中華人權協會轄下、前身為中泰支援難民服務團的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應泰國政府之邀,成為第一個進駐泰緬邊境進行難民服務團的非政府組織。近20年來,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先後投入難民營教育援助計畫、緬甸移工議題與幫助山區部落婦女與兒童。

過往邊境一帶鮮少人知的緬甸議題日益獲得關注,台灣志工、援助團體先後來到。美索鎮上,距離泰緬通關要道的友誼大橋十來分鐘車程外,一處不起眼的巷口,人潮進進出出。這是1989年,由緬甸難民醫師辛西雅一手成立的「梅道診所」。被喻為「緬甸德蕾莎」的辛西雅,1988年因為緬甸政經局勢不穩、爆發學運後,流亡至美索避難,為同樣流離失所的難民提供人道醫療。本以為待國內局勢穩定,就有機會回到緬甸,不料,辛西雅竟一待至今,持續幫助流落異鄉的難民和為了謀生被迫跨境而來的緬甸移工。

診間早年僅以簡單的木板搭建,如今境況雖比從前改善許多,整體的就醫環境、條件卻依然克難。走入巷弄盡頭,由數棟房舍集結而成的梅道診所,空氣中偶而飄來消毒水與腐敗的混雜氣味,二十多位病患、家屬共擠在不到三十坪的病房是常見的場景;走廊上,擺上一張診療桌、掛上視力檢查表,就權充為眼科診間。二十多年來,國際援助相繼投入,美日法等多國志工也來此進行人道救援,其中更不乏來自台灣的身影。

緬甸難民醫師辛西雅成立的梅道診所,為緬甸難民、移工提供人道醫療。緬甸難民醫師辛西雅成立的梅道診所,為緬甸難民、移工提供人道醫療。

學生時代隨著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前往梅道診所擔任志工的許明章在台科大研究所畢業後,便決定留在美索協助梅道診所。一段放在許明章部落格上的網路影片,就記錄下他自2009年協助梅道診所建置醫療資訊系統的始末。

在數位資訊系統尚未出現前,醫院病患紀錄全憑人工登記,不僅曠日廢時,資料也因就診時間不一,難於管理。許明章耗時5年,為醫院募來電腦、撰寫程式,完成了醫療資訊系統,大大縮減病患掛號時間,查詢就診資料也更為便捷。

不種罌粟,改種樹!

有別美索一帶的難民,泰北附近的情形則大為不同。1949年,二戰雖告結束,大批國軍卻因國共內戰、大陸淪陷,由雲南一路撤守至緬北、泰北,進退不得,流落異域。

電影《異域》說的都是他們的故事。即使這批孤軍與其後代,獲得泰國允許居留並取得公民權,然因住所仍受到限制,他們的境遇辛苦,大多數都住茅草房,無法正常供應水電,衛生條件更是不足。

1950年代開始,中華救助總會即已展開援助,為泰北募集大批物資。1982年,中華救助總會成為首個抵赴泰北協助當地居民的非營利組織,在此興辦建華高中、光華中學等多所華語學校,並協助孤軍後代赴台就學;寒暑假期間,包括文藻、靜宜等多所大專院校學生也自願組團擔任海外青年志工。

慈濟則在11年前,應中華救助總會邀請,來到清萊成立學校。慈濟基金會泰國分會執行長林純鈴表示,泰北一帶地處偏遠、交通生活不便,聘請教師不易。除了提供優渥條件招聘老師、助學之外,慈濟也教導當地居民種植茶樹、水果,自力更生改善生活。

台泰合作的「泰王皇家計畫」迄今逾40年,計畫主推手泰國畢沙迪親王特邀各國使節至農場品嘗有機萵苣。(外交部提供)台泰合作的「泰王皇家計畫」迄今逾40年,計畫主推手泰國畢沙迪親王特邀各國使節至農場品嘗有機萵苣。(外交部提供)

1970年代,我國與泰國政府合作的「泰王山地計畫」,將台灣農業技術輸往泰北,協助當地居民自力更生。

計畫的緣起始於1968年。當時泰、緬、寮三國交界一帶,山巒連綿,聚集了克倫、傜、苗、阿卡、利蘇等多種族的原住民,「靠山吃山」存在他們長年耕作傳統中。在砍伐、焚山的惡性循環下,泰北可耕地面積逐漸減少,農民日漸貧窮,種植罌粟成了唯一的出路。1960年代末,泰北地區鴉片年產量估計多達150公噸。

龐大的鴉片產量不僅沒有使居民致富,還連帶嚴重破壞泰北山區環境。為了遏止毒品氾濫、改善農民生活,泰王蒲美蓬邀請各國使節走訪泰北,找尋解方,並在1969年啟動了「泰王山地計畫」。英、美、韓、日等國紛紛響應,我國退輔會也於1971年空運兩千株溫帶蔬果種苗,並派任時為福壽山農場副場長宋慶雲親赴泰北實地考察。選定安康、大浦兩地成立示範農場後,試種品項也從果樹逐步擴增至蔬菜、花卉、種苗。

1983年,即使泰王山地計畫已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台灣負責輔導單位也由退輔會轉交國合會,雙方的合作依然持續至今。40年來,不但解決了泰北罌粟濫植,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迄今,計畫總面積廣達近27萬公頃,嘉惠十七萬多的農民。來到曼谷市中心的特定專門超市、連鎖餐廳,都已見得到標示「皇家計畫」產出的農產、蔬果。

醫療義診計畫,幫助國際難民

慈濟泰國分會獲聯合國委託,在曼谷免費為國際難民義診。(慈濟提供)慈濟泰國分會獲聯合國委託,在曼谷免費為國際難民義診。(慈濟提供)

地點轉至首都曼谷。2015年慈濟也接下美國國務院與聯合國難民總署委託,於曼谷展開國際難民義診計畫。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每年滯留於曼谷的國際難民約有7,000至9,000名。有些國際難民是受到政治迫害、部分則是宗教因素,被迫離開家園,等待前往第三國庇護。

例如,曾接受援助的柬埔寨難民Boran到曼谷前原是一位政治領袖,然因遭到政治迫害,不得不攜家帶眷逃離家園來到曼谷,成為國際難民,等待第三國安置計畫。然而,身為一家之主的他,一抵赴泰國,即臥病在床,一家人只能靠著17歲的長子在附近工廠打黑工賺取的每月泰銖7,000元維生。由於沒有居留身分,不但得接受低於一般行情的薪資、還時時身處遭受民眾檢舉、警察盤查的風險中。

類似的情節,常常在大多數難民身上見到。幸運的人,在三、五年內就能順利取得資格,前往美國、加拿大等第三地安置國家展開新生活。但對多數難民而言,面對的是不知終點的茫茫未來。

2015年初,慈濟接下「國際難民義診計畫」後,即聯合泰國本地醫院20位醫生、10位醫護人員,每月為500~700位難民提供一般家醫、心理等基本診療。除了提供立即的診斷,慈濟也視情況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協助部分難民的生活。

林純鈴表示,國際難民來自四面八方,常常面臨語言不通的難題,亟需熟悉母國與英語的雙語翻譯人才。不少難民原來在母國都是知識菁英,因此慈濟便委由他們居中翻譯,一方面給予他們零星補貼,對於無法外出自由工作的他們,更是心靈的支柱。

從泰北起始,途經西部達府美索,再向南來到曼谷,一處鄉村、一處學校……,都有來自台灣的善意與暖心。台泰交流,就從邊境傳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