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拜拜的低碳風潮 與時俱進的金香文化
2023-07-27

民間信仰認為,把與神明有關的聖物,在香爐上旋繞「過爐」,就有了神明靈力的加持。

民間信仰認為,把與神明有關的聖物,在香爐上旋繞「過爐」,就有了神明靈力的加持。
 

台灣的廟宇中,常見人們點一炷清香,在香煙裊裊中祝願,最後燒化象徵奉獻的金紙錢,完成祈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無形文化資產」的媽祖信仰活動中,也常見使用金紙與香做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顯見在傳統信仰中是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背後也蘊涵無形文化資產之意。

近年,許多民眾、寺廟、香與金紙產業,在時代潮流帶動下,亦自主加入低碳行列,建構信仰、文化、習俗與環保兼容的當代價值。

 

農曆新春民眾到廟宇走春,持香祈福是過年最熱鬧的風景;清明祭祖燒化紙錢給祖先中元普渡時焚燒紙錢給好兄弟,祭孔大典還有燃祝帛「望燎」(祭祀者注視至燒卻為止)的儀式,皆是傳達虔誠敬獻的心意。

台灣民間佛、道、儒教混合的多神信仰,普遍存在著焚香、燒金紙文化,香與金代表何種意涵?
 

神明乘轎出巡時,若要停駕休息,將金紙墊在神轎與長凳之間,就具有將日常的生活空間,轉換為神聖空間的功能。(莊坤儒攝)

神明乘轎出巡時,若要停駕休息,將金紙墊在神轎與長凳之間,就具有將日常的生活空間,轉換為神聖空間的功能。(莊坤儒攝)
 

香、金紙的意涵與無形文化資產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敬智說,遠古時代,漢民族從崇敬自然、天地,逐漸發展出一套對神的祭祀儀禮,透過焚燒、燃煙的物質轉化,向天神溝通,傳遞祝禱之意;這裊裊上升的煙與香味,便是向上蒼、神靈溝通的媒介,也是焚香與金紙的長遠起源。

香與金紙除了是向神靈溝通的基礎物質,還有諸多功能。林敬智說,藉著香與金紙,就可將日常的生活空間,轉換為「非常」的神聖空間。例如,許多人家中設有佛堂或是神明廳,透過燃香、淨化就可以改變空間氛圍,室內一隅就轉為宗教空間,這是香與金紙的「結界」、淨化的功能。

金紙也能改變空間的神聖性。例如神明乘坐神轎出外遶境,停駕、駐駕時,落轎處的長凳上墊著金紙,就能區隔出神聖跟世俗。此時神轎之所在,瞬間轉為神聖的空間。他說,這種靈活又有彈性地轉換空間,也是華人信仰的特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媽祖信仰列入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將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進香列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林敬智說,金與香在遶境與進香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物質,構成無形文化資產的一部分,而香燃燒後的香灰,也代表神明的化身,例如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到北港朝天宮刈香,執事人員舀取萬年香爐中的香灰帶回合爐,香灰就具有延續神靈香火的靈力。

常見的金、香種類

香與金紙有其用途,種類也很多。從香的外觀大致可分為有竹腳的線香,螺旋盤繞成一圈一圈的環香,沒有竹腳的臥香,圓錐形或寶塔狀的塔香等。

線香常用於拜拜;傳統的香環可燃燒24小時,代表香火不斷;塔香可用於祭祀、還願或淨化環境。

金銀紙分為金紙、銀紙與紙錢三類。研究金銀紙文化與藝術的文史工作者張益銘說,金銀紙錢也有貨幣之意,象徵奉獻,錫箔代表面額。金紙用於神明祭祀,竹紙上裱褙錫箔、漆金藥,正面或側面蓋有紅印;銀紙用於祖先或好兄弟,竹紙上的錫箔沒有漆金藥、保留錫箔原色。另一種是以圖案印文識別的紙錢,用於向天地表達訴求,「有些用於調兵遣將,例如『甲馬』就不能亂用。」

金銀紙錢常與多神信仰、歲令時節及生命禮俗相連結,而衍生出相應的用紙。張益銘說,敬拜神明最常見的有:最高位階的玉皇大帝用大百壽金,一般神明用大箔壽金,神明通用刈金,土地公用福金。

與生命禮俗的連結,則是奉獻觀念的延續。張益銘說,華人社會相信人死只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也需要用錢,因此「事(侍奉)死如事生」,藉燒化仿製貨幣的銀紙,讓祖先或好兄弟花用。

與歲時節令連結者,例如七夕,敬獻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七娘夫人,就使用「七娘夫人紙錢」,農曆年前送灶神,就使用專用的灶神紙錢等。

紙錢象徵奉獻,但是燒化愈多未必代表心意滿滿。張益銘舉例,中元普渡敬拜好兄弟的「更衣」紙錢,具有召喚之意,燒愈多可能招來很多好兄弟,恐適得其反。
 

金紙有奉獻神明的寓意,或用來祈求神明護佑之意。

金紙有奉獻神明的寓意,或用來祈求神明護佑之意。
 

金、香適度減量的環保趨勢

近年來金、香文化因環保議題引發思辨。林敬智說,環保署與中研院的調查報告皆指,焚香、燒金並非台灣空污的主要污染源,但他認為,民俗是經年累月形成的智慧,也會隨時代變革而與時俱進。

「如同汽機車及公車,也從燃油進化到電動車。」林敬智說,金紙與香也可從提升品質,改善燒化設備,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宗教儀式保留了金、香的文化意涵,達到焚香燒金的心意,「適量燒化」即可。

林敬智從田野調查中發現,宮廟執事人員長期處在寺廟空間,他們對於香枝與金紙的材質也愈來愈講究;也有業者以中藥又兼具天然的原料製香,訴求「燒好香」;也有寺廟提供或販售香枝,藉以控管用香品質。在燒化設備方面,例如關渡宮在香爐上方增加集氣設施,拱天宮使用加裝防污設備的環保金爐,減少排放煙塵,可見寺廟、業者,甚至祭儀人員不待政府介入,已自覺地提升金、香的文化層次,這皆是宗教界自主實踐環保的實例。

「愛瑪仕包」的製金啟發

苗栗竹南鎮的陳協和金紙行,從「愛瑪仕包」的分眾區隔的概念,調整製金銀紙錢的觀念,發展出「燒好一點、燒少一點」的「藍海策略」。

陳協和金紙行所在的竹南,早期因福建移民帶入宗教信仰與金銀紙的製作工藝,加上內需暢旺,金紙業群聚,形成「金紙窟」。1980年代金銀紙產業鼎盛時,全鎮有385家手工金紙廠,竹南還被喻為「金色中港」。但是1990年代以後,因機械化製作、海外傾銷,以及環保意識逐漸高漲,金紙產業逐漸沒落。

「山不轉路轉。」陳協和金紙行第三代、現年80歲的陳坤輝說,金紙業輝煌時期,他曾六個月賺進600萬元,產業沒落後常常發愁,有一天他看見電視新聞介紹手工的愛瑪仕包一只要價六、七十萬元,貴婦仍趨之若鶩,他靈機一動,「何不打造金紙界的愛瑪仕或LV?」

「錫箔象徵面額,加大就變『大鈔』,燒一張大面額可抵一只小面額的金紙,就可以燒少一點。」於是他將原本金紙上一平方公分、約指節大小的錫箔,增至約十倍大,與市售的金紙做區隔。

為了回應環保訴求,陳坤輝採用可完全燒化的99%純錫箔,而非無法燒化的鋁箔;紙質則使用傳統、較少污染的竹紙,而非回收紙材。另外,金藥是加入天然的洋干片(又稱蟲膠,昆蟲的唾液)浸泡,金銀紙的製作成本較市售高一到二倍。但推出後乏人問津,所幸2000年有電視節目採訪,他與張益銘倡議「燒少一點,燒好一點」獲得迴響,業績才從谷底翻身,現在陳坤輝的金紙產品銷遍北台灣縣市。
 

陳協和金紙行傳承至第三代陳坤輝之手,仍堅持手工製造傳統金紙。

陳協和金紙行傳承至第三代陳坤輝之手,仍堅持手工製造傳統金紙。
 

文化與環保的兼融作為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蔡孟裕說,焚香、燒金紙是敬神與慎終追遠的儀式之一,但因應生活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都會區地狹人稠,祭祀方式也會因時、因地調整。因此,環保署提倡少金、少香、少炮燭,集中焚燒,也補助縣市設置環保專用金爐,最終盼不燒香不燒金紙,像是去年該署與超市合作,推出「以功代金」的方式,鼓勵民眾將購買金紙的款項捐贈弱勢團體,也可以達到取代不燒金的目的。

蔡孟裕說明這些文化與環保兼融的措施:每座香爐由三炷香減為一炷,金紙從一大疊減為一小疊,或使用大面額的金銀紙。若要燒化金紙,則採集中焚燒,將金紙集中在寺廟或特定場所,再由縣市環保局統一收運至焚化廠焚燒。

環保署統計,台灣一年平均使用20餘萬噸的金銀紙,其中以正月初九天公生、清明節、中元普渡、燒化給亡者的庫錢,在焚燒量中占比最高。近年集中焚燒的金銀紙數量約二萬多公噸,占一年金紙用量的一成多,且比例逐年成長。

另外,環保署已補助七縣市,共設12座專用金爐,做為集中焚燒金銀紙之用。也有寺廟自主撤除金爐,例如行天宮及龍山寺,金紙減燒達到最大化。「以功代金」方案,去年捐贈金額達五千萬元。蔡孟裕說:「捐款與集中焚燒的量皆逐年成長,顯見民眾對於調整的祭祀方案接受度愈來愈高。」未來還會持續推動。

台灣民間焚香、燒化金紙的「香火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與意涵,在生活樣貌不斷改變的時代,傳統文化與環保是價值選擇,但也能與時俱進,兼容並蓄。

更多照片請至《拜拜的低碳風潮 與時俱進的金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