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花蓮26號的誕生 重新定義台式燉飯
2023-11-02

花蓮26號在花蓮富里鄉的純淨土壤和水源滋養下生長。

花蓮26號在花蓮富里鄉的純淨土壤和水源滋養下生長。
 

將生米與配料放入鍋中拌炒,再逐次加入事先烹煮好的高湯,透過緩緩熟化的過程,讓米粒在吸飽湯汁精華的同時,也能維持粒粒分明的樣貌,並使米心達到彈牙(al dente)口感。

最後,放上午仔魚、烏魚子和過貓等食材,一道由全部由台灣食材製作而成的海鮮燉飯正式上桌,其中的重要角色,便是吃來帶有軟Q口感的台灣燉飯米──花蓮26號。

 

台灣餐飲業為了製作出道地的義式燉飯,每年進口約300公噸義大利米。然而,前幾年在新冠疫情與義大利百年乾旱災情雙重夾擊下,導致國內義大利食品進口商面臨無米可進的窘境,連帶許多下游餐廳也受到影響,陸續宣布暫時停止販售燉飯。

2023年6月,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下稱「花蓮農改場」)宣布,稉稻品種「花稉育228號」通過審查,並命名為「花蓮26號」,為台灣首支本土燉飯米品種。這則消息,讓進口商和餐廳業者們如見甘霖,視為解決燉飯米進口困境的一帖解藥。
 

因為粒型偏大等特性,花蓮26號不適合施以肥料,也因此引來福壽螺等生物。

因為粒型偏大等特性,花蓮26號不適合施以肥料,也因此引來福壽螺等生物。
 

融合東西稻米

育種耗時七年,但對於負責花蓮26號育種計畫的農藝研究室副研究員兼主持人黃佳興來說,這項計畫的種子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種在心中。他表示,從199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內學者提出的水稻多元利用計畫中,早已見到本土燉飯米一詞的身影。

惟因市場不夠大,這顆種子發育速度較慢,但仍乘載著他與搭檔、助理研究員李睿家的大願景。他們說:「燉飯米若持續用進口的,對台灣沒有幫助,因此我們研究這支米,除了支持國內餐飲業使用,最重要的是,也要打入國外高端市場。」

什麼是燉飯米?拿出義大利主流使用的Carnaroli、Arborio和Vialone Nano等三款燉飯米仔細審視,黃佳興大致歸類出直鏈澱粉較高、大粒型、大心白等條件,將這些細項作為選拔世代的標準之一。

他認為,這些條件是創造義大利燉飯彈牙口感的重要因素。穀粒較大、直鏈澱粉比例高,這兩項特點,讓米粒經過長時間烹煮後,仍能維持米粒形狀;而在米的中心、被稱為「心白」的不透明部位,則被認為是讓每顆米都能飽含高湯精華,並同時呈彈牙口感的另一關鍵。

經過選拔、產量比較試驗、區域試驗,以及各項特性檢定結果,最後由Vialone Nano與台東30號雜交後的子代「花稉育228號」脫穎而出。而讓這支米獲得正式命名的臨門一腳,便是因為疫情產生的市場需求,使花蓮26號的誕生如水到渠成般順利。

看著七年努力的成果終於結實累累,黃佳興和李睿家都表示對於結果相當開心,卻也說:「命名是個壓力,本來想說可以解脫了,結果才發現後面還有一段路要走。」

匯集產銷能量

因為研發過後,率先要面對的是,能否實際量產的挑戰。

位處花東縱谷,被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包圍的花蓮縣富里鄉和玉里鎮,擁有純淨土地和水源,以及因地形衍生的短日照、日夜溫差大等特性,讓產出的稻米以高品質著稱,這裡也是花蓮26號正式登記命名後的落腳處。

這一天,義大利食品進口商協憶有限公司第二代吳敏鍾來到花蓮,親自拜訪未來將種植花蓮26號的信安糧食行負責人簡宏盛。「我們才見一次面,就決定一起合作了。」聊到兩人的機緣,吳敏鍾這麼說。

站在綠油油的稻田前,他邊仔細檢視田中稻米遭強風吹拂後的倒伏狀況,邊和簡宏盛詢問生長進度,因為海葵颱風那時才剛走,狂風暴雨肆虐過的痕跡仍留在鄉村道路間。

種稻經驗有數十載的簡宏盛,面對來自銷售端的焦慮,一派輕鬆地說:「有些葉子破了,但不會失敗啦!」

這句話,讓一旁的吳敏鍾捏了一把冷汗,但仍表示自己相信對方的能力,他解釋這一切和信安長期與零售商全聯合作有關。「全聯容錯率低,已經把信安打造成『特種部隊』」,從育苗、種稻、儲存、碾米和包裝一條龍,對銷售商來說是品質穩定的保證,他更強調:「最重要的是敢冒險和挑戰的心態,讓我願意來和他一起嘗試,開拓台灣燉飯米在國內的市場。」

疫情期間積極尋覓義大利米替代品的吳敏鍾,曾聽過許多人建議直接使用台灣其他米種,但他始終認為會有更好的選項,如今花蓮26號的出現,使他相信自己的堅持是有意義的,且這支米不僅可能解決進口商的難題,更有機會成為未來台灣外銷的能量之一。或許此時吳敏鍾和簡宏盛談笑間提到的「台灣燉飯米村」目標,未來也不會只是一句玩笑話。
 

信安廠內設有碾米機、色選機等儀器,讓稻米進入賣場販售前有更一致的處理環境。

信安廠內設有碾米機、色選機等儀器,讓稻米進入賣場販售前有更一致的處理環境。
 

創造台味燉飯

離開產地後,花蓮26號的最後一關挑戰來到餐桌上。

2018年起,連續六年在項目「無國界料理」獲得米其林指南推薦的「頁小館」,主打台菜西作,將許多台灣人耳熟能詳的料理,以西式料理方式烹煮,重新定義「台菜」。

以頁小館招牌菜「桶仔雞蕈菇燉飯」為例,透過將台灣桶仔雞和義式燉飯結合,讓食客在吃到義式燉飯米心的同時,還能品嚐到濃郁雞汁與脆皮雞肉,看似衝突的結合,實則譜出獨特台味,成功擄獲許多饕客的味蕾。

一覽菜單,更可以看到許多看似胡鬧的搭配,主廚蔡斌翰解釋:「雖然有人說我亂做,但其實我只是把一個基礎重新排列組合,或是把原本是使用國外食材的部分換成台灣的原料,不僅味道更佳,還能讓更多台灣食材能夠被看見。」

如同「頁小館」名字的含意,每道重新排列組合出的佳餚都是廚師想傳遞的一段故事、一個文化,如同書本般,一頁一頁地豐富著食客的味蕾,更打破我們對美味的定義。而花蓮26號,未來也將成為頁小館全新篇章的重要角色。

這支米的橫空出世,對蔡斌翰來說,其實是從未料想到的事。他表示,今年年初剛拿到這支米時,其實沒思考太多就決定拿來嘗試,沒想幾個月之後,才被告知使用的其實是台灣本土種植出來的燉飯米,他笑說:「我以為自己被騙。」

但這樣的反應,同時也代表,花蓮26號的確達成花蓮農改場所企求「希望取代義大利米」的目標。

若僅看生米,花蓮26號外型與義大利米類似,烹煮時間也接近,但相較後者追求米心彈牙口感,前者則能達到台灣人吃習慣的軟Q感,更重要的是,同時還保有完整米粒,這點是一般台灣梗稻無法達到的狀態。

但對蔡斌翰來說,使用這支米的終極目標,卻不是將花蓮26號煮得和傳統義式燉飯一樣,他認為,應該是要做出屬於台灣才有的滋味,創造出一道富含「台味」的台式燉飯。

甚至,被問到對於未來將推出的台式燉飯,會不會成功獲得米其林密探青睞時,他也直說沒有太多的擔心,「我有這個責任讓它變得一樣好,並且讓這道使用台灣燉飯米的料理,成為外國人了解台灣文化的一道燉飯。」蔡斌翰如是說。

你認為台式燉飯該是什麼味道呢?隨著花蓮26號的誕生,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創造台灣米新頁的全新米種,將為台灣,乃至於國際,帶來何種旋風吧。

更多照片請至《花蓮26號的誕生 重新定義台式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