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理監事會決議重貼現率維持1.125%,央行總裁楊金龍直言,上季疫情嚴峻,央行決議降息1碼,如今國內經濟走出谷底,因此「先停止一下」,後續密切關注經濟發展。今年初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於亞洲爆發後,迅速蔓延至歐美地區,全球經濟隨之重挫;央行為了協助企業與家庭度過難關,3月也大動作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來到1.125%,創下歷史新低,打破前次金融海嘯的低點紀錄。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決議重貼現率維持1.125%,央行總裁楊金龍直言,上季疫情嚴峻,央行決議降息1碼,如今國內經濟走出谷底,因此「先停止一下」,後續密切關注經濟發展。今年初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於亞洲爆發後,迅速蔓延至歐美地區,全球經濟隨之重挫;央行為了協助企業與家庭度過難關,3月也大動作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來到1.125%,創下歷史新低,打破前次金融海嘯的低點紀錄。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公布2020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第11,較去年大幅上升5名,創2016年以來最佳成績,在亞太國家中高居第3;台灣政府效能排名全球第9。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公布2020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進步至第11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國際局勢動盪之際,台灣排名仍能逆勢走揚,投資是一大助力,未來將一步一腳印,繼續提升國家競爭力。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公布「2020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臺灣排名第11名,較去年大幅進步5名,為2016年以來最佳表現。與東亞鄰近國家相比,領先中國大陸(第20名)、韓國(第23名)、日本(第34名),僅次於新加坡(第1名)、香港(第5名)。
中國時報以今年1到5月主要市場出口占比的數據,稱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潰敗,經濟部今(11)日表示,這是錯誤的歸因與詮釋。今年全球經濟皆深受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之所以對東協國家出口減少,是因為東協國家多採封城鎖國措施、歐美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等因素所致,除我國外,日韓的出口同樣大幅衰退。該媒體的「新南向潰敗」論點,彷彿存在一個疫情不存在的平行世界,令人費解。
2019冠狀病毒疾病席捲全球,考驗各國防疫與重啟經濟的能力。一項針對41個主要經濟體的調查顯示,台灣在染病復原與社會活動兩項指標表現出色,經濟恢復程度領先歐美大國。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新加坡4月零售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大跌40.5%,創下1986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其中,餐飲銷售下滑53%,百貨業銷售跌幅約84.6%。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5月外匯存底,在央行精準操盤,以及歐元等貨幣兌美元升值等因素下,外匯存底續創歷史新高,達4845.15億美元,外匯存底也蟬聯全球第四名,持續超前沙烏地阿拉伯。沙國外匯存底不只低於台灣,也被印度超越,印度5月22日外匯存底初步金額為4517億美元,月增101億美元。
因應後疫情下全球布局調整趨勢,本部投資業務處今(6/3)假台北市美國商會林肯廳,與美國商會共同舉辦年度首場僑外商專題研討會,邀請外商企業會員代表約35位與會。本次活動聚焦「美中貿易衝突、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供應鏈及台灣經濟的影響」議題,就外商企業當前最為關切的台灣經濟影響相互交流意見。
被列為印尼國家戰略專案之一、由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與台灣中油合建的石化園區將落腳西爪哇的巴隆岸。印尼經長說,正與台灣的投資者進入最後細節的討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