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是為何而起?建築是為何而立?建築收納了人們生活的各類需求,各種機能在空間中得到滿足,對長年深耕公共工程領域的建築師姜樂靜來說,不管是住宅使用或是公共空間,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在空間裡創造更多與人「相遇」的機會。
高樓是為何而起?建築是為何而立?建築收納了人們生活的各類需求,各種機能在空間中得到滿足,對長年深耕公共工程領域的建築師姜樂靜來說,不管是住宅使用或是公共空間,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在空間裡創造更多與人「相遇」的機會。
提起古典音樂,多數人想起的是貝多芬、巴哈、莫札特等西方作曲家。然而,自20世紀以降,台灣也出現不少由當地人作曲,或以本土素材為主題的曲目。這些從寶島誕生的曲目,反映了1930年代開始,台灣知識分子對本土文化的思索與提倡。聽著這些以「台灣」為題的曲子,像是穿越時光,回到日治時期,見證東洋文化與台灣社會碰撞的火花。
記憶中,阿嬤的大衣總飄散著樟腦的淡香,那是掛在衣櫃捨不得穿出場的貴重衣裳才有的款待。這氣味,曾讓台灣成為世界樟腦王國。
協助尋找百年前苗栗大湖運輸茶、樟腦等物資之山徑「老官路」的師鐸獎得主彭宏源,近年除草、當導覽,用愛鄉之情傳遞古道上的辛香故事。
小說家甘耀明獲得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作品《成為真正的人》,以空難事件為基底,讓書中的布農族主角引領讀者重新觀看歷史與土地,書中角色的經歷,就是一段尋找自己的過程。
而目光回到現世,台灣當代的原住民青年,選擇回到部落的土地蓋家屋,拾回傳統技藝與記憶,將編織、採集、漁獵融入生活,因為文化是生活樣貌的總和。過去牽引著現在與未來,實踐傳統,完整了他們的生命。他們用行動叩問斷裂的文化,重新梳理傳統在當代的意義。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社會企業的推動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提倡用社會型企業實現「零貧窮、零失業、零淨碳排放」的「三零世界」,開啟人們對於解決社會問題的想像。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深具創業、創新的精神,社會企業蓬勃發展。有公民電廠群眾募資平台帶動民眾參與能源轉型,也有循環包裝機制,將零廢棄網購化為可能,更有社會企業將守備範圍拓至國際,促進烏干達農村的經濟發展;台灣的社會企業要和世界一起打造永續的未來。
沼氣發電並不是新鮮事。1950年代,人類就開始有系統地研究沼氣發電技術。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世界各國對再生能源投入高度關注,沼氣發電也是其中之一。近年由於氣候暖化加劇,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表的報告《畜牧業的巨大陰影》,全球畜牧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18%,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沼氣發電,再次因綠能的角色被推上浪頭。
2022年台灣舉行首屆「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集結產官學研究成果,展現台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決心。攤位除了反 應減碳的國際趨勢,也陳列國內各縣市、大學、企業實踐「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的成果:淨水、永續城鄉、保育陸域生態等等。看似遙遠的政策目標,因為不同領域、層級單位投入的專業與創意,正持續落實於生活各個環節中。
全球化時代以降,異文化的交融不足為奇,對於歷經多次政黨更迭,生活在多元社會的台灣人來說,締造跨領域的對話,讓乍看風馬牛不相及的迥異元素,混得有理、混得精彩、混出特色,更是早已嫻熟於心的內建技能。
英國創新智庫Nesta(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曾在《創意地理學》(The Geography of Creativity)的報告書中指出:「一個可以提供多樣性、靈感刺激以及自由表達的環境……可以形成創意群聚。」
文化多樣性已是台灣表演藝術生態的珍貴文化資產,不只大型表演團體從本土邁向國際,還有與異國交融的小型、年輕舞團,展現台灣社會接受跨文化的可塑性,讓個人的獨特性可以發展,孕育身分認同。
成立於西元618年的「唐朝」,是人類歷史上文化璀璨的年代,多元民族的交融,東西文化的激盪,成就開放先進、兼容並蓄的盛世,其文化更影響周邊國家。
2012年由台灣企業家尹衍樑博士發起的「唐獎」設立在台灣,618成了唐獎的密碼,每兩年的6月18日,就是唐獎宣布得獎人的日子。唐獎考究21世紀人類所需要的智慧,遴選表彰對世界具有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成就者。